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大多数欧企高管认为欧中关系将恶化

调查:大多数欧企高管认为欧中关系将恶化 大多数欧洲商界领袖认为,随着贸易挑战和地缘政治紧张气候加剧,未来几年的欧中关系可能恶化。 据彭博社星期三(5月29日)报道,欧洲圆桌会议和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约54%的欧洲企业高管预计未来三年的欧中关系将恶化,只有7%认为关系会改善。 这些欧洲企业的高管将中美关系、去风险和工业产能过剩列为首要摩擦点。 总体而言,由于围绕经济状况的信心改善,欧洲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对商业环境的看法比六个月前更加乐观。然而,大部分乐观情绪来自于企业在欧洲以外的业务前景。 比利时化学品公司Syensqo SA首席执行官兼欧洲圆桌会议竞争力与创新委员会主席卡德里(Ilham Kadri)在声明中坦言,企业领袖对公司在欧洲以外地区的投资和就业持乐观态度,但对欧洲内部的预期就不那么乐观了。 这项调查于4月3日至4月25日在57个欧洲圆桌会议成员间进行,回复率为98%。 近几个月来,欧盟领导人多次批评中国大量出口威胁欧洲就业的廉价产品,欧盟也正对中国电动车、钢铁等产品开展反补贴调查,以确定是否对中方征收惩罚性关税。 中国近来也传出计划对从欧盟进口的某些猪肉展开反倾销调查,可能让中欧的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 2024年5月29日 2:34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欧盟据报调查欧企对中国扩大传统芯片产能看法

欧盟据报调查欧企对中国扩大传统芯片产能看法 欧盟委员会据报已开始征求欧洲半导体企业对中国扩大传统制程芯片产能的看法,并可能进一步制定应对措施,防止大批中国低端芯片涌入欧洲市场。 路透社星期五(7月5日)引述两名知情人士报道称,欧盟已在对芯片行业和主要芯片使用企业进行的两项自愿调查前,发出了征求反馈的通知。这些反馈预计9月份就可以收回。 知情人士称,欧盟这项新调查旨在搜集信息、征询各方意见,调查范围包括欧洲工业公司采购芯片的来源、欧洲芯片公司产品和定价信息,以及它们对竞争对手,包括中国企业芯片采购来源、产品定价等信息的估计。 知情人士称,欧盟开展的调查范围将超过美国商务部向美国公司发送安全调查的范围。 一名欧盟发言人证实,欧盟已开始“与业界进行针对性磋商,以进一步评估供应链中过剩芯片的使用情况”。发言人还说,欧盟和美国可能会“制定联合或合作措施,以解决(芯片业)依赖或扭曲状况”。 传统制程芯片一般指28纳米以上的上一代芯片,它的功能无法与七纳米、五纳米芯片相比,却广泛应用于汽车、洗衣机、医疗设备等日常科技产品。中国在传统制程芯片领域的生产和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尚不清楚欧盟将采取什么行动,但随着欧盟接连展开行动以保护欧洲产业免受中国竞争的冲击,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正持续升级。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最高至37.6%的临时惩罚性关税已从星期五起生效。贸易分析师认为,欧盟此次加征的关税只是欧盟对华政策转趋强硬的一个开端。 随着美国接连出台管制措施,限制中国采购或制造更先进的半导体设备,中国官方正加大投资和补贴力度,扩大传统制程芯片的生产。 中国官方在5月份宣布设立有史以来最大的半导体投资基金,规模达3440亿元人民币(638亿新元)。 报道称,中国此举引起西方国家担忧。从短期来看,中国大力扶持和投资将减少国内对外国芯片的依赖,但长期来看,西方政府担心中国加大传统制程芯片生产可能导致电器和汽车所需芯片出现供应过剩的问题。 欧盟竞争事务专员韦斯塔格4月说,她在比利时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等高官会晤之后可能就会启动对传统制程芯片问题的调查。 ... 2024年7月6日 9:51 AM

封面图片

调查:大多数日本企业认为毋须跟随美国提高中国商品进口关税

调查:大多数日本企业认为毋须跟随美国提高中国商品进口关税 路透调查显示,大多数日本企业认为日本政府无必要跟随美国提高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并表示不会受到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路透本月5日至14日访问了492家企业,近47%回复。61%受访企业说,日本毋须跟随欧美对一系列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约53%企业说,中国产能过剩对业务影响不大或并无影响。有公司表示,担心可能导致相互之间的措施及反制措施升级,经济状况将变得更坏。调查亦发现,约7%受访企业认为,首相岸田文雄能够实现工资上升速度持续高于通胀的承诺,有一半认为目标无法实现,其余受访者表示难以判断。有企业担心,若工资上升跟上通胀的步伐,许多中小企业将无法维持收支平衡。 2024-06-20 09:55:29

