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外长:危国考虑与中国大陆建立贸易关系

危地马拉外长:危国考虑与中国大陆建立贸易关系 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外长马丁内斯星期一(2月5日)告诉路透社,危地马拉正考虑与中国大陆建立正式贸易关系。 马丁内斯(Carlos Ramiro Martinez)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说,危地马拉将在一直以来都在参与的层面,继续与台湾展开合作,但也引述危地马拉总统阿雷瓦洛(Bernardo Arevalo)强调,危国不能忽视中国所代表的分量和实力。 在1月中旬上台的阿雷瓦洛曾誓言,要杜绝腐败现象,并与中国大陆建立关系。 马丁内斯说,危地马拉有兴趣与中国大陆接触,并尝试围绕贸易建立某种关系。他也称,这可能会以贸易利益办公室的形式出现,帮助危地马拉产品在中国大陆找到可以进军的市场。 马丁内斯强调,危地马拉官方公开上述想法,而且这不是针对台湾或美国的一种伏击(ambush)。 危地马拉是台湾12个邦交国之一。南太平洋岛国瑙鲁在台湾大选落幕后与台湾断交,与中国大陆复交。 2024年2月6日 11:52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危地马拉重申与台湾的关系

危地马拉重申与台湾的关系 在危地马拉外长马丁内斯称,台湾邦交国危地马拉正考虑与中国大陆正式发展贸易关系后,危地马拉外交部重申与台关系,并称其会继续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据路透社星期三(2月7日)报道,危地马拉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称,“危地马拉继续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危地马拉反对党Todos稍早前表示正寻求在国会质询马丁内斯,要求他澄清政府有关中国大陆的计划。 马丁内斯星期一(2月5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危地马拉在寻求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的同时,将保持与台湾的关系。 马丁内斯说,危地马拉会继续与台湾在一直以来的程度上合作,但危地马拉总统已指出,“我们不能忽视中国代表的分量和势力”。 马丁内斯说,危地马拉有兴趣发展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关系,具体来说,可能会使成立一个能帮助危地马拉产品开发中国市场的“贸易利益办公室”。 对于马丁内斯的表态,希中国大陆外交部星期二(2月6日)回应时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同包括危地马拉在内的所有国家开展合作的根本前提和政治基础”,希望危地马拉尽早做出符合危地马拉国家和人民根本和长远利益的决断。 2024年2月8日 10:53 AM

封面图片

危地马拉称欲与中国大陆发展关系并维持和台湾联系,中方回应

危地马拉称欲与中国大陆发展关系并维持和台湾联系,中方回应 2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危地马拉外交部长马丁内斯接受采访称,正在考虑与中国大陆发展正式贸易关系,另一方面将继续和台湾地区维持“现有关系”。中方是否接受危地马拉在上述条件下的做法? 汪文斌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中国同包括危地马拉在内的所有国家开展合作的根本前提和政治基础。 汪文斌指出,全世界已有183个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充分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势、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希望危地马拉新政府顺应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尽早做出符合危地马拉国家和人民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正确决断。

封面图片

台外交部:危地马拉总统多次承诺维护台危邦谊

台外交部:危地马拉总统多次承诺维护台危邦谊 对于危地马拉外长称考虑和中国大陆发展正式贸易关系,台湾外交部说,危地马拉总统阿雷瓦洛曾多次公开承诺维护台危邦谊。 据联合新闻网报道,台外交部星期二(2月6日)说,阿雷瓦洛无论选前还是胜选后,曾多次公开表达支持台危邦交,立场始终一致。 台外交部说,外交部长吴钊燮今年1月14日出席危国新任总统及副总统就职典礼期间,阿雷瓦洛主动表示,将维护台危邦谊,愿与台湾持续加强合作,使台危友好关系更加茁壮。 台外交部称,将在秉持共享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及友好合作的基础上,持续与阿雷瓦洛及新政府团队深化各项长期合作与交流,积极巩固台危长期友好邦谊,追求人民最大福祉。 台湾邦交国危地马拉的外长马丁内斯星期一(2月5日)告诉路透社,危地马拉正考虑与中国大陆正式发展贸易关系。马丁内斯说,危地马拉将继续与台湾展开合作,但他也引述危总统阿雷瓦洛强调,危国不能忽视中国大陆的分量和实力。 危地马拉是台湾剩余的12个邦交国之一。南太平洋岛国瑙鲁在台湾大选后与台断交,与中国大陆复交。 2024年2月6日 6:07 PM

