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香港没有信心危机 不应自己吓自己

李家超:香港没有信心危机 不应自己吓自己 针对外界认为香港出现信心危机,李家超反驳称,香港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机遇比挑战还多。香港要有危机感但不该“太过自己吓自己”。 综合《星岛日报》和香港电台报道,李家超星期三(10月25日)公布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星期四(26日)到立法会出席《施政报告》问答会。 针对如何带领香港走出信心危机和应对财政赤字的提问,李家超表示,他并不认同香港当前有信心危机。他说,香港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机遇比挑战更多”,因为香港是全球唯一一个集齐中国优势与国际优势于一身的城市。 他说,香港要有危机感,但不应该“太过自己吓自己”。香港最大的信心来源在于国家,因此要强化优势、把握机会;此外,香港专业人才高度国际化,使香港能承担好“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但他也说,香港政府的收入比预期中有更多负面因素,“有短板但不可以妄自菲薄,或自以为是”。李家超说,《施政报告》也针对不同大型项目提出新的融资架构,相信港府财政能实现延续性。 针对《施政报告》提出将股票印花税从0.13%下调至0.1%,被质疑下调幅度不够大,李家超说,减股票印花税是最稳妥,又即时可见成效的政策,但计算要减多少税时,很难有很科学的精算模式,因为这涉及股票市场、全球经济、升息等多重因素。 他表示,当时将股票印花税提升至0.13%,是希望增加港府税收,因此考虑到减税时,首个可行方法便是先回到原状,重回至0.1%。他说,有关做法是平衡多方面考虑,包括政府收入及增加市场流动性,而作出的决定。 2023年10月26日 2:54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香港降低股票印花税 从0.13%下调至0.1%

香港降低股票印花税 从0.13%下调至0.1% 香港将下调股票印花税,从目前的0.13%下调至0.1%。 综合港媒报道,香港特首李家超星期三(10月25日)在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时说,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举足轻重。为了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他接纳建议,将股票印花税税率从目前买卖双方各按交易金额支付0.13%,下调至0.1%。 这项调整意味着,股票印花税回到2021年8月之前的水平;港府目标于11月底完成立法程序,并在同月实施。 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形容,股票印花税的下调力度“杯水车薪”,难以应对当前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指该税率仍远高于其他主要金融中心,难以吸引国际资金流入港股市场。 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认为,港府应采取更果断行动,进一步下调股票印花税,甚至考虑一口气废除这项税项,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同时有助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在港上市。 2023年10月25日 3:01 PM

封面图片

香港出招为楼市“减辣” 以提振疲弱楼市

香港出招为楼市“减辣” 以提振疲弱楼市 香港为提振疲弱的楼市“减辣”(放宽政策)。特首李家超说,将把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即香港业主在持有物业两年后出售,无须再缴付楼价10%的额外印花税。同时,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两者均会由15%减至7.5%。 综合网媒“香港01”、《星岛日报》、《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李家超星期三(10月25日)在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时说,面对房屋供应偏紧,而市民对置业的刚性需求强烈的情况,港府在2010年起推出多轮需求管理措施,或坊间俗称的“辣招”,打击短期炒卖活动及减少外来需求,确保物业市场稳定发展及优先照顾香港市民置业需要。 但过去一年,利率显著上升,多个地区经济放缓,本地楼市交投减少,楼价也出现调整。 李家超指出,随着香港未来房屋供应量将持续增加,考虑整体情况后,政府决定采取以下调整任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日生效: 一、把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换句话说,业主在持有物业两年后出售物业,无须再缴付楼价10%的额外印花税; 二、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两者均会由15%减至7.5%。这安排有助减轻已拥有住宅物业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再购买住宅物业时的财政负担,以及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购买住宅物业的成本; 三、为外来人才的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即优化去年为合资格外来人才退还在港置业印花税的安排,由原本在购入物业时先征收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然后在相关人士居港满七年并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后才退还(即“先征后退”),改为在购入物业时先暂免征收相关税项,若相关人士其后未能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才缴付相关税项(即“先免后征”)。新安排适用于今天或以后签署的“买卖协议”。 2023年10月25日 1:52 PM

