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时评:中美应继往开来推动两国关系再出发

新华社时评:中美应继往开来推动两国关系再出发 中国官媒新华社在中美两国建交45周年纪念日前夕发文,呼吁中美双方继往开来,推动中美关系再出发,并强调竞争要有边界,而不是没有下限地遏制打压对方。 新华社在星期天(12月31日)刊登的时评中说,中美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相向而行、继往开来,推动中美关系再出发。 文章强调,继往开来再出发,要以相互尊重作为中美交往互动的基本前提,要以和平共处作为中美必须坚守的底线原则,要以合作共赢作为中美关系发展的目标方向。 文章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都有最为关切、不能放弃的核心利益,也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中美两国之所以能够打破坚冰建立外交关系,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双方都坚持了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搁置了彼此意识形态的差异。45年后的今天,中美在很多方面仍然不同,但并不妨碍双方求同存异发展双边关系。双方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改变对方,而是应该尊重彼此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自发展权利。 文章强调,一味以大国竞争定义两国关系,以你输我赢作为政策目标,只会导致中美关系持续高度紧张,最终将损害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利益。中美过去和现在都有分歧,将来还会有分歧,关键要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好分歧。“竞争要有边界,应基于公平公认的国际规则,应是良性、健康的竞争,而非零和博弈、赢者通吃,更非没有底线、没有下限地遏制打压对方,搞恶性竞争甚至恶意对抗。” 文章称,中国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开放合作,中国的不断成长也反过来为美国等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中美双方从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收益,不存在谁吃亏、谁占谁便宜的问题。 新华社在文章的最后说,中美要好好打交道,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推动中美关系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人民日报》则在12月30日发表署名“钟声”的评论,强调双方要不折不扣落实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共识。 ... 2024年1月1日 4:06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人民日报》刊文 吁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人民日报》刊文 吁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中美高层互动趋于频繁之际,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刊文,呼吁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 《人民日报》星期二(10月31日)刊登文章指出,近来中美关系出现一些积极迹象,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重返两国元首去年11月峇厘岛会晤共识基础上,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 文章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比以往更加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近日所指出,中美之间的和平与进步符合两国利益,也符合整个世界的利益。 文章重申,中国始终认为两国应是伙伴而非对手,中美应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始终期待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而不是滑向冲突对抗”。中美要跳出竞争对抗逻辑,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寻求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约数,画出合作共赢的最大同心圆。 文章还称,中美关系近年出现波折,根源在于“美方对华认知和对华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美方一些人抱持“冷战思维”。中美出现一些分歧和竞争难以避免,但不妨碍双方基于共同利益开展合作,“不能以竞争来定义全部中美关系”。 近几个月来,中国政府与美国官员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接触,从而提振了对中美元首下月在美国旧金山会晤的预期。自今年6月以来,美国总统拜登至少已派出四名内阁级官员访华,中共中央外办主任、中国外长王毅上周也在华盛顿与拜登会面。 中国外交部星期一透露,王毅访美就是要同美方沟通,双方同意朝实现中美元首在旧金山会晤共同努力。 不过,王毅于当地时间28日在华盛顿参加座谈会时也表示,“通往旧金山”不会“一马平川”,不能靠“自动驾驶”。 2023年10月31日 4:40 PM

封面图片

中国大使谢锋与侨胞会面:推动中美关系稳定符合两国人民利益

中国大使谢锋与侨胞会面:推动中美关系稳定符合两国人民利益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上星期与在美国的侨胞会面时说,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驻美大使馆星期六(6月8日)在官网公布,谢锋星期四(6日)与华盛顿地区部分侨界代表欢聚一堂,共度端午。 谢锋说,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并形容这是中美关系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际社会普遍期待。 谢锋也说:“希望大家继续做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互利合作的助推者、民间友好的促进者,充分发挥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的独特作用,积极推进中美两国加强交流、友好合作、民心相通,为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向前走注入更多正能量。” 2024年6月9日 5:17 PM

