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方侦破69起诈骗案拘捕33人

香港警方侦破69起诈骗案拘捕33人 香港警方一连五天开展反诈骗行动,侦破69起诈骗案,逮捕33人。 综合《明报》和网媒“香港01”报道,香港东九龙总区刑事部在10月9日至13日进行名为“鳄潭”的反诈骗行动,成功捣破一个诈骗集团,发现诈骗集团属“金字塔”式运作,涉及40起“猜猜我是谁”诈骗案。警方也侦破29起其他类型的诈骗案。警方在整个行动中,逮捕了33人。 香港东九龙总区科技及财富罪案组总督察邬凯宁说,警方留意到近期针对长者的“猜猜我是谁”诈骗案有明显上升趋势,经情报收集及分析,以及追查大量闭路电视片段后,成功锁定一个香港诈骗集团。 邬凯宁说,香港警方过去一连五日采取行动,侦破40起同类型电话诈骗案。另外,东九龙总区也同时侦破29起不同类型的科技罪诈骗案,包括网上购物、网上情缘、网上投资和及网上求职诈骗案等。 香港东九龙总区科技及财富罪案组高级督察刘启彦说,涉“猜猜我是谁”诈骗案,警方以涉嫌以骗手段取得财产和串谋诈骗罪,拘捕10名男子,年龄介于15岁至51岁。 据介绍,被捕人士包括主脑、骨干及负责收取骗款的成员,部分人有黑帮背景。被捕人涉嫌于今年2月至9月期间干犯40起电话诈骗案。受害人年龄介于60至93岁,损失总金额达432万港元(75万新元)。 香港警方东九龙总区在侦破29起科技罪诈骗案的行动中,共拘捕20男三女,年龄介于19至64岁,涉嫌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欺诈及洗黑钱等罪名,损失总金额达280万港元。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香港警方破28宗诈骗洗黑钱案 拘捕29人

香港警方破28宗诈骗洗黑钱案 拘捕29人 香港警方星期一(9月4日)公布,侦破28宗涉诈骗和洗黑钱的案件,其中网骗涉款2750万港元(下同,约475万新元),共拘捕29人。 综合《星岛日报》《明报》和“香港01”报道,香港观塘警区刑事部在上月11日起展开为期两周的“晓光行动”,成功侦破28宗案件,当中包括23宗网上诈骗案件,骗款高达2750万港元,另有五宗洗黑钱案件,涉款高达2000万港元。 报道称,上述案件共涉及74名受害人,当中包括35男40女,年龄介乎18至75岁。案件大致分为五大类,包括网上求职骗案、网上购物骗案、网上情缘骗案、网上投资骗案及电邮骗案。 据报道,其中最大一宗案件为网上情缘骗案,受害人为家庭主妇,总涉及金额达1000万港元。受害人没有投资经验,在网上认识自称为投资专家的骗子,被游说投资加密币买卖后,在半个月内损失巨额金钱。 警方表示,行动中拘捕的29人,包括20男九女,年龄介乎19至64岁,均为傀儡户口持有人。他们分别以涉及诈骗罪、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及洗黑钱等罪名被逮捕,并都已获准取保候审。 在调查期间,部分犯罪嫌疑人承认自己收取数百元至数千元报酬,出售个人资料或银行户口给诈骗集团处理犯罪得益。警方提醒民众不要抱有侥幸心态,以为单纯借出户口及售卖个人资料、没有直接参与任何违法行为就可以逃避法律责任。 根据过往的成功检控案例,法庭明确指出,就算嫌疑人辩解自己是单纯向第三者借出、卖出或出租户口,成为傀儡户口的持有人,没有直接参与洗黑钱,但其刑责与真正处理犯罪得益的人并无分别,法庭甚至会把这些考虑成为加刑因素。 另外,警方会征询律政司法律意见追究此案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并向法庭申请加重刑罚,尤其是针对傀儡户口持有者相关的洗黑钱罪行,以起到阻吓作用。

封面图片

【香港警方:HOUNAX虚拟投资诈骗案涉款达1.1亿港元,已接获131人报案】

【香港警方:HOUNAX虚拟投资诈骗案涉款达1.1亿港元,已接获131人报案】 香港警方近日发现有骗徒假扮投资专家,以高回报吸引市民经一间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投资,最终无法取回款项。警方表示,涉案公司名为HOUNAX,警方暂时接获131名受害人报案,涉款超过1.1亿元港元,每宗个案受骗金额介乎1.2万至400万港元。 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警司陈伟基表示,涉案公司今年初起运作,HOUNAX网站使用繁体中文,用户登录网页亦预设了+852区号,相信行骗对象是香港人,其网址仍然运作,网站亦仍有效,市民甚至仍可下载该平台的手机应用程式。 陈伟基说,大部分受害人均于本月报案,证监会已于11月1日将HOUNAX列入无牌公司及可疑网站名单,类别属可疑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又指其讹称与一间金融机构合作。(香港电台网站) 此前消息,香港证监会官网显示,“无牌公司及可以网站”名单中的可疑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已于11月1日新增一家可疑虚拟资产交易平台“HOUNAX”。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香港网购诈骗案日益猖獗增三成 损失金额超过3亿港元

