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发动战争或让中国大陆经济发展迟滞数十年

蔡英文:发动战争或让中国大陆经济发展迟滞数十年 台湾总统蔡英文卸任前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访问时强调,如果北京武力攻打台湾,将让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付出很大代价,甚至可能迟滞数十年。 台湾总统府官网星期六(5月18日)发布蔡英文的访问内容。蔡英文在访问中说:“占领台湾将付出很大的代价,中国(大陆)领导人必须仔细衡量他们是否准备好要付出那样的代价,我们要做的是提高侵略的代价,其一是强化军事能力,其二是与区域盟友合作,形成共同吓阻力量。” 蔡英文认为,目前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包括发生军事冲突。她警告,中国大陆必须认清事实,战争将让他们在经济发展上付出代价,可能迟滞数年,甚至数十年,“所以,如果您是中国领导人,占领台湾和经济社会持续成长,哪一个更重要?” 蔡英文称北京近年来变得更具侵略性,并称必须非常谨慎地看待中国大陆的发展,因为中国大陆是世界其他地区不确定因素的来源。她认为,中国大陆是军事大国,但已到了缺乏实质经济成长新动能的阶段,这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后果。 她说:“现在的世界已大不相同,尤其是在俄乌战争后,民主国家似乎能团结起来,面对侵略的意图,并形成有意义的吓阻。如果能非常谨慎地处理此问题,我们仍有极大的机会维持所需的和平。” 对于有观点认为台湾比乌克兰更重要,蔡英文回答说:“我们不想利用西方国家减少支持或最终放弃乌克兰的机会,这并不是我们的立场。我们的立场是民主国家应全力且有效地支持乌克兰,因为这是为台湾建立信心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 蔡英文说,台湾有一套政治制度来治理,有法律来规范社会,有自己的军队,“有成为一个国家的所有要件,只是缺少足够的外交承认”,但当时机成熟时,部分国家可能愿意进一步与台湾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 另一方面,台湾即将上任的新一届政府官员透露,候任总统赖清德将在就职演说中,承诺维持两岸现状,“确保稳定现状不受到侵蚀”,并聚焦稳健、自信、负责、团结四大精神。 2024年5月19日 10:50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蔡英文:中国大陆面临内部难题 目前不太可能攻台

蔡英文:中国大陆面临内部难题 目前不太可能攻台 台湾总统蔡英文星期三(11月29日)说,中国大陆目前正面临经济和政治的内部问题,不太可能进攻台湾。 根据纽约时报举办的“交易录峰会”(DealBook Summit)播放的预录访问视频,蔡英文作出上述表述,她说“我想现在不是大陆大举入侵台湾的时候”。 蔡英文进一步说,主要因为中国大陆正面临内部的经济、财政及政治难题,而且也因为国际社会表明,战争并非选项,和平及稳定符合各方利益。 在访问中,被问及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于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会面后,如何评估中国大陆入侵台湾的风险时,蔡英文说,台湾确实面临加剧的军事、胁迫、灰色地带冲突行动、网络攻击及资讯操纵,面临这样的威胁,台湾民众仍保持冷静,一些评论家甚至指出“我们可能太过冷静”。 蔡英文接着说,但事实上,台湾人民清楚这些情况,而“我们继续竭尽所能,强化我们的防卫能力及社会韧性”。 蔡英文还说,她正在密切关注乌克兰战争,并赞扬美国在中国大陆压力下重申与台湾的伙伴关系是持久的。 蔡英文还说,由于大陆商业环境正在恶化,持续存在对供应链弹性的担忧,她呼吁西方企业考虑从中国大陆迁往台湾。“在中国大陆做生意比以前更有风险,”她说,西方企业可能希望在该地区寻找替代或额外的选择。台湾欢迎他们来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对于芯片供应链的问题,蔡英文认为,美国对台湾芯片制造能力的相关举措,对台湾而言,现阶段是有利的,就建立供应链韧性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正帮助自己的盟邦及朋友,与此同时,我们也能使用在美国的可用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及人才”。 2023年11月30日 8:38 AM

封面图片

台湾总统蔡英文新年向北京伸出橄榄枝,表示愿向中国大陆“提供必要的协助”,以应对新冠疫情蔓延。但她同时指,中国在附近的军事活动

台湾总统蔡英文新年向北京伸出橄榄枝,表示愿向中国大陆“提供必要的协助”,以应对新冠疫情蔓延。但她同时指,中国在台湾附近的军事活动无助于和平稳定。 蔡英文1月1日发表新年谈话时表示,关注到近来中国的疫情,“只要有需要,基于人道关怀的立场,我们愿意提供必要的协助,帮助更多人走出疫情。”

封面图片

蔡英文会晤麦卡锡 中国暂无激烈反应

蔡英文会晤麦卡锡 中国暂无激烈反应 5日,蔡英文与美国众议长麦卡锡在洛杉矶会面。会前,中国航母在西太平洋进行航训。有美国国会议员收到了中国大使馆邮件警告不要会晤蔡英文。 蔡英文感谢美国的坚定支持,让台湾人民不感孤单。麦卡锡则认为当前美台关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牢固。 外媒报道此前蔡英文说服麦卡锡在加州会晤,以避免过度刺激北京。分析认为,北京这次没有激烈反应,或是因为本周将接待法国总统和欧盟人士,且台湾前总统马英九正在访问中国大陆,也不想让马英九难堪。 原文链接 《联合早报》 《自由亚洲》 《BBC》 《RFI》 《上观》

