北京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已完工

北京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已完工 位于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已完工,其中大运河博物馆下周将对公众开放。 中国央视《新闻联播》星期天(12月24日)报道上述消息。 报道称,本月开始,第二批北京市级部门陆续迁入副中心。除了政府外,落户副中心的还有三峡集团等央企的二三级企业,以及探路者、国际数据公司(IDC)等一批重点民企和外企。 北京市副中心的概念于2012年提出。据北京市政府官网介绍,副中心规划范围约155平方公里,计划到2035年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常住人口规模调控目标为130万人以内,就业人口规模调控目标为60到80万人。 北京市级行政中心于2019年1月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级机关第一批35个部门、165家单位当时也完成了主体搬迁。 2023年12月25日 12:48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北京市市长殷勇会见香港嘉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京市市长殷勇会见香港嘉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7 月 10 日上午,北京市市长殷勇会见香港嘉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孔华。殷勇说,希望嘉里抓住北京发展新机遇,进一步拓展在京投资布局,积极参与城市副中心等建设,分享国际城市规划建设经验,打造更具示范引领性的商业地标。北京市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各类企业在京实现更好发展。郭孔华高度评价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表示城市副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对其中蕴藏的投资机遇充满期待,愿进一步拓展双方合作领域,助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北京日报)

封面图片

【北京城市副中心去年共新增落地元宇宙企业63家】

【北京城市副中心去年共新增落地元宇宙企业63家】 2023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副中心元宇宙产业创新资源不断涌入,去年共新增落地元宇宙企业63家,大企业带动效应初步显现。空间布局初步形成,2000平方米元宇宙应用创新中心完成建设。

封面图片

【北京副中心元宇宙行动计划发布,首提跟踪NFT、聚焦数字藏品等举措】

【北京副中心元宇宙行动计划发布,首提跟踪NFT、聚焦数字藏品等举措】 北京通州区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副中心将聚焦培育元宇宙细分产业链,打造数字设计、数字人、混合现实、数字艺术4大产业链条;引入云上内容创作生产线企业,促进内容创作数实共生,打造数字内容创作生态圈;探索数字资产权益全生命周期管理,跟踪NFT(非同质化通证)技术前沿动态,大力发展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加快安全芯片、零信任网络、可信计算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持续强化区块链技术攻关与应用,打造数字信任的安全保障体系。

封面图片

北京市将建市级健康教育资源库

北京市将建市级健康教育资源库 北京市教委近日启动学生健康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今年 7 月到 12 月,各学校将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在高一、大一新生中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市教委还将建立市级健康教育资源库,面向各区和学校开放。

封面图片

10月23日,在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北京城市副中心“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正式揭牌。据悉,在人民银行和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10月23日,在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正式揭牌。据悉,在人民银行和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大力支持下,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有银行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积极开展“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试点应用及建设推广工作,目前已在北京环球度假区、运河商务区、万达广场、东朗文创园等重点区域打造购物消费、休闲娱乐、旅游观光、餐饮住宿、商务服务等多维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同时创新数字人民币支付、兑换方式,推广智能穿戴支付设备,加快布设数字人民币兑换机,实现本外币与数字人民币兑换便捷性。

封面图片

10月23日消息,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建设,试验区将重点加快区内5G网络建设,完善移动支付基础设施;不断打造

10月23日消息,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建设,试验区将重点加快区内5G网络建设,完善移动支付基础设施;不断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场景、拓展应用功能,探索建设新型数字金融体系;发挥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持续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加快技术研发、应用创新、市场推广,打牢数字金融基础,助力实体经济高效、高质发展。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