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今年拉尼娜现象有望降低气温

联合国:今年拉尼娜现象有望降低气温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预测,今年拉尼娜气候现象将有助于降低气温,但人类活动引起的长期气候变化仍将继续。 法新社报道,世界气象组织星期一(6月3日)发布报告说,自2023年中期以来,受厄尔尼诺现象而加剧的全球气温飙升和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正显示出结束的迹象。但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全球气温将长期持续上升。 报告表明,今年7月至9月期间出现拉尼娜(La Nina)现象的可能性为60%,8月至11月期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为70%。 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的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 拉尼娜现象通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虽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比后者低。世界气象组织在报告中补充说,厄尔尼诺重新形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鉴于拉尼娜现象的潜在影响、大西洋海洋温度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以及大西洋信风减弱和风切变减少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5月底预测,今年6月至11月间,大西洋将出现四至七次大飓风。 去年6月厄尔尼诺现象卷土重来,推高全球气温,2023年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 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巴雷特(Ko Barrett)说:“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长期(气候)变化的暂停,因为我们的地球将继续因为挟带热量的温室气体而变暖。” 她表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异常高的海面温度将继续对全球变暖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6月3日 5:17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世界气象组织: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转为拉尼娜现象

世界气象组织: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转为拉尼娜现象 世界气象组织3日发布最新预测:2023年至2024年助推全球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厄尔尼诺现象已显示出结束迹象,拉尼娜现象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拉尼娜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洋面温度的大尺度降温,并伴有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热带,拉尼娜会造成与厄尔尼诺相反的气候影响。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蔻·巴雷特说:“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长期气候变化的暂停,因为地球将因吸热温室气体而继续变暖。在未来几个月,极高的海面温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封面图片

世界气象组织称厄尔尼诺现象高峰已过但影响仍会持续

世界气象组织称厄尔尼诺现象高峰已过但影响仍会持续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去年延续至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高峰已过,但影响仍会持续,未来三个月,几乎所有陆地地区的气温,预计将会高于正常水平。公报指出,今次厄尔尼诺现象在去年12月达到峰值,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五次厄尔尼诺现象之一。今年3月至5月,厄尔尼诺现象大约有六成机会持续;4月至6月出现既非厄尔尼诺现象,亦非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就是八成。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绍洛说,自去年6月以来,每个月都创下新的月度气温纪录,去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温室气体无疑是罪魁祸首,而厄尔尼诺现象促成了这些破纪录的气温。 2024-03-06 12:42:04

封面图片

世界气象组织预警:厄尔尼诺现象虽有减弱 但3月至5月气温仍将高于正常水平

世界气象组织预警:厄尔尼诺现象虽有减弱 但3月至5月气温仍将高于正常水平 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海洋现象,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变暖的“暖水现象”相关,它与“冷水现象”拉尼娜一起构成转换循环。厄尔尼诺现象平均每2年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会影响世界多地的天气变化,可能引发野火、热带气旋和长期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异常的天气气候事件强度加强、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为明显。WMO预测,3月至5月份,厄尔尼诺现象持续的可能性约为60%,4月至6月出现中性状况的可能性为80%,即既不是厄尔尼诺现象也不是拉尼娜现象。该组织发言人克莱尔·努利斯指出,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在去年12月达到顶峰,并成为有记录以来最强的五次厄尔尼诺现象之一。她告诉记者:“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开始减弱,但显然它仍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影响全球气候。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从3月到5月份,大部分陆地地区的气温都将高于正常水平。”此外,WMO秘书长塞莱斯特·索洛表示,自2023年6月以来,每个月都创下了新的月度气温纪录,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厄尔尼诺现象促成了这些创纪录的气温,而吸热温室气体无疑是罪魁祸首。”厄尔尼诺导致降雨量增加,引发非洲之角和美国南部洪水泛滥,造成东南亚、澳大利亚和非洲南部异常干燥和温暖。厄尔尼诺加剧了南美洲北部的干旱,也导致南部非洲部分地区更加干燥和温暖。索洛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对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关的天气及极端气候早期预警挽救了无数生命,WMO提供的季节性预报有助于各国提前做好准备,减少农业、水资源和卫生等部门受到的损害。WMO还警告称,今年晚些时候有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一种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但现在还不能百分百确定。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驱动力,但不是唯一的驱动力,比如还有北大西洋涛动、北极涛动和印度洋偶极子等的影响。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世界气象组织:厄尔尼诺高峰虽已过 影响仍将持续

