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逝世 生前领导创造克隆羊“多莉”

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逝世 生前领导创造克隆羊“多莉” 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Ian Wilmut)教授逝世,享年79岁。他生前领导的研究团队创造了世界第一只克隆哺乳动物:小羊“多莉”。 法新社报道,维尔穆特2018年从爱丁堡大学退休,同年透露自己罹患帕金森综合征,并宣布支持对该病进行新的研究。他当时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说,帕金森病将缩短他的寿命,尤其会改变他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是大脑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动作迟缓、震颤、僵硬、行走不平衡等问题,还会面临一系列非运动并发症,如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以及疼痛和其他感觉障碍。这些症状的发展会带来高残疾率和护理需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有超过850万人受影响。 1996年,维尔穆特领导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团队创造了小羊“多莉”。它是第一只从成体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这一震撼世界的突破带动了动物学和医学研究的新进展。 爱丁堡大学副校长马蒂森(Peter Mathieson)说,维尔穆特是“科学界的泰斗”,克隆“多莉”的工作“改变了当时的科学思想”,也继续推动了当今再生医学领域的许多进展。 罗斯林研究所现任所长惠特罗(Bruce Whitelaw)说,维尔穆特的逝世是个令人悲痛的噩耗,“科学界失去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焦虑可能使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增加一倍

焦虑可能使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增加一倍 研究小组利用2008年至2018年期间的英国初级保健数据,对109,435名50岁以后患上焦虑症的患者进行了评估,并将他们与878,256名没有焦虑症的匹配对照者进行了比较。然后,他们追踪了帕金森病特征的存在情况,如睡眠问题、抑郁、震颤和平衡障碍,从焦虑诊断开始,直到帕金森病诊断日期的前一年,以帮助他们了解每个组别随着时间的推移患帕金森病的风险,以及他们的风险因素可能是什么。研究小组确保对研究结果进行调整,以考虑到年龄、性别、社会贫困程度、生活方式因素、严重精神疾病、头部创伤和痴呆症等可能影响焦虑症患者病情发展的因素。因此,他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焦虑症患者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增加了两倍。他们还证实,抑郁、睡眠障碍、疲劳、认知障碍、低血压、震颤、僵直、平衡障碍和便秘等症状是焦虑症患者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因素。共同第一作者胡安-巴索-阿瓦雷兹博士(UCL 流行病学与健康)说:"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据估计,到2040年将有1420万人受到影响。"众所周知,焦虑是帕金森病早期阶段的一个特征,但在我们的研究之前,50 岁以上新发焦虑症患者患帕金森病的预期风险尚不清楚。通过了解焦虑和提到的特征与 50 岁以上罹患帕金森病的较高风险有关,我们希望能够更早地发现病情,并帮助患者获得所需的治疗"。帕金森病是世界上发病率增长最快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影响着全球近 1000 万人。这种疾病是一种渐进性疾病,是由于大脑中控制运动的黑质部位的神经细胞死亡造成的。由于一种名为α-突触核蛋白的蛋白质堆积,这些神经细胞死亡或受损,失去了产生一种名为多巴胺的重要化学物质的能力。由伦敦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德国戈廷根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开发出一种简单的血液检测方法,利用人工智能在帕金森病症状出现前七年就能预测出帕金森病。共同第一作者安妮特-施拉格教授(UCL皇后广场神经病学研究所)说:"对焦虑症的研究不如对帕金森病其他早期指标的研究深入。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探讨早期焦虑的发生与其他早期症状以及帕金森病早期的潜在进展之间的关系。这可能有助于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对其进行更好的治疗"。研究人员建议,今后的研究应探讨为什么 50 岁以上新发焦虑症患者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更高,以及焦虑症的严重程度是否会影响他们的预后。编译自/ScitechDailydoi: 10.3399/bjgp.2023.0423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中发现一维外尔费米子

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中发现一维外尔费米子 外尔费米子是一种在高能物理理论中被预言存在的粒子。它被理论预言可以存在于所有奇数维度(一维、三维)体系中,但目前人们对固体中外尔费米子的研究均在三维体系中开展,即三维外尔费米子。理论预言的最低维度(一维外尔费米子)仍未在实验中发现。根据发表在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袁翔课题组和合作者一起,在低维准粒子激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联合团队通过强磁场在三维拓扑绝缘体五碲化铪(HfTe5)中,发现了一维外尔费米子,并探索了其特殊的电磁响应。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科学家将流行药物类别与阿尔茨海默氏症风险降低18%联系起来

