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中共集中领导和内循环都是中国经济优势

中国官媒:中共集中领导和内循环都是中国经济优势 中国官媒称,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内部经济可循环等,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 《经济日报》星期天(3月3日)发表署名钟才文的评论文章,题为《认清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能》。 文章称,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越是在困难时,越要认清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坚定信心,释放其中蕴含的巨大潜能。 该文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既是中国经济制度的最大特色,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长期执政,目光高远,能够不为眼前利益所干扰,善于审时度势,化危为机,还能够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有效防范和处置重大风险,抵御外部环境带来的各种压力挑战。 该文称,中国具有内部经济可循环的优势,可依靠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持续带动经济增长。一方面,中国产业体系完备,具有强大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与强大的供给能力相匹配,有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这一优势为中国通过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来持续带动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条件。 文章称,中国具有要素资源集聚优势,可通过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创造人口和产业集聚,发挥创新集聚效应。 文章写道,中国还具有人力资本存量优势,可与国情结合,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产生巨大收益。 文章最后写道,有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加上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中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以及中国产品的强劲竞争力,相信中国经济的前景将更加光明。 2024年3月3日 1:29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经济日报:认清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能

经济日报:认清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能 经济日报发文,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越是在困难时,越要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坚定信心,释放其中蕴含的巨大潜能。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看,至少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巨大优势和潜能: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既是我国经济制度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二是我国具有内部经济可循环的优势,可依靠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持续带动经济增长。三是我国具有要素资源集聚优势,可通过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创造人口和产业集聚,发挥创新集聚效应。四是我国具有人力资本存量优势,可与我国国情结合,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产生巨大收益。 来源:格隆汇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中国经济崩溃论”注定再度崩溃

中国官媒:“中国经济崩溃论”注定再度崩溃 面对西方媒体和政客有关中国经济未来表现的悲观论调,中国官媒新华社发文指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唱衰中国”是“配合着所谓“去风险”的论调而起”,旨在把中国塑造为世界经济“风险之源”,以“破坏中国与各国的合作关系”。 新华社星期天(9月17日)发出题为《“中国经济崩溃论”注定再度崩溃中国经济“放眼量”系列评论之一》的时评文章,指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唱衰中国经济是“过去几十年来多次出现并最终被事实反复打脸的所谓“中国崩溃论”闹剧的延续”,并称“这次的结局也不会例外”。 文章批评英国《经济学人》日前一期关于中国经济的巨龙封面“很唬人”,标题惊呼“中国经济见顶了”。文章回溯历史称,同样的巨龙形象曾出现在2002年6月15日期特别增刊,标题是“喘不上气的中国龙”。该刊物当时预言,中国经济增长在十年内将大幅放缓。 “然而接下来十年的事实是,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约10.5%,远超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同期平均水平。” 关于当前的经济增长,文章指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最新预测,2023年美国经济增速只有1.8%,英国增速只有0.4%,德国经济将萎缩0.3%。中国的经济表现是:上半年GDP年比增长5.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文章列举数据强调,世界银行、OECD和IMF分别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6%、5.4%和5.2%。“这放在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都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发动机’。但某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却罔顾事实,肆意炒作,唱衰中国经济。实际上它们并非不懂经济,而是别有用心。” 文章称,西方媒体和政客轮番上阵,急切切贩卖焦虑,假惺惺把脉开方,就是想散布“中国经济不行了”的悲观论调,企图瓦解民众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影响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打击中国经济预期,破坏中国经济运行,阻滞中国发展进程。 文章强调,中国政府有效利用充裕的政策空间,为应对短期波动出台针对性措施,今年前八个月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在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在持续恢复中展现韧性与活力”。 ...

封面图片

中央社官媒喊话:中共集中领导和内循环 都是经济优势 ||

封面图片

谢锋投书美媒:中国经济发展比想象中的好

谢锋投书美媒:中国经济发展比想象中的好 针对外界担忧中国经济复苏乏力,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投书美媒称,中国经济发展比想象的更好,仍是全球经济的“领头羊”和推动全球增长最重要“发动机”。 谢锋星期三(8月30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发展比你想象的更好》的署名文章。谢锋在文章中称,中国经济今年以来持续复苏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像过去一样,中国经济仍是全球经济“领头羊”和推动全球增长最重要的“发动机”。 谢锋称,今年上半年,消费持续恢复是中国经济的亮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7.2%,比去年高出44个百分点以上;经济创新和绿色发展势头增强,1月至7月高技术产业投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5%和23.1%;外贸保持强大韧性、国际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中国,法、英、日、德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73.3%、135.3%、53%和14.2%。 谢锋说,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目前已超过4亿人,预计到2035年将超过8亿人,有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持续扩大的市场准入、全面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成熟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他坦言,疫后经济复苏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但中国不回避这些问题,正直面这些问题。近期中国出台了恢复和扩大消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等一系列举措,政策措施的成效正逐步显现。他说:“中国政府的政策工具箱还很充足,我们有信心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谢锋也不点名批评一些人对中国过去的贡献闭口不谈,反而炒作“中国威胁论”。他质疑,如今中国经济面临一些阶段性调整,“这些人却给中国扣上拖累全球经济的帽子,并渲染‘中国崩溃论’。这公平吗?” 谢锋称, 三年疫情留下的创伤未愈,乌克兰危机延宕不止,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他国遇到困难漠不关心、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是短视更是危险的”。各国应该同舟共济而不应同舟互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不能落下。 ...

封面图片

【书名】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1978-2018

【书名】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1978-2018 【作者】厉以宁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经济 #改革 #中国 #开放 #学说 【简介】本书辑录了厉以宁从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40篇代表性论文,篇目由厉以宁先生亲自审定。内容主要涉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农业、工业改革,以及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见解。这些文章都是厉以宁对中国经济发展时期的精辟论断,是他对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不间断思考与研究精华,对中国今后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拓展阅读: 阅读: 频道:@sharebooks4you 群组:@sharing_books4u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驳“崛起顶峰论”: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前进

中国官媒驳“崛起顶峰论”: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前进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星期三(3月20日)发表评论文章反驳“中国崛起顶峰论”时说,中国经济长期在爬坡过坎中前进,既有笃定的追求,也在识变、应变、求变中调整。其间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甚至会经历必要的阵痛,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 文章说,一直以来,唱空中国的论调屡屡被证伪,又屡屡改头换面、反复出现。历史从来是一个长周期的发展过程,妄断“顶峰”和“终结”,在任何话语体系下都有违逻辑、常识和事实。 对于“中国崛起顶峰论”认为“疫情冲击影响致顶”,文章指出,肆虐三年的冠病疫情的确给世界和中国经济都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历史地看,流行病疫情再严重,也是短期性的;对经济的冲击再大,也不会对长期发展趋势产生根本影响。2020年,中国就成为疫情发生后全球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如今,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疤痕效应”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祛散。 对于“人口红利消失致顶”,文章反驳说,中国近年人口总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但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仍有约8.65亿人,劳动参与率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进一步看,对经济发展来讲,劳动力投入很重要,有效劳动的投入更重要,相较人口规模,影响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人口素质。 文章指出,目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2.4亿人,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特别是中国理工科毕业生规模庞大,“工程师红利”业已形成。虽然人口老龄化有所加深,但每年的有效劳动增加,“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进而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来源。 对于“科技打压脱钩致顶”,文章说,中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一穷二白中都能渡过难关,而今更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小院高墙”又怎能挡住创新发展的铿锵步伐。今天的中国,既奉行“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又不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 ... 2024年3月20日 9:44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