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组织环指三家上市企业产品含濒危动物部位成分

环保组织环指三家上市企业产品含濒危动物部位成分 环保组织“环境调查署”指三家上市中国制药商北京同仁堂、天津医药集团和吉林敖东的产品含濒危动物部位成分,呼吁投资者脱售这三家公司的股份。 据路透社报道,总部设在伦敦的环境调查署(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星期一(10月23日)发布报告,指瑞银、德意志银行、汇丰控股、花旗集团、贝莱德等62家金融机构,向至少一家上述企业进行投资。 这个组织称,有72家公司将属于受威胁物种的豹和穿山甲的身体部位,当中药产品成分使用,包括上述三家中企,涉及至少88种中药产品。 环境调查署也说,包括富国银行在内的一些投资者称,他们已脱售投资在中医药企业的基金项目,或是这些公司的股份。 环境调查署法律和政策专家巴斯克(Avinash Basker)在新闻稿中说:“看到这么多主要银行和金融机构实际支持具破坏性的牟利行为,特别令人失望。他们需要尽快从使用受威胁物种的中药制造商撤资。” 这个组织也敦促中国政府,在国内市场禁止涉及濒危动物部位的所有商业用途。 北京同仁堂和天津医药集团并没有对路透社的置评请求做出回复。路透社也无法联系到吉林敖东,提出置评请求。 2023年10月23日 11:06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引发肾病 日本小林制药召回约30万份产品

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引发肾病 日本小林制药召回约30万份产品 据日媒报道,召回数量多达约30万份。小林制药是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日本老牌药企,该公司生产的液体创可贴、儿童退热贴等常备药品在访日游客中也具有一定人气。购买过类似保健品的消费者请尽快确认,避免继续服用厂商已宣布召回的产品。22日晚,小林制药社长举行记者会,就这一问题鞠躬道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深交所组织上市公司座谈会:推动提高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深交所组织上市公司座谈会:推动提高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深交所星期四(2月28日)组织召开上市公司座谈会时表示,将促进上市公司规范、健康发展,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综合中国证券网和财联社报道,深交所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了解企业及行业发展情况,并就加强资本市场及深交所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深交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沙雁出席并讲话,八名上市公司董事长参与座谈。 报道说,本次与会公司既有基础性行业的优秀代表,也有新兴产业的创新标杆,覆盖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消费零售等多个领域。公司董事长交流了企业及行业经营状况、发展趋势,分享了提升公司质量、改善投资回报的做法经验,并围绕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与会的公司董事长认为,上市公司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应当坚持科技创新、诚实守信,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创造投资价值,更好回报投资者。大家建议,要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从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严把市场准入关,严厉打击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要持续优化制度机制,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更好发挥市场功能,服务高质量发展。 深交所负责人听取与会公司董事长发言后表示,深交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树牢投资者为本理念,以“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为工作主线,持续强化全过程监管,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上市公司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发挥枢纽功能和平台作用,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深交所将认真研究吸收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努力把自身工作做实做精做细,进一步凝聚共识、发挥合力,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4年3月1日 9:28 AM

封面图片

陈茂波指三藩市企业可借助香港平台在内地甚至亚洲推出产品

陈茂波指三藩市企业可借助香港平台在内地甚至亚洲推出产品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三藩市出席商务午餐会,提到香港同三藩市有很多共通点,两地都有很多知名学府,三藩市是创新中心,有很多科技巨企,而包括香港在内的大湾区,亦有腾讯等大型科技公司。两地所在的湾区均吸引大量人才,是各自优势。 不过,陈茂波指出,两个湾区人口规模不同,三藩市湾区人口700万;大湾区则有8700万人,占全国人口6%,对内地经济贡献约12%。他说,两地差异可带来合作机会,寻求互利共赢。三藩市企业可以借助香港平台,在内地甚至亚洲推出产品或服务。初创以及不同阶段的企业可以来港融资,支持业务发展。 他提到,香港非常有竞争力,包括非常低及简单税制,货物、资本、人才、资讯自由流通,亦没有汇兑限制,机遇庞大。他说,国际金融中心是香港的核心竞争优势,一国两制运作良好。 另外,香港投资推广署与三藩市商务组织「湾区委员会」,在午餐会上亦有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促进香港与三藩市湾区在投资推广方面的交流及合作,重点推动绿色经济及可持续发展。 2024-05-29 06:23:38 (2)

封面图片

国内日料消费不降反升据@第一时间 ,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自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国

国内日料消费不降反升 据@第一时间 ,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自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国内日料消费是否受到影响?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日料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座率和往常的工作日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外卖单量有所增长。某日料连锁餐厅金地中心店店长则表示,店里的外卖出现了爆单,销量增长了50%。在海关总署的进口禁令之前,上海的不少日料店已经纷纷开启了食材替代方案。记者走访了上海的三家日料店,店员称,这两天生意基本没受影响,但确实有很多消费者询问原材料产地,他们表示,目前用的原材料并非来自日本。在广州,一些中高端日料店称使用的国内原材料占比近九成,国产市场价格已出现小幅上涨。 来源:

