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财政司长:公共财政整固不能操之过急

港财政司长:公共财政整固不能操之过急 香港特区官员强调,港府有决心对公共财政进行整固、节流开源,逐步把政府收支回复平衡,但这个过程必须兼顾现实情况,不能操之过急,也需评估社会不同阶层的承受能力。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星期天(1月7日)在博客上说,几年疫情期间,除了港府动用了大量资源抗疫防疫之外,公共开支同时急速增长,目前政府的开支必须进入整固期。 陈茂波说:“我们有决心对公共财政进行整固、节流开源,逐步把政府收支回复平衡。保持公共财政稳健,是确保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和稳定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关键。” 不过,他认为,这个过程必须兼顾现实情况,在和社会充分沟通下共同努力推动,不能太慢、也不能操之过急,在过程中小心评估社会上不同阶层的承受能力,以及不同行业的经营状况。对于社会上最弱势的一群,更要确保他们在社会保障制度下获得适切的支援和基本公共服务。 陈茂波强调,适当开源、增加政府收入是必须的,但香港正处于全力拼经济、谋发展、吸引企业、汇聚人才的阶段,因此开源的考量也需要兼顾实际发展阶段的状况,例如需要保持香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继续吸引企业及投资;保持并巩固营商信心,不要影响香港经济复苏的力度;维持香港简单低税制的优势;以及考虑市民的负担。 《明报》报道,香港将在2月28日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 陈茂波上个月曾说,2023至24年度在计及发债所得后,特区政府综合财政赤字预计可能会略超1000亿元(港元,下同,170亿新元),较去年初发表预算案时预测的570多亿元为高。“展望明年,地缘政局仍然复杂多变,遏抑香港经济增长的速度,跟资产市场相关的收入难以快速恢复,下年度继续出现赤字的机会不能抹杀。” 2024年1月7日 11:34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短期内不具备开征资本增值税的条件

港财政司长:短期内不具备开征资本增值税的条件 对于商界人士关注的资本增值税问题,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说,香港短期内不具备开征资本增值税的条件。 据《星岛日报》报道,正在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陈茂波星期三(1月17日)受访时说,开征资本增值税要考虑香港竞争力、巩固经济复苏力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等因素。 他明言,短期内香港不具备开征资本增值税的条件。 陈茂波1月7日曾在博客上发文称,港府有决心对公共财政进行整固、节流开源,逐步把政府收支回复平衡,但这个过程必须兼顾现实情况,不能操之过急,也需评估社会不同阶层的承受能力。 他指出,适当开源、增加政府收入是必须的,但香港正处于全力拼经济、谋发展、吸引企业、汇聚人才的阶段,因此开源的考量也需要兼顾实际发展阶段的状况,例如需要保持香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继续吸引企业及投资;保持并巩固营商信心,不要影响香港经济复苏的力度;维持香港简单低税制的优势,以及考虑市民的负担。 香港将在2月28日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 2024年1月18日 1:09 PM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是否加税言之过早

港财政司长:是否加税言之过早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认为,香港是否加税言之过早,并说港府会掌握民情和商界情况,审时度势。 陈茂波星期天(11月26日)在香港商业电台节目上说,香港税制简单,税收会随经济环境波动,而考虑税制时要顾及国际税收发展和香港竞争力,经贸组织正推动全球最低税率,可能在2025年至2026年落实,香港跟随后每年的税收将增加150亿港元(25亿新元),如果提早做将会“赶客”,不是明智做法。 据《明报》报道,陈茂波上星期在博客写道,有APEC成员正思考增加税收来源,引起商界关注香港是否要加税。 陈茂波在商台节目上说,香港已经进入新阶段,需要为未来投资,平衡经济,同时发展金融、创科等,为市民提供工作机会。他强调,政府在审慎理财的同时,会有积极措施,创造发展容量,做好土地房屋供应和交通基建。 至于经济展望,陈茂波说,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上,各个经济体都有共识,高息环境会维持较长时间,相信明年较难下调,长远需要动态评估。他说,明年将是不容易一年,经济放缓,同时地缘政治风险高,将引起金融市场较大波动,投资上需要更加小心,香港经济会有增长,但速度仍需评估。 陈茂波说,中国大陆出口下行对香港会有影响,但香港的消费和投资均现正增长,访港旅客和航班数目已恢复至疫情前约六成,并期望航班今年内可恢复至八成,到明年全面恢复。 他也说,目前在全球筹集资金并不容易,并称香港人才和资金汇聚,对企业有一定吸引力。 2023年11月26日 2:50 PM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今年度财政赤字预计增长近九成

