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加速推进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与Neuralink竞争

中国拟加速推进脑机接口技术发展 与Neuralink竞争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计划筹建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意味着这项新型技术未来有望得到更多政策催化支持,与Neuralink等西方对手竞争。 中国工信部官网星期一(7月1日)发布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其中提到拟邀请相关部门、研究机构负责人、脑机接口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产业和技术专家参与委员会筹建。 方案指出,委员会的业务范围涵盖参与制修定一系列标准,包括:脑机接口典型范式、脑信息采集,预处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测试规范、治理规则等伦理和安全标准。 委员会成立后的工作计划包括:优化完善标准化路线图、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动标准宣贯实施。 彭博社称,脑机接口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技术研究领域,这项新兴技术通过利用来自大脑的信号控制外部设备,如机器人肢体等。开发这项技术最知名的公司是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2016年共同创立的Neuralink。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MARC Groupe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15亿美元(20.37亿新元),2022年市场规模增至17.4亿美元,预计2027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33亿美元。 报道说,这份方案是一个信号,表明北京政府打算加快这项技术的开发,与Neuralink等西方对手竞争。 今年3月全国两会(全国人大、政协年会)期间,脑机接口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突破主要局限于大学附属的研究团队。 今年3月,一名高位截瘫患者在接受清华大学为其实施微创无线脑机接口NEO(神经电子机会)植入手术后,恢复部分生理能力;今年6月,天津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等团队共同开发全球首个可开源的“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MetaBOC,实现培养“大脑”对机器人避障、跟踪、抓握等任务的无人控制。 2024年7月2日 9:01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工信部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

中国工信部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 7月1日,中国工信部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方案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部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筹) 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拟邀请相关部门、研究机构的负责同志等担任,委员拟由脑机接口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产业和技术专家担任,秘书处挂靠单位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挂靠单位将为秘书处提供必要工作条件和经费配套保障。成立后工作计划包括:一、优化完善标准化路线图。二、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三、推动标准宣贯实施。 via 匿名 脑控真的来了,冷锋还能说话么

封面图片

工信部宣布将制定脑机接口标准,正在筹建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之后该委员会将围绕脑电采集、信号获取及处理、信号输出/执行、

工信部宣布将制定脑机接口标准,正在筹建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之后该委员会将围绕脑电采集、信号获取及处理、信号输出/执行、反馈等环节开展脑信息读取与写入等输入输出接口标准,数据格式、传输、存储、表示和预处理标准,脑信息编解码算法标准研究。工信部此举表明在脑机接口领域中国将从以学术研究为主转向更具有针对性的研发。 via Solidot

封面图片

马斯克表示,首位植入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的患者现在可以通过思考来控制电脑鼠标

马斯克表示,首位植入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的患者现在可以通过思考来控制电脑鼠标 标签: #Neuralink #脑机接口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脑机接口赛道风起云涌 Neuralink头号竞争对手正为商业化作准备