封面图片

中国大陆首份涉台英文学术期刊创刊

中国大陆首份涉台英文学术期刊创刊 中国大陆首份面向国际传播的涉台英文学术期刊正式创刊,官方称创办期刊是为了“正本清源、厘清真相”,争取国际社会更加支持北京政府推进国家统一。 综合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网报道,由中国大陆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创办的《中国台湾研究(英文)》(China Taiwan Studies)季刊星期一(12月25日)在北京创刊发布。 大陆社科院副院长王昌林在创刊发布会上致辞说,两岸关系正面临和平与战争、繁荣与衰退两条道路、两种前景的选择,这份面向国际传播的英文季刊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创刊,“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期刊主编、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冷波称,当前台海局势复杂严峻,台湾当局和一些外部势力在国际社会大肆开展舆论认知战、阻挠统一进程。创刊是为了“正本清源、厘清真相”,争取国际社会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台湾问题和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支持北京政府推进实现国家统一。 据介绍,《中国台湾研究(英文)》主要刊登涉台重大问题,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等领域。第一期共刊载七篇学术文章及大陆“权威对台声音”的英文版等,作者包括北京大学教授饶戈平、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社科院研究员张海鹏、复旦大学教授信强等大陆学者,以及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林祖嘉、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九所所长谭瑾瑜。 其中,林祖嘉和谭瑾瑜合写的文章以“国际政治新形势下,两岸经贸现况与展望”为题。文章说,即便受困于全球性金融危机,两岸经贸连结却愈发紧密,这种关联不仅是货贸层面,更有供应链的对接。 文章认为,如果双方在现有基础上积极重建两岸经济合作和互信基础,共同推进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措施,大陆“可以回应及支持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愿望”。文章还建议,两岸应尽快探讨在新经济和新兴产业方面的合作机会。 2023年12月26日 4:30 PM

封面图片

【视频】瑙鲁与台湾断交 只是中国大陆回应的起手式?

【视频】瑙鲁与台湾断交 只是中国大陆回应台湾的起手式? 2024年台湾总统选举1月13日刚刚落幕,民进党籍候选人赖清德当选不到48小时,太平洋岛国瑙鲁总统就,并将和中国大陆恢复外交关系。 同属民进党的蔡英文2016年1月在总统大选中获胜时,台湾邦交国数量最初仍维持稳定,一直到同年12月,蔡英文与时任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才失去邦交国圣多美普林西比。对比之下,赖清德才刚当选,尚未就职就马上失去一个邦交国。 受访的两岸专家与学者如何看待这个被台外交部政务次长田中光形容为“突击式”断交的举动?中国大陆接下来还会对台湾采取什么策略? 2024年1月17日 1:39 PM

封面图片

台湾国安官员警示,如果持有中国大陆身份证的民众越来越多,很可能成为中国大陆“长臂管辖”的破口,加剧国安风险。

台湾国安官员警示,如果持有中国大陆身份证的台湾民众越来越多,很可能成为中国大陆“长臂管辖”的破口,加剧国安风险。 综合台湾中央广播电台和英国《金融时报》星期一(1月6日)报道,台湾国安官员在一场不公开的会议上说,中国大陆去年正致力推动台湾民众申请中国大陆的居住证、银行卡及电话卡(统称“三证”),随后再授予他们当地的身份证。 台湾官员说,目前中国大陆正大力鼓励中间人诱拉台湾民众办理大陆身份证,只要诱拉成功,就能获得3000元人民币(559新元)左右的报酬。 与会官员说,这些都是中国大陆法律战的一环,即将台湾民众设定在“中国国民”的概念之下。 一些两岸官员警告,若持有大陆身份证的台湾民众越来越多,很可能成为北京“长臂管辖”的破口,例如持有中国大陆身份证的台湾人一旦在台湾出事,大陆可能会以为了解决问题为由,介入台湾内政,加剧台湾国安风险。 台湾网红八炯去年12月在一则视频中揭露,中国大陆以补助及可取得贷款等手段诱拉台湾民众申办中国大陆的身份证。视频中,据称来自泉州的台湾青年创业中心负责人称,约20万台湾人持有中国大陆身份证。 报道称,中国大陆的做法类似于俄罗斯。2014年俄罗斯在乌东地区策动冲突后,向搬迁至俄罗斯的乌东地区居民发放护照。 台湾国安官员称,中国大陆推动更多台湾民众获得大陆证件的行动,尚未达到这样的程度,但本质上构成了类似风险。 台湾总统赖清德1月1日呼吁台湾民众不要被短期好处所诱惑,今天走错一步路,未来的代价一定更大,也会让自己付出更大风险。 他称,许多民主国家对中国大陆留学生、产业投资和移民都有严格管控,大陆民众也正想方设法偷渡到其他国家,任何人想要拿大陆身份证,“怎样看都不值得,这不是很好的主意”。 #两岸关系 #台海局势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