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保安局长指西方企图将香港一国两制角色模糊化

港保安局长指西方企图将香港一国两制角色模糊化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星期一(3月25日)批评部分西方政治人物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断章取义与进行恶意批评,并指西方企图将香港的一国两制角色模糊化、去功能化。 综合香港01和《星岛日报》报道,邓炳强在香港新城电台节目上说,如果有国家要关闭香港驻当地的经贸办,最终都是相关国家的利益受损,是很蠢的决定,因为经贸办的作用是促进经贸往来,其实双方都有好处。 美国众议院外委会去年11月推进《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认证法案》。这项法案将要求行政部门重新评估香港驻美经贸办公室是否应继续享有特殊外交待遇和豁免权。如果国务卿认证驻华盛顿、纽约和旧金山的三个香港经贸办不应再继续享有这些外交待遇,香港经贸办将在180天内停止运作。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则在新城电台节目上被问到,是否会担心西方对香港实施新一轮制裁。林定国回答,政府已经有应对方案,不宜公开具体详情,并说对于外国政客的不友善的行动已不感到奇怪。 香港立法会早前通过俗称《基本法》23条立法草案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后,外界关注这会否引起欧美国家新一轮对香港的制裁。据悉,建制派政治人物已做好被制裁的准备,包括安排好资产,以及短期内避免踏足美国。 至于香港传媒引述外国批评23条立法,是否犯法,林定国回应时说,真诚工作的新闻工作者无须过虑,媒体报道西方对香港不友善的言行可让社会了解情况,保持警觉,有效应对,并鼓励新闻界公平公正报道外界对香港的看法。 2024年3月25日 1:10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新华社:巩固安全根基  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23条立法|新华社:巩固安全根基  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说志著香港特区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取得重大进展,补上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的漏洞和短板,为香港加快实现由治及兴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是新时代新征程「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香港国安条例的制定实施,必将进一步巩固香港发展的安全根基,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文章指出,香港国安条例的通过与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重塑区议会制度一道,构筑起「一国两制」下特区维护安全稳定、促进良政善治的制度体系。这将让香港更有底气应对可能来袭的风险挑战,更有保障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文章相信,在中央大力支持和香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香港加快实现由治及兴的基础将更加牢固,独特地位和优势会更加突出,「爱国者治港」强大效能会更加彰显,「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必将谱写出更加精彩的新篇。 2024-03-19 22:53:41

封面图片

港民主思路召集人:望“一国两制”下有更多政制改革空间

港民主思路召集人:望“一国两制”下有更多政制改革空间 香港智库民主思路召集人、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说,希望在“一国两制”之下,有更多政制改革空间。 综合香港01和《星岛日报》报道,民主思路星期四(6日)晚上在铜锣湾举行九周年筹款晚宴,并播放纪念影片,纪录民主思路由2015年成立至今的经历,包括与中国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会面,以及与多名官员互动等。 汤家骅在影片中说,民主思路一路走来不容易,“一国两制”之下,希望有更多政制改革空间。他还说,上个月会面时,夏宝龙再次对智库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表彰,认为智库“坚持着初衷,守住了根本”,并期望智库要多提意见。 汤家骅在晚宴上说,民主思路自2015年创立以来,经历了艰难的起步及成长,其发展转折点是2019年的反修例风波。他说,凭着对香港的热爱与坚定决心,聚焦政策及经济发展的研究及政治人才培育智库,现在智库的“一国两制”指数报告已成为香港及中央政府关注的重点。 汤家骅希望民主思路未来能够成为国家级的智库,甚至成为国际级的智库,说好香港故事,将香港重新打做成为中国品牌的金融中心。 香港特首李家超、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以及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均出席了此次晚宴。李家超以英文致辞时说,了解汤家骅自2015年成立民主思路以来,一直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初心,透过研究、对话参与公共事务,并期待未来智库可以就香港的未来发展出谋献策。 李家超还说,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原则的潜力,同时享有中国优势和全球优势,是香港成功的基石。 2024年6月7日 8:02 PM

