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分地区未来十天将出现寒潮

中国大部分地区未来十天将出现寒潮 中央气象台星期四(2月15日)发布天气信息称,未来10天(2月15-24日),寒潮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五成至一倍。 综合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局网站和澎湃新闻报道,未来10天,中国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及贵州东部、重庆、四川盆地东部、西藏东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0至30毫米,部分地区有40至70毫米,其中江南北部、江汉东部、苏皖南部等地局地有80至120毫米。 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累计降水量有2至7毫米,新疆北部和西部、陕西、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吉林、辽宁等地有10至20毫米,局地30毫米以上。 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地区未来10天平均气温将由前期偏高转为偏低1至3度,新疆、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陕西等地部分地区偏低4至7度,中国其余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至2度。 此外,新疆北部星期四出现强降雪,南方地区出现大风、降温、降雨天气。未来两天,新疆北部仍有强降雪,中央气象台提醒关注降雪叠加效应对交通、旅游等的影响,防范雪崩等灾害。 新疆铁路星期四发布消息,受大风、暴雪天气影响,新疆铁路部门计划于2月16日至18日,对部分旅客列车采取停运措施。 2024年2月16日 9:17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受强降水云团影响,预计上海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 6 小时累计降水量达 50 毫米以上的降水。中心气象台已于 7 月 11 日 22

受强降水云团影响,预计上海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 6 小时累计降水量达 50 毫米以上的降水。上海中心气象台已于 7 月 11 日 22 时 30 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同步启动全市防汛防台 Ⅳ 级响应行动。(央视)

封面图片

本港午夜起持续降雨 大部分地区雨量逾150毫米

本港午夜起持续降雨 大部分地区雨量逾150毫米 台风小犬逐渐远离香港,不过其强雨带为本港带来大雨。天文台先在凌晨1时55分发出红雨暴雨警告,凌晨4时改发黑色暴雨警告。天文台表示自午夜起,本港大部分地区录得超过150毫米雨量,而港岛部分地区的雨量更超过300毫米。 随本港风力逐渐缓和,天文台会在上午11时40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 渠务署确认4宗水浸个案,两宗位于东区、一宗位于油尖旺区以及一宗位于离岛区。 公共交通方面,港铁列车及轻铁将由头班车起维持有限度服务,大部分港铁路线维持10分钟一班,而港铁巴士则暂停服务,高铁(香港段)则维持正常服务。九巴除B1、B9号线,龙运除S1、S64、S64C、S64P和S64X号线维持有限度服务外,其余路线暂停。城巴则有B3X, B7 (只提供粉岭站不停站往来香园围口岸的服务)及S1号线提供有限度服务。

封面图片

河南省气象台21日22时05分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鹤壁地区和安阳、新乡、开封、周口四地区西部部分地区降水量已达50毫米以上,预

河南省气象台21日22时05分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鹤壁地区和安阳、新乡、开封、周口四地区西部部分地区降水量已达50毫米以上,预计未来3小时内,安阳、鹤壁、新乡、焦作四地区和周口地区西部与开封地区西部北部及商丘地区北部降水持续,累积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 (河南气象)

封面图片

据北京市交通委消息,截至今日14时23分,市大部分地区降雪已结束。根据市气象台预报,当前至8日20时,市大部分地区仍将有

据北京市交通委消息,截至今日14时23分,北京市大部分地区降雪已结束。根据市气象台预报,当前至8日20时,北京市大部分地区仍将有4级左右偏北风,阵风7级左右,最高气温零下2℃,最低气温零下5℃,为历史同期最低温度。 周一(8日)早高峰,由于天气寒冷,预计通勤、通学小汽车出行需求有明显增长,同时,受周末降雪和地表温度低等影响,路面易出现“地穿甲”情况,道路通行速度和通行效率有所下降,交通事故可能增多,路网整体交通压力较大,城市主要环路、联络线容易出现拥堵情况。高速公路方面,由于受雨雪、大雾低能见度等因素及邻近省市交通管控联动影响,部分高速公路可能出现封闭情况。 (北京青年报)

封面图片

未来三天河南部分地区将迎暴雨、大暴雨

未来三天河南部分地区将迎暴雨、大暴雨 7 月 12 日,记者从河南省气象台了解到,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界迅速西伸北抬,受其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和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13 日夜里,豫南有大雨,局部暴雨;14 日到 15 日,河南淮河以北大部有大到暴雨,中东部部分县市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中东部、西部 8 到 10 级,局地可达 11 级)等强对流天气。预计过程累计降水量:河南大部 30 到 60 毫米,中东部部分县市 100 到 150 毫米,个别站点 200 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降水量 60 到 80 毫米。(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中国发地磁暴红警:大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导航定位受影响

中国发地磁暴红警:大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导航定位受影响 中国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称中国大部分地区电离层将会出现扰动,短波通信和导航定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据中国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官方微博消息,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星期六(5月11日)9时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称,北京时间5月10日23时起发生地磁暴,最大级别达到超大地磁暴(Kp=9)水平,预计未来24小时,磁暴过程仍将持续,后续仍可能发生大地磁暴。 预警中心称,受地磁暴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电离层将会出现扰动,短波通信和导航定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层大气密度显著增加,将导致低轨卫星轨道衰减加剧。 据中国气象报社今年3月底报道,今年以来已出现多次地磁暴过程,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空间天气技术研发室主任宗位国解读说,进入太阳活动高年,太阳比较活跃,是公众感觉地磁暴近年来频发的原因之一。 另外,近年来中国空天一体化监测站网不断完善,空间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升,对空间天气事件的预测预报更加精准、精细,公众对空间天气事件的认识和关注度与日俱增。 谈到地磁暴对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宗位国表示,“地磁暴的发生对公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对航空器和卫星轨道运行会有一定影响,但也都可测可控。” 2024年5月11日 1:10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