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禁戴回教头巾 联合国人权办批评

巴黎奥运会禁戴回教头巾 联合国人权办批评 联合国星期二(26日)强调,法国禁止运动员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佩戴回教头巾,是反对大多数女性着装规范的行为。 法新社报道,联合国人权办发言人乌尔塔多在日内瓦对记者说:“任何人都不应强加给女性穿什么或不穿什么。” 在乌尔塔多发表此番言论前,法国体育部长表示,根据法国对世俗主义的严格规定,运动员将被禁止在巴黎奥运会期间佩戴回教头巾。 法国体育部长欧迪亚卡斯特拉星期日重申,政府反对在体育赛事期间展示任何宗教标志。 “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禁止任何类型的传教活动,这意味着公共服务中的绝对中立,”她告诉法国三台电视台,“法国队不会戴头巾。” 乌尔塔多没有直接评价法国的立场,但她强调,《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排除了歧视性做法。 乌尔塔多说:“该公约的任何缔约国都有义务改变基于性别尊卑观念的社会或文化模式。针对某个群体的歧视性做法可能会产生有害后果。” “这就是为什么......对宗教或信仰表达的限制,例如服装选择,只有在真正特定的情况下才可以接受。” 她说,这意味着“以必要和适当的方式解决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健康或道德的合理关切”。 宗教服饰问题是法国世俗主义规范的核心,旨在保持国家在宗教事务上的中立,同时保障公民自由信奉宗教的权利。 法国法律禁止在某些场合佩戴“招摇”的宗教标志,例如在公立学校和公务员中。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法国9月新学年起禁止学生穿回教长袍上学

法国9月新学年起禁止学生穿回教长袍上学 法国在新学年开学前宣布,禁止学生穿回教长袍上学。一种名为abaya的宽松长袍,是部分回教徒女性的日常穿着。 法新社报道,法国教育部长阿塔尔星期天(8月27日)接受TF1电视台访问时说,穿这种服装上学有违法国严格的世俗教育法。 阿塔尔说,从新学年开始,学生将不可以再穿长袍上学。教育部将向全国学校校长发布“国家制定的明确规定”。9月4日是法国的开学日。 在此之前,法国学校已为回教长袍问题争论多个月。法国右翼和极右翼推动实施这项禁令,左翼则认为这项禁令侵犯公民自由。 有报道称,在法国学校里穿回教长袍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师和家长因这个问题而关系紧张。 法国学校禁止戴回教头巾已多年。法国2004年3月立法禁止“学生在学校里穿戴代表宗教信仰的标志或服装”,包括大十字架、犹太教男信徒头饰“基帕”和回教妇女头巾,宽松的回教长袍此前并没有被禁止。 但在去年11月,法国教育部就回教长袍问题发布一份通告,将回教长袍和头巾列入同组服饰类别,并表明,如果这些服饰“是作为某种宗教信仰的公开展示”,将可能被禁止。

封面图片

【#耗资超80亿美元巴黎奥运会赚钱吗#?】#办一届奥运会要花多少钱#当地时间7月26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黎拉开帷

【#耗资超80亿美元巴黎奥运会赚钱吗#?】#办一届奥运会要花多少钱#当地时间7月26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黎拉开帷幕,这是奥运会时隔100年后再次回到巴黎,开幕式将在浪漫的塞纳河畔举行,备受瞩目。据巴黎奥运会组委会透露,巴黎奥运会已售出860万张门票,刷新纪录。有趣的是,本届奥运会既被说烧钱,又被吐槽“抠门”。主办巴黎奥运会到底要花多少钱,又将如何影响法国经济?一图看懂。(21世纪经济报道) via 捉谣记的微博

封面图片

针对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研究确定了废水监测的六种优先病原体

针对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研究确定了废水监测的六种优先病原体 法国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以确定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废水监测 (WWS) 的关键病原体。利用德尔菲法,综合同行评议的证据和专家意见,根据其分析可行性、与奥运会的相关性和公共卫生价值,选择了六种优先病原体。该研究概述了将 WWS 作为预警系统实施的框架,并探讨了将其扩展到其他大规模集会的可能性。2024 年巴黎奥运会废水监测这项由法国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旨在确定适合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进行废水监测 (WWS) 的重点病原体,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举办时间分别为 7 月 26 日至 8 月 11 日和 8 月 28 日至 9 月 8 日。采用德尔菲法对病原体进行了评估,该方法综合了同行评议出版物中的证据和专家意见。由于 WWS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发挥的作用,它已变得更加突出。与临床监测数据相比,WWS 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成本效益高的监测工具,在监测SARS-CoV-2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因为无论感染者的症状和检测/寻求检测的行为如何,都可以获得病毒循环的数据。该工具还可作为预警系统。选择重点病原体研究选择的六种重点病原体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麻疹病毒、SARS-CoV-2 和麻疹病毒。这些病原体的选择基于三个纳入标准:分析可行性、与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和病原体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公共卫生政策的参考价值。方法和专家共识最初编制了一份 2024 年巴黎奥运会监测的 60 种病原体清单。随后,通过审查同行评议出版物中证明污水中可检测到病原体的证据,对这些病原体的分析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并将清单细化为 25 种病原体。由 32 位专家组成的小组评估了这些病原体与决策标准的相关性和附加值,并提出了另外 5 种病原体。专家小组共对 30 种病原体进行了评估,如果专家之间达成 70% 的一致意见,则认为已达成共识。虽然麻疹最初没有达到共识的门槛,但由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流行,以及在巴黎奥运会期间输入和传播的风险增加,因此也被纳入其中。公共卫生相关性基于废水的监控虽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自从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被用于为公共卫生行动提供信息以来,它已经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势头,目前正在讨论是否可以将其应用扩展到其他病原体和环境中,如大规模集会。这项研究是为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制定和实施 WWS 战略的起点。它提供了一个示范框架,用于确定大规模集会中针对具体情况的 WWS 目标,如果取得成功,可以鼓励今后类似的活动采用类似的 WWS 战略。补充规划和完善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实施该策略之前,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作者建议利用现有的 54 个站点网络,对法国各地污水处理厂的 SARS-CoV-2 循环情况进行监测。在废水采样策略提案获得批准后,将选择负责采样的操作人员和合作实验室。需要对实验室方法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和成本效益。如果存在技术限制,可以调整采样策略,进一步完善病原体目标和/或 WWS 目标。为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制定的世界水资源系统计划将作为一种探索工具,为继续监测巴黎废水中的麻疹病毒、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提供试点。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街头格斗奥运会在巴黎开幕:左派抗议全国集会党并与警察发生冲突。安全部队这边有催泪瓦斯,而活动人士则有照明弹和石头。

