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财政司长:去年香港管理资产规模在31万亿港元以上

港财政司长:去年香港管理资产规模在31万亿港元以上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虽然去年港股整体下跌,但香港管理的资产规模稳站在31万亿港元(下同,5355亿新元)以上,增长约2.1%。 陈茂波星期天(7月7日)发表网志称,香港金融市场经历了充满挑战的2022年,即使去年在多重压力下,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仍展示出强劲韧性。 他进一步说,去年港股整体下跌了约13.8%,但香港管理的资产规模稳站在31万亿港元以上,温和增长约2.1%,当中约三分之二的资产来自香港以外的投资者,跟过去相若;私募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去年也录得稳健增长,规模超过17万亿港元,香港继续稳坐亚洲区内第二大私募基金管理中心的地位,仅在庞大的中国大陆市场之后。 同时,受惠于私人银行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强劲表现,去年录得的净资金流入更较2022年增长超过3.4倍,接近3900亿港元。 陈茂波强调,这些数字已充分说明,“此前一些对资金离开香港的担忧,是不必的”。 他说,上述数字也反映尽管国际地缘政治风云变幻,不同地方的投资者对大陆和对香港市场的前景,依然有所憧憬。 陈茂波也在网志中称,香港“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推出四个多月,共接获逾3800宗查询,340多宗申请,原则上已批准了117宗个案。若该300多宗申请全数获批,以3000万港元投资额计算,预计可为香港带来超过100亿港元的资金。 谈及星期三(7月10日)起非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可申办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安排,陈茂波表示,不少在香港的外企高管都感到非常雀跃,并相信此举有助吸引更多海外高资产净值人士和专业人士赴港,以香港作为开拓大陆以及亚洲业务的根据地。 2024年7月7日 6:17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陈茂波:去年本港管理资产规模逾31万亿港元 温和增长约2%

陈茂波:去年本港管理资产规模逾31万亿港元 温和增长约2%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证监会将于本月发表去年度《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报告。他说,香港去年在多重压力下,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展示出强劲韧性,香港管理的资产规模稳站在31万亿港元以上,温和增长约2.1%,当中约三分之二资产来自香港以外的投资者,同过去相若。私募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去年亦录得稳健增长,规模超过1万7千亿港元,香港继续稳坐亚洲区内第二大私募基金管理中心的地位,仅在庞大的内地市场之后。 陈茂波在网志说,受惠于私人银行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强劲表现,去年录得的净资金流入更较2022年增长超过3.4倍,接近3900亿元。而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资金净流入亦持续增加,在去年净流入超过870亿港元,按年大幅增加超过90%。他指出,有关数字已充分说明,此前一些对资金离开香港的担忧是不必要。 陈茂波又说,有关数字亦反映,即使国际地缘政治风云变幻,不同地方的投资者对内地和对香港市场的前景,依然有所憧憬,最重要是香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及不断宣传解说国家发展持续稳步向好,中央对港坚实支持,以及「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 他又指,香港能继续成为全球重要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维持便捷的对外联系是重要因素之一,而国泰日前宣布,将于本月内向政府全数回购余下的50%优先股,标志著本港航空业稳步走向全面复常。 陈茂波表示,中央挺港惠港措施陆续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不断深化和丰富,加上香港自身努力,包括推出吸引家族办公室的税务措施、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大力抢企业、招人才等政策,政府有信心良好势头将会持续,本港的财富及资产管理业务必处于全球领先位置。 2024-07-07 10:55:00

封面图片

香港 2023 年管理资产规模逾 31 万亿港元

香港 2023 年管理资产规模逾 31 万亿港元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7 日发表网志表示,香港金融市场经历挑战和多重压力后,2023 年在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方面仍展示出强劲的韧性,有信心良好势头将会持续,相关业务必处于全球领先位置。陈茂波介绍,2023 年,香港管理的资产规模在 31 万亿港元以上,增长约 2.1%,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资产来自香港以外的投资者;私募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 17000 亿港元,香港继续稳坐亚洲区内第二大私募基金管理中心的地位;受惠于私人银行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强劲表现,净资金流入同比增长超过 3.4 倍;在香港注册成立基金的资金净流入超过 870 亿港元,同比增加超过 90%。“这些数字已充分说明,此前一些对资金离开香港的担忧是不必要的。” 陈茂波说,“上述数字也反映出尽管国际地缘政治风云变幻,不同地方的投资者对内地和对香港市场的前景依然有所憧憬。”(新华社)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料赤字突破1000亿港元