脑机接口赛道风起云涌 Neuralink头号竞争对手正为商业化作准备 据了解,Synchron成立于2012年,公司开发了名为“Synchron Switch”的脑机接口(BCI)。该接口在微创手术的帮助下植入大脑运动皮层表面的血管,通过颈静脉连接到大脑,进而令身体活动能力有限的使用者可以用意念操作智能家居设备等。早于2020年8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就授予了其“突破性设备”的认定。2022年,公司7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获得了超额认购,投资者中有比尔·盖茨以及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旗下的基金。Synchron当时预计,一旦FDA的关键实验成功,其设备预计最快能在2024年获得商业批准并正式上市。本次收购Acquandas股权可能预示着产品的上市时间开始临近,公司正在为商业需求做准备。而Acquandas方面拥有独特的技术,可以对接口植入物中的金属进行分层。Synchron首席执行官Tom Oxley表示,虽然两家公司已合作多年,但新的合作将帮助公司继续围绕可植入神经技术和规模进行创新,以满足“非常大的潜在需求”。Oxley说道:“我们认为有数百万瘫痪患者需要这项技术,我们正准备大量生产。”随着设备即将增产,Synchron还希望评估潜在患者的兴趣,公司计划在2月中旬启动患者登记,以便获取有关需求的更多详细信息。Oxley称,“我们希望创建一个机制,让人们可以表达意向,这将帮助我们确定我们首先关注美国各地哪些临床站点的考虑因素。”一直以来,Synchron总被拿来与马斯克的Neuralink作对比,期间前者一度被认为已经领跑了BCI这条赛道。但本周早些时候,马斯克宣布Neuralink已完成首例人类大脑设备植入手术,似乎又占上风。两者相比,Neuralink的系统需要通过开颅手术才能植入患者的脑组织,而Synchron的电机支架设备“Stentrode”只需要做微创手术,风险自然要低一些。有消息称,马斯克在去年7月的一场内部会议上抱怨,Stentrode已经遥遥领先Neuralink的技术。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马斯克高调曝光Neuralink首例人类脑机接口植入 但“滴水式”披露引争议