街头格斗奥运会在巴黎开幕:左派抗议全国集会党并与警察发生冲突。安全部队这边有催泪瓦斯,而活动人士则有照明弹和石头。 五个主要的法国工会呼吁采取行动;许多抗议者举着巴勒斯坦旗帜。 此前一天,法国媒体报道称,全国各地可能有多达35万人参加示威;巴黎预计将有50至10万人参加示威。法国总共将举办约 150 场活动。有人指出,挑衅以及破坏商店和银行都是可能的。 让我们回想一下,上周日,全国集会党赢得了欧洲议会选举,使总统联盟人数增加了一倍,并获得了近 32% 的选票。此后,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并宣布于6月30日和7月7日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俄罗斯联邦禁止极端主义和恐怖组织。

封面图片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8月31日如期发表新疆问题评估报告,认定对教培中心中发生虐待或酷刑的指控,以及对性暴力和性别的个别指控皆可信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8月31日如期发表新疆问题评估报告,认定对教培中心中发生虐待或酷刑的指控,以及对性暴力和性别暴力的个别指控皆可信;认为有严重迹象表明强制且歧视性的计生政策实施导致侵犯生育权利;也有迹象提示,包括教培中心在内的以扶贫和去极端为名的用工项目可能涉及基于民族宗教的强制与歧视元素。 根据高专办掌握的信息,2017至2019年间在教培中心、其后可能在监狱延续的对维吾尔族和其他以穆斯林为主的少数民族的任意和歧视性拘禁,就其对个体和集体基本权利的限缩与剥夺而言,可能构成反人类罪等国际法犯罪。 高专办指出,新疆的法律与政策对“极端主义”的解释极其宽泛、往往直接针对标准的伊斯兰信仰与实践,以至正常的宗教或文化表达与实践都会伴随刑事处罚或再教育的风险。 高专办建议中国政府立即向亲人在新疆失联的家庭提供确切的联系方式、并保障他们安全团聚;建议各国向境内的受害者提供医疗和社会心理支持等人道帮助,并避免将他们遣回中国;建议监控和安保产业的企业加强人权风险评估。 高专办表示,评估是根据中国在消除种族歧视公约等国际人权法下的义务等进行的;除既有研究和公开资料外,高专办还与40名个人进行了访谈(维吾尔族23人、哈萨克族16人、柯尔克孜族1人),其中26人曾在新疆被拘留或在拘留设施工作,涉及伊犁、阿克苏、巴音郭楞、和田、克拉玛依、乌市等八地。 中国驻日内瓦使团名义的置评随报告一同发表,使团批评该评估违背高专办授权、干涉中国内政,违背人权领域非政治对话合作的原则、也损害高专办的信誉。置评附自治区新闻办《新疆反恐与去极端斗争》白皮书英文本。 (OHCHR)

封面图片

【什么是恐穆?】1. 对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的恐惧和歧视,往往会导致针对穆斯林的仇恨言论与仇恨犯罪。恐穆情绪也会影响政策的制定,使得

【什么是恐穆?】 1. 对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的恐惧和歧视,往往会导致针对穆斯林的仇恨言论与仇恨犯罪。恐穆情绪也会影响政策的制定,使得穆斯林被大规模监视、被囚禁或被剥夺政治权利。 2. 穆斯林和阿拉伯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阿拉伯人是一个基于民族和语言的身份认同。而穆斯林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媒体常常将两者混淆,导致阿拉伯人,无论是否是穆斯林,都成为了恐穆情绪的受害者。 3. 针对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社会定见有:住在沙漠里、恐怖分子、卖石油的暴发户。这些都是误解。 4. 911后,美国针对穆斯林的仇恨犯罪增长了17倍,英国针对穆斯林的间接歧视增长了82.6%,直接歧视增长了76.3%。 5. 法国、丹麦、奥地利等国在公共场所禁止了遮盖面部,法国在学校禁止了所有宗教服饰,包括头巾,违反者将遭罚款或监禁。这些法律常常以“安全”或者“解放穆斯林妇女”为借口,侵犯穆斯林妇女的个人自由。 6. 影视作品中的恐穆:穆斯林角色常常与恐怖主义或性别歧视相关联;穆斯林角色往往以迷信落后的形象出现,并无理由地生气。 【译注】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一样,内部有无数流派,信徒对伊斯兰的理解各有不同。也就是说,穆斯林对社会议题和道德规范的理解是非常多元的,不可以用个别穆斯林的言行代表所有穆斯林。部分穆斯林国家确实有以伊斯兰为名的极权主义政治运动,但这些政治运动大多是近代化或去殖民进程失败后的歧途,而不是传统伊斯兰教的一部分。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