科学家将流行药物类别与阿尔茨海默氏症风险降低18%联系起来 美国神经病学会医学杂志《神经病学》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也可能与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有关。不过,这项研究表明的是一种相关性,而不是证明勃起功能障碍药物会直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勃起功能障碍药物是通过扩张血管让更多血液流过而发挥作用的,最早是为治疗高血压而开发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种药物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降低有关。研究报告的作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露丝-布劳尔(Ruth Brauer)博士说:"虽然我们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新疗法方面取得了进展,这些新疗法可以清除早期患者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但我们仍然迫切需要能够预防或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展的疗法。这些结果令人鼓舞,值得进一步研究。这项研究涉及 269725 名男性参与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为 59 岁,刚被诊断出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没有任何记忆或思维问题。然后对他们进行了平均五年的跟踪调查。该研究对55%有勃起功能障碍药物处方的参与者和45%没有处方的参与者进行了比较。研究期间,有 1119 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在服用勃起功能障碍药物的参与者中,有 749 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当于每 10000 人-年中有 8.1 例。人年既指参与研究的人数,也指每个人参与研究的时间。在未服用药物的患者中,有 370 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相当于每万人年 9.7 例。研究人员在对年龄、吸烟状况和饮酒量等可能影响阿尔茨海默氏症发病率的其他因素进行调整后发现,服用勃起功能障碍药物的人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几率比不服药的人低 18%。在研究期间开出处方最多的人群中,这种关联性最强。布劳尔说:"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了解更多有关这些药物的潜在益处和机制,并研究最佳剂量。有必要对男性和女性参与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确定这些发现是否也适用于女性。"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面部电刺激会影响情绪感知 微笑是看到幸福的秘诀

科学家发现面部电刺激会影响情绪感知 微笑是看到幸福的秘诀 一股无痛的电流瞬间操纵着肌肉,让人情不自禁地露出短暂的微笑。这是首次证明面部电刺激会影响情绪感知。科布博士希望这项研究能探索出治疗抑郁症或影响表达的疾病(如帕金森症和自闭症)的潜在方法。刺激装置特写。资料来源:埃塞克斯大学他说:"有控制地、短暂而微弱地激活面部肌肉,就能让原本中性甚至略带悲伤的面部产生快乐的错觉,这一发现具有突破性意义。它与关于面部反馈在情绪感知中的作用的理论辩论有关,并具有未来临床应用的潜力。"科布医生使用的是法国医生 Duchenne de Boulogne 在 19 世纪首次开发的一种技术的现代化版本。这段视频介绍了这一突破性技术。资料来源:埃塞克斯大学达尔文在《人和动物的情感表达》一书中发表了杜肯的研究成果,这是他关于进化论的第三部重要著作。然而,为了确保参与者的安全和更好地控制微笑,新实验的电压被调低了。实验方法和结果通过使用计算机,研究小组能够以毫秒级的精度控制微笑的开始。共有47人参加了埃塞克斯大学的这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杂志上。他们看到了数字头像,并被要求评估它们看起来是快乐还是悲伤。在一半的试验中,微笑肌肉在表情开始时被激活。结果表明,500 毫秒的微弱微笑足以诱发幸福感。科布博士说,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面部反馈,他希望能扩大这项研究。他说:"我们目前正在开展更多研究,以进一步探索健康参与者的这一现象。不过,我们希望将来能将这种技术应用于探索面部情绪识别,用于帕金森病等疾病患者,因为众所周知,帕金森病患者的自发面部模仿能力下降,面部情绪识别能力受损。此外,我们还发布了相关指南,以便其他研究人员能够安全地开始使用面部肌肉电刺激技术。"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章泽天现身科学界奥斯卡 自曝家族病史

章泽天现身科学界奥斯卡 自曝家族病史 她也为一位科学家的发言深深感动,“他们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经历,牺牲了对家庭的陪伴,换来了全人类的进步。”同时,章泽天还透露家族中有帕金森基因,并表示自己在摄入过多咖啡因或睡眠不足时,大拇指已经开始会有点发抖。公开资料显示,科学突破奖目的是为了表彰全球最杰出的物理、数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2024年的科学突破奖主要奖励在癌症、帕金森领域以及在量子场论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据介绍,帕金森病,也常被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及神经系统老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帕金森最为显著的症状就是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强直,中晚期患者出现姿势平衡障碍。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科学家搞清楚大脑如何清除垃圾

科学家搞清楚大脑如何清除垃圾 大脑有约 1700 亿个细胞,它们在执行例行任务时会产生大量垃圾。为了保持健康,大脑需要清理掉垃圾。但它是如何清理清除垃圾的?两个研究团队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三篇论文,详细描述了大脑的垃圾清理系统。这项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的理解、治疗和预防脑部疾病。研究发现,睡眠时慢电波会将细胞周围液体从大脑深处推向表面,然后通过一个复杂分界面将液体中的垃圾吸收到血液中,带到肝脏和肾脏,排到体外。其中一种垃圾是淀粉样蛋白,它会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形成黏性斑块。华盛顿大学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 Jeffrey Iliff 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垃圾清理系统受损了,如果能恢复清理系统也许有可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via Solido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