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算力总规模年均增速近30% 工信部:加快出台推动基础设施发展政策

中国算力总规模年均增速近30% 工信部:加快出台推动基础设施发展政策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星期六(8月19日)说,中国算力总规模近5年的年均增速近30%,存力总规模超过1080EB。他提出要深刻认识推进算力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出台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强先进计算、算网融合等技术研究和核心器件设备攻关,加强推进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张云明在2023中国算力大会暨第二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主论坛上发言指出,要深刻认识推进算力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张云明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更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势、知重负重、知难克难,加快推动中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在算力方面每投入1元(人民币,下同)将带动3-4元的GDP经济增长。”张云明介绍,加快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实现对经济发展效能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与此同时,着力构建以算力为核心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优化算力、存力、运力的统筹调度,将进一步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推动算力更好的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源源不断地提供澎湃动能。 张云明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197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算力总规模近5年的年均增速近30%,存力总规模超过1080EB。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33个2022年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名单,为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水平建设树立了标杆。 ...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工信部:中国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工信部:中国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昨天在上海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在大会上透露,我国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最新统计显示,截至 5 月底,全国规划具有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的智算中心已达十余个。从全国来看,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的比重超过了 30%。我国算力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单忠德:目前我国已经培育了 421 家国家级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人工智能企业的数量也超过了 4500 家,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推动制定了 48 项智能制造相关的国际标准,推动完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生态。单忠德表示,工信部将围绕强化开放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夯实产业基座、加快应用落地四方面开展合作。(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加速立体计算实践落地,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与空天信息产业协同发展

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加速立体计算实践落地,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与空天信息产业协同发展 据中证金牛座,7 月 8 日,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在 2024 空天信息大会暨数字地球生态峰会上表示,当前,空天信息、数字地球、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政策利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挑战与机遇并存。历军表示,超高运算能力是推动空天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提供了处理与分析复杂数据的能力,还支撑了各种高精度、高可靠的任务需求,从而促进这些领域的创新和商业化进程,加速算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进而释放为各行业、各区域的发展力。因此,加速立体计算实践落地,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与空天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产业升级、构建产业生态的关键。

封面图片

工信部副部长单忠德:中国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工信部副部长单忠德:中国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在 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单忠德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培育了 421 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人工智能企业的数量也超过了 4500 家,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推动制定了 48 项智能制造相关的国际标准,推动完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生态。工信部将围绕强化开放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夯实产业基座、加快应用落地四方面开展合作。包括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的智能装备,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快 5G 网络和千兆光网的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稳步构建智能高效的融合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智能技术在制造、交通、民生等垂直行业的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支持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培育一批智能车间、智慧工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记者 黄心怡)

封面图片

工信部:加快推动氢能、新型储能、环保装备、绿色智算、智能微电网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工信部:加快推动氢能、新型储能、环保装备、绿色智算、智能微电网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工业绿色转型。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在推进绿色低碳改造方面。深入实施节能降碳行动,主要聚焦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重点领域,协同推进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支持企业建设一批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加快构建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提高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方面。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在航空、船舶、新能源汽车、能源电子等领域率先打造一批绿色供应链。积极探索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的有效方法,推动制定一批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在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方面。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产品开发供给,加快推动氢能、新型储能、环保装备、绿色智算、智能微电网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持续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封面图片

工信部赵志国:推进 5G 千兆光网建设 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工信部赵志国:推进 5G 千兆光网建设 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在 2024 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一要稳步推进 5G 千兆光网建设,统筹推进 5G-A 演进升级和 6G 研发创新。优化算力基础设施的布局,引导东西部算力协同发展,推动算力资源多元化供给,提升算力资源的调度水平,持续发力、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加快国际通信设施、卫星互联网等建设发展,提升国际网络、空间网络通达的服务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攻关突破和成果转换。实施新赛道培育行动,推动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型产业集群,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三是聚焦数实融合,深度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持续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打造 5G + 工业互联网的升级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支撑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封面图片

贵州官方:智能算力占总算力比重超过90%

贵州官方:智能算力占总算力比重超过90% 中国贵州省加快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目前智能算力占总算力的比重达到90%以上。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星期天(4月28日)从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获悉,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正加快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目前智能算力占比达到90%以上,已经成为中国国产化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吴启疆说,贵州加快推动数据中心由“存储中心”向“算存一体、智算优先”提档升级,加快华为云等智算中心落地,目前累计部署智算卡10.17万张,算力总规模达31.76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其中,智算28.83EFLOPS,智算占比90%以上,综合算力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据了解,为培育行业大模型,贵州大力开放场景应用、数据集,正围绕酱酒、煤矿、化工、新材料、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建材八个重点行业及城镇智慧化、乡村数字化、旅游场景化、政务便捷化四个重点领域打造标杆示范。 2024年4月28日 6:02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