封面图片

中国商务部长:欧方再打压中企 将采必要措施维权

中国商务部长:欧方再打压中企 将采必要措施维权 在西班牙进行访问的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说,中国希望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与欧盟的经贸摩擦,避免摩擦失控升级,但若欧方继续打压中企,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企正当利益。 据中国商务部官网消息,王文涛当地时间星期六(6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主持召开西班牙中资企业圆桌会。 王文涛指出,西班牙对华理性务实友好,中资企业对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要充分认识深化中西经贸合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投资贸易合作,为中西新时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注入经贸动能。 王文涛称,近期欧盟以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和“不公平竞争”等错误叙事为由,歧视性运用贸易救济、国际采购工具、外国补贴条例等工具,密集对中国电动汽车、铁路机车、光伏、风电、安检、医疗设备等产品发起调查,使中欧经贸摩擦的风险不断上升。 王文涛说,按照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中方希望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照顾双方合理关切,避免贸易摩擦失控升级。如欧方言行不一,继续打压中国企业,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 近几个月来,欧盟领导人多次批评中国大量出口威胁欧洲就业的廉价产品,欧盟也正对中国电动车、钢铁、风力涡轮机等产品开展反补贴调查,以确定是否对中方征收惩罚性关税。 2024年6月3日 8:32 AM

封面图片

欧盟突袭检查中企 中国将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欧盟突袭检查中企 中国将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中国商务部星期三(7月10日)宣布,就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对中企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主要涉及铁路机车、光伏、风电、安检设备等产品。 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的消息,商务部6月17日收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称申请人)正式提交的申请书,申请人请求就欧盟依据《关于扭曲欧盟内部市场的外国补贴条例》(FSR)(以下简称《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有关规定,对申请人的资格、申请调查的措施、申请调查措施所涉及的产品、申请调查措施造成的负面影响及相关证据材料进行了审查。 经审查,申请人及相关证据材料符合《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相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及《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有关规定,中国商务部决定自7月10日起就欧盟《外国补贴条例》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 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企业开展的初步审查、深度调查以及突袭检查等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申请人提出申请时主要涉及铁路机车、光伏、风电、安检设备等产品。 根据《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的规定,商务部可以采用问卷、听证会、实地调查等方式向利害关系方了解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应在明年1月10日前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4月10日。 欧盟今年4月首次根据《外国补贴条例》对中国监控设备制造商同方威视在欧办公室展开突袭检查,中国商务部当时敦促欧方立即停止有关行动,为各国企业在欧投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性的环境。 2024年7月10日 3:23 PM

封面图片

【调查:大多数美国成年人认为加密货币不安全】

【调查:大多数美国成年人认为加密货币不安全】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关注加密货币的美国人质疑这个空间的安全性。皮尤研究中心4月1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发现,88%的美国成年人听说过加密货币。其中,四分之三的人对此类资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完全没有(或不太)有信心。调查结果反映了上个月从大约10,700名美国成年人那里收集到的答案。虽然许多人认为加密货币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投资,但参与该领域的人的比例略有上升。17%的美国成年人表示他们投资、交易或使用过加密货币,比2022年8月的一项调查中的16%略有增加。年轻男性是最有可能使用加密货币的群体,因为41%的18至29岁男性表示他们投资了此类资产。那些跳入加密领域的人对他们的决定感到不同程度的满足感。约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加密货币投资表现不如预期,只有15%的受访者表示感到惊喜。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报告说,加密货币的表现达到了他们最初投资时的预期水平。在曾经投资过该领域的成年人中,31%的人表示他们目前不持有加密货币。在过去一年中,只有16%曾经参与过该空间的成年人成为用户。

封面图片

中国欧盟商会:在华欧企被迫将过多资源放在风险管理上

中国欧盟商会:在华欧企被迫将过多资源放在风险管理上 中国欧盟商会说,在华欧洲企业面临着“更不可预测”的商业环境,迫使它们将过多资源分配给风险管理而非增加市场份额,此举损害了企业的效率和创新,同时增加消费者的成本。 综合路透社和法新社报道,中国欧盟商会星期三(3月20日)发布调查报告指出,在冠病疫情、全球经济放缓、俄乌战争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等背景下,在华欧洲企业面临的风险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呈指数级增长,促使它们过度偏重于风险管理和建设抗风险能力。 报告说,为了规避上述经商风险,投资于尽职调查服务和详细的供应链审查可能成为它们的一种竞争优势。 报告说,超过一半(55%)的受访在华欧企表示,过去一年企业在华经商面临的商业环境变得更加政治化。过去两年,这种“普遍的不确定性情绪”已促使四分之三在华欧企重新审视在华业务,建立更加多元化的供应链。 不过,只有12%的在华欧企决定在中国以外建立全新的供应链,也只有1%企业决定切断与中国的所有联系。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在报告中说:“中国在确保与欧洲保持可行的商业关系方面有着合理的自身利益。坦率地说,如今这一点正面临风险。” 他写道,“我认为,欧洲有可能感到不得不以更具保护性的方式做出反应。” 目前欧盟已开始更严格地审查来自中国等竞争对手的外国投资和战略技术出口,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去年9月,欧盟还对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以决定是否征收关税保护欧盟生产商。 彦辞说,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以及其他风险管理措施,已使在华欧企对中国商业环境政治化的担忧达到创纪录的高度。 他主张欧盟与中国当局进行更多对话,以解决欧盟企业的担忧,否则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针锋相对”的贸易措施。 2024年3月20日 1:42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