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218个项目入围房地产融资“白名单”

中国3218个项目入围房地产融资“白名单” 中国媒体统计,继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开会部署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后,入围房地产融资“白名单” 的项目已达3218个。 据第一财经星期五(2月9日)报道,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两次开会后,多个城市接连发布首批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各城市密集表态,银行业也迅速跟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在快速运转。 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中国26个省170个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首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 报道指出,近期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也迅速行动起来,“白名单”内的部分项目已获得银行资金支持。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星期二(2月6日)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部署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提出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应满尽满”。 2024年2月9日 2:46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建设报:各地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出炉,共涉及房地产3218个

中国建设报:各地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出炉,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 截至1月底,26个省份170个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了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商业银行接到名单后,按规程审查项目,已向27个城市83个项目发放贷款共178.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批房地产项目名单中,84%的项目属于民营房企和混合所有制房企开发的项目。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应满尽满”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应满尽满”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会议提出,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应满尽满”。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星期二(2月6日)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部署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 会议提出,进一步提高对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重大意义的认识。近期,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多数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有效对接项目名单,已提供一批新增融资和贷款展期,满足不同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会议要求,各监管局要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住建部门协同配合,积极参与协调机制各项工作,及时掌握辖内各城市协调机制运行情况。指导督促辖内银行完善制度流程,尽力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各监管局要按照协调机制要求,总结良好经验与做法,加大复制推广力度。对存在的问题与堵点,要及时报告,通过协调机制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助力辖内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要求,各商业银行要主动对接协调机制,对推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要及时开展评审,加快授信审批,对合理融资需求做到“应满尽满”。各商业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工作机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细化尽职免责规定,指导督促各分支机构加强对辖区房地产项目的调研,全面掌握情况。对于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应及时向协调机制报告并推动解决。 2024年2月7日 7:10 AM

封面图片

据报内地部分城市已向银行推送房地产项目白名单

据报内地部分城市已向银行推送房地产项目白名单 内地媒体报道指,部分城市已向银行推送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已有相关项目贷款落地。证券时报报道指,广西南宁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向当地金融机构推送首批107个房地产项目白名单,首笔贷款已落地。报道亦指,重庆市亦透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梳理首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涉及314个项目,融资需求约830亿元人民币,涉及22家融资机构,项目白名单已向28家主要银行推送。住建部上周五召开会议提到,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见效,首批项目白名单预计1月底前后落地并争取贷款,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另外,内地媒体澎湃报道指,江苏省苏州市全面取消住房限购,买房不再做购房资格审核,新楼限售政策仍为两年。上海今日起容许该市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可以在外环以外区域限购一套住房。广州上周六亦优化调整限购政策,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不纳入限购范围。 2024-01-31 09:59:26

封面图片

中国首批房地产融资“白名单”审批金额逾5200亿人民币

中国首批房地产融资“白名单”审批金额逾5200亿人民币 中国首批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已完成审查,总金额逾52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980亿新元)。 综合中新社和中国网财经报道,截至3月底,商业银行对协调机制推送的全部第一批“白名单”项目完成审查,其中审批同意项目数量超2100个,总金额超5200亿元,对部分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已向协调机制反馈。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介绍,对于协调机制推送的“白名单”项目,商业银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严格做好贷款“三查”和项目可行性评估,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论证,切实把控好风险。 报道称,第一批“白名单”项目顺利推进,有力支持了房地产项目建成交付。在协调机制推动下,一些原本可能停工但已部分销售的项目得到资金支持,为增强居民购房信心、稳定房地产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协调机制聚焦在建项目,有效缓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压力,助力房地产企业回归主责主业,建成房、建好房。 同时,协调机制也提升了金融机构贷款意愿,通过建立信贷资金“借-管-还”的闭环管理和风险控制流程,银行机构明确尽职免责要求,消除了基层信贷人员后顾之忧,切实提升金融机构“敢贷、愿贷”的积极性。 为提振楼市,今年1月,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中国金融监管总局1月26日和2月6日分别召开专题会议称,多数城市已提出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商业银行,并要求各银行主动对接协调机制,对项目及时开展评审,加快授信审批,对合理融资需求做到“应满尽满”。 2024年4月17日 11:08 AM

封面图片

中国已有214个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中国已有214个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中国已有29个省份214个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星期二(2月20日)称,自1月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部署以来,各地和相关金融机构紧锣密鼓抓好落实,不少城市春节假期仍在推进工作,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持续取得新进展。 截至2月20日,全国29个省份214个城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5349个项目;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已获得银行融资共294.3亿元(人民币,下同,约55亿新元),较春节假期前增加113亿元。 另据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数据,各银行已对“白名单”项目审批贷款共1236亿元,正在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需要陆续发放贷款。 中国住建部称,下一步,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有关工作,精准提出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推动协调机制持续取得实效。同时,各地在开展工作时要形成“两个闭环”。一是要形成“推送反馈”的工作闭环。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根据条件筛选项目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各商业银行按照规程审查后放贷,对不予放贷的项目向金融监管部门报送“无法贷款的原因”,由城市政府及时协调解决,形成“白名单”项目从推送到反馈的工作闭环。二是要形成“发放使用偿还”的管理闭环,确保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开发建设,严防资金被挪用于购地、偿还债务或其他投资。 2024年2月21日 10:03 AM

封面图片

中国房产融资白名单首笔贷款落地广西南宁

中国房产融资白名单首笔贷款落地广西南宁 中国媒体报道,中国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首笔贷款已落地广西南宁。 据中国《证券时报》星期三(1月31日)报道,中国住建部上星期五(1月26日)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后,广西南宁市向当地金融机构推送第一批107个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其中北投荷院项目已获得民生银行南宁分行3.3亿元(人民币,下同,约6300亿新元)开发贷款,成为机制启动以来首个获批贷款。 除了南宁,重庆也通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列出了314个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涉及22家融资机构,融资总额为830亿元。项目白名单已向辖内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异地城商行、三家市属法人银行等28家主要银行推送。 所谓“白名单”,是由中国住建部出台,能够获得包括信贷、债权和股权融资等多方面支持的房企名单。 据第一财经报道,要进入“地产项目白名单”,需满足开发项目处于在建施工状态、项目具有与融资额度基本匹配的抵押物或抵押担保、项目已明确拟申请贷款的主办银行等条件。 上周五召开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提出要加快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支持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澎湃新闻引述业内人士称,南宁、重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率先落地,表明这些城市响应行动迅速,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和运转速度快,准备充分。随着支持房企融资政策在加快落实,房企融资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 路透社报道称,自2021年年中以来,债务危机一直困扰着中国房地产行业,导致许多未完工的房屋和违约,尤其是私营开发商,市场正密切关注该机制下金融援助的迅速推出。 2024年1月31日 2:32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