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签署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

中国签署联合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当地时间9月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 根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发布的新闻稿,《协定》包括海洋遗传资源获取和分享、海洋保护区设立、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转让等内容,旨在为全球海洋治理进一步建章立制。《协定》谈判于2004年开始,历经近20年后,于今年6月最终达成。 新闻稿说,中国以国家主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参与《协定》谈判进程,对《协定》最终达成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此次在《协定》开放签署首日即签署这一重要法律文件,再次体现了中国对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真正多边主义的践行和维护。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深蓝(2003)》简介:深蓝(2003)以海洋为主题,展现海洋深处的神秘世界,记录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如鲸鱼、海豚、鲨鱼等的生活

《深蓝(2003)》 简介:深蓝(2003)以海洋为主题,展现海洋深处的神秘世界,记录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如鲸鱼、海豚、鲨鱼等的生活习性,以及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呼吁人们保护海洋环境,关注海洋生物的生存 标签: #深蓝2003 #纪录片 #海洋生态 #海洋生物 #环保主题 文件大小 NG 链接:

封面图片

联合国达成保护《公海条约》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封面图片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主席团6月21日宣布COP15第二阶段会议改于2022年12月5-17日在公约秘书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主席团6月21日宣布COP15第二阶段会议改于2022年12月5-17日在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新闻稿称,此举是为了加快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进程,综合考虑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并经过了中国政府、公约秘书处、加拿大政府协商。中国将继续作为COP15主席国,领导大会实质性和政治性事务。COP15主题和会标等大会主要元素保持不变。 公约秘书处声明指会议“预计将通过一项新的保护自然的世界协议”,未提及改期原因。 计划中的协议的核心是到2030年保护地球至少30%的陆地和海洋。环保人士早些时候曾警告称,这项高风险的协议可能会因拖延而受到威胁。根据联合国环境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最新报告,到2020年只有17%的陆地栖息地和约7%的海洋区域得到保护。 (生态环境部,法新社)

封面图片

《海洋(2009)》简介:海洋(2009)以广阔的海洋为主题,展现海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壮丽的海底景观以及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

《海洋(2009)》 简介:海洋(2009)以广阔的海洋为主题,展现海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壮丽的海底景观以及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通过精美的画面和震撼的音效,呼吁人们关注海洋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标签: #海洋2009 #纪录片 #海洋生态 #海洋生物 #环保主题 文件大小 NG 链接:

封面图片

中国与尼加拉瓜正式签署自贸协定

中国与尼加拉瓜正式签署自贸协定 中国商务部宣布,中国正式与尼加拉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据中国商务部官网发布的新闻稿,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尼加拉瓜总统投资、贸易和国际合作顾问劳雷亚诺(Laureano Ortega)代表中尼两国政府,通过视频方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加拉瓜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新闻稿指,商签中尼自贸协定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的重要举措。两国于去年7月启动自贸协定谈判后,双方工作团队密集开展磋商,高速度高标准推进谈判,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了谈判。 通过自贸协定,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等领域将实现高水平相互开放。协定各领域案文规则充分体现了现代化、高水平和包容性。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这是中国首次签署以负面清单方式开放跨境服务贸易(含金融服务)和投资的自贸协定。根据协定,中尼双方最终零关税产品占总体税目比例均超过95%。享受零关税待遇的产品包括中国产的汽车(包含新能源汽车)、摩托车、电池、光伏组件、服装和纺织品等,以及尼产的牛肉、虾、咖啡、可可等。 据报道,中尼自贸协定是中国对外签署的第21个自贸协定,尼加拉瓜是中国第28个自贸伙伴,也是继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之后,中国在拉丁美洲地区的第五个自贸伙伴。 报道称,自贸协定的签署是中尼双边经贸关系史上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持续释放两国复交红利,进一步激发双边贸易投资合作潜力,推动中尼经贸合作提质升级,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协定签署后,双方将分别履行各自国内程序,推动协定早日生效实施。 资料显示,中国大陆与尼加拉瓜在1985年建交,1990年尼加拉瓜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与中国大陆断交。2021年12月9日,尼加拉瓜宣布与台湾断交,次日与中国大陆在天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加拉瓜共和国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封面图片

海洋生物学家在海底热液喷口与锰结核区发现意想不到的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学家在海底热液喷口与锰结核区发现意想不到的生物多样性 科学家们通过对海洋物种的详细收集和 DNA 分析,发现了深海环境,特别是热液喷口和锰结核周围意想不到的生物多样性。这些发现表明,结核内存在孤立和独特的物种以及潜在的生殖栖息地,凸显了这些区域的生态重要性。海洋生态学家萨宾-戈尔纳(Sabine Gollner)强调,鉴于这些独特物种面临灭绝的高风险,在考虑深海采矿时必须谨慎。图为海底锰结核区。资料来源:ROV KIEL6000 GEOMARNIOZ的海洋生态学家萨宾-高尔纳(Sabine Gollner)说:"这项研究再次表明,在允许对这些栖息地中的矿物进行商业性深海开采之前,我们应该非常谨慎。"隔离动物在她的博士研究中,迪亚兹-雷西奥-洛伦佐研究了她在汤加岛附近澳大利亚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的劳盆地热液喷口收集到的桡足类。她利用大型水下机器人,采集了大量这种在这些栖息地中占主导地位的虾类小动物。这些样本是从一个盆地内的不同地点采集的。通过DNA分析,她发现不同的种群生活在彼此隔离的环境中,种群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在更远的盆地,她采集到了看起来相同的标本,但根据其 DNA 的组成,它们甚至应该被视为不同的物种。Coral Diaz-Recio Lorenzo(中)与法国潜水器 Nautile 一起潜水,从热液喷口采集样本。船只:Porquois Pas?图片来源:Christophe Brandily在结核上生活她研究的第二部分涉及从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采集的锰结核样本,这是太平洋四五千米深处的一个大区域。她发现,在这些结核中,通常可以发现 10 到 15 个线虫、桡足类动物和其他动物个体,有时甚至超过 200 个。其中许多动物似乎是结核特有的,因为在这些结核周围采集的沉积物样本中没有发现它们。一些动物甚至可能将结核作为繁殖的栖息地,因为 Diaz-Recio Lorenzo 在结核内发现了虫卵。NIOZ 海洋生态学家萨宾-高尔纳(Sabine Gollner)是迪亚兹-雷西奥-洛伦佐博士研究的共同发起人,她对热液喷口周围和锰结核中发现的生命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感到非常惊讶。"所研究的地点都是目前正在勘探矿物的区域。但这项研究表明,对于未来可能进行的深海采矿,我们应该格外小心,因为这些独特的物种有很高的灭绝风险"。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