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公众发送手机短信从7月1日起,所有政府机构将一律使用gov.sg的发送者身份(SMS Sender ID)向公众发送,避免不法

向公众发送手机短信 从7月1日起,所有政府机构将一律使用gov.sg的发送者身份(SMS Sender ID)向公众发送短信,避免不法分子假冒政府官员行骗。单在去年12月,就有。 本地手机使用率高,短信因此成了政府向公众传达资讯的重要渠道之一。政府预计每年发送1亿条短信给公众,通知有关新政策和交易详情等;平均每名公众每年预计收到10条至50多条来自政府的短信。 新发送者身份由政府开源科技部(Open Government Products)开发,从6月18日起陆续采用,7月1日全面生效,即超过100个政府机构将统一使用gov.sg发送短信。 所有gov.sg短信将以单方面通知的内容形式发送,公众无须回复。然而,有关国防部国民服役动员,以及内政部、警察部队和民防部队紧急服务的短信,仍须接收者回复,因此会继续通过各机构的发送者身份发送。 到时,不论是哪一个政府机构发出的短信,公众收到时,手机上显示的发送者都会是gov.sg。点开后,开头会显示发送短信的机构全称,以及短信内容;例如,卫生部的接种疫苗提醒、建屋发展局有关购屋和贷款资格的通知书或季票停车位,以及移民与关卡局关于更新身份证或护照的提醒等。 目前,各政府机构都是通过不同的发送者身份向公众发出短信。然而,这容易引起混乱,也促使不法分子伺机以数字“0”替代字母“O”等手法,冒名发送短信行骗。 智慧国工作团副常任秘书沈丰吉也提醒,有些机构如公立医院并非政府机构,不包括在gov.sg范围内,因此还是会继续使用各自发送者的身份发送短信。他呼吁公众,谨慎识别短信来源,以免受骗。 公众如果对所收到短信的发送者身份存疑,可上网查询和通报。 2024年6月13日 6:00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7月1日起 政府机构短信将以gov.sg身份发送

7月1日起 政府机构短信将以gov.sg身份发送 从7月1日起,所有政府机构一律将以gov.sg的身份向公众发送短信,避免不法分子假冒政府官员行骗。单在去年12月,就有120人因这类诈骗案共损失超过1300万元。 本地手机使用率高,短信因此成了政府向公众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政府预计每年发送1亿则短信给公众,通知有关新政策和交易详情等;公众每人一年预计会收到10则至50多则来自政府的短信。 目前,各政府机构通过不同的发送者身份(SMS Sender ID)向公众发出短信。这容易引起混乱,也促使不法分子伺机以数字“0”替代字母“O”等手法,冒名发送短信行骗。 为应对这类诈骗,政府在2022年强制所有企业和机构(SMS Sender ID Registry),才能够使用发送者身份发送手机短信。智慧国工作团副常任秘书沈丰吉说,新的统一gov.sg发送者身份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防诈。“这将让公众在收到政府机构的短信时,更容易且有信心分辨真假。” 新发送者身份由政府开源科技部(Open Government Products)开发,从6月18日起陆续采用,公众可能会同时收到来自gov.sg和个别政府机构的短信。新发送身份7月1日全面生效后,超过100个政府机构将统一使用gov.sg发送短信。 到时,不论是哪一个政府机构发出的短信,公众收到后手机上显示的发送者都会是gov.sg。点阅短信,开头则会显示发送机构的全称,以及短信内容;例如,卫生部的接种疫苗提醒、建屋发展局有关购屋和贷款资格的通知书、季票停车位,以及移民与关卡局关于更新身份证或护照的提醒等。 所有gov.sg短信将是单向通知,公众无须回复。 ... 2024年6月14日 1:26 AM