封面图片

陈茂波:香港可协助大陆企业拓展国际业务

陈茂波:香港可协助大陆企业拓展国际业务 目前正在杭州访问的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向浙江省各地企业高层代表,介绍香港如何能协助中国大陆企业拓展国际业务。 据香港政府公报网,陈茂波星期三(4月17日)在杭州出席由香港投资推广署、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香港贸易发展局和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联合举办的“香港–内地企业的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研讨会,向约150位来自浙江省各地的企业高层代表,介绍香港的经济和社会近况,以及香港如何助力大陆企业拓展国际业务,特别是作为它们的离岸贸易和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 陈茂波说,随着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的变化、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经济体间的贸易关系进一步深化,加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浙江以至长三角一带的企业可透过“走出去”捕捉更大商机。 他指出,要打好这场国际赛,大陆企业在物流运输、市场销售、投资设厂、海外采购、符规经营等方面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香港的各项专业和高增值服务,以及广泛的商业和人脉网络,可以助力大陆企业更成功发展。 陈茂波称,在国家的坚实支持下,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融通国际的资金优势、多元包容的人才优势、连系便捷的区位优势,与国际衔接的专业服务优势,以及安全稳定、丰富多元的大都会生活优势。 他续称,香港人熟悉国际规则和习惯、有丰富的国际商贸投资经验,也有遍布全球的人脉和商业网络,能够为大陆企业在拓展国际业务中创造价值。港府大陆企业赴港设立管理离岸贸易的区域总部,并将积极为他们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供应链管理、贸易融资、咨询,以及人才和企业培训等。 陈茂波也先后到访三家科创企业,它们分别主要从事智慧物联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以及虚拟实境装备和产品。陈茂波与相关企业负责人交流,了解它们的最新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桉,以及发展计划,并介绍香港招商引才的最新政策措施。 ... 2024年4月18日 9:40 AM

