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学新生五年内预计减少三成

香港小学新生五年内预计减少三成 香港教育局推算,到2029年,适龄小学新生人口将大跌36.5%至3.15万人。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教育局长蔡若莲星期一(4月15日)在立法会特别财委会回应称,政府已采用多种方法减少冲击。 蔡若莲说,应对措施包括决定每区分派学生数目、在小学推行小班教学等。若评估个别学校有潜在风险,会尽早与办学团体商讨,务求及早做好规划,包括申请合并或重置。 有议员担心,现行措施不变下,会出现大规模缩班杀校,建议教育局考虑要求现在五班小一的小学减至四班,共渡时艰,以及要求直资小学共同推行小班教学。 蔡若莲指,会优先考虑学生福祉,若个别办学团体能力不济,勉强要求学校强行存在,最终会伤害学生。 2024年4月16日 7:12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蔡若莲指本港办学团体质素参差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环境

蔡若莲指本港办学团体质素参差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环境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讨论因应学龄人口变化的公营中小学学位规划,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黄大仙的孔教学院大成小学占停办事宜的沟通做得不好,局方已即时介入,又提到香港有近千个办学团体,质素参差,包括办学能力、与校长的沟通、管理层的能力等,强调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多名议员关注能否透过高才通等人才计划吸引更多学生来港。蔡若莲表示,有不少透过人才计划来港的家长,会先选定学校才将子女带到香港,认为香港需要不断提升教育质素,若质素比不上大湾区等地区,家长不会带子女来港。她表示,家长为子女选择学校应该考虑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语言、子女的能力等,不应只考虑「小红书」等平台的学校排名榜。亦有议员关注中学会否推行小班教学,蔡若莲表示,中学现时班师比1:11,认为学校可以灵活调配人手、设计不同小组活动,若因为人口下降而减少每班人数,可能不利群育发展。有议员则认为若一班有太多人,中学教师难以同时兼顾太多学生的情绪健康,蔡若莲说,应该思考是否越少人就越开心、抑或有较多人能互动、群育发展等较为重要,不应夸大小班教学的效果,认为并非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2024-07-05 14:00:29

封面图片

25/26学年起小班教学公营小学整体比例将升至约九成

25/26学年起小班教学公营小学整体比例将升至约九成 教育局表示,现时全港约有八成半的公营小学已推行小班教学,预计2025/26学年起实施小班教学的公营小学整体比例,将升至约九成半。不过局方未有计划在中学推行小班教学。教育局副秘书长梁蕴仪在教育局网页「局中人语」表示,推行小班教学须考虑多项因素,包括个别地区的课室数目能否满足学位需求、学校发展需要和资源调拨。当个别学校网的条件许可时,网内所有仍未实施小班教学的公营小学会统一步伐推行小班教学,这安排获业界普遍认同。 梁蕴仪表示,因应适龄学童人口近年逐步下降,业界有意见认为教育局应在中学推行小班教学。她表示,应否在中学推行小班教学,须从中学的现况、学与教环境、国际就小班教学进行的研究结果等各方面审慎考虑,最重要的是评估中学在调低每班的人数后能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她表示,中学和小学的课程设计截然不同。高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宽广而均衡的课程,以拓宽学生视野和促进全人发展。学校因此必须维持合宜的整体学生人数,才能让学校有足够弹性,按学校的情况为学生编订校本课程,提供合适和足够的选修科目供学生选择,切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梁蕴仪表示,国际研究结果亦指出小班教学在学生年幼时最具成效,而成效往往会随学生年龄增长而减退。基于有关考虑,教育局未有计划在中学推行小班教学。 2024-07-03 15:52:32

