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中心任务

习近平: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中心任务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夕问候全国农民和“三农”工作者,强调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中心任务,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 新华社星期五(9月22日)报道,习近平说,今年,中国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稳住农业基本盘,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 中国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据新华社早前报道,设立这一节日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营造重农强农氛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据新华社报道,胡春华星期二(11月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暨秋冬“三农”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二

据新华社报道,胡春华星期二(11月1日)在北京出席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暨秋冬“三农”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抓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为夺取明年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月光新资讯

封面图片

李子柒在农民丰收节前首度露面了。

#内幕消息 李子柒在农民丰收节前首度露面了。 李子柒在沉寂的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做乡村振兴的相关工作,我听闻她收了很多年的蜂蜜,帮农民们拓展销路,还到内蒙古帮农民收过优质有机肥(不含化学物质不污染土质,肥效慢、持久,绿色环保),一订就订了人家三年产量。 期间没发视频,无宣传稿,就很踏踏实实的在做助农的实事,穿针引线为农民增收。很好奇她未来发布的视频,会是什么形式的,怎样的一个个新系列。

封面图片

习近平: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复兴

习近平: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复兴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复兴,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星期二至三(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习近平在会上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说,中国2023年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要求,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习近平提到,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他还要求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帮扶措施,增强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报道称,会议也传达学习了习近平重要指示,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讨论稿)》。 会议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 2023年12月21日 8:35 AM

封面图片

【 豆瓣8.5 纪实】《中国农名调查》一部透视中国农民问题的不可多得的警世之作。作者历时三载,跑遍安徽五十个县的农村作深入的地毯

【 豆瓣8.5 纪实】《中国农名调查》一部透视中国农民问题的不可多得的警世之作。作者历时三载,跑遍安徽五十个县的农村作深入的地毯式采访,研究和收集了大量有关文献和资料,还采访了一些从中央到地方的省外单位和个人、政要和学者。作者从动笔到付梓,三易其稿,对几件曾惊动中央的重大涉农事件作了详实的叙述,可以看出有些地方出现的弄虚作假已严重到了何等地步。

封面图片

【书名】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

【书名】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 【作者】温铁军 【格式】#pdf 【分类】#三农 #中国 #城乡 #制度变迁 #二元结构 【简介】本书第一版时,他刚因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与被农村基层的草根试验所证伪的那些主张不同的观点而遭到体制内“拆庙赶和尚”的尴尬境遇,于是他说:写此书乃“立此存照”,读此书需“细看注脚”;出第二版时,虽然他从本土实践中提出的“三农问题”已经被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发起并推动的当代“新乡村建设”也已经家喻户晓,但他却再次遭遇尴尬,于是他说:改此书乃“以正视听”,读此书则“窥斑全豹”。 温铁军,被中国媒体称为“用脚做学问”的“温三农”和“9亿农民的代言人”,是我国当代新乡村建设试验创新研究的开拓者。 阅读: 频道:@sharebooks4you 群组:@sharing_books4u

封面图片

习近平:中国将设“全球南方”研究中心

习近平:中国将设“全球南方”研究中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五(6月28日)宣布,为更好支持“全球南方”合作,中方将设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未来5年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1000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名额、提供10万个研修培训名额,并启动“全球南方”青年领军者计划。 根据中国外交部官网发布的新闻稿,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作出上述宣布。习近平说,中方将继续用好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同有关方共同设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三方合作示范中心,支持“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发展。 中国将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续设南南及三方合作基金,增加1000万美元(约1358万新元)等值人民币捐款,用于支持“全球南方”农业发展。中方愿同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商谈自由贸易安排,继续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发起的促贸援助倡议并持续注资“中国项目”,欢迎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加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从现在起至2030年,中国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额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 习近平说,在近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国与国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全人类发展与进步,始终是各国不懈探索的重大命题。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他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治树立了历史标杆。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汇聚了强大合力,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历史智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球南方”应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主权平等的原则、夯实相互尊重的基础;要实现和平安全的愿景;要汇聚共筑繁荣的动力;要秉持公道正义的理念;要展现开放包容的胸襟。 ... 2024年6月28日 12:01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