封面图片

中国外交部:望危地马拉尽早做出决断

中国外交部:望危地马拉尽早做出决断 针对危地马拉外交部长受访时称,希望与中国大陆发展正式的贸易关系的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同包括危地马拉在内的所有国家开展合作的根本前提和政治基础,希望危地马拉尽早做出符合危地马拉国家和人民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正确决断。 危地马拉外交部长马丁内斯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危地马拉正在考虑与中国大陆发展正式贸易关系,但同时将继续和台湾保持目前的合作水平。 被问及中方是否接受危地马拉在上述条件下的做法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星期二(2月6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汪文斌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中国同包括危地马拉在内的所有国家开展合作的根本前提和政治基础。 汪文斌指出,全世界已有183个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充分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势、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他说,希望危地马拉新政府顺应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尽早做出符合危地马拉国家和人民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正确决断。 上个月,瑙鲁在台湾总统大选结束后不到两天,毫无预警宣布与台湾断交,与中国大陆复交。目前台湾仅剩12个友邦。 危地马拉外长马丁内斯在与路透社的专访中表示,危地马拉将继续与台湾保持目前的合作水平,但也引述危地马拉总统阿雷瓦洛所此前所强调的,不能忽视中国大陆所代表的分量和实力。 2024年2月6日 4:22 PM

封面图片

立陶宛外长:中国大陆已解除贸易禁令

立陶宛外长:中国大陆已解除贸易禁令 中国大陆和立陶宛政府讨论如何逐步走向外交关系正常化之际,立陶宛外长兰斯伯吉斯说,中国大陆解除了针对立陶宛的贸易措施。 根据彭博社报道,兰斯伯吉斯星期一受访时说,在世贸组织受到挑战的“经济胁迫”已经结束,包括立陶宛“被(中国大陆)海关系统删除,导致企业无法向该国出口”的问题。 立陶宛2021年8月时宣布允许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引起中国大陆强烈不满。北京当月即召回驻立陶宛大使,立陶宛则在9月召回驻华大使。中国大陆11月宣布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两国关系陷入低谷。中国大陆对立陶宛实施了一系列贸易禁令。 兰斯伯吉斯受访时说,尽管中国大陆已经解除贸易禁令,但企业仍对与中国大陆开展贸易持谨慎态度。 他补充说:“不仅是政府,企业也存在巨大的信任问题”,前车之鉴,没有人能确定禁令不会再次上演,因为这些禁令不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方法。 据中国大陆海关数据显示,中立双边直接贸易几乎没有复苏。与争端爆发前的2021年同期相比,今年前10个月从立陶宛的进口下降了70%以上。 兰斯伯吉斯表示,立陶宛政府已经与中国大陆就外交关系正常化进行了近两年的谈判。他说:“我们正在进行对话,耐心一点看,我认为可能会有一些机会。” 中国大陆和立陶宛目前还没有正式恢复在对方国家的外交人员。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据报下个月将到中国大陆,与北京领导人进行四年来的首次面对面峰会。 欧盟曾在2021年表态,立陶宛在台湾设立代表处没有违反欧盟的“一个中国”政策。 2023年11月29日 11:27 AM

封面图片

危地马拉大选结束 黑马阿雷瓦洛胜选

危地马拉大选结束 黑马阿雷瓦洛胜选 危地马拉总统选举落幕,64岁的“黑马”贝尔纳多·阿雷瓦洛(Bernardo Arevalo)大获全胜。 法新社报道,危地马拉星期天(8月20日)举行大选投票,根据官方已计算的95%选票结果,阿雷瓦洛获得了59%的选票。来自传统中左翼政党的前第一夫人托雷斯(Sandra Torres),截至当晚以36%的得票率位居第二。 报道称,阿雷瓦洛传达的反腐败信息提振了选民的精神。危地马拉选民对贫困、暴力和腐败等问题感到绝望,这些问题让危地马拉陷入瘫痪,迫使成千上万的危地马拉公民移居国外,从而能够寻求更好的生活。 阿雷瓦洛将接替右翼总统贾马特(Alejandro Giammattei)成为危地马拉的新任领导人。贾马特执政期间,多名打击贪污腐败的检察官被捕,或被迫流亡。贾马特还曾打击持批评意见的记者。 危地马拉前总检察长帕斯伊帕斯(Claudia Paz y Paz)对法新社表示,腐败分子“已经逐步控制了所有国家机构”。 阿雷瓦洛是危地马拉首位民选总统胡安·何塞·阿雷瓦洛(Juan Jose Arevalo)的儿子,他在竞选活动中抨击了腐败政客带来的祸害。 在经历了第一轮投票的低投票率和无效票后,选举委员会在星期天投票结束时报告称“投票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并声明当天没有发生“重大事件”。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危地马拉是拉丁美洲贫困、营养不良和儿童死亡率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危地马拉也是世界上谋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许多谋杀都是与贩毒有关的帮派暴力造成的。 此外,阿雷瓦洛此前还曾表示,若他当选将寻求与中国大陆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他6月接受危地马拉广播电台采访时说,危地马拉需要努力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本国外交政策须以自身利益为基础,成为自己外交政策的主人。 危地马拉是台湾的邦交国。阿雷瓦洛并未表明会与台湾断交而转与中国大陆建交,他称危地马拉寻求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与台湾和中国大陆维持良好的政治关系。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