封面图片

政府机构至今发逾900万条gov.sg短信

政府机构至今发逾900万条gov.sg短信 政府机构统一使用gov.sg的新身份发送短信防诈。截至7月1日,超过100个机构运用同个短信窗口向公众发送逾900万条短信。 由政府开源科技部(Open Government Products)开发的gov.sg短信发送者身份(SMS Sender ID),从6月18日陆续启用,以应对日益猖獗的假冒政府官员骗案。。 政府开源科技部助理主管(政策)海金(Hygin Fernandez)回答《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团队从去年8月开始构思方案,向新加坡短信发送者身份登记系统(SMS Sender ID Registry)注册“”,也与电信公司合作,屏蔽不法分子可能钻空子的身份名称,例如“90v.5g”。 “虽然这项措施旨在保障公众,以免他们坠入假冒政府官员骗案,但这并非万无一失。收件人接到政府发送的短信时,仍应仔细核对是否为gov.sg,保持警惕。” 7月1日,有部分公众收到新加坡警察部队经由“”发来的防诈短信,但收件人姓名出错。警方事后道歉澄清,指这是“行政失误”所致,并没有发生个人资料泄露的情况。 针对此事,智慧国工作团副常任秘书沈丰吉受询时重申,这纯属行政错误,与gov.sg新短信发送身份无关。 他说,各政府机构、部门、法定机构和服务处会自行决定短信内容和接收者。“gov.sg短信发送身份则是作为一个统一且安全的平台,供这些机构使用。” 根据早前宣布,所有gov.sg短信都是单向通知,公众无须回复。点阅短信,开头会显示发送机构的全称,结尾则显示“这是新加坡政府自动发送的消息”。短信内若附带链接,会包含“”、“”或“”。 2024年7月4日 2:38 PM

封面图片

美发布政府机构AI新规 要求保障公众权利和安全

美发布政府机构AI新规 要求保障公众权利和安全 美国政府发布新规,要求使用人工智能的联邦机构采取具体保障措施,以保护美国人的权利和安全。 路透社报道,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星期四(3月28日)向联邦机构发出指令,要求它们检测、评估和测试人工智能(AI)对公众的影响、降低算法歧视的风险,并向公众提供政府如何使用人工智能的透明度。规定还要求,各机构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制定运营和治理指标。 另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新规宣布前告诉记者:“如今我们将要求,当政府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时,它们必须证明这些工具不会危及美国人民的权利和安全。” 总统拜登去年10月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援引《国防生产法》,要求对美国国家安全、经济、公众健康或安全构成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开发者,在公开发布前与美国政府分享安全测试结果。星期四宣布的新规定,是这项行政命令的一部分。 按照新规,截至12月1日,每个联邦政府机构都必须制定一套具体的保障措施,用以指导一切涉及人工智能工具的工作。 新的保障措施将确保航空旅客可以选择不接受运输安全管理局的面部识别,也不会耽误安检。当人工智能用于联邦医疗保健以支持诊断决策时,人类必须监督“验证工具结果的过程”。 另据哈里斯举例说:“如果退伍军人管理局想在退伍军人医院使用人工智能来帮助医生诊断病人,就必须先证明人工智能不会产生有种族偏见的诊断。” 根据白宫公告,无法按要求实施保障措施的联邦机构“必须停止使用人工智能系统,除非机构领导层能说明为何使用人工智能会增加整体安全或权利的风险,或者对关键机构的运作造成不可接受的阻碍”。 哈里斯还说,根据新规,联邦机构必须聘请一名首席人工智能官,该官员必须具备经验、专业知识和权力,从而监督该机构使用的所有人工智能技术。 白宫计划聘用100名人工智能专业人员,以促进人工智能的安全使用,并要求联邦机构在60天内指定首席人工智能官。 此外,政府机构须公布人工智能使用案例清单,报告人工智能使用指标,并在不构成风险的情况下,发布政府拥有的人工智能代码、模型和数据。 2024年3月28日 9:59 PM