封面图片

李家超:相信新任驻港公署特派员会说好一国两制故事

李家超:相信新任驻港公署特派员会说好一国两制故事 香港特首李家超星期四(4月17日)与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新任特派员崔建春会面时说,相信特派员公署在崔建春领导下,会继续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说好香港故事、说好“一国两制”的故事。 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星期二(4月16日)晚宣布,新任特派员崔建春偕夫人梁慧丽已抵港履新。 根据港府新闻公报,李家超星期三在礼宾府与崔建春会面,并感谢中国外交部和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对港府的长期支持,以及为在外港人求助方面提供支援和照顾。 李家超指出,港府和公署一直保持紧密联系和合作,港府在组团到外地推广香港和拓展商机、争取香港尽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安排香港青年公务人员以中国人员身分到联合国系统任职等事宜上,均获公署大力协助和推动。 李家超也感谢中国外交部和特派员公署在香港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进行本地立法的过程给予的支持,对外国政府和政客针对香港的抹黑和攻击作出及时、有力的反驳。 他说,随着《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于3月23日生效,香港终于完成了《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本地立法的宪制责任,港府将全力聚焦拼经济、谋发展,积极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把握好中国机遇和世界机遇,做好“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扩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向世界展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李家超说,港府将继续积极联同工商、专业界的领袖和代表组织外访团,积极开拓亚细安(中国称东盟)、中东和其他潜力大的市场商机,推动香港与外地的商贸、旅游及人文交流。 他也相信特派员公署在崔建春领导下,会继续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巩固和提升国际化优势,对外开拓更多发展空间,说好香港故事、说好“一国两制”的故事。 2024年4月18日 9:07 PM

封面图片

黄柳权:「一国两制」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

黄柳权:「一国两制」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 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表示,留意到有人对「一国两制」似乎存在疑虑,但「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巨大成功,年来的实践足以证明「一国两制」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不仅是处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坚持「一国两制」不仅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共同意愿,而且符合外国投资者和世界各国利益。黄柳权在一个有关「一国两制」论坛以视像方式致辞,他表示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中央对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充分肯定和信任,相信新一届特区政府一定会带领香港社会各界共同建设一个充满活力、人人有幸福、高度开放、广泛团结和社会安宁的香港。他说,以往打赌香港失败的人从没有赢过,将来也不会赢。黄柳权又提到,实施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弥补了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落实爱国者治港方面的漏洞,巩固了宪法和基本法的宪制秩序,不仅没有损害或改变「一国两制」,反而有利维护捍卫「一国两制」不变形、不走样。「一国两制」作为基本国策,已郑重写入宪法,通过基本法予以制度化、法律化,并写入了国家一系列重要文件,充分彰显中央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的决心和信心。 -- ::

封面图片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称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方针核心要义。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称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方针核心要义。 夏宝龙在北京出席全国港澳研究会举办“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的专题研讨会。夏宝龙说,反中乱港分子之所以能在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兴风作浪、坐大成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爱国者治港的原则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他指出,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核心要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的管治权必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权要掌握在爱国者手中,强调爱国者治港,绝不是要搞“清一色”。 他表示,中央理解和包容对国家、对内地了解不多,甚至存在各种成见及偏见的人士,但要与反中乱港分子划清界限,积极参与香港治理,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要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要抓紧完善有关选举制度,确保香港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港者手中。 夏宝龙说,要坚持爱国者治港的客观标准,又引述前领导人邓小平说,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夏宝龙就标准提出三点,并重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权架构中,身处重要岗位、掌握重要权力、肩负重要管治责任的人士,必须是坚定的爱国者。 研讨会早上9时至中午12时半举行,透过北京、香港和澳门三地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据了解,港澳办常务副主任张晓明亦有出席,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王振民、身兼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的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齐鹏飞和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亦先后发言。 (香港电台)

封面图片

港保安局长点名批英高官抹黑23条立法

港保安局长点名批英高官抹黑23条立法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与记者会面时,点名批评英国外交部长卡梅伦抹黑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 综合《明报》《星岛日报》和香港电台等报道,邓炳强星期二(3月5日)在出席世界海关组织第六届全球犬只论坛后会见记者时说,港府将积极配合立法会的工作,尽早完成23条立法,以应对持续的国安风险和威胁。 他透露,23条立法的公众咨询上月底结束后,再收到部分早前邮寄的意见书,目前累计收到1万3489份公众意见,当中98.6%意见书支持立法,仅97份反对,占0.72%。48份可辨认身份的反对意见书,有四分一来自境外反华组织和潜逃到外地的通缉犯,或在狱中被扣留人士。 邓炳强说,这些反华组织包括香港监察、国际特赦组织,并批评香港监察提出要制裁香港官员,国际特赦组织也曾虚报港府扣留维权人士。他强调,23条立法是防御性的,是“为了香港和国家安全锁好门窗”。 他说,绝大部分意见书都支持立法,但有外部势力抹黑立法,并公开点名批评卡梅伦。 邓炳强指出,卡梅伦认为英国制度比香港优越,因此香港不能有自己的国安法例。但根据《联合国宪章》,每个地方都可因应自身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制度,并没有谁比谁优越,质疑卡梅伦对23条立法的批评是双重标准。 邓炳强也对美国驻港澳总领事梅儒瑞涉港言论予以反驳。梅儒瑞称,香港互联网审查制度日趋大陆化,部分美国企业人员赴港时都用即用即弃电话和笔记本电脑。对此,邓炳强回应,非法窃听是美国的专长,甚至连外国元首的通话也窃听,“你可以全球非法监听,我们不能根据法例保障自己的安全?” 2024年3月5日 1:17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