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两年 李家超:所有司局长符合要求不会换人

上任两年 李家超:所有司局长符合要求不会换人 香港特区政府上任届满两周年,特首李家超说,本届港府任内多项工作达成竞选目标,所有司局长都符合要求不会换人。 综合网媒“香港01”和香港电台报道,李家超接受媒体专访时,被问及香港垃圾征费措施一再延后、部分运输及旅游措施出现混乱,是否有官员要被问责。 李家超回应说,目前香港司局长的表现符合他的要求,当然会继续留任。 他随后以“行船”比喻港府团队,说整体而言他希望团队就像一条船,“第一要前进,第二船只的速度应该要越来越快,第三最重要是方向正确”。他认为,这整条船在进步。 针对港府各司长的表现,李家超说,官员之间很难比较,每位官员的范畴都不同,政策基础起点不一样,有人以跑得远为目标,也有人以跳得高为目标。 至于自己的表现,李家超称留待他人评价,他对自己只有要求。他认为特首的工作是使命,任何政策要以无私态度考虑公众利益。 李家超目前任期剩下约三年,被问到会否考虑连任时,他说,目前只想做好行政长官的使命,“尽量争取空间做多点成绩出来,就这个使命,别无他想”。 针对近几个月香港多名终院海外非常任法官突然辞任,其中法官岑耀信更公开指香港法治危殆,李家超对此回应说,这是个别人士看法,也有已离开的法官对香港法治有信心,《基本法》容许海外非常任法官制度,会让这个制度继续下去。 他说,法治精神不是建立在海外法官参与与否,而是每宗案件按法律原则、证据,由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任何干预。 2024年6月22日 3:47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上任两周年|李家超:司局长都符合要求当然可在任内继续推动政策

上任两周年|李家超:司局长都符合要求当然可在任内继续推动政策 行政长官李家超认为,官员要有团队精神,优势互补,亦要有「红队」的概念,欢迎有不同意见。他表示,整体而言,希望团队像一条船要前进,速度亦应该越来越快,最重要是方向正确。被问到所有司局长是否在本届政府任内,都继续推动各自政策,他认为,司局长都符合自己要求,当然会继续。李家超接受本港电子传媒访问时,谈及现届政府各司局长的表现。他认为,官员之间很难比较,因为每位官员的范畴都不同,每个政策基础起点亦不一样,例如有人以跑得远为目标,亦有人则以跳得高为目标。至于自己的表现,李家超说留待他人评价,他对自己只有要求。他认为特首的工作是使命,任何政策要以无私态度考虑公众利益,并希望团队要以这个方向提速提效,认为团队的「整条船」正在进步。被问到三年后任期完结会否争取连任,《基本法》第23条成功立法是否考虑因素之一,甚或有助晋升为国家领导人。李家超表示,担任特首是一个使命,只要有好的事就要做,不要理会时间长短,如果是正确,无论谁去做这个工作,都会推行好的政策,强调要聚焦做好这个使命要求的工作,别无他想。他又说,会全程投入,尽量争取空间,做多些成绩,才会做到最好,符合使命的要求。 2024-06-22 07:04:42 (1)

封面图片

李家超:海外法官参与审议终审法院案件制度不变

李家超:海外法官参与审议终审法院案件制度不变 已辞任的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早前发表有关香港的评论文章,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行政会议前被问到特区政府有否接触对方,表达不同意立场。李家超表示,对于海外法官在终审法院参与审议案件的制度不会变,本港法治制度亦不会因为任何一位法官个人的取态而有所影响。李家超说,现在留任的终审法院海外法官都表示他们对香港的法治很有信心,亦有信心香港的法官会秉持公平、正义,按法治精神、法律原则及法律证据,在不受任何干预下,审讯案件。 2024-06-18 10:39:53

封面图片

李家超总结两年工作:责任重大但使命光荣

李家超总结两年工作:责任重大但使命光荣 在上任两周年之际,香港特首李家超星期六(6月29日)发布影片回顾过去两年工作时说,最大感受是责任重大,但使命光荣。 李家超在个人脸书上发布影片总结两周年工作,并称责任重大,但使命光荣,最重要是无私地做好使命。他还说,展望未来,政府会继续做好搭台和导演角色,为香港创造机遇。 在这段半分钟的影片中,李家超与特首办特别助理黄芷渊一起乘坐天星小轮,在维港讨论香港面对的挑战和困难。李家超说,不怕挑战,为巿民解决问题,当解决时“可能风雨来,海面未必平静”,但解决后“太阳又出来,海面又恢复平静”。 李家超在影片中回顾了过去两年的工作,包括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完善地区治理,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设立香港十八区,成立关爱队,公屋轮候时间缩短,推出鼓励生育的组合,以及大规模招商引资等。 李家超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如政府管治团队就像一艘船,要团结一致,方向要正确、信念要一致、速度要不断加快,遇浪破浪,让这艘船向目标迈进。 李家超在脸书上透露,从星期六起一连两天,将透过影片向巿民分享想法,并借此感谢团队,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他说,“不同业界亦要各展所长,演好自身角色。让我们继续努力,一起建设更美好的香港!” 2024年6月29日 10:49 AM

