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签署框架协议推进人才合作

粤港签署框架协议推进人才合作 广东和香港签署《关于推进粤港人才合作的框架协议》,促进人才流动。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星期一(1月8日)抵达广州,展开为期三天的粤港澳大湾区大陆城市访问。 陈国基在广州与广东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程福波共同召开“粤港人才合作协调机制”首次会议,并见证粤港双方签署《关于推进粤港人才合作的框架协议》。 陈国基还先后与广东省副省长张新和广州市代理市长孙志洋会面,讨论粤港、港穗共同关注的事宜,并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合作。 陈国基在社交媒体发文指,为促进人才“南下”和“北上”流动,香港与大陆去年做了大量工作。在吸引人才“南下”方面,特区政府抢人才策略落实到位,截至去年年底,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超过22万宗申请,当中“高才通”接获6.5万宗申请,超过5万宗获批。 便利人才“北上”方面,自去年10月起,非中国籍香港居民可申请两年或以上的一签多行签证到大陆,短短两个多月已批出超过8000宗申请。 陈国基说,已指示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充分利用粤港人才合作协调机制,与广东省政府相关单位深化人才交流合作,为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增添新动力、作出新贡献。 2024年1月9日 7:10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政府5月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

政府5月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于深圳出席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他在分论坛致辞时表示,香港与广东省以及大湾区不同城市,通过四大方向将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陈国基表示,在建立人才合作机制方面,特区政府致力加强人才培养、交流等多方面的工作,加快人才发展深度融合,并计划在5月举办「全球人才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构建培训和研发基地方面,陈国基说,由2024至25学年起,特区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将提升一倍到百分之40,让更多内地以至全球学生到香港升学;而广东省在2019年开放多个重大科技专项,至今已经批出4.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过境,支持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研发或建立实验室。另外,陈国基说,特区政府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至今已经收到超过24万宗申请,批出14万宗;至于非中国籍的香港居民和香港注册公司的外国人员,可以申请「一签多行」签证,措施推出3个多月以来,已经批出约1万1千宗申请。陈国基又表示,香港特区一直跟深圳紧密合作,推动合作区在「一国两制」下发挥「一区两园」的优势,争取试行专属跨境政策。在香港园区方面,第一期规划已经初步完成,涵盖生命健康科技、产学研等片区,并提供人才住宿、商业和相关附属设施。香港园区的首3座大楼将由今年年底陆续落成,期望可以吸引更多国际顶尖科技人才汇聚。 2024-02-18 17:14:19

封面图片

香港5月主办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

香港5月主办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出席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人才专题分论坛致辞时介绍,香港将于今年5月主办全球人才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 根据香港政府公报,陈国基星期天(2月18日)出席由广东省政府在深圳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在大会以“加强粤港澳人才协作 强化产业科技人才支撑”为题的人才专题分论坛上致辞时,透露上述消息。 陈国基指出,香港是亚洲国际都会,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加上广泛的国际联系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一直汇聚全球不少创科人才。同时,香港全力深化与大陆的交流合作,贯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 陈国基说,香港与广东省以及大湾区不同城市,可通过四大方向将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他介绍,粤港两地今年1月签署《关于推进粤港人才合作的框架协议》,致力加强人才培养、交流等多方面的工作,加快人才发展深度融合。其中港府将在今年5月举办全球人才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并诚邀大家参与其中,加深了解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枢纽和大湾区人才门户的定位,同时携手推广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陈国基称,由2024至2025学年起,港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将提升一倍至40%,让更多大陆以至全球学生到香港升学。粤港两地在2004年推出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加强大学、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计划多年来已支持380个项目,拨款超过10亿港元(约1.72亿新元)。 他续称,港府在2022年年底优化多项人才入境计划,并推出新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至今已收到超过24万宗申请,批出14万宗,为创科等不同行业注入新动力。为了便利在港高端企业和人才到大陆发展,港府去年10月宣布,非中国籍的香港居民和香港注册公司的外国人员可以申请“一签多行”签证。措施推出三个多月已批出约1万1000宗申请。 陈国基提及,香港一直与深圳紧密合作,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一国两制”下发挥“一区两园”的优势,争取试行专属跨境政策,实现创科深度合作的桥头堡。 2024年2月19日 1:17 PM

