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国庆期间日系航司赴日航班基本满座

日媒:中国国庆期间日系航司赴日航班基本满座 中国星期五(9月29日)开始启动中秋国庆长假,日本媒体报道,过往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的日本似乎没受到排放福岛核废水问题太大影响,由中国各地前往日本的日系航空公司航班基本上载满中国旅客。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长假首日的29日恰逢中秋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从早晨开始就挤满了前往国内外观光地的团队游客等。飞往东京羽田机场航班的值机柜台前也排起了长龙。 一名30多岁的中国男子受访时说,打算和朋友一起在东京观光并享受日餐。对于核废水,他表示能不能放心,等吃了生鱼片之后再说。 日系航司巨头称,“中国出发前往日本的航班预约率很高,未见处理水问题的影响”。中国搜索引擎百度等汇总的长假期间热门旅行目的地排行榜上,日本超过了泰国、韩国和马来西亚,位居榜首。 日本观光厅长官高桥一郎星期三(27日)在记者会上说,目前核废水问题对访日游客的影响有限。 福岛核废水排海开始后,中国媒体曾报道称,受核废水排海影响,赴日旅游预约接连取消,赴日旅游热度骤降。 福岛核电站的首轮排海作业9月11日结束,总计向太平洋排出7788公吨核处理水。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星期四(28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将在下个星期启动第二轮核处理水排海计划。据悉,第二轮排放的核处理水总量预计仍将在7800吨左右,排放时间约为17天。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官员称核处理水排海对中国人赴日游影响不大

日本官员称核处理水排海对中国人赴日游影响不大 日本观光厅长官高桥一郎称,福岛核处理水排海对中国人赴日游的影响有限。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高桥一郎星期三(9月27日)召开记者会,就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入海对中国人赴日旅游的影响表明看法。 高桥介绍,日本国家旅游局向中国的旅行社询问了中国国庆长假期间的赴日旅游预约情况,结果有旅行社回答称,预定出发数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 在广东省举办的旅游相关活动中,日本国家旅游局的推介项目也吸引到了与往年大致相同的人数。 不过,高桥也指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取消预约”,将继续关注动向。

封面图片

中国回应日本排放第二批核废水:日政府应全面回应国际关切

中国回应日本排放第二批核废水:日政府应全面回应国际关切 针对日本星期四(10月5日)启动第二批福岛核废水排海工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同日回应称,坚决反对日方单方面排海行动,并呼吁日本政府应全面回应国际社会关切。 根据中国外交部官网以问答形式发布的声明,外交部发言人说,中国在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坚决反对日方单方面排海行动。 发言人再次重申,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日本政府应全面回应国际社会关切,以真诚态度同周边邻国充分协商,以负责任方式处置核废水。国际社会应推动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国际监测安排,并确保日本周边邻国等利益攸关方的切实参与。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星期四启动第二轮核处理水排海计划,整个排放过程将持续17天。 根据东电的数据,第二轮排海作业确认氚(tritium)浓度大幅低于计划预期,每公升不到1500贝克勒尔,即日本标准的四十分之一。东京电力公司及日本当局都强调,排放的核处理水所含放射性物质氚的浓度符合标准。 不过,在排放当天,日本渔业团体要求日本政府与中国谈判解决日本渔业出口课题,认为中国若持续禁止日本海鲜进口,将导致日本的海参和鲍鱼价格暴跌。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批日媒炒作中国人不在乎核处理水排海论调

中国官媒批日媒炒作中国人不在乎核处理水排海论调 针对日本媒体称中国国庆期间日系航司赴日航班基本满座,中国官媒批评上述报道是在制造中国人“忘性大”、“不在乎核污染水排海”的论调。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星期一(10月2日)发文称,日本富士电视台、每日新闻等多家日媒在中国中秋和国庆连假前密集炒作“从北京飞往东京的航班座无虚席”“日本成为中国游客热门旅游目的地”等消息,将此“与中国人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态度强行挂钩,试图模糊概念,忽略了其中包含大量商务往来和留学人员”。 文章称,中日之间每周往来航班数只有365班次,与疫情前高峰的每周上千班次相差甚远,日本不像日媒说得那么欢迎,中国赴日团队游更“几乎没人报”。 文章批评日媒“借臆造出来的中国人‘赴日旅游热’来淡化、敷衍和转移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责任”,利用中日旅游恢复、日益升温的留学和商务等民间往来“正当化”核处理水排海。 文章称,日媒炒作的目的就是制造中国人“忘性大”“不在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等误导性论调。 《北京日报》星期三(4日)也发表文章称,日媒报道实际上也反映日本担忧向太平洋排放核处理水后,国内及周边国家的谴责声浪高涨,作为日本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行情急转直下,海产品出口遭遇 “腰斩”。 日本自8月24日起将福岛核电站的核处理水排海,引来中国政府与舆论的强烈反对,中国舆论甚至激起反日情绪。 但据日本电视台和共同社9月30日报道,过往是中国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的日本似乎没受到排放福岛核处理水问题太大影响,由中国各地前往日本的日系航空公司航班基本上载满中国旅客。自9月26日开始到10月6日的赴日航班大部分都被填满。