封面图片

中国外交部:民间交往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国外交部:民间交往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国外交部强调,中美建交以来,民间交往始终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一贯支持鼓励中美民间交往,希望美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先后复信美国华盛顿州“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和各界友好人士、美国史迪威将军外孙,强调“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两国人民应该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扩大合作,为两国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星期一(9月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提问说,两封复信充分彰显习近平对促进中美民间交往和两国人民交流的高度重视。 毛宁说,目前中美已建立起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城,促成了众多的务实合作项目。疫情过后,两国民间及各界交往重新热络起来,因为加强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她还称,中方始终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为根本遵循处理对美关系,致力于同美国建立大国正确相处之道,一贯支持和鼓励中美民间交往,希望美方也顺应民意,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落实两国元首峇厘岛会晤共识,支持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中美关系出现止跌企稳势头 但仍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官媒:中美关系出现止跌企稳势头 但仍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官媒新华社星期四(11月9日)发文强调,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两国关系出现止跌企稳势头,但中美关系仍面临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 新华社在时评中说,双方要为此相向而行,切实“重回峇厘岛”,克服干扰、排除障碍、积累成果、营造氛围,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文章强调:“把中美元首峇厘岛会晤共识真正落到实处,扩大双边关系积极议程,减少消极议程,为旧金山会晤创造条件、排除干扰、积累成果、营造氛围。”重返峇厘岛、通往旧金山的路程,不会是一马平川,不能靠“自动驾驶”。 文章称,只有重返峇厘岛,才能通往旧金山,重返峇厘岛是基础、是前提。“最近一段时间,中美关系之所以出现一些积极迹象,正是因为对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的跟进和落实得到了提速。” 文章也说,希望美国在近期中美互动中所展现的积极姿态不是政治算计和战术投机,所作出的口头承诺能够成为具体政策和实质行动。也希望美国能够不被国内党争羁绊和政客私利左右,同中国共同行动、持久努力,让中美关系中的好消息、好势头不断累积,推动两国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 文章认为,中美关系向来是多维多面的,以竞争定义全部中美关系,既不尊重历史,也不符合事实。“是时候走出傲慢与偏见制造的信息茧房,放下鼓动大国竞争的执念了。或追踪一下美国企业高管竞相访华的足迹、中国实际利用美资金额不断走高的曲线,或了解一下美国地方官员对中美新能源领域合作的热切期盼、中美民间对增加两国客运直航航班消息的热烈反响,便可触摸到中美互利合作的强劲脉动,感受到两国人民友谊的生生不息。” 文章强调,合作始终是中美两国最好的选择。虽然中美关系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双方利益紧密交融的现实没有改变。两国都面临新的发展任务,都需要从对方发展中获益。对中美合作潜力的“再激活”、合作领域的“再拓展”,无疑将推动两国经济增长、提升两国人民福祉。 ... 2023年11月10日 7:47 AM

封面图片

习近平复信美爱荷华州友人:中美关系发展需依靠两国人民

习近平复信美爱荷华州友人:中美关系发展需依靠两国人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4日复信美国爱荷华州(Iowa)友人萨拉·兰蒂,说全世界的前途命运需要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而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更需要依靠两国人民。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星期三(1月10日)报道,习近平在信中写道,中美建交45年来,两国关系经风历雨,已成长为参天大树,结出了合作之果,既造福了两国,也惠及了世界。中美关系取得的成就,首要归功于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更加需要依靠两国人民。 习近平说,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他宣布今后五年邀请五万名美国青少年到华交流学习,就是希望更多美国青少年能够访问中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用自己的耳朵倾听中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中国,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更多相知相亲的桥梁。 习近平强调,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这个星球的前途命运需要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中国愿同美方一道努力,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两国人民谋求更多福祉,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报道说,兰蒂近日致信习近平,写道美中作为大国,应该携手解决包括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毒品和地区冲突等问题,造福人类社会。 彭博社去年11月报道,1985年时任中共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访问美国爱荷华州时,曾获得爱荷华州马斯卡廷市居民兰蒂等人的招待。兰蒂当年在临密西西比河的家中为习近平举办聚餐,此后一直与习近平保持联系。 习近平去年11月到美国旧金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邀请了曾招待过他的爱荷华州居民共进晚餐。 2024年1月10日 4:05 PM

封面图片

中国副外长马朝旭:中美关系又处在关键时期

中国副外长马朝旭:中美关系又处在关键时期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强调,中美两国关系又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双方要拿出政治勇气,妥善管控分歧。 中国外交部官网公布,马朝旭星期五(10月20日)应邀出席美国驻华使馆举行的美国驻华联络处设立50周年纪念活动并致辞。 他说,中美在50年前宣布互相在对方国家设立大使级联络处。在两国关系从“破冰”到建交的关键时期,中美联络处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特殊桥梁,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马朝旭认为,50年过去了,中国、美国和中美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美两国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没有变,两国人民希望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没有变,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没有变。 他说:“今天,中美关系又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双方都要本着对历史、对世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聚焦共同利益,拿出政治勇气,展现政治智慧,妥善管控分歧、扩大互利合作、促进民间友好,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确发展轨道。” 马朝旭强调,中国将致力于稳定、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并呼吁双方共同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启示,为推动中美关系稳定、改善和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另一方面,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向美国中国人民友好协会2023年全国大会致贺词时说,中美两国关系出现了一些止跌企稳的积极迹象,呼吁双方用行动排除障碍、管控分歧,用诚意加强对话、拓展合作。 谢锋在中国驻美使馆官网星期五发布的贺词中说:“近期,在两国领导人引领下,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止跌企稳的积极迹象。我们要抓住契机,相向而行,用行动排除障碍、管控分歧,用诚意加强对话、拓展合作,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稳步向前。” 2023年10月22日 7:08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