世界气象组织:厄尔尼诺高峰虽已过 影响仍将持续 世界气象组织说,去年延续至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高峰已过,但影响仍将持续。未来三个月,几乎所有陆地地区的气温预计将高于正常水平。 新华社报道,世界气象组织星期二(3月5日)发布公报说,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在去年12月达到峰值,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五次厄尔尼诺现象之一。今年3月至5月,厄尔尼诺现象持续的可能性约为60%;4月至6月,出现中性状态(既非厄尔尼诺现象也非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为80%。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绍洛(Celeste Saulo)说,自2023年6月以来,每个月都创下新的单月最高气温纪录,去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温室气体无疑是罪魁祸首,而厄尔尼诺现象促成了这些创纪录的气温。 厄尔尼诺现象是自然发生的一种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变暖有关的气候模式,拉尼娜现象则与之相反,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变冷有关。两种现象都与一些地区的持续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相关。 2024年3月6日 1:28 PM

封面图片

6月全球气温再刷最热纪录 今年超去年成为最热年份的概率已达95%?

6月全球气温再刷最热纪录 今年超去年成为最热年份的概率已达95%? 根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3S)周一发布的最新月度公报,自2023年6月以来的每个月(连续13个月),全球气温比以往同期的纪录更为炎热。一些科学家指出,最新数据表明,2024年很可能会超过2023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因为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和此前厄尔尼诺等自然现象,都在将今年的气温进一步推向了历史最高。伯克利地球研究所的科学家Zeke Hausfather表示,“我现在估计,2024年击败2023年成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有全球地表温度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的可能性,已达到了约95%。”与此同时,根据C3S的公报,截至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已连续12个月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至少1.5摄氏度。过去12个月(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的全球平均气温已经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比工业化前平均气温高出1.64摄氏度。根据《巴黎协定》提出的控温目标,到本世纪末,应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内而努力。然而,尽管各国都承诺要遏制全球变暖,但迄今为止仍未能共同减少有害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致使气温持续升高。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主任卡洛·布翁滕波表示,截至6月,全球气温连续13个月创下新高,且连续12个月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这凸显了气候巨大且持续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迄今,气温的变化已经在世界各地引发了不少灾难性的后果。沙特当局23日宣布,由于信徒在沙特王国的伊斯兰教圣地遭遇极端高温,已有1300多人在今年的朝觐中丧生;在印度新德里,人们也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长时间热浪;而随着希腊多地气温达40摄氏度以上,多名游客徒步旅行时也因高温身亡。伦敦帝国学院格兰瑟姆研究所的气候科学家Friederike Otto表示,2024年“很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Otto称,“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总是来来去去。我们无法阻止厄尔尼诺现象,但我们可以停止燃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通常,自然界的厄尔尼诺现象会使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变暖,往往会提高全球平均气温。不过近几个月来,厄尔尼诺的影响已有所减弱。世界气象组织6月3日曾发布报告称,近年来造成全球气温飙升和极端天气的厄尔尼诺现象有结束的迹象,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联合国报告:2023年料将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

联合国报告:2023年料将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 世界气象组织说,2023年料将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呼吁各国领袖采取紧急行动遏制全球变暖。 路透社和法新社报道,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的《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指出,截至10月份,2023年的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高出约1.4摄氏度,超越了2016年创下的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气温高出约1.2摄氏度的记录。 WMO秘书长塔拉斯星期四(11月30日)说:“温室气体水平创历史新高。全球气温创历史新高。海平面上升创历史新高。南极冰盖创历史新低。” 根据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各国同意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不超出1850年至1900年期间平均气温2摄氏度,最理想的是把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 然而,这份报告中的发现并不意味着全球平均气温即将长期跨越1.5摄氏度的门槛,因为这等的全球暖化需要维持更长一段时间。 不过,今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4摄氏度,已经能让人们窥探全球气温长期升温超过1.5摄氏度可能意味着什么。 报告指出,今年的南极海冰面积也创下历来最低水平,比之前的记录少了约100万平方公里。加拿大野火的燃烧面积也创下新高,约占全国林地面积的5%。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直言,这创纪录的高温应该“让世界领导人感到不寒而栗”。 他在为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28)发表的视频致辞中说:“今年,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社区遭受火灾、洪水和高温袭击。” 他呼吁在迪拜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各国领导人承诺采取重大措施遏制气候变化,包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和将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两倍。 科学家们则说,明年的情况可能会更糟,因为厄尔尼诺的影响可能会在今年冬天达到顶峰,并在2024年导致气温升高。 2023年11月30日 11:32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