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要求加快形成央地工作合力 强化地方金融监管

李强要求加快形成央地工作合力 强化地方金融监管 中国总理李强要求加快形成央地工作合力,强化地方金融机构日常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地方党委金融办主任会议星期二(5月21日)在北京举行,同是中共中央金融委员会主任的李强在会上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批示。 李强说,金融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中共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他还要求如期完成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加快形成央地工作合力,强化地方金融机构日常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地要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何立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锚定建设金融强国长期目标和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近中期目标,直面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按照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工作主线,讲求策略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扎实做好金融领域重点工作。 何立峰说,当前要统筹做好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等相互交织风险的严防严控,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要全面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协同强化中小金融机构监管。 他还要求找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切入点着力点,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着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金融自身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地方党委金融办自身建设,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把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 2024年5月22日 8:29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李强:有序推进金融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金融监管

李强:有序推进金融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金融监管 国务院总理、中央金融委员会主任李强日前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有序推进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大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统筹金融开放及安全。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立峰在全国地方党委金融办主任会议上发表讲话,表示要直面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当前要统筹做好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等相互交织风险严防严控,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他指出,要全面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协同强化中小金融机构监管。要找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切入点著力点,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著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自身高质量发展。 2024-05-21 21:07:18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部署今年重点任务时提出,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星期二(1月30日)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 今年是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会议要求,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坚决做到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会议对2024年重点任务作出部署,要求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把握好时度效,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工作。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落实机构、股东、高管、监管、属地、行业六方责任,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与此同时,要积极稳妥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督促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落实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要求。配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债务重组、置换。 会议提出,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全面强化“五大监管”,严把准入关口、严密风险监测、严肃早期干预纠正。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做到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 会议还表示,坚定不移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主业、苦练内功、降本增效,切实提升行业发展可持续性。稳定扩大制度型开放,助力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推动实现“机构不做假、股东守规矩、高管知敬畏、员工有操守、公众识风险”。 2024年1月31日 7:56 AM

封面图片

中国金融监管总局:积极配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中国金融监管总局:积极配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称,要确保金融监管无死角、无盲区、无例外,并积极配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据中国金融监管总局网站,金融监管总局11月10日至11日召开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暨监管工作座谈会。中共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作了专项部署。 会议提出,要坚持强监管严监管,推动“五大监管”在系统全面落实,着力提高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协同构建全覆盖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实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确保金融监管无死角、无盲区、无例外。 会议提出,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深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转型。更好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积极配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大力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 会议要求,不断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全力以赴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优化金融供给,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聚焦难点堵点提升科技金融质效,聚焦“双碳”目标健全绿色金融体系,聚焦薄弱环节加强普惠金融服务,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发展养老金融,聚焦效能和安全促进数字金融发展,切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主题教育中央第十八巡回指导组成员、中央金融办代表应邀出席会议。各首席,驻总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各监管局主要负责人,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金融工会主要负责人,总局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3年11月12日 7:23 AM

封面图片

人民日报:构建强大的金融监管

人民日报:构建强大的金融监管 强大的金融监管有助于识别、防范、化解、处置金融风险,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和投资者利益、维护经营主体信心方面,金融监管同样不可或缺。着眼未来,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安全网建设,不断提升金融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全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才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让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前进道路上,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着力打造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构建强大的金融监管,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严抓不放、常抓不懈,我们就一定能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让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封面图片

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变革 中国首个省级金融委亮相

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变革 中国首个省级金融委亮相 在中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启动新一轮大变革之下,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工作委员会,以及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挂牌成立。 据澎湃新闻星期一(1月8日)报道,原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官网有了更新,网站主办单位是“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页面左上角显示上述三个机构名称。 在此轮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江苏省委金融委是首个公开亮相的省级金融委。同时,“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名称变更为“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少了监督二字。 另据21世纪经济报引述一名江苏地方金融监管人士介绍,江苏省委金融办主任、省委金融工委书记由分管金融的副省长出任,省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省委金融工委常务副书记由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出任。此外还设置两位省委金融办副主任兼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省委金融工委还会配置一位副书记。 这名金融监管人士透露,“目前职能调整还没有定,正在研究中。三个牌子一个单位,也就是三位一体,内设机构名称、职能会做调整,也在研究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3月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成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同时还强调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 根据方案,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 据《证券时报》报道,有多个省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相关人士透露,在省级以下的机构改革中,除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外,普通地级市、各区县已设立的地方金融监管局(或地方金融办)或将不再保留。 2024年1月8日 3:31 PM

封面图片

【央行副行长陶玲: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金融监管范围】

【央行副行长陶玲: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金融监管范围】 央行副行长陶玲接受采访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是着力推进金融法治建设。金融稳定法作为贯通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全过程的法律依据,草案已于2022年12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全力配合立法机关尽快第二次审议。反洗钱法已于2024年4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的修订也在抓紧推进,将为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二是不断健全金融安全网。坚持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责定位,推动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持续监管、穿透式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实现监管全覆盖,构筑金融安全网“第一道防线”。推进常态化风险处置机制建设,落实风险处置责任分工,丰富完善风险处置策略方法制度,健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继续发挥好存款保险机制作用。三是切实强化金融风险监测评估。立足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边际变化,加强跨周期、跨行业、跨市场和跨境风险分析,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制定宏观审慎政策,健全政策工具箱,促进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整体稳健运行,推动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微观监管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和联动。 (中国金融时报)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