封面图片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日本核污水将于下月抵达中国海域 最先到浙江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日本核污水将于下月抵达中国海域 最先到浙江 该研究来自清华大学的团队,早在2021年,清华大学就污水排放做了核废水在太平洋扩散机理的实验。据清华大学团队模拟日本核污水排海的结果显示,核污水将在240天后到达我国沿海。路径上看,日本核污水预估将于2024年4月20日到达浙江,4月25日到达上海,并一路北上蔓延至山东、辽宁等沿海省份。据悉,中国此前一直是日本水产品最大的进口国,但由于日本福岛周边海域连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铯超标的海产品,中国海关总署自2023年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对于日本核污水排海对人体带来的健康影响,目前还无法准确评估,但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可能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却是切实存在的。此外,日本今年年初就已宣布,2024年会继续向海洋排核废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计划在2024财年内,分七次向海洋排放共计约54600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据悉,因为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大地震,福岛核电站被摧毁,为了冷却核电机组而引入海水冷却,从而产生了大量核废水。这些核废水被特制的容器保存起来,10多年来,已累计有137万吨之多,日本政府决定分批次排入海洋,有业内人士预估,排放周期可达30年之久。日本福岛核电站储存核废水的容器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全日空总裁:无迹象显示核废水排海将影响中国游客赴日

全日空总裁:无迹象显示核废水排海将影响中国游客赴日 日本最大航司全日空航空总裁芝田浩二说,尽管福岛核电站将核废水排海引发中国采取全面禁止日本水产品输华措施,但没有迹象显示,中国游客因此减低赴日旅行意愿。 据彭博社星期四(9月6日)报道,芝田浩二在全日空于羽田机场的训练设施受访时说,他密切留意中国游客的动向,但迄今为止没有“显著影响”。今年1月约有3万名游客从中国入境,到了7月从中国入境旅客约有30万人。 中国在上月解除与赴日团队游的禁令,外界预测将提振日本零售业。在冠病疫情前,中国游客是日本药店、电子零售店和高端百货商场的主要消费群。 芝田浩二说:“我们相信(中国游客人数)未来将持续稳定地增加。” 在冠病疫情前,全日空航空每周往返日本和中国的航班数量达175趟次,目前计划在冬季每周安排76趟往返日本和中国的航班,约达疫情前43%水平。芝田浩二说,全日空将“根据日后需求的上升增加航班趟次”。

封面图片

专家估算日本核废水核元素约一年流到中国东海

专家估算日本核废水核元素约一年流到中国东海 日本政府星期四(8月24日)启动核废水排海工作,中国专家估算,日本核废水的放射性核元素约一年将流到中国东海。 据新京报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当地时间星期四下午1时(北京时间星期四中午12时)正式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排海工作,首次排海每天将排放约460吨,持续17天,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废水。 2021年,中国科学院南中国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更新及合作者撰文《海洋环流将加速福岛核废水扩散》(Accelerated spread of Fukushima’s waste water by ocean circulation),分析核废水排放后的全球扩散路径。 陈更新星期三(23日)受访时指出,日本核废水排海后,将有三种扩散路径。核废水从福岛排入大海后,首先会受到太平洋最强的洋流黑潮影响,于是它的第一条扩散路径是:在涡旋、黑潮回流和湍流扩散等作用下,向中国东海输送,应该也是影响中国最快的一条路径。 陈更新说,日本东海岸周围不仅有黑潮,福岛外海还有自堪察加半岛沿千岛群岛南下的“亲潮”,它们在福岛处汇合后向东输送,由于大尺度副热带环流的作用,部分核废水将被顺时针输送至黑潮的低纬度段。低纬度的黑潮在北向运动中途经吕宋海峡,部分水体会经由吕宋海峡进入南中国海,这是扩散的第二条路径。 他称,第三条路径主要是黑潮和亲潮在福岛汇合后,没有回流的部分会一直向东输送,直到美国的西海岸,太平洋的最东边。随后再次南北分岔,往南走的部分再次回到北赤道流。 陈更新指出,从扩散路径来看,日本核废水会影响到南中国海、东海、渤海和黄海。北太平洋是其中严重的被污染区。通过大洋环流系统,放射性核元素将传播至所有大洋。放射性核元素不会只停留在海洋表面,可以说是将海洋“三维立体”污染一遍。 陈更新推估,根据日本核废水的扩散路径,有数值模拟表明,放射性核元素大约一年将会到达中国东海。基于海洋再分析数据估算,向东输送的放射性核元素大约在五年后跨越北太平洋到达北美洲西海岸。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