马斯克高调曝光Neuralink首例人类脑机接口植入 但“滴水式”披露引争议 脑机接口技术被视为具有巨大医疗潜力的前沿科技,加之马斯克自带的流量属性,因此自Neuralink2023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的临床试验批准之后,其相关进展一直备受期待。不过,这次信息披露仅限于马斯克的数条缺乏细节的推文。这样的披露方式也让本来就因动物试验风险等问题而备受争议的Neuralink遭到了专业协会的质疑。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发现,Neuralink的相关试验并未在美国政府维护的临床试验数据网站上登记,与之对比,Synchron、BrainGate等竞争对手都详细披露了试验信息。“滴水式”披露引批评“昨天,第一位人类患者接受了来自Neuralink公司的植入手术,目前恢复良好。初步结果显示的神经元检测很有前景。”马斯克在X平台上说道。随后,马斯克又在另一条推文中分享了他对Neuralink的未来规划。他表示,公司的第一个产品叫“心灵感应”(Telepathy),大脑植入设备后,只需通过意念就能控制手机、电脑等“几乎所有设备”。首批使用者将是失去四肢功能的人,他以已故的瘫痪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来阐释其产品的目标效果:“想象一下,斯蒂芬·霍金的沟通速度也许能比打字员或拍卖师更快。这就是我们的目标。”马斯克推文 图片来源:X平台闻此消息,因公受枪伤而导致瘫痪的明尼苏达州前警官Jamie Morales显得非常激动。“当我听到消息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不是我?我想成为第一个。我就在这儿,如果他们需要我的话我愿意。我准备好迎接技术突破了。”他对肯塔基州地方电视台WKYT表示。然而,马斯克的推文寥寥数语,并未提到外界关注的试验具体细节,例如试验总共招募了多少人,下一步的植入计划,以及植入者需要多少时间练习使用设备等。美国医学伦理组织“负责任医生委员会”1月30日表示,马斯克的说法“尚未得到独立方的证实”,“没有更多的信息,无法判断Neuralink是否取得了任何成果。”为了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月30日向Neuralink发送了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同时,每经记者还注意到,Neuralink的试验项目没有在美国政府建立的临床试验数据网站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与之相比,Neuralink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Synchron的三次临床试验均在clinicaltrials.gov上做了试验方案的详细登记和更新。同样试图帮助瘫痪和失语患者恢复沟通能力的BrainGate公司试验在2009年即提交了研究方案,并在1月31日做了最近一次信息更新。Synchron的临床试验信息 图片来源:Clinicaltrials.gov由于Neuralink的本次研究获得了FDA的“研究性器械豁免”(Investigational Device Exemption)地位,仅为收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因此可以免除不少以上市销售为目的的医疗器械管制措施。每经记者注意到,需要强制注册临床试验信息的项目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需在专业医学期刊发布论文的研究、受FDA管制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等情况。2023年12月,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旗下杂志《IEEE综览》的记者Michael Nolan曾根据美国《信息自由法》向FDA申请公开Neuralink获得“研究性器械豁免”的相关资料和过程,但未有更多信息流出。Michael Nolan的信息公开申请 图片来源:FDA“负责任医生委员会”研究倡议主任Ryan Merkley对《科学美国人》杂志表示,马斯克的习惯是画很大的图景但提供很少的细节信息,这次发言就是“最大的例证”,因为“没有接受植入的患者或其医学状况的任何信息,而患者的疾病不同,判断成功的标准也大相径庭。”不过,布朗大学教授、曾创办过脑机接口企业Cyberkinetics的John Donoghue在接受该杂志采访时解释称,学界的习惯是看完整论文,因此并不喜欢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一点一点“滴水式”透露信息的做法,不过Neuralink是一个商业实体,因此其做法也无可厚非。争议不断值得注意的是,Neuralink的进展并非行业领先。据马斯克传记作者Walter Isaacson透露,马斯克最关注的对手就是Synchron,其临床试验获批更早。据悉,该公司在2023年已经让6名严重瘫痪者用Synchron设备进行简单的数字设备操作,并将在2024年8月结束本轮可行性试验。据Walter Isaacson,心急的马斯克多次督促Neuralink的工程师加快进度。“过往的试验显示出设备的侵入特性和公司员工匆忙行动所带来的严重安全隐患。” 负责任医生委员会在1月30日的声明中批评指出。实际上,过去数年来围绕Neuralink的争议一直不曾停歇。据路透社1月26日报道,美国交通部就Neuralink公司运输有毒气体二甲苯等危险品的不规范行为而对其罚款2480美元,而这一罚款正是源于负责任医生委员会的投诉。Neuralink另一大争议点是其前期动物实验造成了过多的动物死亡,路透社、连线杂志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追踪报道。据路透社2022年12月报道,Neuralink公司的试验导致超过1500个动物死亡,有员工在内部写信指出,公司赶进度造成了许多员工压力过大、准备不充分,从而增加了受试动物非必要的痛苦和死亡。2023年11月,4名美国议员联名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马斯克是否在其技术安全性上误导了投资者,因马斯克在X平台上表示“没有猴子因Neuralink的植入而死亡”。在动物伦理争议之外,不少人也对Neuralink的技术路径和马斯克的宏大愿景提出批评。负责任医生委员会认为,马斯克的目标是通过Neuralink的技术“实现与人工智能的共生”,这样的路径却并不一定和治疗患者的最佳方法相一致。此外,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已经证明在改善患者健康上取得了进展,Neuralink的开颅植入方法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负责任医生委员会声明截图 图片来源:官网截图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教授、被誉为“脑机接口之父”的米格尔·尼科莱利斯此前也曾表示,侵入式脑机接口是为了科学研究,对患者并不是最优选择,植入方法应该仅限于非常严重的病例。尽管争议重重,“多金”的马斯克对脑机接口领域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布朗大学教John Donoghue就表示,当年他成立Cyberkinetics时需要约1亿美元的资金,但难以筹到。当前,在学界的知识积累基础上,马斯克又把钱带进来了,“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有一天将会出现一款商业(脑机接口)产品可以帮助人类。”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推迟第二名患者手术

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推迟第二名患者手术 美国巴罗神经学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劳顿表示,埃隆·马斯克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原定于24日将其设备植入第二名受试者体内,但由于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被迫暂停。劳顿在电话中表示,该受试者的健康问题使其不适合参与 Neuralink 对其实验设备研究。替代候选人可能会在下个月在巴罗的医疗中心接受手术。劳顿说:“为这样的试验选择合适的患者非常重要,临床和外科领域的每个人都希望一切顺利。”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