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人口数终结18个月正增长

台湾总人口数终结18个月正增长 台湾今年1月份的出生人口低于死亡人口,加上迁入人口下降,总人口数连续18个月正增长的局面被终结。 综合台湾《联合报》《上报》报道,台湾内政部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出生人口1万1023人,同比增0.69%,死亡人口1万9464人,同比增9.53%,高于出生人口8441人。 内政部说,从2021年1月至今,出生人口已连续37个月低于死亡人口。 人口迁入迁出方面,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有8万7743人户籍迁入台湾,同比减少16.72%,迁出人口则高达7万9911人,同比增加三成。 虽然迁入人口比迁出人口多出7832人,但无法抵消死亡与出生人口的差距,导致全台总人口下滑至2341.9万人,终结了连续18个月人口正增长的局面。 从人口结构来看,截至今年1月底,零至14岁人口数278.9万人,占总人口11.91%;15至64岁人口约1631.3万人,占69.66%;65岁以上人口431.6万人,占18.43%。 报道称,近年台湾总人口的高点是2019年的2360万人,随着冠病疫情暴发,不少台湾民众因为户籍迁出,加上出生人口持续下探,导致全台人口从2020年起连续三年下滑,直到去年重返增长。 2024年2月17日 9:05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总人口连续13年负增长

日本总人口连续13年负增长 日本官方最新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1日,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日本总人口约为1亿2400万人,较上一年减少59万5000人,连续13年呈负增长。 新华社报道,根据日本总务部星期五(4月1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如果不将居住在日本的外国人包含在内,日本国民人口约为1亿2100万人,较上一年减少83万7000人,创1950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年龄方面,日本15岁以下人口约为1417万3000人,较上一年减少将近33万人,占总人口的11.4%,降至历史最低水平。15岁至64岁劳动力人口为7395万2000人,占总人口的59.5%。 此外,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较上一年减少9000万,占总人口的29.1%,创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日本75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2000万,达2007万8000人。 日本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持续已久。法新社引述日本国家人口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星期五发布的预测报告报道,到2050年,日本独居老人将达到1080万人,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0.6%。 2020年,日本有737万独居老人,占全国家庭总数的13.2%。 日本国家人口与社会保障研究所说,许多老人即使是独自生活,其实有子女或兄弟姐妹可以照看他们。 ”然而,30年后,预计没有子女(无论是已婚、丧偶还是分居)的独居老人家庭占比会增加,老人的兄弟姐妹人数也会减少。” 2024年4月12日 10:23 PM

封面图片

中国官方公布2022年人口数据,显示该国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自1960年代初大饥荒以来,中国首次出现人口萎缩。

中国官方公布2022年人口数据,显示该国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自1960年代初大饥荒以来,中国首次出现人口萎缩。 官员周二表示,中国2022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死亡人口为104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60‰。 联合国去年曾预测,印度人口数量将在今年4月中旬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

封面图片

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从性

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以女性为100)。 中国新闻网 人口拐点已经出现

封面图片

【一周热点回顾】中国官方公布2022年人口数据,显示该国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自1960年代初大饥荒以来,中国首次

【一周热点回顾】中国官方公布2022年人口数据,显示该国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自1960年代初大饥荒以来,中国首次出现人口萎缩。 官员周二表示,中国2022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死亡人口为1041万人。 联合国去年曾预测,印度人口数量将在今年4月中旬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

封面图片

国家统计局就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后,社会公众就少年儿童人口数等三个热点问题的问题进行说明。

国家统计局就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后,社会公众就少年儿童人口数等三个热点问题的问题进行说明。 一、普查0-14岁少儿人口与历年出生人口数据的关系 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这个数据确实与相应年份公布的出生人口规模存在一定差异。这一差异首先是因为这两个数据的来源不同。根据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开展抽样调查,非普查年份出生人口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由于抽样调查误差的存在,在利用抽样比推算人口总体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反映在数据上就是部分年份公布的出生人口偏低。其次普查是全面调查,不需要进行推算,特别是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加强了全过程质量控制,普查现场登记也得到了广大普查对象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大幅降低了漏登率,普查漏登率仅为0.05%,这意味着很多原来漏登的人口通过这次普查都登记上来了,反映在数据上就会看到相应年龄的人口比之前公布的出生人口要多一些。此外,有的网民用的是14年数字,而014岁覆盖的是15年。 二、2020年普查数据与2019年常规统计数据的关系 有网民提出,根据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0时全国人口为141178万人,这意味着2020年比2019年公布的140005万人增加了1173万人。这个增加量是真实的吗,怎么理解这个增加量?上面讲到,非普查年份的人口数是根据当年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由于部分年份抽样调查漏登率较高造成推算的人口总体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偏差会不断累积,对年度数据以及2019年数据的准确性肯定会造成影响。因此,不应该直接用2019年原公布的总人口与2020年普查数据做比较来计算年度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等其他数据也属于这种情况。 以上两个问题都是关于普查数据与非普查年度公布数据反映趋势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刚才已经说明了。这也正是开展10年一次人口普查的意义。通过普查,可以全面查清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过去10年我国人口发展情况,为更好地研究人口问题、制定人口相关政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数据资料。那怎么处理这种不一致的情况呢?按照国际惯例和通常做法,普查结束后一般会依据普查结果对两次普查之间公布的年度数据进行修订,以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人口发展轨迹。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刚刚结束不久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也都根据普查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相关数据在修订完成后择期予以发布。 三、关于两次普查总人口的口径和范围 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137054万人这个人口数据包括了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以及我国港澳台的人口,133972万人是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同样提供这两个口径的数据,在做两次普查人口变化比较时,要做相同口径比较。 (国家统计局)

封面图片

去年中国出生人口出现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近日多个省市陆续公布人口数据,其中有3个省份的出生人口降幅超过一成,重庆有区域新生婴儿

去年中国出生人口出现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近日多个省市陆续公布人口数据,其中有3个省份的出生人口降幅超过一成,重庆有区域新生婴儿数量同比下跌过半。有评论认为,中国中产阶级的生育意愿深受政治和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尤其政改走回头路,让年轻人对国家的前途打上问号。⁣ ⁣ 中国国家统计局上月公布去年全国人口数据,全年出生人口只有956万人,同比减少超过100万人。⁣ ⁣ 近日多个省市陆续公布各自的人口数据。贵州、青海、江西、重庆、甘肃、广西去年出生人口同比出现下跌,其中的一半更下跌超过一成。⁣ ⁣ 去年疫情重灾区之一的直辖市重庆出现自1997年以来首次新生婴儿跌破20万,其中大足区的出生人数同比减少超过一半。⁣ ⁣ 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创办人、现旅居美国的陆军认为,中国人不愿意养小孩与中国政治改革走回头路有关。⁣ ⁣ 陆军:习近平打破了任期制,在二十大上开启了第三个任期。还有对于言论的压制,对于结社自由和公益律师的镇压都越演越烈。整整一代人的政治观念都被颠覆了,带给人们非常强烈的不安全感。还曾经发生这样的事情:基层 政府官员拿孩子来要挟自己小区维权的居民。对于这一代人来讲,他们没有多大的信心去生很多孩子,(难以)期待自己的孩子在这国家有光明的前途。 #中国人口 #出生率 #人矿 #韭菜 #支爆 报导:自由亚洲粤语 @rfacantonese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