封面图片

Ilya离开OpenAI内幕曝光:奥特曼砍他团队算力 优先搞产品赚钱

Ilya离开OpenAI内幕曝光:奥特曼砍他团队算力 优先搞产品赚钱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紧接着,更多的八卦被其他人挖出来。比如OpenAI离职成员都要签一份协议,保证离职后不在外说OpenAI坏话,不签的话视为自动放弃公司股份。但仍然有拒不签署的硬骨头出来放猛料(笑死),说核心领导层对安全问题优先级的分歧由来已久。去年宫斗至今,两派的观念冲突到达了临界点,这才看上去颇为体面地崩了。因此,尽管奥特曼已经派了联合创始人来接管超级对齐团队,仍旧不被外界看好。冲在最一线的Twitter网友们感谢Jan有勇气说出这个惊人大瓜,并感叹:我勒个去,看来OpenAI真的不太注重这个安全性!不过回过头来,如今执掌OpenAI的奥特曼这边,暂时还坐得住。他站出来感谢了Jan对OpenAI超级对齐和安全方面的贡献,表示Jan离开,他其实很难过、很舍不得。当然了,重点其实是这一句:等着,过两天我会发一篇比这更长的推文。承诺的20%算力居然有画大饼成分从去年OpenAI宫斗到现在,灵魂人物、前首席科学家Ilya就几乎不再公开露面、公开发声。在他公开宣称离职前,就已经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Ilya看到了一些可怕的事情,比如可能毁灭人类的AI系统啥的。网友: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Ilya看到了啥这次Jan算是摊开了说,核心原因就是技术派和市场派对安全方面的优先等级产生了不同看法。分歧很严重,目前后果嘛……大家也都看到了。据Vox报道,熟悉OpenAI的消息人士透露,更注重安全的员工已经对奥特曼失去了信心,“这是一个信任一点一点崩溃的过程”。但如你所见,在公开平台和场合,没有太多离职员工愿意公开谈论此事。一部分原因是OpenAI一直以来,都有让员工签署带有非贬低协议的离职协议的传统。如果拒绝签署,就等于放弃了此前拿到的OpenAI的期权,这意味着出来说话的员工可能会损失一笔巨款。然而,多米诺骨牌还是一张接一张的倒下了Ilya的辞职加剧了OpenAI近期的离职潮。紧随其后宣布离职的,除了超级对齐团队负责人Jan以外,目前有至少五个安全团队成员离职。其中还有个没签署非贬低协议的硬骨头,Daniel Kokotajlo(以下简称DK哥)。去年DK哥写道,他认为AI发生生存灾难的可能性为70%DK哥在2022年加入OpenAI,在治理团队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引导OpenAI安全部署AI。但他也在近期辞职了,并且对外接受了采访:OpenAI正在训练更强大的AI系统,目标是最终全面超越人类智能。这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但如果我们不小心行事,也可能是最糟糕的事情。DK哥阐述,当年,他加入OpenAI,满怀对安全治理的报复和希望,期望OpenAI越靠近AGI能越负责任。但团队中许多人慢慢意识到,OpenAI不会这样了。“逐渐对OpenAO领导层以及他们负责地处理AGI的能力失去了信心”,这就是DK哥辞职的原因。对未来AGI安全工作的失望,是Ilya加剧的离职潮中众人离开的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超级对齐团队,恐怕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能资源充沛地进行研究。即便超级对齐团队满负荷工作,团队也只能获得OpenAI承诺的20%的算力。而且团队的一些请求经常被拒绝。当然是因为算力资源对AI公司来说重要至极,每一点都要合理分配;也因为超级对齐团队的工作是“解决如果公司成功构建AGI,实际上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安全问题”。换句话说,超级对齐团队对应的是OpenAI需要面临的未来的安全问题划重点,是未来的、不知是否会出现的。截至发稿,奥特曼还没有发出他那篇“(比Jan爆料内幕的)更长的推文”。但他简单提到,Jan对安全问题的担忧是对的,“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也致力于这样做。”就这一点,大伙儿可以先办个小板凳等等,到时候咱一起第一时间吃瓜。综上,现在超级对齐团队走了好些人,尤其是Ilya和Jan的离职,让这个风雨之中的团队面临群龙无首的窘况。后续安排,是联合创始人John Schulma来接手,但不再有专门的团队。新的超级对齐团队将是联系更松散的小组,成员分布在整个公司的各个部门,OpenAI发言人将其描述为“更深入地整合”。这一点也为外界所质疑,因为John的原本全职工作是确保目前的OpenAI产品的安全问题。不知道突然多了份责任后,John能不能忙得过来,好好领导关注现在和关注未来安全问题的两个团队?Ilya-Altman之争如果把时间阵线拉长, 其实今天的分崩离析是OpenAI“宫斗”Ilya-Altman之争的续集。时间回溯到去年11月,当时Ilya还在,他同OpenAI董事会合作试图解雇掉奥特曼。当时给出的理由是,他在沟通中不够真诚。换言之,我们不信任他。但最终结果显而易见,奥特曼带着他的“盟友”威胁加入微软,结果董事会屈服,罢免行动失败。Ilya离开董事会。而奥特曼这边,选择了对他更为有利的成员加入董事会。在这之后,Ilya就再也社交平台上消失了,直至前几天官宣离职。而且据说,已经大约6个月没有出现在OpenAI办公室了。当时他还留下一条耐人寻味的推文,但很快就删除了。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吸取了许多教训。其中一个教训是,“在士气提高之前,殴打会一直持续下去 ”这句话比它应有的含义更经常地适用。但据内部人士透露,Ilya一直远程共同领导着超级对齐团队。而在奥特曼这边,员工们对他最大的指控就是言行不一,比如他声称自己想优先考虑安全,但他的行为却很矛盾。除了原本承诺的计算资源没有给到外。还有像前阵子找沙特等筹集资金来造芯。那些注重安全的员工懵了。如果他真的关心以尽可能安全的方式构建和部署人工智能,那么就不会这么疯狂地积累芯片,来加速技术的发展?更早之前,OpenAI还从一家奥特曼投资的一家初创公司订购芯片。金额高达5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而当时宫斗那几天OpenAI前员工的举报信中,对于奥特曼的描述似乎也再一次印证。也正因这样从始至终“言行不一”的操作,让员工们逐渐对OpenAI以及奥特曼失去信心。Ilya是这样,Jan Laike是这样,超级对齐团队也是这样。有贴心的网友整理出这几年年间,发生的相关事情的重要节点先来个贴心提示,下文提到的P(doom),指“AI引发世界末日场景的可能性”。2021年,GPT-3团队负责人因“安全”问题离开OpenAI,创立Anthropic;其中一位认为P(doom)为10-25%;2021年,RLHF安全研究负责人离职,P(doom)为50%;2023年,OpenAI董事会解雇奥特曼;2024年,OpenAI解雇两位安全研究员;2024年,一位特别关注安全的OpenAI研究员离职,他认为P(doom)已经在70%。2024年,Ilya、JAN Laike离职。技术派还是市场派?大模型发展至今,“如何实现AGI?”其实可归结为两条路线。技术派希望技术成熟可控再应用;市场派则认为边开放边应用“渐进式”走到终点。这也是Ilya-Altman之争的根本分歧,即OpenAI的使命:是专注于AGI和超级对齐,还是专注于扩展ChatGPT服务?ChatGPT服务规模越大,意味着需要的计算量越大;这也就会占用AGI安全研究的时间。如果OpenAI是个致力于研究的非盈利组织,他们应该将更多时间花费在超级对齐上。而从OpenAI对外的一些举措来看,结果显然不是,他们只是想要在大模型这个竞争中拔得头筹,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这在Ilya看来,这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即便我们不清楚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发生什么,但在Ilya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安全第一。开放和透明,这样我们人类才能确保安全地构建 AGI,而不是以某种隐秘的方式。但在奥特曼带领...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