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能源矿产调查取得突破

中国新型能源矿产调查取得突破 作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内容,中国新型能源矿产调查取得新突破。 据新华社星期天(10月1日)报道,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李金发在2023年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透露,当前地质调查工作把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摆在突出位置,新型能源矿产调查评价取得新突破,打造了四川甲基卡锂矿、青海夏日哈木镍钴矿等32处中大型资源基地;常规油气、页岩油气调查取得新进展,开辟了新疆柯坪、贵州正安、湖北宜昌等一批油气、页岩气勘查开发新区。 同时,中国成功完成两轮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实现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跨越;成功实施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和重点地区干热岩试验性发电并网,推动形成地热能多元利用新局面。 李金发说,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面临新挑战。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地质找矿“国家队”,将继续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全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努力推动天然气水合物和干热岩勘查开发产业化,加快推进地球深部探测与矿产资源勘查重大项目,全力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多种矿产储量大幅增长 新发现矿地132处

中国多种矿产储量大幅增长 新发现矿地132处 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去年的铜、铅、锌等多种矿产储量大幅增长,新发现矿产地132处。 据澎拜新闻报道, 202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星期四(10月26日)在天津开幕,中国自然资源部在会上发布了《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3)》。 报告显示,中国去年近四成矿产储量上升,铜、铅、锌、镍、钴、锂等多种矿产储量大幅增长,新发现矿产地132处。 报告也显示, 中国去年油气和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资实现双增长,金、锂、萤石等多个战略性矿产勘查取得重要进展。 在勘查投入方面,中国地质勘查去年投资1010.22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90亿新元),较2021年增长3.8%。其中,油气地质勘查投资823.87亿元,增长3.1%;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资186.35亿元,增长7.2%,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 非油气矿产勘查中则以煤(16.53亿元)、铀(11.74亿元)、金(10.71亿元)、铜(6.57亿元)、铅锌(5.72亿元)为主,占矿产勘查总投入的51.8%。 2023年10月27日 9:36 AM

封面图片

国开行上半年发放 1541 亿元贷款支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国开行上半年发放 1541 亿元贷款支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今年上半年,国家开发银行向电力、油气等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发放贷款 1541 亿元,重点支持新型电力系统,以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油气 “全国一张网” 织网组网,以及能源储备等领域发展,助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封面图片

国开行上半年发放 1541 亿元贷款 支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国开行上半年发放 1541 亿元贷款 支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今年上半年该行向电力、油气等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发放贷款 1541 亿元,重点支持新型电力系统,以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油气 “全国一张网” 织网组网,以及能源储备等领域发展,助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上证报)

封面图片

中国首艘海岛综合地质调查船正式列装

中国首艘海岛综合地质调查船正式列装 中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海洋地质二十六号”星期五(5月24日)在海南正式列装,未来将开展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查清海岛礁位置、面积等情况,探索加强海域海岛管理和开发。 人民网报道称,列装后,“海洋地质二十六号”调查船交付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使用,将有力补充中国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装备力量,为海洋与海岛(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海上工程建设及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海洋地质二十六号”调查船于2020年10月启动立项,2021年11月论证通过设计方案,2022年7月动工建造,2023年12月下水,2024年4月完成综合试航等工作,是中国首艘定位于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的新型多功能科学调查船,隶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船舶总吨1311,主机总功率2426千瓦,船舶排水量1713吨,船身总长63.5米,型宽12.6米,型深4.6米,吃水3.2米,配员34人,自持力35天,续航力3500海里。 据悉,该船配备海洋工程钻探系统、静力触探系统、多套地球物理调查系统及海洋作业支撑系统等32套先进海洋地质调查技术装备,可用于海洋工程勘查、海洋能源与矿产调查、海岛(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多门类调查研究。 报道称,下一步,这艘调查船将开展以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为主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查清海岛(礁)位置、面积、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现状及其变化情况,掌握海岛(礁)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利用状况,为建成自然资源日常管理所需的“一张底板、一套数据和一个平台”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探索加强海域海岛管理和开发,支撑建设海洋强国。 2024年5月25日 1:30 PM

封面图片

2024开年“首虎” 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钟自然被查

2024开年“首虎” 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钟自然被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成为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官宣被查的“首虎”。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星期二(1月2日)通报,钟自然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55岁的钟自然是安徽桐城人。他曾在原地质矿产部和原国土资源部工作多年,担任过原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原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等职,2014年任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 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后,钟自然任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钟自然在2022年9月卸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次月被免去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职务。 钟自然曾在半个多月前露面。据“自然资源部”官方微信消息,他出席了2023年12月14日,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广华主持召开的座谈会。 据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中国地质调查局为自然资源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国土资源调查规划,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2024年1月3日 8:33 AM

封面图片

LG 新能源计划 2028 年电池技术取得突破 可降低 30% 生产成本

LG 新能源计划 2028 年电池技术取得突破 可降低 30% 生产成本 LG 新能源公司 (LG Energy Solution Ltd.) 计划到 2028 年实现干法涂层技术的商业化,该技术旨在取代制造阴阳电极(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部件)的能源密集型湿法工艺,可将生产成本降低 30%。目前,特斯拉、三星 SDI 等公司均在研究该技术。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