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民科赴大陆考察行程增加 学生将行军拉练

香港公民科赴大陆考察行程增加 学生将行军拉练 香港教育局星期三(8月30日)公布新学年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到中国大陆考察的安排,行程将由以往的22个增至26个,部分行程中学生将体验行军拉练。 据明报报道,新学年的行程以二至五天团为主。一天团由八个减至三个,分别到访深圳及广州。另新增七个四至五天团行程,到访广东以外省市,包括上海、重庆、福建、湖南及贵州等。 以重庆的五天团为例,学生须参观重庆骁战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体验各项国防教育相关活动,例如斐然湖徒步行军拉练体验等,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香港教育局称,学校应安排同级学生参加同一个大陆考察团,如打算安排两级学生一同考察,须向教育局提供每级学生人数、拟出发月份及行程排序等资料。局方称,这种情况将视作两个不同的申请,若名额不足,将优先安排较高级别的学生前往。 港教育局去年7月发布21条公民科大陆考察路线,最长有五天团,包括到贵州到访遵义会址,以认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至今年2月局方先启动22条广东省路线供学校选择,行程一至三天。因应冠病疫情,公民科大陆考察延至4月才展开。 港教育局称,学校评价正面,普遍认为大陆考察有助延展课堂所学,能达至预期目标。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蔡若莲:不惩罚缺席公民科内地考察学生 惟对学习欠完整感遗憾

蔡若莲:不惩罚缺席公民科内地考察学生 惟对学习欠完整感遗憾 #港闻 教育局预计,本学年有逾5万名高中生会参与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内地考察团,当中逾3700名学生已出发。教育局称会留意考察团表现若质素欠佳,不会再邀请承办单位入标。 (12/1/18:18)

封面图片

香港本学年预计有五万学生赴陆考察

香港本学年预计有五万学生赴陆考察 香港教育局向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香港本学年预计将有五万名学生赴中国大陆考察。 综合香港中通社和《大公报》报道,香港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星期五(12月1日)举行会议,讨论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以及教师大陆考察等议题。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是香港高中必修科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到大陆考察。 根据香港教育局提交的文件,教育局本学年接获497所申请赴陆考察,涉及逾五万名高中生和5500名教师,多数学校获编配两至三天行程,另有超过40所学校申请参加今年新设的省外考察行程。 据介绍,截至11月24日,已有约3760名高中生和约400名教师,出发前往广东省12个地区、上海、福建、贵州等地考察。 早前有报道指,一天考察团走马观花,学生未能深入了解大陆。 文件中指出,一天团已由八个减至三个,新增七个四至五天广东省外行程,包括上海、重庆、福建、贵州等。较多学校选择两天或以上的行程,当中以广州和深圳等大湾区城市,以及上海行程较受欢迎。 另外,施政报告提出,资助学校新入职教师、公营学校晋升教师必须参加大陆学习团,并增加在职教师到大陆考察的机会。 截至上月底,香港教育局已举办七个新入职教师大陆学习团,以及四个晋升教师大陆学习团,约有1100名教师参加。 2023年12月2日 1:36 PM

封面图片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去年9月取代通识科,要求学生三年内须到内地考察至少一次。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过去一年半推行期间,一直未能起行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去年9月取代通识科,要求学生三年内须到内地考察至少一次。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过去一年半推行期间,学生一直未能起行。 蔡若莲接受商台访问时表示,随著通关复常,高中学生最快能4月启程内地考察,而中五学生则能「优先」出发,「因为佢哋都比较迫切啲」。蔡若莲指,期望校方能把握复活节假期,教育局将负责安排考察行程、出发前简介会及考察后的分享会,认为学校毋须担心,最重要是组织学生出发。#独媒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 #蔡若莲 #狗官冚家亡 #内地考察 #洗脑教育 #盲目忠诚 #无脑效忠

