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利用特殊材料展示“隐身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利用特殊材料展示“隐身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在一场上晚会上展示利用特殊材料实现的“隐身术”,并称,“未来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将成衣柜里的日常用品。” 据极目新闻报道,中国视频平台哔哩哔哩星期六(10月28日)在北京举办“bilibili 超级科学晚”上,褚君浩介绍了“多种光学隐身方法的效果测试”,现场展示了利用特殊材料实现的“隐身术”。 褚君浩称,“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不是魔术,而是科学手段。未来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将成衣柜里的日常用品。” 视频显示,褚君浩院士请工作人员手持一块面板,起初透过面板还可看到他的下半身,但将这块材料旋转90度之后,他的下半身消失不见,但能够清楚地看到他身后的舞台场景。 [Media] 据报道,褚君浩的“隐身术”借助了一种让光线有规律折射的神奇材料“柱镜光栅”。该材料由一排排微小圆柱状凸透镜排列组成柱镜光栅,每一根柱状凸透镜都会把背后的物体压缩成一个细条,透镜数量足够多时,就会把物体分解成无数个相同的细条,让人仿佛看不见,从而在视觉上达到“隐身”效果。 此外,褚君浩还展示了其他的隐身方式,包括利用折射率相似的两种物质、平面镜反射成像等。 他认为,未来随着‘隐身’技术和‘超材料’的逐渐成熟,科幻作品里的‘隐身’畅想将逐渐走向现实;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隐身’装备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私密性更好的隐形房间,隐形助听器等。 对于褚君浩展示的“隐身术”,有网民表示期待,称“看完真的很感慨,科技永远在更新,未来说不定真能穿上一件隐身衣呢”、“天马行空的想象在未来都能实现,好期待”、“看来隐身衣已经不再是科幻作品中的梦想了”、“社恐人士出门必备”。不过,也有人担心,“我的衣柜里不需要这件单品,但是害怕犯罪分子的衣柜里有”、“就怕有人别有用心”。 ... 2023年10月30日 4:06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4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外籍院士

4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新当选的外籍院士名单,共有46人当选。 据中国央视新闻星期四(11月23日)报道,202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30人来自22个国家,其中爱尔兰、马来西亚、南非、挪威、西班牙、匈牙利、伊朗七个国家首次有外籍院士当选。本次增选后,现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54位。 中国工程院2023年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16位外籍院士,包括一名新加坡人西拉姆·拉马克瑞斯纳(Seeram Ramakrishna),研究方向为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 2023年11月23日 9:09 PM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澳大谈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澳大谈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今(9)日举行“澳门大学40周年校庆大学讲坛"讲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以“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系统”为题发表演说,分析了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系统的前沿发展,以及未来发展重点。 澳大校长、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宋永华致欢迎辞时表示,为配合澳门特区政府应对关于海洋利用、海洋防灾减灾与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挑战...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元宇宙很难实现真正的孪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元宇宙很难实现真正的孪生】 金色财经报道,在“上海科技时尚先锋实验室”揭牌上,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表示,“元宇宙这个概念最近很火,我们要理性看待。智能制造领域的数字孪生技术与元宇宙相仿,也是把物理世界转化为对应的虚拟世界,这种转化遇到了两个难题:一是孪生的虚拟世界里没有问题,但真实的物理世界却出现了故障,两个世界很难实现真正的孪生;二是很难将物理世界中的一些物体和性质直接转化为虚拟世界,这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技术研发。”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下周二澳大谈大湾区海洋监测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下周二澳大谈大湾区海洋监测 #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将于11月9日(星期二)举办“澳门大学40周年校庆大学讲坛”讲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就“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系统”为题发表演说,探讨大湾区海洋监测与预报系统的前沿发展,以及未来发展重点。 陈大可乃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同时担任澳大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我国将于 2025 年迎来天然气大发展时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我国将于 2025 年迎来天然气大发展时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表示,中国石油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企业,其天然气产量连续 4 年超过石油产量,相当于给我国天然气时代的到来打了 “前哨”。“十四五” 期间,我国只要年均增气 122 亿立方米,到 2025 年时,天然气年产量就可以达到 2500 亿立方米。我国将继美国、俄罗斯、伊朗之后,跻身年产量 2500 亿立方米级的天然气大国。届时,气油比约 1∶0.88,天然气产量当量将超过石油产量,天然气时代将正式到来。(中国石油报)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创新来自产业,走向产业对社会发展会有更多帮助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创新来自产业,走向产业对社会发展会有更多帮助 今日举办的 2024 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IEEE Fellow 刘明表示,“在集成电路领域,10 年前我们在三大顶会上很难看到中国的文章,但是现在中国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但是我们好像针对一个规则把它弄透了,做好了,这种能力特别强,但在集成电路整个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新的器件结构,在产业上用的 CPU、GPU 等这样一些架构,非常遗憾,没有来自于大陆土生土长人的贡献。”“我觉得非常多的创新来自于产业,如果大家能够勇敢地走向产业,也许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帮助。” 刘明表示,“在座的这么多优秀的年轻人,你们未来是不是如果有这样的贡献,才是真正的不愧于这个时代。”(新浪科技)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