港财政司长:今年度财政赤字预计增长近九成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公布,受经济增长预期慢、资产市场偏软影响,今年度香港财政赤字预计增长近九成。 综合《星岛日报》和网媒“香港01”报道,陈茂波星期三(2月28日)公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时披露,2023/24年度综合赤字预计达1016亿元(港元,下同,174亿新元),比去年预估的544亿元高出约86%。财政储备预计7332亿元,仅够港府一年开支。 陈茂波说,受全球利率上升、经济放缓及地缘政治持续紧张影响,去年香港经济增长较预期慢,尽管疫情过后整体开支回落,但资产市场偏软,地价及印花税收入下跌,令本年度政府收入预计下滑13.7%至5546亿元,其中房地产收入只有194亿元,比预期少656亿元;印花税收入只有500亿元,比预期少350亿元。 不过,他也表示,外界不应该只聚焦港府收支情况,而是要关注整体经济周期财政状况。港府也会坚守量入为出原则,避免港府财政继续赤字。 陈茂波强调,港府有决心和信心克服公共财政当前面对的挑战,基本原则是必须维持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港府已制定一套财政整合计划,勾划出如何逐步回复收支平衡,维持财政储备在稳健水平,确保政府能持续为社会提供各项公共服务和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在逆境或其他紧急情况时,有充分空间推出措施协助市民及企业。 陈茂波预计,未来五年的经营帐目和非经营帐目的赤字均会逐年收窄,其中经营帐目在两年后,即2026/27年度起恢复盈余;至于非经营帐目,则在2028/29年度恢复盈余。 展望下一年度,陈茂波预计,2024/25港府财政赤字将收窄至481亿港元,财政储备进一步减少至6851亿元。陈茂波解释,今年外围环境仍然复杂,香港资产市场相关的收入仍需时间完全恢复,加上政府在民生政策资源投放仍然庞大,医疗、社福和教育开支合共高达3437亿元,占经常开支59.3%。 2024年2月28日 4:44 PM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香港经济恢复力度比预期弱

港财政司长:香港经济恢复力度比预期弱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回顾去年香港经济时,坦言香港已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从疫情走出,但力度比预期弱。 综合香港电台和《星岛日报》报道,陈茂波星期六(1月6日)在电台节目《众言堂》中说,面对地缘政治、美国对中国打压,加上息口高等因素,香港去年经济增长3.2%。 他说,推动经济增长的是出口、投资和消费。在全球加息的背景下,欧美需求较弱,香港总出口量下跌9.4%,但投资及消费增长8%至9%,失业率回落至2.9%,通货膨胀约2%,社会面较为稳定。 陈茂波说,香港去年楼价下跌5.6%,交易量较低;股市方面,香港去年股市交易量下跌14%,每日交投量大约1000亿元(港元,约170亿新元)。为此,港府将成立小组研究如何增加股票流动性。 他预计,今年是选举年,高息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预计中国大陆经过政策调整后,今年大陆经济稳步向好。 针对港府财政问题,陈茂波说,香港的借贷只占生产总值为4.5%,香港一定不会学美国。即使香港连续五年发债650亿元推动基建发展,五年后相关比例也不会超过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他评级机构即使在中美角力环境下,仍给予香港非常正面的评估。 陈茂波强调,港府会开源节流,在数年内恢复平衡预算案,同时保持财政储备在稳健水平。 2024年1月6日 4:37 PM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将为夜缤纷活动加入多元化选择

港财政司长:将为夜缤纷活动加入多元化选择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说,政府会继续吸纳社会意见,为“香港夜缤纷”活动加入多元化选择。 据《明报》报道,港府推出一系列“香港夜缤纷”活动,陈茂波星期天(9月17日)在网志写道,目前推出的活动属首阶段项目,政府会继续吸纳社会意见,加入更多元化和具新意的选择。 陈茂波说,现在外围经济环境不理想,香港经济也面对不少挑战,当局需要以“组合拳”方式,在不同范畴及层面、借助不同时节的特色和气氛,释放潜在需求,为市道带来更多新的催化剂和动力。 陈茂波又提到,访港旅客日均人次在上月增加到逾13万人次,超过疫情前八成,而航空运力预计今年底也可恢复至疫情前约八成。他称,未来几个月有多项大型活动在港举行,期望访港旅客人数能持续恢复,并在一连串主题活动的刺激下,营造更多本地消费新场景。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多数市民反映港府无须再推大幅纾缓措施

港财政司长:多数市民反映港府无须再推大幅纾缓措施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星期天(2月11日)说,大部分香港市民反映港府无须像过去那样再大幅推出纾缓措施。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陈茂波说,绝大部分公众对预算案的反映,是政府不需要像过去那般推出大幅纾缓措施,主要因为香港经济处于正增长,同时要顾及政府财政承担能力。 香港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公众咨询在去年底展开,将在本月28日发表。陈茂波说,政府在疫情期间开支庞大,预料2023/24年度将录得1000亿港元(下同,约172亿新元)赤字,这是无可避免的。 他指出,资产市场状况欠佳,导致政府地价和印花税收入不理想,但相信这只属周期性情况,只要经济好转、资产市场稳定,政府收入就会回升。政府有决心节流,也会小心谨慎开源,努力培育新产业。 展望新一年,陈茂波说,龙年经济比去年稳定,预期上半年仍有一定挑战,地缘政治因素或令市场波动;待息口稳定回落后,利好外国经济情况并带动需求,相信资产市场和出口表现都将比较稳定。 自2019年以来,香港已有三次财政赤字,2020/21年度财赤最高,达2325亿港元。2019/20年度赤字为106亿港元,2022/23年度赤字为1223亿港元。 2024年2月11日 5:17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