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协启动部分私募管理人现场检查

中基协启动部分私募管理人现场检查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宣布将对部分私募管理人开启现场检查,以强化对私募管理行业的监管。 综合《中国证券报》和观点网报道,中基协星期四(6月6日)宣布将对部分私募管理人进行现场检查。此次检查计划于2024年6月启动,目的是确保私募管理机构的合规性和透明度。相关机构已被通知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确保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以配合检查。 此次现场检查是中基协加强行业监管、维护投资者权益的措施之一。监管机构通过实地审查,能够了解私募管理人的运营状况和内部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风险点。 据悉,近日已有私募管理人收到中基协发送的通知,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通知称,检查期间机构有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应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岗配合检查,协会将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延伸检查,如涉及机构关联机构、合作机构、外聘机构等机构及人员的,机构需协调以上机构提供材料、约谈相关人员。 通知强调,对于拒绝或不配合检查的情况,协会将依法采取自律措施。 2024年6月6日 1:43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百亿级私募上半年平均业绩 0.40% 主观产品跑赢量化私募

百亿级私募上半年平均业绩 0.40% 主观产品跑赢量化私募 截至 2024 年 6 月底,管理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上半年收益平均值为 0.40%,中位数为 - 0.76%;其中,主观私募收益均值为 5.25%,而量化私募为 - 6.18%。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现有 8000 多家、存续产品近 10 万只,但其中绝大部都是管理规模在 1 亿元以下的机构和迷你产品,数据缺乏代表性,因此行业一般考察有一定管理规模的机构的业绩情况。目前,百亿级证券私募共有 95 家,在私募排排网有业绩展示的 79 家,其中约 60% 为主观私募、40% 为量化私募。

封面图片

中基协修新规 要求从业人员不得随意离职奢靡炫富

中基协修新规 要求从业人员不得随意离职奢靡炫富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修订新规,要求基金管理从业人员自律约束,不得随意离职、奢靡炫富。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基协星期五(11月24日)修订发布《基金从业人员管理规则》(下称《管理规则》)及配套规则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管理人员注册登记规则》(下称《注册登记规则》)。 对于基金从业人员,《管理规则》增加对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管理主体责任的具体要求,强化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管理,并明确从业人员不得有的六项禁止性行为要求。 具体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欺骗、误导、不公平对待投资者的行为;任何形式的商业贿赂,输送不正当利益,利用职务便利为本人或利益相关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编造虚假、不良信息或发布、传播不当言论等损害职业声誉、行业声誉的行为;干扰或唆使、协助他人干扰监督管理或自律管理工作的行为;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败坏社会风气、违背公序良俗,奢靡炫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行为;违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或者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和协会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修订后的《注册登记规则》则明确投资管理人员专业履职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 《注册登记规则》对基金经理任职提出两方面要求,要具备基金从业资格,满足对投资管理、投资研究等业务经验的年限要求且最近一年在金融机构从事有关工作,符合诚信合规有关要求;另一方面管理养老目标基金、管理人中管理人产品、REITs基金等特殊产品的,在满足前述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具备对应的从业经验或投资业绩要求等。 在投资经理层面,《注册登记规则》要求,基金经理要具备基金从业资格,满足对投资管理、投资研究、投资咨询等相关业务经验的年限要求。另一方面担任管理人中管理人产品的投资经理的,还应具备对应的从业经验和投资业绩要求等。 离任层面,《注册登记规则》规定,存在无特殊情况管理公募基金产品处于募集期、封闭期内主动离职,且离职时间未满24个月;无特殊情况管理公募基金产品未满一年主动离职,且离职时间未满18个月;短期内频繁变换任职单位,不得注册为基金经理。 ... 2023年11月25日 9:18 AM

封面图片

推动私募信披报告查询便利化 已有私募为持有人新开专用查询账号

推动私募信披报告查询便利化 已有私募为持有人新开专用查询账号 响应证监会上周公布的私募基金信披新规,已有私募迅速行动。本周,已有深圳私募为持有人新开通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备份系统的投资者查询账号,为持有人查询所投资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报告提供更多便利。为保障《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实施,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备份系统自 2016 年 10 月 10 日正式上线,自 2020 年 2 月 14 日正式开通定向披露功能。通过该功能,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在该系统中为投资者开通信息查询账号。投资者登录后,即可查看所购买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报告。

封面图片

第一财经 - 直播区<b>中基协何艳春:加大对私募领域非法集资等犯罪的打击力度 |</b> 6月10日,以“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第一财经 - 直播区 <b>中基协何艳春:加大对私募领域非法集资等犯罪的打击力度 |</b> 6月10日,以“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论坛在上海召开。...| #财经 #新闻 #资讯

封面图片

其中提出,明确信息披露对象、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明确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服务机构在发现重大风险等情形时,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和向

其中提出,明确信息披露对象、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明确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服务机构在发现重大风险等情形时,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和向基金业协会、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鼓励私募基金管理人自主增加信息披露内容,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封面图片

中国据报对12家公募基金展开现场审计检查

中国据报对12家公募基金展开现场审计检查 中国国家审计署据报已入驻了12家公募基金,进行现场审计检查。 界面新闻星期五(6月7日)报道称,从业内人士获悉,中国国家审计署已经入驻了12家公募基金进行现场审计检查。“这些团队是由国家审计署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将对所有相关文件材料进行审计,重点关注费用支出等问题”。今年2月份,头部的几家公募基金已经率先迎来了一轮审计。 报道说,自5月末起,已经有多家基金公司开始自查,自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架构管理、合规、风控、信息安全、证券账户等。今年3月末,北京、上海均有多家公募基金被异地证监局实行监管突击检查。对此,接近监管人士表示,此次是常规的例行检查,并非突击检查,此举也是依法从严监管市场的重要举措之一。 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对公募基金进行的全面审计和例行检查,正是从严治理的落地举措之一。坚持“穿透式监管、全链条问责”,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有利于优化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生态,更好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另外,有消息称“2019年以后,年薪300万(人民币,下同,55万新元)以上的基金经理要退缴奖金”。更有传言称,有些基金经理要卖房还钱。 界面新闻向十余家头部公募求证,内部人士均表示上述传言不实。“现在处于信息很混乱的状态,很多个版本的传言都是假的,目前监管部门尚未出台关于公募薪酬的相关具体规定,更没有‘300万一刀切’的明确指引。” 《每日经济新闻》从部分公募人士获悉,对年薪300万以上进行追溯、要求全退的消息是真的,“据说已经离职的人也要退,但可能不是强制性的,只是通知要退款,追溯时间和范围也不太清楚”。也有其他头部公募人士表示,目前并未听说该消息。 2024年6月7日 2:42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