港财政司长料赤字突破1000亿港元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香港今年的整体经济和资产市场表现都较预期逊色,并预计本年度综合赤字可能略超过1000亿港元(下同,约171亿新元)。 综合《星岛日报》和香港电台报道,陈茂波星期一(12月4日)在香港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说,港府目前的财政状况仍然相当稳健,去年政府债务相对于本地生产总值比率大约4.3%,较主要经济体低。 不过,在全球经济挑战重重、地缘政治环境复杂,以及全球利息上升等背景下,陈茂波指出,香港今年的整体经济和资产市场表现都较预期逊色,因此相关的政府收入,例如地价和印花税都受到影响。 他预计本年度的综合赤字可能略超过1000亿元,比港府2月份公布《财政预算案》时估算的544亿元还高。 陈茂波也在会议上说,香港第三季经济按年增长4.1%,但全年预测向下修订至3.2%。他认为香港明年经济将面对不少挑战和不确定性高的外围环境,但整体经济应可从冠病疫情的阴霾中进一步恢复过来,预测2024年经济增长将介于0.5%至4.0%。 2023年12月4日 9:26 PM

封面图片

【香港财政司长:香港正在探索虚拟资产试点项目】

【香港财政司长:香港正在探索虚拟资产试点项目】 在今日举办的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上,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以视频形式出席科技周时指出,香港正探索一些试点项目,借以测试虚拟资产及其于金融市场的应用所带来的效益,项目涉及NFT(非同质化代币)、债券代币化及数码港元。

封面图片

【香港财政司司长:稳慎推进虚拟资产业在港发展】

【香港财政司司长:稳慎推进虚拟资产业在港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文《稳慎推进虚拟资产业在港发展》,提到代币化的绿色债券预计年底前推出,这将成为全球首批代币化的政府绿色债券,金管局亦正研究数码港元,可作为衔接法定货币与虚拟资产之间的骨干和支柱,为推动更多创新提供所需的配套。此外金管局已于较早前进行咨询,探讨如何规管用作支付用途的稳定币,稍后会公布下一步的跟进工作。陈茂波强调,在稳守安全、适切管控风险的前提下,拥抱创新必定能为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新力量,而其潜力的发挥和应用的创新,需要相关技术及整个生态圈发展,包括虚拟货币、虚拟资产交易所、元宇宙开发及以代币化方式进行证券发行、贸易金融等的创新应用。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多数市民反映港府无须再推大幅纾缓措施

港财政司长:多数市民反映港府无须再推大幅纾缓措施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星期天(2月11日)说,大部分香港市民反映港府无须像过去那样再大幅推出纾缓措施。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陈茂波说,绝大部分公众对预算案的反映,是政府不需要像过去那般推出大幅纾缓措施,主要因为香港经济处于正增长,同时要顾及政府财政承担能力。 香港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公众咨询在去年底展开,将在本月28日发表。陈茂波说,政府在疫情期间开支庞大,预料2023/24年度将录得1000亿港元(下同,约172亿新元)赤字,这是无可避免的。 他指出,资产市场状况欠佳,导致政府地价和印花税收入不理想,但相信这只属周期性情况,只要经济好转、资产市场稳定,政府收入就会回升。政府有决心节流,也会小心谨慎开源,努力培育新产业。 展望新一年,陈茂波说,龙年经济比去年稳定,预期上半年仍有一定挑战,地缘政治因素或令市场波动;待息口稳定回落后,利好外国经济情况并带动需求,相信资产市场和出口表现都将比较稳定。 自2019年以来,香港已有三次财政赤字,2020/21年度财赤最高,达2325亿港元。2019/20年度赤字为106亿港元,2022/23年度赤字为1223亿港元。 2024年2月11日 5:17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