封面图片

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签署6份协议 加强不同领域交流

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签署6份协议 加强不同领域交流 第24次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在广州举行,两地政府会后签署6份协议,加强不同领域的交流合作。在跨境交通及物流方面,「港车北上」自去年7月实施至今,已有超过6.5万辆香港私家车参加,港珠澳大桥车流量逹到平均每日1.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超过1倍,当中「港车北上」占约4成。特区政府表示,会继续与广东省政府紧密合作,适时推行优化措施,做好口岸配套,加强宣传引导旅客错峰出行。 金融服务方面,特区政府亦积极探讨深化和扩大保险市场互联互通的措施,包括争取让香港保险业尽快在南沙、前海等地成立保险售后服务中心,为持有香港保单的大湾区居民提供支援。 在医疗创新方面,特区政府现正积极与深圳市政府商讨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深圳和香港园区共同建设临床试验协作平台,以「一区两园」模式协同发展临床试验,建立一个以超过8600万人口作基础的大湾区临床试验网络。在跨境救护车安排方面,特区政府正与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敲定推行细节,让有确切需要病人可由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点对点」运送至香港公立医院,毋须需在关口转换救护车。 在教育方面,会继续安排香港师生到内地交流,本学年考察团已顺利举行,今年4月至7月亦已在广东省举办25个教师内地学习团,有近3000名教师参加。 2024-07-12 23:12:00

封面图片

行政长官贺一诚见证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携手粤港记录湾区历史

行政长官贺一诚见证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携手粤港记录湾区历史 #澳门基金会 行政长官贺一诚应香港地方志中心邀请,见证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并发表致辞,该签署仪式以预先录影的方式进行,广东、香港分别由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担任见证人,相关视频于2021年12月6日在香港礼宾府举行的《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出版典礼暨《粤港澳大湾区志》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上播放...

封面图片

陈国基:共建人才高地需具备「起承转合」四个要素

陈国基:共建人才高地需具备「起承转合」四个要素 第二届粤港澳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本港召开,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人才是治国之本,以及推动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香港是高度开放的国际化城市,亦是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担当大湾区及国家人才高地门户,他认为要写好共建人才高地的大文章,需要「起、承、转、合」四个元素。陈国基解释说「起」是指「起动」,全球走出疫情,各地发展重新出发,交流人才工作重新启动,香港在2022年12月起落实一系列抢人才、留人才新措施,推出全新高才通计划。截至上月底,各项计划已有约29万宗申请,批出近18万宗,其中超过12万申请人已来港,远超每年吸纳3.5万人才的目标。「承」代表「传承」,陈国基说要培养人才,巩固高教体系,香港是全球唯一拥有5所百强大学的城市,会继续巩固作为国际教育枢纽地位,下学年将提高大学非本地生限额,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名额,吸引更多人才来港进行研究工作。香港亦致力加强与大湾区城市经验交流,其中3所本港大学已落户大湾区城市,城大亦正推进东莞校园筹备工作。陈国基又表示,「转」是指人才流转,香港全力推进人才南下北上的流转,在港注册公司外国人员可在港申请北向一签多行到内地政策推出后,截至上月底,已有1.9万宗申请获批,计划广受欢迎。国家移民管理局近日将持商务签注赴港人士留港期限增至14日,南下人才签注适用范围,亦由大湾区扩展至北京上海,更便利内地商务人员到香港进行商务活动,吸引更多内地人才到港交流。而「合」代表合作,陈国基认为大湾区城市定位不同,合作空间广阔,为进一步吸引和留住人才,大湾区9+2城市今日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区内为人才提供服务,营造更有利人才落地生根环境,他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香港与大湾区城市将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流动等方面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人才高地,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2024-05-08 09:21:51 (1)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行政长官李家超明日到广州参加粤港合作联席会议。

#港闻 【Now新闻台】行政长官李家超明日到广州参加粤港合作联席会议。 李家超将与广东省长王伟中共同主持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二十四次会议,讨论推进创新科技、金融、医疗衞生、跨境交通及贸易等领域上的合作。代表团成员包括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等等。 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原定上月27号举行,但当日突然宣布会议延期。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