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10天主要产粮区将出现强降雨 影响农作物生产

中国未来10天主要产粮区将出现强降雨 影响农作物生产 中国中央气象台称,未来十天主要产粮区将出现强降雨,影响从小麦到水稻等农作物的生产。 根据微信公号“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星期一(10月16日)称,小麦种植大省河南西部将有中到大雨,部分农田土壤过湿,影响小麦机耕机播作业。 中央气象台称,江南南部、华南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一至两摄氏度,降水偏多,低温阴雨天气将会影响晚稻灌浆速度。西北地区东部和西南地区大部降水偏多,多雨寡照不利已收玉米、水稻等晾晒贮存,也将导致部分农田土壤持续过湿,不利冬小麦、油菜播种和幼苗健壮生长。 彭博社报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消费国,中国的农业生产受到全球极端天气增多的威胁。严重的农作物损失可能促使中国加大对外采购,从而导致全球食物供应进一步收紧。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whyyoutouzhele:目前安徽北部地区也已持续一个多月未见有效降雨,地表温度近40度,农田干裂导致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无法

whyyoutouzhele:目前安徽北部地区也已持续一个多月未见有效降雨,地表温度近40度,农田干裂导致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无法播种。有当地一老人在农耕时疑因中暑晕倒。直至14日,当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降雨。

封面图片

中国今年推行的所谓 #水稻上山,被专家指违背了农作物生长规律,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造成山体滑坡或土壤流失。网民提供的影片显示,

中国今年推行的所谓 #水稻上山,被专家指违背了农作物生长规律,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造成山体滑坡或土壤流失。网民提供的影片显示,在云南临沧,周三(14日)几场大暴雨引发水稻田灾难,大量泥石流冲下山流进居民家中。 报导:自由亚洲粤语 @rfacantonese #evilCCP #NeverTrustCCP #TakeDownCCP

封面图片

近期日本多地出现高温天气,7 月 4 日,东京出现了今夏首个超过 35 摄氏度的酷暑日。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已经对的樱桃等农作物生

近期日本多地出现高温天气,7 月 4 日,日本东京出现了今夏首个超过 35 摄氏度的酷暑日。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已经对日本的樱桃等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此外,由于去年夏天日本创纪录的酷暑高温天气对水稻生长造成影响等原因,导致今年 5 月日本大米的批发交易价格已经同比上涨 12%。有专家指出,由于预计今年夏天仍是持续高温,因此明年的大米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央视财经)

封面图片

芝加哥大豆油跌 4%,大豆两天跌 4.6%,飓风 Beryl 带来的降雨利好美国中西部农作物的生长

芝加哥大豆油跌 4%,大豆两天跌 4.6%,飓风 Beryl 带来的降雨利好美国中西部农作物的生长 周二(7 月 9 日)纽约尾盘,彭博谷物分类指数跌 0.52%,报 33.2168 点。CBOT 玉米期货涨 0.06%,报 4.08 美元 / 蒲式耳。CBOT 小麦期货涨 0.22%,报 5.71-3/4 美元 / 蒲式耳。CBOT 大豆期货跌 2.09%,报 10.77-3/4 美元 / 蒲式耳,最近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 4.60%;豆粕期货跌 1.03%,豆油期货跌 4.01%。

封面图片

芝加哥玉米和小麦期货至少跌超 3.6%,投资者担心飓风 Beryl 将利好美国中西部农作物产量

芝加哥玉米和小麦期货至少跌超 3.6%,投资者担心飓风 Beryl 将利好美国中西部农作物产量 逼近 2020 年 12 月 23 日 3.98-3/4 美元的报价。CBOT 小麦期货跌 3.63%,报 5.70-1/4 美元 / 蒲式耳。CBOT 大豆期货跌 2.83%,报 10.99-1/2 美元 / 蒲式耳,逼近 2021 年 8 月 20 日 10.91-3/4 美元的报价;豆粕期货跌 3.25%,豆油期货跌 1.31%。

封面图片

简讯: 中国批准首个基因编辑农作物项目,农业部发布《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评审细则》

简讯: 中国批准首个基因编辑农作物项目,农业部发布《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评审细则》 4月28日,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发布2023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在农业用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中,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突变gmfad2-1a和gmfad2-1b基因品质性状改良大豆AE15-18-1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项目获批,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的基因编辑农作物项目,其有效期为5年,即自2023年4月21日至2028年4月20日。 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评审细则(试行)》(下称《评审细则》),这也是继2022年1月2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试行)》(下称《指南》)后,再度发布与基因编辑植物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 来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