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单月IPO撤单数创新高

北交所单月IPO撤单数创新高 中国北交所当月上市公开募股(IPO)终止家数已创过往单月之最。 综合界面新闻和《证券时报》报道,截至1月25日,北交所今年以来已有10家IPO企业撤回申报材料,该数据首次上两位数,大幅超出过往月份。10家终止的IPO企业盈利规模多在3000万元(人民币,合569万4100新元)规模左右。 市场认为,IPO撤回增加、节奏放慢,与中国股市波动下行,证监部门表示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关。多家IPO终止企业被监管部门提问有关“业绩下滑”的问题。 据《证券时报》,深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说,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复杂,有一部分拟上市企业2023年业绩面临下滑,核心业务难以保持可持续的增长,这些企业会面临上市难的问题。而“合规性”也是北交所屡屡提到的关键词。北京一家中小券商投行人士则表示,北交所的审核要求可能越来越严。 2024年1月26日 9:44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北交所 IPO 审核加速:30 家企业总募资超 85 亿元,逾 1/3 系转道

北交所 IPO 审核加速:30 家企业总募资超 85 亿元,逾 1/3 系转道 今年以来,北交所合计受理 IPO 企业 30 家,其中制造企业占据九成以上,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有 5 家、3 家和 3 家企业申报,数量最多。从募资规模来看,30 家企业总募资额为 85.57 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募资 2.85 亿元,其中 29 家拟募资规模过亿,仅杰特新材一家企业拟募资规模在千万级别,为 2900 万元。

封面图片

中国三大交易所全面恢复IPO受理审核

中国三大交易所全面恢复IPO受理审核 中国三大证券交易所全面恢复IPO受理、审核,上市委会议也已全部重启。 综合澎湃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道,北京交易所星期五(6月21日)晚受理三家企业的IPO申请,这是北交所时隔三个月首次受理IPO申请。 据北交所官网信息,本次受理的三家IPO企业分别是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保荐机构分别是国投证券、信达证券以及浙商证券。 北交所上次受理IPO申请是3月15日。6月20日之前,今年北交所只受理两家企业的IPO申请。 早于北交所一天,沪深两大交易所星期四(20日)晚各受理一家IPO申请,这是沪深交易所时隔半年再次受理IPO。上交所此前最后一单受理是去年12月31日,深交所主板、创业板此前最后一单受理则在去年12月29日。 这意味着,中国三大证券交易所全面恢复IPO受理、审核。 此外,三大交易所同步暂停的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也已全部重启。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分别于5月16日、5月31日、6月17日召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恢复IPO常态化审核。 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陷入低迷,上证指数一度跌破2800点。中国证监会去年8月提出,优化IPO和再融资监管安排,阶段性收紧IPO节奏。随后,IPO受理步伐开始放缓。 今年4月,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后,配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证监会和交易所陆续发布配套制度规则。 截至6月20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合计有432家IPO在审企业,其中已过会29家,提交注册21家。 2024年6月22日 4:49 PM

封面图片

北交所 8 天受理 28 家企业上市申请

北交所 8 天受理 28 家企业上市申请 据记者统计,上半年,北交所共计受理 30 家企业的上市申请;6 月,北交所出现 “受理潮”。6 月 21 日至 28 日短短 8 天,北交所共计受理了 28 家企业的上市申请,其中 6 月 26 日、27 日、28 日,北交所受理企业数量分别为 6 家、6 家、7 家。这显示,北交所仍是拟上市企业的主流选择之一。上述 28 家企业上年度平均营收、净利润分别约为 5.78 亿元、6500 万元,其中半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业内人士认为,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协同发展,今年以来北交所继续高质量扩容,“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特点突出,市场功能初步发挥。(上海证券报)

封面图片

港交所新总裁看好大型IPO赴港上市

港交所新总裁看好大型IPO赴港上市 香港交易所新任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随着基本情况的改善和中国监管机构的助力,港交所预计大型首次公开募股(IPO)将赴港上市。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星期四(5月9日)在香港举行的香港-沙特阿拉伯资本市场论坛间隙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说,港交所目前有100个申请者等候在香港上市 。“在4月最后两周看到的情况给了我们很大的希望”。 今年3月,陈翊庭在香港IPO和股票交易面临长期低迷之际,接任港交所行政总裁。2023年IPO募集资金跌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今年开局也未见起色。 随着中国大陆发布支持措施,包括鼓励更多企业到香港上市以及加强沪深港通,​​交易最近有所回升。 香港基准股指自1月低点以来已飙升23%,提振了交易并为潜在IPO提供了支持。 迄今为止,仅有15家企业今年在港交所上市,募资9亿9860万美元(约13亿5300万新元),比去年同期的22家企业和募资17亿美元少。中国新茶饮品牌茶百道是港交所今年最大规模的IPO,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 茶百道4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7.5港元(3新元),盘中一度跌幅高达38%,随后暴跌27%,收于12.8港元。 陈翊庭预计,赴港上市的潜在大陆企业主要来自科技领域,但未说明是哪些公司。 外界盛传蚂蚁集团和滴滴全球将寻求赴港上市。 彭博社去年7月引述知情人士报道,正计划进行重组,为公司重启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计划铺平道路。彭博社去年10月引述知情人士报道,计划在今年赴港上市。 2024年5月9日 2:10 PM

封面图片

马鞍山行深市主板 IPO 终止 申报近一年半未获交易所问询

马鞍山行深市主板 IPO 终止 申报近一年半未获交易所问询 7 月 2 日,从深交所获悉,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板 IPO 终止。终止原因系马鞍山行及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规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封面图片

上半年,北交所共计受理 30 家企业的上市申请;尤其是 6 月,多达 28 家企业获得受理。这显示,北交所仍是拟上市企业的主流选

上半年,北交所共计受理 30 家企业的上市申请;尤其是 6 月,多达 28 家企业获得受理。这显示,北交所仍是拟上市企业的主流选择之一。上述 28 家企业上年度平均营收、净利润分别约为 5.78 亿元、6500 万元,其中半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业内人士认为,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协同发展,今年以来北交所继续高质量扩容,“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特点突出,市场功能初步发挥。(上证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