香港网购诈骗案日益猖獗增三成 损失金额超过3亿港元 香港网购诈骗案日益猖獗。当地警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网购诈骗案同比增加三成,受害者的损失金额更是几乎翻倍,达到3亿5000万港元 香港警方表示:去年共通报近1万2000起网购诈骗案。当中15%同演唱会门票相关,涉案金额达到1800万港元,其中金额最高的一起个案,受害者被骗走近100万港元。 香港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网络安全组警司陈纯青说:“这种方式进行的交易实际上是人对人的交易,没有任何保险或第三方平台的保证。所以这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 常见的网购诈骗手法还包括假冒正规商家,在社交媒体建立虚假网页,或者在网上拍卖平台假冒买家,然后通过钓鱼链接,盗取受害者银行户头的钱财,以及利用空头支票进行诈骗。香港警方提醒公众,在网上购物时应提高警惕,当局也将与各大银行合作,加大力度审查可疑账户。

封面图片

马国警方:今年诈骗案损失近22亿令吉

马国警方:今年诈骗案损失近22亿令吉 马来西亚警方透露,今年截至12月8日,警方共接获3万8851起商业罪案投报,其中超过九成是诈骗案,遭骗走的资金将近22亿令吉(约6亿3000万新元)。 武吉阿曼警察总部全国商业罪案调查总监南利尤索夫星期一(12月11日)在警察总部召开的记者会说,上述3万8851起商业罪案投报之中,有3万5554起或91.5%都是诈骗案,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1亿9826万令吉。他说,其他案件包括失信案(1162起)、大耳窿案件(946起)及其他网络罪案。 他说,这3万5554起诈骗案之中的3万3235起或约85%都是网络诈骗,其中主要是网购骗案、电话诈骗、虚假投资、虚假贷款及爱情包裹等案件。 南利指出,政府去年10月12日设立国家诈骗应对中心(NSRC)以来,中心在打击诈骗罪案方面颇有成效。他说,NSRC平均每天接获36起诈骗投报,涉及金额1亿7333万令吉。NSRC在警方与其他单位配合下,成功阻止约3305万令吉款项遭人盗提。 但他说,也有诈骗分子假冒NSRC行骗,今年以来已有23人上当,被骗走超过72万令吉。 2023年12月11日 6:27 PM

封面图片

港警首破深度伪造诈骗案 涉案六人被捕

港警首破深度伪造诈骗案 涉案六人被捕 香港警方星期四(8月24日)开展代号“解诈行动”的拘捕行动,首次侦破利用人工智能换面技术(deepfake,深度伪造)诈骗集团,逮捕涉案六人。 综合《明报》《星岛日报》等港媒报道,香港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科技罪案组警司高迪星期四介绍案情时说,警方早前接获情报指,有人利用他人身份证申请贷款,经调查后发现一个香港诈骗集团,在去年9月至今年7月盗用至少八名香港市民已报失的身份证,向20家不同银行及借贷公司,合计递交90次贷款申请和54次银行户口开户申请,相关申请主要在网上处理,当中有四起贷款申请获批,涉款20万港元(下同,约3万4584新元)。 高迪说,警方发现他们至少20次利用人工智能换脸技术,试图冒充已报失身份证的市民申请贷款,当中有一次成功,涉款7万港元。 据介绍,警方也发现骗徒利用上述八张已报失的身份证,登记超过30张预付费电话卡,并利用这些电话卡在今年4至5月,发送超过7200个钓鱼诈骗讯息。警方至今接获一起相关报案,受害人交出信用卡资料,骗徒之后利用信用卡购物。 高迪介绍,警方星期四在全港多区拘捕四男两女,年龄介于31岁至50岁,包括一名35岁集团男主脑。被捕者有一人报称清洁工,其他均为无业,他们涉嫌干犯串谋欺诈罪。 高迪说,警方在行动中检取一张已报失的身份证、13张怀疑伪造的香港身份证、19部手提电话、九部电脑、一批怀疑虚假文书,包括收入及住址证明、一批怀疑制作伪造身份证的工具,包括打印机和一堆胶卡。警方称拘捕行动仍在进行,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高迪称,这是警方首次发现有人利用人工智能换脸技术诈骗金融机构,警方已经向相关金融机构给予适当建议,提升他们的防骗保安措施,相信有关漏洞已被填补。高迪也呼吁香港市民提高警觉,高科技的欺诈工具令人防不胜防。

封面图片

#国内资讯 香港网购诈骗案日益猖獗增三成 损失金额超过3亿港元

#国内资讯 香港网购诈骗案日益猖獗增三成 损失金额超过3亿港元 香港网购诈骗案日益猖獗。当地警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网购诈骗案同比增加三成,受害者的损失金额更是几乎翻倍,达到3亿5000万港元 香港警方表示:去年共通报近1万2000起网购诈骗案。当中15%同演唱会门票相关,涉案金额达到1800万港元,其中金额最高的一起个案,受害者被骗走近100万港元。 香港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网络安全组警司陈纯青说:“这种方式进行的交易实际上是人对人的交易,没有任何保险或第三方平台的保证。所以这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 常见的网购诈骗手法还包括假冒正规商家,在社交媒体建立虚假网页,或者在网上拍卖平台假冒买家,然后通过钓鱼链接,盗取受害者银行户头的钱财,以及利用空头支票进行诈骗。香港警方提醒公众,在网上购物时应提高警惕,当局也将与各大银行合作,加大力度审查可疑账户。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