封面图片

教育局推算2029年适龄小一人口跌至约3万人 跌幅逾3成半

教育局推算2029年适龄小一人口跌至约3万人 跌幅逾3成半 根据教育局最新推算中小学学龄人口的数字显示,2029年适龄读小一及中一的人口,分别跌至约3万人及约5万4千人,跌幅分别超过3成半及2成。教育界议员朱国强关注局方有否评估将来有多少小学会被「杀校」,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立法会财委会特别会议上回应说,若评估到某一间学校有可能潜在风险,会及早与办学团体商讨,务求让对方及早规划,包括考虑合并、重置等。她表示,局方现时已停办新校、全面推动小班教学、减少扣门位等,表示已用各种方法将「结构式人口下降」对学界的冲击减至最少。朱国强亦关注当局会否制订指引,要求办学团体若停办学校须设立 3年过渡期。蔡若莲表示,当学校面对停办,会以学生福祉为最优先考虑。若个别办学团体能力不足、让学校勉强为存在而存在,反而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局方会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协助。另外,教育局数字显示,过去5年患精神病的中小学生人数增逾两倍。议员狄志远认为情况令人担心,指过去5年的资源增加约3成,形容不成正比,又关注本港教育是否出现问题,呼吁各持分者要共同拨乱反正。蔡若莲回应说社会对精神健康的意识提高、定义有所扩阔,又提到过去数年面对疫情,会为学生带来各种压力,包括复常后上学、重新适应的压力,均会令到数字有所上升。她又说单靠拨款、增加资源不能解决问题,强调需要全校、家长、专家等不同持分者共同参与,又提到教育局推出《4Rs精神健康约章》、三层应急机制等措施,希望能提升学生的抗逆能力、协助改善人际关系,织好安全网。 2024-04-15 18:11:21

封面图片

香港小学人文科公布课程框架 国教国安教育占七成

香港小学人文科公布课程框架 国教国安教育占七成 香港教育局公布小学人文科课程框架,七成内容包含国民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 综合香港中通社和《明报》报道,由2025至2026学年起,香港小学常识科将逐步分拆为人文科和科学科,并由下学年起开始试行。香港教育局星期四(11月23日)公布人文科课程框架。 小学人文科目下设六个范畴,细分成48个学习主题,其中35个主题包含国民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或常识科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的学习元素,占整体课程72.9%,遍布小一至小六各级。 小学人文科的六个范畴,包括健康与生活、环境与生活、理财与经济、社会与公民、国家与我,以及世界与我。 其中,国家与我的范畴,学习重点包括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中央与香港特区的关系,也会认识国旗、国徽、国歌等。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发展概况,增加国民身份认同,学习承担及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透过课程,认同国民身份和贡献国家。 例如,小学二年级学生要认识中华民族的起源,包括上古传说、大禹治水等,小三学生已须初步认识《香港国安法》及其对香港的重要性;小四要学习玄奘取西经、岳飞精忠报国等中国历史故事;小六学生要学习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历史。 香港教育局说,小学人文科大部分内容建基于现有小学常识科课程,主要在加强国民教育、持续推动价值观教育,及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等课程发展重点作重整和增润。 教育局建议学校按校情和准备程度,最早可于2024/25学年按小学人文科课程框架试行新课程,而全港小学须于2025/26学年开始推行小学人文科,2027/28学年全面在小学各年级推行。 2023年11月24日 9:26 AM

封面图片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去年9月取代通识科,要求学生三年内须到内地考察至少一次。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过去一年半推行期间,一直未能起行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去年9月取代通识科,要求学生三年内须到内地考察至少一次。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过去一年半推行期间,学生一直未能起行。 蔡若莲接受商台访问时表示,随著通关复常,高中学生最快能4月启程内地考察,而中五学生则能「优先」出发,「因为佢哋都比较迫切啲」。蔡若莲指,期望校方能把握复活节假期,教育局将负责安排考察行程、出发前简介会及考察后的分享会,认为学校毋须担心,最重要是组织学生出发。#独媒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 #蔡若莲 #狗官冚家亡 #内地考察 #洗脑教育 #盲目忠诚 #无脑效忠

封面图片

蔡若莲明展开澳洲访问 推广香港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优势

蔡若莲明展开澳洲访问 推广香港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优势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明日展开澳洲访问行程,将先后到访悉尼、珀斯和墨尔本,期间会出席在珀斯举行的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年会暨展览。蔡若莲会在年会发表专题演讲,向海外伙伴推广香港作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优势。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将联合设立香港馆及举行多项活动。她又会到访当地大学,与官员及专家会面,了解当地高等院校发展,并与当地香港学生和商界代表见面。教资会秘书长邓特抗将参与部分行程。  蔡若莲将于下周六结束行程返港。她离港期间,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将署任教育局局长。 2024-03-02 13:03:40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