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私募前四月平均亏损复苏缩小

中国股票私募前四月平均亏损复苏缩小 4月中国股市行情回温,股票型私募机构亏损幅度收窄,并有四成机构实现了正收益。 据新浪财经,第三方机构朝阳永续星期三(5月8日)发布前四个月中国证券私募机构业绩监测数据。 数据显示,受4月行情温和回升等因素推动,截至4月末,该第三方机构监测到的总计3607家股票私募机构前4月平均亏损2.89%,相比前3月3.08%的亏损幅度,小幅减亏约0.2个百分点。 从行业的盈亏面角度看,在该机构监测的3607家股票私募机构中,已有1396家私募在前4月实现了正收益,占比为38.7%。而在今年前3月,股票私募机构的“盈利面数据”为34.98%。 朝阳永续数据显示,在其监测到的合计81家百亿级证券私募机构中,前4月共有31家盈利、50家亏损。 其中,专注于量化投资的启林投资、灵均投资、九坤投资亏损幅度居前。 据东方财富网数据,4月份中国资产集体走强,AH股的表现在全球主要资产中名列前茅。上证指数累涨2.09%,站上3100点整数关口,为连续第3个月上涨;恒生指数累涨7.39%,相较1月份的低点已涨超20%,进入技术性牛市。 但是,彭博社星期三发文称,除非中国几大科技巨头下周公布的业绩乐观,否则中国股市从多年低点的反弹可能会失去动力。指数权重股腾讯、阿里巴巴均将于下个星期二发布业绩,两天后京东公司和百度也将发布财报。 2024年5月8日 2:00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百亿级私募上半年平均业绩 0.40% 主观产品跑赢量化私募

百亿级私募上半年平均业绩 0.40% 主观产品跑赢量化私募 截至 2024 年 6 月底,管理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上半年收益平均值为 0.40%,中位数为 - 0.76%;其中,主观私募收益均值为 5.25%,而量化私募为 - 6.18%。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现有 8000 多家、存续产品近 10 万只,但其中绝大部都是管理规模在 1 亿元以下的机构和迷你产品,数据缺乏代表性,因此行业一般考察有一定管理规模的机构的业绩情况。目前,百亿级证券私募共有 95 家,在私募排排网有业绩展示的 79 家,其中约 60% 为主观私募、40% 为量化私募。

封面图片

转:在共匪国,仅仅三天,私募基金创始人,天理资本董事长曹欣因限制卖出,导致股票无法卖出,账面亏损爆仓跳楼身亡,仅31岁!

转:在共匪国,仅仅三天,私募基金创始人,天理资本董事长曹欣因限制卖出,导致股票无法卖出,账面亏损爆仓跳楼身亡,仅31岁! 从1月28日发朋友圈要布局海外,结果1月31日就不得已跳楼,同一时间跳楼的还有另一个高杉,也是私募界名人,这次股灾不但2亿散户无力承受,连手握重金的机构都无力回天,其惨烈有甚于散户! #喵评:共匪灭亡前,这种事还会很多! 欢迎您加入 『』

封面图片

量化私募半年度 10 强揭晓 百亿量化私募再添 2 家新锐私募夺冠

量化私募半年度 10 强揭晓 百亿量化私募再添 2 家新锐私募夺冠 2024 年上半年已经落幕,量化私募的半年度 “成绩” 也已经出炉!2024 年上半年,超 8 成 A 股下跌,全部 A 股涨跌幅均值为 - 19.77%,中位数为 - 23.55%,代表小微盘股的中证 2000 指数在上半年跌幅超 23%,而一般来说,量化私募的持仓比较分散,因此,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上半年量化私募的股票投资受到较大掣肘。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 2024 年 6 月底,量化私募有 881 家,占披露投资模式的私募公司总量的 10.90%。其中,股票策略私募占 463 家,占比约 52.55%。其次是期货及衍生品策略私募占 205 家,多资产策略私募占 137 家。按公司规模来看,5 亿以下规模私募有 639 家,占比约 72.53%;百亿量化私募有 33 家。

封面图片

仅仅三天,私募基金创始人,天理资本董事长曹欣因限制卖出,导致股票无法卖出,账面亏损爆仓跳楼身亡,仅31岁。 从1月28日发朋友圈

仅仅三天,私募基金创始人,天理资本董事长曹欣因限制卖出,导致股票无法卖出,账面亏损爆仓跳楼身亡,仅31岁。 从1月28日发朋友圈要布局海外,结果1月31日就不得已跳楼,同一时间跳楼的还有另一个高杉,也是私募界名人,这次股灾不但2亿散户无力承受,连手握重金的机构都无力回天,其惨烈有甚于散户 by 匿名投稿 吃瓜俱乐部 @ChiGuaClub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私募基金监管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官媒:私募基金监管要进一步加强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星期天(12月3日)发文称,多家私募机构发生违约行为导致兑付困难,引发投资者关注,并强调私募基金监管要进一步加强。 报道引述专家分析称,私募基金爆雷事件暴露出多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在多层嵌套、私募产品估值表难以保证真实性等问题,提示要进一步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 报道指出,私募基金产品多层嵌套的做法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并呼吁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时需更加谨慎。 报道也引述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朱奕奕的说法称,私募基金以非公开方式发售、赎回,信息透明度较低。 杭州上个月传出30亿量化私募跑路事件。第一财经曾报道,此事牵扯出的私募多层嵌套造假,指向了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华软新动力。 华软新动力11月14日在微信公众号上说,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因私募机构汇盛发生违约行为,导致兑付困难。 第一财经也引述消息人士报道,汇盛和另一家私募机构杭州瑜瑶,均与私募跑路事件有关。 中国证监会11月24日在微信公众号通报,他们对杭州瑜瑶、深圳汇盛等私募机构立案调查,并说公安机关已经介入,控制涉案人员。 证监会也说,根据初步判断,相关人员控制杭州瑜瑶、深圳汇盛等多家机构,多层嵌套投资,存在虚假宣传、报送虚假信息、违规信披等情形,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行为。 此外,拥有信托、私募等多个金融牌照的中植系发生爆雷事件。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上个月通报,对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立案侦查,对解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3年12月3日 9:56 AM

封面图片

私募行业加速出清,年内逾 900 家机构注销

私募行业加速出清,年内逾 900 家机构注销 上半年已有 923 家私募完成注销,而新登记私募仅有 67 家,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其中新登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仅 20 家。多位私募人士称,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大,私募行业的合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不合规的私募机构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行业洗牌将持续加速。未来私募机构需更加专注于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 “精耕细作”,提升专业化水平,尽最大努力打造自己的投资特色。(中国证券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