封面图片

李家超:岑耀信撰文与早前言论矛盾 指不干预法院审讯属香港基因

李家超:岑耀信撰文与早前言论矛盾 指不干预法院审讯属香港基因 辞任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已发出详尽声明,不同意岑耀信的看法。李家超出席行会前回应传媒相关提问时指出,法官的专业,在于其法律知识和经验,不在于政治。他强调,不干预法院审讯案件是香港的基因,特区政府从未、亦不容许任何人干预香港法官的独立审讯,法院一直进行独立审判,不受任何干涉。他对香港的法官感到骄傲,形容他们每位的勇气及坚定维护香港法治的坚持由衷敬佩。李家超提到,2021年岑耀信曾经拒绝参与由英国政府鼓动的政治杯葛,当时他曾引用例子,香港在英治时期是没有民主,但是靠当时的法官按法律和证据作出裁决令法治得以维持,认为民主和法治是两回事,不应混为一谈。不过,岑耀信近日的言论令他感到与他当时的一些说法有所矛盾。李家超说。有3位法官表示要辞任非常任法官,其中一位是郝廉思。他在辞任时表示,继续对香港法院及其人员的全面独立性有完全信心。至于麦嘉琳法官,因为年纪大的原因,任期届满后不打算续任,但清楚说明对法院成员,其独立性和维护法治的决心,抱有信心。李家超说,对香港的法官感到骄傲,形容所有法官坚守司法誓言,严格根据法律原则,维持司法公义。李家超指出,英国官员和政客试图将英国的司法影响力武器化,针对中国和香港特区。政府不会容许这些事情发生,亦会保障法官。 2024-06-11 10:20:52 (2)

封面图片

上任两周年|李家超:海外非常任法官制度可继续「行落去」

上任两周年|李家超:海外非常任法官制度可继续「行落去」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基本法》容许海外非常任法官制度,他会让这个制度继续「行落去」,但香港的法治精神是多元结合,并非建立在海外法官有否参与。李家超接受电子传媒访问时表示,本港法治精神是指每宗案件按照法律原则、证据,由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任何干预,而且他们是专业,海外普通法国家审讯时,很多时都参考很多本港的判决和判词。而在任或因不同理由离开本港的海外法官,对于本港制度和对香港法官独立审判有信心,个别人士有自己看法,但不影响制度,强调司法制度非常透明。至于会否委任东南亚国家的法官,并是否担心认受性问题,李家超表示,一向公开研究不同普通法管辖区,邀请哪些法官成为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强调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他指出,很多人特别法律界,清晰看到近期事情,反映有些国家、官员、政客甚至媒体希望干预某些案件或施压,形容是公然践踏法治,认为要用很明锐眼光看清楚,真正不讲法治就是有关国家或地区。 2024-06-22 07:00:31

封面图片

李家超:港府过去两年推出不少政策已见成效

李家超:港府过去两年推出不少政策已见成效 香港特首李家超说,过去两年,港府推出的不少政策已见成效,有些进展超出预期,并称将发挥香港独有的优势,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经济环境。 李家超星期三(6月2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香港新闻网书面专访时说,过去一年,香港完成了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宪制责任,完成等待了26年的历史使命。国家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政府可全神贯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香港进入疫后复苏第二年,仍面临消费乏力、环球经济欠佳、地缘政治下潜藏国安风险等挑战。李家超说:“我认为今天的香港,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机遇远远大于挑战,重点是我们如何能够将挑战变成机遇,好好发挥香港独有的优势,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经济环境。” 在房屋问题方面,他说,港府为楼市“撤辣”后,楼宇买卖登记大幅回升,楼市稳定发展。此外,公屋轮候时间六年封顶,随着“简约公屋”、公屋提前上楼计划等顺利推展,轮候公屋时间在2026-27年度将降至4.5年。 在刺激消费方面,李家超指出,港府会做好“搭台”和导演的角色,加强与旅游、酒店、餐饮、零售等与盛事活动相关行业的联系,业界也要演好自身角色,抓紧商机,以创新求变的态度,提升质素、内涵、特色和趣味,将人气化为财气。 谈及文化政策,他说,香港正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届港府上任后,一直不遗馀力建立以爱国爱港为核心、与“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我们透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市民对国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李家超续称,港府会积极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全力发展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他坦言,任何政府施政都会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挑战。近年环球经济欠佳,香港不能独善其身,有赖团队“一条船、一条心”,一起想方法解决问题,且必须不断创新求变,积极思考新方法解决问题。 ... 2024年6月27日 9:05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