封面图片

俄罗斯支持的黑客利用 Microsoft Teams 入侵政府机构

俄罗斯支持的黑客利用 Microsoft Teams 入侵政府机构 近日,微软称有一个与俄罗斯对外情报局 (SVR)有关的名为APT29的黑客组织,针对全球数十个组织包括政府机构等进行了网络钓鱼攻击。 这些攻击始于 5 月下旬,黑客利用被入侵的 Microsoft 365 账户创建了新的技术支持主题域,黑客利用这些域发送 Microsoft Teams 消息,旨在操纵用户批准多因素身份验证提示,最终目的是获取用户账户访问权限并窃取敏感信息。 微软对该活动的调查显示,此次攻击活动影响了全球约40个组织。并且此次攻击活动表明该黑客组织将政府、非政府组织(ngo)、IT服务、技术、离散制造业和媒体部门等设置成了特定间谍目标。 微软表示,它已阻止该黑客组织使用这些域名,并继续调查这一活动。

封面图片

王瑞杰提醒公众 谨防假冒他名义发出的钓鱼电邮

王瑞杰提醒公众 谨防假冒他名义发出的钓鱼电邮 副总理王瑞杰提醒公众,谨防假冒他的名义发出的诈骗电邮。 王瑞杰星期三(6月26日)在脸书贴出一张诈骗电邮的截图,英文标题意为“表彰卓越,迅速行动!!”。虽然邮件的发送者显示为“王瑞杰”,但电邮地址却是不规范的“[email protected]”。 王瑞杰说:“有恶意诈骗者以我的名义发送电邮。这不是我!” 他提醒公众,国家部门或政府官员不会通过电子邮件询问密码、一次性短信验证码(OTP)或银行账户详情等个人信息。 王瑞杰说,如果无法验证发件人的身份,请忽略这样的电子邮件;点击非官方来源的链接和打开附件时要小心。 他指出,网络钓鱼诈骗是新加坡最常见的网络诈骗之一,旨在骗取受害者的金钱或信息。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或拨打反诈骗热线1800-722-6688。 公众也可通过WhatsApp应用中的“ScamShield Bot”机器人帮手举报此类事件,网址为。 There is a malicious scammer sending emails in my name. It is not me! (You can tell from the email domain.)Stay... 2024年6月26日 4:14 PM

封面图片

网络犯罪调查和协调中心(CICC)周四表示,不法分子已将发送假GCash消息的操作从短信转移到了在线消息应用程序。

网络犯罪调查和协调中心(CICC)周四表示,不法分子已将发送假GCash消息的操作从短信转移到了在线消息应用程序。 网络犯罪调查和协调中心执行主任Alexander Ramos说,目前这些诈骗信息是通过Viber和脸书Messenger发送的,而不是通常的短信。 他说,这些在线消息平台上中存在的骗局表明了第11934号共和国法令《SIM卡注册法》的效果。自2022年12月27日该法律生效以来,诈骗短信显著减少。 他说:“诈骗者正在通过使用电子邮件发送或通过社交媒体如Viber和脸书 Messenger来绕过我们的短信系统。” 诈骗信息内容如下:“我们想通知您,您的账户正在审核中,请您验证您的账户以继续使用我们的电子钱包服务。” 信息中还包含一个链接,要求用户提供个人和账户详细信息。 他警告公众,务必避免点击来自未知或可疑发送者的链接。 此类诈骗的受害者可以拨打1326联系跨机构响应中心(IARC)热线寻求帮助。 仅在2023年,GCash就封锁了400万个账户,并关闭了810个钓鱼网站和45,000个恶意社交媒体帖子,作为其反诈骗响应的一部分。 GCash是由Globe Fintech Innovations Inc.(GLOBE)拥有和运营的菲律宾移动支付服务。GLOBE估计大约有9400万菲律宾人已注册了GCash,其中有约600万商户卖家和935,000个小规模社区商户。 广告赞助 中菲速递菲律宾 信誉之最物流 中菲海运空运 布偶猫舍 种猫均为赛级布偶,纯散养家庭在菲猫舍 开云2024年重磅推出新的直营站-九游娱乐 免费投稿/曝光/澄清@FChengph 今日新闻频道@cctvPH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