封面图片

文凭试公民科开考 题目涉及内地教育人工智能国民身份认同

文凭试公民科开考 题目涉及内地教育人工智能国民身份认同 中学文凭试首届公民科开考,成绩只分「达标」和「不达标」。所有题目必答,考生可引用资料册上的资料作答。题目分别涉及内地教育发展与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人工智能的应用与资讯素养、以及国民身份认同。全卷42分,包括5题各1分的多项选择题。题目有要求考生分辨佛山、泉州、肇庆是否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国歌条例》内有否提及「国歌可以用作公众场所的背景音乐」;《基本法》的解释权是否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等。其他题目分别有短答及长答题。其中在涉及「内地教育及国家综合国力」的题目,可用的资料包括报章报道中共二十大报告有关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的内容,亦有提供中国教育部有关接受教育的人数。有分题问及为何教育对提升中国综合国力重要;亦要求考生在「经济、科技、文化」中选取两个范畴,说明相关发展如何展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至于涉及「人工智能」的题目,资料引述「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网站有关人工智能的资料、谈及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式以及资讯素养的文章。在分题方面,问及国家安全的两个重点领域、要求考生讨论在教育上应用智能聊天机器人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国民身份认同」的题目方面,资料引述教育局发出有关国民教育建议活动的通函,包括定期升挂国旗及奏唱国歌等,亦引述政府有关内地游学团的新闻公报。有分题问及国民教育活动如何增加学生对国家的认识、解释「参与前往内地的游学团有助加强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的看法。 2024-04-16 13:34:43 (1)

封面图片

中史科伦理宗教科优化措施最快24/25学年于中五及中四实施

中史科伦理宗教科优化措施最快24/25学年于中五及中四实施 教育局表示,会持续检视和优化高中学习领域选修科目,中国历史科和伦理与宗教科的优化措施,最快于2024/25学年分别于中五和中四实施;经济科的优化建议正进行咨询,搜集学校意见,预期最快于2025/26 学年于中四实施;至于音乐科、中国文学科及地理科等优化措施将于稍后公布 。教育局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指出,优化高中课程和评估是恒常学校课程持续更新的一部分,优化方案会按科目的需要推行,课程发展议会与考评局辖下的相关委员会会持续探讨。 文件又提到,文凭试公民科课程已顺利开展和落实,随著本港与内地于去年全面通关,教育局随即启动内地考察的行程,涵盖不同主题,配合公民科的学习。至今年 5 月,累计已有80200名学生参与。根据学校提交的问卷结果,师生对公民科内地考察的评价相当正面。局方强调优化措施让学校配合校情及学生需要灵活运用从四个核心科目释放的100 至 250小时的课时。调查资料显示,与优化措施实施前比较,学生的科目选择更多元,有约6成中四学生修读3个选修科目,较优化施推行前明显上升。另外,有逾6成学校安排学生多参与「 其他学习经历」活动,包括价值观教育活动;有超过7成学校亦指出,教师有更多空间为学生安排更丰富的学习活动及加强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2024-07-02 10:22:53

封面图片

文凭试首届公民科开考 有考生说较想像中容易

文凭试首届公民科开考 有考生说较想像中容易 中学文凭试首届公民科开考,成绩只分「达标」和「不达标」。全卷必答,分别涉及内地教育发展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的应用与资讯素养、以及国民身份认同。在何文田一个试场,有不少考生认为题目比较简单,有信心取得「达标」的成绩,又提到考试前没有花太多时间温习公民科。有考生形容,部分题目只要有基本常识都能作答,试卷的深浅程度与考评局提供的样本试卷相若。亦有考生表示,有充分时间完成试卷,更提早约半小时交卷。有考生表示,公民科只分「达标」和「不达标」,所以不用「追成绩」,可以利用更多时间温习其他科目。创知中学公民科主任列豪章表示,试卷的程度及题目的数量符合预期,估计约9成考生能取得「达标」的成绩。他表示,题目没有过于艰深的字眼,问题内容亦属预料之内,又表示试卷没有要求学生表达立场的题目,不用作正反讨论等,认为考生只要适当运用资料、加上课堂所学,就能取得一定分数。 2024-04-16 12:31:41 (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