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企今年前11个月研发经费超9000亿人民币

中国央企今年前11个月研发经费超9000亿人民币 中国央企研发经费今年前11个月达900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1679亿新元),同比增加近700亿元。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透露上述消息。 报道称,明年中国央企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产出效率将持续提高,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加快百户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百个智能工厂建设,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今年2月曾介绍,央企研发投入2022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过去10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超过全国三分之一。 张玉卓还说,央企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卫星导航、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重大成果,都是央企主导或者是参与研制的。 2023年12月31日 3:07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去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人民币

去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人民币 中国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星期一(9月18日)联合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5613亿新元),达到307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根据中新社,中国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张启龙说,按不变价计算,2022年中国R&D经费比上年增长7.7%,高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中国R&D经费从1万亿元提高到2万亿元用时八年,从2万亿元提高到3万亿元仅用时四年。 从投入强度看,2022年中国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为2.54%,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为近10年来第二高。R&D经费投入强度水平在世界上位列第13位,与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是中国R&D活动的三大执行主体。2022年,三大主体R&D经费分别为23878.6亿元、3814.4亿元和241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0%、2.6%和10.6%。其中,企业对R&D经费增长的贡献达到84.0%,比上年提升4.6个百分点。 分R&D活动类型看,2022年中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为2023.5亿元、3482.5亿元和2527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4%、10.7%和9.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增速比R&D经费快1.3个百分点;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规模位列世界第二位。

封面图片

中国据报或投入约60亿人民币鼓励全固态电池研发

中国据报或投入约60亿人民币鼓励全固态电池研发 中国官媒称,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人民币(11.41亿新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 《中国日报》星期三(5月29日)引述多名知情人士说,此项行业内史无前例的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据报道,该项目经过严格筛选后,最后具体分为七大项目,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 《中国日报》引述未具名的行业学者分析,比起数十亿元的基础研发投资本身,该项目将促进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加码投入全固态电池研发,引发“鲶鱼”效应,或带动万亿元级别的市场,为全球绿色转型和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月以来中国国内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多家企业竞相宣布全固态电池研发动态和量产时间表。广汽集团率先称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上车,上汽集团也宣布全固态电池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 根据路透社,与使用易燃液体电解质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可以提高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和加快充电速度,但原材料供应的限制、复杂的制造工艺以及由此产生的高成本,是大规模采用的主要障碍。 2024年5月29日 3:17 PM

封面图片

中国五大行11月向民营房企投放超300亿人民币贷款

中国五大行11月向民营房企投放超300亿人民币贷款 今年11月以来,中国国有五大行向民营房企投放30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约56亿新元)的房地产开发贷款、 据新华社报道,自11月17日中国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以来,多家商业银行积极与房地产企业座谈调研,加强银企沟通协作,加大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力度。 近期,中国的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大行主动与房地产企业加强政策沟通,保持民营房企房地产贷款平稳有序投放,其中工行近两周向民营房企新增投放贷款近50亿元、农行11月以来投放超过50亿元、中行11月以来投放超40亿元、建行11月以来投放超50亿元、交行近两周投放30多亿元。 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加大对民营房企的信贷支持力度。自11月17日以来,广发银行累计向非国有房企项目投放开发贷款近10亿元,浙商银行11月单月实现房地产项目类贷款投放近50亿元,其中混合所有制及民营房企占比超90%。 报道称,还有多家银行正加快推进已批复民营企业贷款落地,同时加大项目储备力度,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中国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11月17日联合召开的金融机构座谈会上要求,各金融机构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 2023年12月9日 2:05 PM

封面图片

人行下周在港发行250亿元人民币6个月期央票

人行下周在港发行250亿元人民币6个月期央票 人民银行下周二为6个月期250亿元人民币央票进行投标,将透过本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进行,下周四交收。另外,中国银行协助财政部在香港发行120亿元人民币国债,整体认购倍数达3.16倍,2年期、3年期、5年期及10年期各30亿元,利率分别是2.2厘、2.28厘、2.39厘及2.45厘。今年是财政部连续第16年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累计发行金额超过3000亿元。 2024-03-13 19:42:50 (2)

封面图片

人行逆回购规模增至1500亿人民币 另开展50亿央票互换操作

人行逆回购规模增至1500亿人民币 另开展50亿央票互换操作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今日进行1500亿元人民币7日期逆回购操作,规模多于昨日,以维护季尾流动性平稳;中标利率维持在1.8厘。对冲今日到期量后,单日净投放规模为1450亿元。另外,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人行今日开展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规模50亿元,期限3个月,是今年第3期,费率维持0.1%,换出央票票面利率2.35厘。 2024-03-26 09:44:03

封面图片

港股通央企红利 ETF 首秀,首日成交额超 6 亿元

港股通央企红利 ETF 首秀,首日成交额超 6 亿元 截至 7 月 9 日,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931722)今年以来累计上涨 28.82%,上证指数同期下跌 1.2%。近来虽然回调,但今年总体涨幅仍较可观。(第一财经)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