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常会提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国国常会提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星期五(1月5日)主持召开国常会时说,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会议说,要切实履行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责,加强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运用好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共同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要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问题。 会议还提到,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借助数字技术等手段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提高办事效率。要形成“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每年梳理一批重点事项,及时复制推广地方和部门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狠抓落实,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针对春节临近,会议要求做好保障春节前农民工的工资支付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加大工作力度,依法坚决打击恶意欠薪行为。要健全完善治理欠薪的长效机制,加强常态化监测评估和检查督促,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各项制度和政策落实到位。 会议也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正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 中国民政部去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8000万人,占总人口的19.8%,较前一年增加0.9个百分点。 2024年1月5日 7:58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王培安: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最核心问题

王培安: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最核心问题 “实现健康老龄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最核心的问题,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 在 7 月 4 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八届全球智库峰会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健康和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王培安在发言中说。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王培安介绍,截至 2023 年底,中国 65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 2.16 亿,占总人口的 15.4%。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规模大、增速快、城乡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应对任务重等特点。

封面图片

越南预计 2038 年步入人口老龄化

越南预计 2038 年步入人口老龄化 商务部网站消息,越通社 7 月 9 日报道,专家评估,越南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2019 年,60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 11.9%,2023 年越南人口规模约 1.003 亿,其中老年人口超过 1600 万。越南卫生部预测,2038 年,越南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从 “老龄化” 社会向 “老龄” 社会过渡,老年人口将超 2100 万,占总人口近 20%。值得注意的是,越南从人口老龄化到人口老龄过渡过程仅为 20 多年,而发达国家普遍需要更长的时间,有的甚至近百年。

封面图片

中国老龄化加剧 去年底60岁以上老人已超2.8亿人

中国老龄化加剧 去年底60岁以上老人已超2.8亿人 中国老龄化程度加剧,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8000万人,占总人口的19.8%,较前一年增加0.9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民政部上星期五(10月13日)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底,中国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亿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亿零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 对比2021年底数据,2022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1268万人,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9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922万人,占比增加0.3个百分点。 根据公报,去年中国共支出老年福利资金423亿元(人民币,下同,约79亿新元),养老服务资金170.1亿元。 截至2022年底,中国全国共有4143万老年人享受老年人补贴,其中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3406万4000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94万4000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574万9000人,享受综合补贴的老年人67万4000人。 根据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则为深度老龄化。

封面图片

【#按自愿弹性原则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全文公布# 其中明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

【#按自愿弹性原则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全文公布# 其中明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网页链接 via 央视新闻的微博

封面图片

姚景源:老年人不是包袱是 “富矿” 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姚景源:老年人不是包袱是 “富矿” 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2023 年末,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超 2.96 亿。如何应对老龄化挑战,增进老年人福祉。“养老是当下最重要的民生之一。” 姚景源指出,2024 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一个聚焦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 “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意味着养老问题、银发经济问题摆在了重要位置。“有人把老年人当成包袱、当成负担,这是不对的。老年人不是包袱,而是‘富矿’。我们要努力发掘,‘矿’要挖出来才能变成财富。” 他说。(中新网)

封面图片

中国出台首部发展银发经济政策文件

中国出台首部发展银发经济政策文件 中国出台首部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以满足快速老龄化的人口对外卖、养老院和娱乐选择等服务的需求。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第一财经等报道,中国国务院办公厅1月11日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四个方面26项举措,发展银发经济。 在民生事业方面,《意见》提出要扩大和发展七方面的服务,包括养老助餐、居家助老、社区便民、老年健康、养老照护、老年文体、农村养老等方面的服务。 《意见》提出要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结合主责主业积极拓展银发经济相关业务,国有企业发展布局银发经济相关产业,或提供场地设施用于养老服务;发挥民营经济作用,完善政企沟通联系机制,打破不合理的市场准入壁垒,推动银发经济政策、资金、信息等直达快享。 《意见》也要求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建养老服务设施搭载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推广使用智能化人工替代设备,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银发经济产业项目;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意见》还提到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培育银发经济领域龙头企业,支持连锁化、集团化发展。 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大约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万3000亿新元),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约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占GDP比重约10%。 中国国务院今年1月14日召开常务会议时提出,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急难愁盼问题。 受利好消息提振,中国养老概念股星期二(1月16日)开盘大涨,迪马股份涨停收获三连板,悦心健康一度涨停,中京电子、乐心医疗、南京新百等涨幅靠前。 2024年1月16日 2:09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