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芬元首视频会晤:两国就北溪天然气海底管道被破坏进行建设性对话

中芬元首视频会晤:两国就北溪天然气海底管道被破坏进行建设性对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三(1月10日)与芬兰总统尼尼斯托举行视频会晤。双方称两国就北溪天然气海底管道相信被一艘中国货船的锚破坏进行建设性对话。 法新社引述芬兰总统府声明报道,“芬兰和中国元首注意到,两国就北溪天然海底气管道被破坏的事件进行建设性对话。 根据声明,芬兰警方去年10月底发现一个锚,这个物件相信在10月8日破坏了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的北溪天然气海底管道。警方称,发现显示这个锚属于中国货轮“新新北极熊”号。警方也说,中国当局在10月底配合调查。 中国外交部官网同日发布的新闻稿,并未提及上述内容。 根据新闻稿,习近平强调,中芬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根本原因是双方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的原则。中方愿同芬兰分享发展机遇,加强互利合作,深化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国际事务协调,共同倡导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进世界各国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他指出,当前动荡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的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更加凸显。中方愿同包括芬兰在内的欧洲国家坚持以战略视野和长远眼光看待彼此,维护好、发展好中欧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2024年1月11日 10:12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北约正式谴责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刻意破坏,并有可能采取军事应对。

北约正式谴责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刻意破坏,并有可能采取军事应对。 报导全文: https://www.wsj.com/articles/nato-formally-blames-sabotage-for-nord-stream-pipeline-damage-11664449396 #wsj 1921 #北约 #俄乌战争 #北溪天然气管道

封面图片

瑞典检察院:“北溪” 管道遭 “蓄意破坏” 的嫌疑增加

瑞典检察院:“北溪” 管道遭 “蓄意破坏” 的嫌疑增加 10 月 3 日,瑞典检察院宣布封锁 “北溪” 天然气管道泄漏点附近海域,并展开刑事调查。负责初步调查的瑞典检察院检察官 6 日表示,可以确认瑞典专属经济区内的 “北溪 - 1” 和 “北溪 - 2” 天然气管道附近发生了爆炸,对天然气管道造成了破坏。通过对案发现场的调查,瑞典方面认为管道遭人为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大,接下来将对这些嫌疑进行进一步调查。(央视)

封面图片

“北溪 - 1” 天然气管道已停止泄漏

“北溪 - 1” 天然气管道已停止泄漏 丹麦能源署当地时间 2 日表示,“北溪 - 1” 天然气管道已停止泄漏气体,压力稳定。此前,据德国媒体 1 日报道,“北溪 - 2” 天然气管道发言人称,管道内气压和水压已经达到平衡,管道已经不再泄漏气体。(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均出现不明原因的泄漏,引发蓄意破坏担忧。

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均出现不明原因的泄漏,引发蓄意破坏担忧。 周一,“北溪-2”天然气管道被发现泄漏。丹麦随即限制航运并设立小型禁飞区。丹麦能源机构负责人称,“北溪-2”的天然气可能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停止排出。如果船只进入该区域可能会失去浮力。海面充斥的甲烷气体也会增加该区域爆炸的风险。 周二,“北溪-1”天然气管道被发现两处泄漏。瑞典海事局称,两处分别发生在瑞典经济区和丹麦经济区,并表示已保持额外的警戒,以确保没有船只靠近现场。丹麦当局要求电力和天然气部门提高相关设施的安全程序。挪威石油安全局周一敦促石油公司警惕在近海油气平台附近飞行的不明身份无人机。 瑞典、挪威和芬兰的地震监测站周一在泄漏附近区域记录到了两次爆炸。瑞典国家地震台网的专家表示,大的一次相当于2.3级地震。该专家还称,这两次爆炸并不是地震。 泄漏引发了人们对蓄意破坏的担忧。泄漏事件发生在挪威向波兰输送天然气的波罗的海管道启动仪式之前。波兰总理在没有举证的情况下指责这是与乌克兰局势升级有关的蓄意破坏。丹麦首相表示不排除蓄意破坏的可能,称很难想象三次泄漏是一个巧合。一名乌克兰官员称这是俄罗斯的袭击,目的是破坏欧洲稳定,但没有给出证据。克里姆林宫发言人称,泄漏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消息”,并称这是“一些不明性质的损坏”。一位欧洲安全消息人士也称,有迹象表明是蓄意破坏,但下结论仍为时尚早。 消息传出后,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但价格仍低于今年的最高水平。 (路透社,美联社)

封面图片

丹麦宣布停止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

丹麦宣布停止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 “北溪”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出发,经波罗的海海底抵达德国。2022年9月26日,管道发生爆炸,泄漏大量天然气。调查发现,4条管道中的3条发生泄漏,共有4个泄漏点,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爆炸事件发生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调查,但拒绝俄罗斯参与,调查进展也十分缓慢。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曾爆料说,“北溪”管道系遭美国情报部门和美军秘密破坏。美国政府对此予以否认。瑞典检方曾在本月7日以“瑞典缺乏管辖权”为由,宣布结束持续16个多月的“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调查,并表示已将相关调查材料移交德国,但未就事件的责任认定给出结论。截至目前,仅有德国仍在继续进行相关调查。(总台记者 郝晓丽)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丹麦称“北溪”管道遭蓄意破坏 但放弃继续调查

丹麦称“北溪”管道遭蓄意破坏 但放弃继续调查 丹麦警方宣布,由于没有充足理由在丹麦提起刑事诉讼,丹麦决定结束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 新华社引述瑞典电视台报道,丹麦警方星期一(2月26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尽管调查发现“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是蓄意破坏所致,但没有充足理由向丹麦法庭提起诉讼。在此之前,瑞典也在本月初宣布结束对此案的调查,称调查结论是瑞典缺乏管辖权。 “北溪”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出发,经波罗的海海底抵达德国。2022年9月,管道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天然气泄漏。经调查,共有三条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点有四个,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 丹麦、瑞典和德国随后分别启动调查,但拒绝俄罗斯参与。一年多来,调查进展缓慢,瑞典和丹麦相继宣布停止调查后,德国称仍将继续调查。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星期一说,丹麦的做法近乎荒谬;丹麦承认管道遭到蓄意破坏,却不继续调查。 丹麦和瑞典迄今为止都没有公开指认任何关联这起爆炸事件的嫌疑人。瑞典检方此前称,调查确认管道遭到人为破坏,但尚不清楚由谁所为。 2024年2月26日 10:10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