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超预期 中国官媒:远未到歇脚松气时候

经济增长超预期 中国官媒:远未到歇脚松气时候 中国今年第三季度多项宏观经济数据超出预期,但中国官媒坦言,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新问题老矛盾,还远未到歇脚松气的时候。 中国《经济日报》星期五(10月27日)发表评论文章称,今年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多项关键指标回稳向好,有底气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但文章说,近期市场上有两种声音须加以关注:一是不少人认为全年工作胜券在握,可以歇歇脚松口气了;二是当前经济已超预期增长了,管理层可能会逐步终止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和优惠举措,后续宏观调控政策工具落地很可能也会“踩空”。 文章指出,今年以来不少经营主体在宏观数据和实际体感上存在着一定的“温差”,认为中国经济“超预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可持续。但实际上,貌似偶然的“超预期”,有其必然性,离不开宏观政策释放的组合效应,市场条件改善带来的贸易空间,经营主体持续多年转型升级的后发优势等多重因素。 文章说,三季度经济超预期增长虽为全年目标实现奠定良好基础,但做好四季度经济工作仍不可松懈。中国经济当前仍处于企稳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经济运行既面临全球经济放缓的周期性因素,也遭遇传统产业转型缓慢、现代产业体系尚不完善等结构性问题。“在新问题老矛盾面前,我们还远未到歇脚松气的时候。” 文章还称,当前中国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尚未彻底排除,经济增长还将面临不少潜在风险与困难。中国“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妄自菲薄”,要看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还在增多。“中国经济不仅当下有为,未来同样可期。” 2023年10月27日 1:45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中国经济崩溃论”注定再度崩溃

中国官媒:“中国经济崩溃论”注定再度崩溃 面对西方媒体和政客有关中国经济未来表现的悲观论调,中国官媒新华社发文指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唱衰中国”是“配合着所谓“去风险”的论调而起”,旨在把中国塑造为世界经济“风险之源”,以“破坏中国与各国的合作关系”。 新华社星期天(9月17日)发出题为《“中国经济崩溃论”注定再度崩溃中国经济“放眼量”系列评论之一》的时评文章,指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唱衰中国经济是“过去几十年来多次出现并最终被事实反复打脸的所谓“中国崩溃论”闹剧的延续”,并称“这次的结局也不会例外”。 文章批评英国《经济学人》日前一期关于中国经济的巨龙封面“很唬人”,标题惊呼“中国经济见顶了”。文章回溯历史称,同样的巨龙形象曾出现在2002年6月15日期特别增刊,标题是“喘不上气的中国龙”。该刊物当时预言,中国经济增长在十年内将大幅放缓。 “然而接下来十年的事实是,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约10.5%,远超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同期平均水平。” 关于当前的经济增长,文章指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最新预测,2023年美国经济增速只有1.8%,英国增速只有0.4%,德国经济将萎缩0.3%。中国的经济表现是:上半年GDP年比增长5.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文章列举数据强调,世界银行、OECD和IMF分别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6%、5.4%和5.2%。“这放在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都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发动机’。但某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却罔顾事实,肆意炒作,唱衰中国经济。实际上它们并非不懂经济,而是别有用心。” 文章称,西方媒体和政客轮番上阵,急切切贩卖焦虑,假惺惺把脉开方,就是想散布“中国经济不行了”的悲观论调,企图瓦解民众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影响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打击中国经济预期,破坏中国经济运行,阻滞中国发展进程。 文章强调,中国政府有效利用充裕的政策空间,为应对短期波动出台针对性措施,今年前八个月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在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在持续恢复中展现韧性与活力”。 ...