封面图片

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先免后征」 房屋局:截至周三申请增至230宗

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先免后征」 房屋局:截至周三申请增至230宗 #港闻 施政报告公布外来人才在港置业印花税「先免后征」,房屋局指截至周三增至230宗申请,其中176宗已处理,认为措施相当受欢迎。局方又说明若有外来人才在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前身故,印花税就由遗产受益人处理。 (12/8/12:26)

封面图片

李家超:虽预料仍会受外部干扰 完成23条立法对香港安全有信心

李家超:虽预料仍会受外部干扰 完成23条立法对香港安全有信心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有很多机遇,亦渡过了很多挑战,例如外部势力攻击香港的法律制度,干预司法、施政,这是非常不应该,包括一些案件审讯, 外国政客及外国政府施以压力,恐吓官员,所谓的制裁都是对法治的不尊重。但他认为做事光明正大,相信世界都有明亮的眼光,看到谁错谁对。他相信以后仍会有一些从外部来的干扰,但香港在基本法23条立法成功后,安全方面已经有保障,社会大致安全平稳。他对这个局面基本上很有信心,市民都明白在平稳的时候也要警惕,警觉性已经提高,让他有信心香港可以安全平稳,继续拼经济、谋发展。 2024-06-14 13:42:14

封面图片

立会三读通过有关楼市减辣相关修订条例草案 政府表示欢迎

立会三读通过有关楼市减辣相关修订条例草案 政府表示欢迎 政府欢迎立法会通过《2023年印花税(修订)(住宅物业)条例草案》,落实《施政报告》有关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的调整,包括把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三年减至两年、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由15%减至7.5%;以及提供机制,暂免外来人才在香港购置住宅物业时,需缴付买家印花税及新住宅印花税,即俗称「先免后征」,有关调整适用于去年10月25日或之后签立或订立的文书或协议。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说,政府一直以务实态度,不断检视住宅物业市场情况,《条例草案》下有关需求管理措施的调整是政府经考虑整体情况后的安排,政府会继续密切监察住宅物业市场,确保稳健发展。 2024-01-31 20:38:14

封面图片

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楼巿“减辣”措施

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楼巿“减辣”措施 香港楼市低迷情况持续的背景下,香港立法会星期三(1月31日)三读通过楼市“减辣”措施,包括将额外印花税的适用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等。 为落实去年《施政报告》中调整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减辣”)有关政策,香港立法会去年11月首读及二读通过《2023年印花税(修订)(住宅物业)条例草案》。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立法会星期三中午三读通过上述《草案》。 《草案》修订的措施包括:将额外印花税适用年期由当前的三年缩短至两年,即业主若在持有两年后出售住宅,无需缴纳房价10%的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至7.5%;合资格外来人才的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由“先征后退”改为“先免后征”。 星期三讨论通过《草案》期间,多名议员再就楼市全面撤辣发表意见。民建联会计界立法会议员黄俊硕指出,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如果外来人才最终离世未能成为永久性居民,除非其自置居所由另一合资格外来人才继承,否则该物业需付额外印花税。 黄俊硕说,当死者家属极度悲伤时,还要收到税务局追收额外印花税,“打击是非常重大的”,港府或会让人感到很凉薄,难以继续吸引外来人才。 地产及建造界立法会议员龙汉标说,香港过去长期实施楼市辣招,大幅增加物业交易成本,已经严重扭曲了楼市供应,削弱资产流动性,妨碍香港经济复苏。辣招不但赶走了炒家,连有真正置业需要的用家也赶走了,令他们“转买为租”,导致近年楼价下跌,租金却不断上升。 龙汉标强调,“今时今日减辣已经无法令香港经济回春,全面撤辣是刻不容缓”。 选委界立法会管浩鸣则说,当下香港与当年宣布楼市辣招时的情况南辕北辙,辣招是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措施,总有一日有退场的时刻。他举例说,中国大陆政府敢于推出稳定楼市的措施,包括调低按揭贷款利率、下调购房首付比例等,“我想试问特区政府官员有没有勇气和眼光,为了未雨绸缪,让香港楼市回归正常呢?” 2024年1月31日 5:11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