封面图片

进入 7 月份,多家外资机构发布公开报告,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并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业内人士认为,外资机构集体上调中国经济增

进入 7 月份,多家外资机构发布公开报告,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并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业内人士认为,外资机构集体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明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信心,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充满信任。外资机构普遍看好中国下半年的经济,主要在于出口、制造业、消费等方面的积极因素汇聚。在宏观经济表现整体稳健的背景下,中国股票资产也因为其估值低、企业盈利复苏显著得到市场关注。不少外资机构在研报中表态,维持看好 A 股的立场不变。(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中国经济前景不如预期 世行下调东亚今明年经济增长预估

中国经济前景不如预期 世行下调东亚今明年经济增长预估 中国经济前景不如预期,世界银行下调东亚地区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长预估。 据彭博社星期一(10月2日)报道,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指出,随着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受到金融紧缩和全球环境疲软影响,这两个地区的发展中经济体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将放缓。 世界银行在半年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达5%,2024年GDP增长则预计达4.5%。最新预估低于今年4月的预测,当时预估今年增长达5.1%,明年增长为4.8%。不过,报告称,最新预估显示,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步伐仍快于其他新兴市场。 世行下调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增长预估,部分原因源自中国经济前景不如预期。 在房地产陷入困境、债务增加,以及疫情后重新开放的提振力道减弱,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可能达4.4%,低于先前预测的4.8%。中国今年GDP增长预测维持在5.1%。 根据报告,中国所经历的一切对整个地区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下降1%,区域经济增长就会下降0.3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指出,随着全球经济改善并重振外国对该地区制成品和大宗商品的需求,除中国之外,东亚和太平洋地区2024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将略微加速。报告指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发生包括极端天气事件在内的自然灾害,是经济前景将面对的下行风险。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东升西降仍是世界经济大势

中国官媒:东升西降仍是世界经济大势 中国官媒称,东升西降仍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大趋势,唱衰中国难阻这一大势。 《光明日报》星期天(2月25日)发表题为《唱衰中国,难阻东升西降大势》的文章,作者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 文章称,按照汇率法计算,2023年美国GDP占世界总体比重继2022年后再次上升,而中国GDP所占比重将有所下降,有媒体认为中国发展前景黯淡,世界经济格局东升西降的演变趋势已经停止。 文章称,这样的分析并不全面,既缺乏历史眼光,也缺乏前瞻性。综合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短暂上升后将回调,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短暂下降后将回升,东升西降仍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大趋势。 该文称,美国占世界经济比重上升,主要是受美国价格水平上涨和美元汇率升值幅度较大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另外,近几年美国占世界经济比重回升,但由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并没有改变发达经济体占比下降、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占比上升的趋势。 该文预测,美国经济在2024年出现减速的概率很大,甚至不排除某个阶段出现GDP季度环比负增长的情况。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文章最后写道,综合来看,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国将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2月25日 7:13 AM

封面图片

摩根大通、野村证券上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

摩根大通、野村证券上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 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多个指标的增长高于市场预期后,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上调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 路透社星期三(10月18日)报道,摩根大通目前预计中国今年的GDP将增长5.2%,高于之前预测的5.0%。野村证券则将其预测从4.8%上调至5.1%,上升0.3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三上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这一增幅高于彭博社预测的4.5%和路透社预测的4.4%。 此前在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3%,不及市场预期;第一季度GDP同比增4.5%,高于去年全年水平,也高于预期。 以朱海斌为首的摩根大通经济学家分析说:“与8月一样,9月的月度经济活动强于预期。这令人鼓舞。”他补充说,中国经济复苏势头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

封面图片

中国发改委: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

中国发改委: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 中国经济受到各方高度关注之际,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星期二(12月19日)说,随着经济动能持续恢复、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综合中新社和证券时报网报道,李超在中国国家发改委当天举行的12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1月份,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总的看,随着经济动能持续恢复、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有条件、有能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李超说,生产方面,保持较快增长。从消费来看,汽车消费、服务消费增长势头较好,是消费恢复进程中的突出亮点。从平台企业监测的数据看,餐饮消费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此外,中国稳投资力度加大。外贸方面,进出口保持增长。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向好。 他还说,尽管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但企业预期指数保持高位。 针对明年宏观经济政策重点发力方向,李超表示,将围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密切跟踪经济运行变化,加强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同时,做好政策预研储备,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备足政策工具。 中国今年全年GDP增长目标约5%。今年第三季GDP增长4.9%,超出普遍预期。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今年10月表示,四季度只要增长4.4%以上,就可以保障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他对完成预期目标“非常有信心”。 2023年12月19日 6:06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