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教授袁国勇获聘上海传染病研究机构名誉院长

港大教授袁国勇获聘上海传染病研究机构名誉院长 香港流行病学专家袁国勇获聘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名誉院长。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星期二(10月31日)举行的2023上海传染病论坛暨2023年上海医学论坛平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袁国勇获聘上海市传研院名誉院长。 袁国勇在论坛上说,此次论坛见证了上海市传研院与香港大学微生物系深入合作的战略开端。他希望将来通过研究合作、联合项目申请、学者交流等方式,积极应对传染病带来的全球挑战。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67岁的袁国勇出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广州。他是微生物学家、传染病专家和外科医生。袁国勇的研究在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使他摘得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在冠病疫情期间,袁国勇等人于2020年1月在《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关于“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的论文。2020年8月,袁国勇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黄建东教授共同发表论文,首次证实冠病病毒能够感染体外培养的人类神经祖细胞和大脑类器官。 据官网介绍,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于2020年11月在复旦大学揭牌成立,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共同成立的上海市级公益性科研机构。该院研究方向包括重大传染病病原学和生物安全研究及技术转化、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防控策略和政策研究等。 2023年11月2日 1:45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传染病 BUILD.16856134-v23008》| 简介:传染病 BUILD.166134-v23008是一款以传染病为主

《传染病 BUILD.16856134-v23008》| 简介:传染病 BUILD.16856134-v23008是一款以传染病为主题的策略游戏,玩家将面临传染病爆发的危机场景。在游戏中,玩家需要扮演疾病防控专家,制定策略来阻止传染病的蔓延。通过研究病毒特性,建立隔离区,调配医疗资源,研发疫苗等方式,与时间赛跑,控制疫情的传播范围。游戏中的疫情发展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玩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同时还要应对资源短缺、民众恐慌等各种挑战,体验紧张刺激的疫情防控策略玩法 |标签:#传染病BUILD.16856134-v23008 #策略防疫游戏 #模拟经营游戏 #危机应对游戏 |文件大小 NG| 链接:

封面图片

《纪录片对抗致命传染病.mp4 》

《纪录片对抗致命传染病.mp4 》 简介:该纪录片聚焦人类对抗致命传染病的历程,讲述从过去到现在,面对各种传染病时,医学研究、公共卫生措施、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与挑战。通过实例展示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中积累的经验和不断进步的应对策略。 标签:#传染病纪录片#公共卫生#医学发展#疾病防控#国际合作 文件大小 NG 链接:

封面图片

中国将新建五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

中国将新建五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 中国将新建五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并在全国所有市县建设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星期三(11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回答了有关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重大疫情应急处置的问题。 王贺胜说,在监测预警方面,主要是在提质、扩面、增效上下功夫。 谈及提高信息报告质量,王贺胜说,要优化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调整相关预警指标,及时发现异常信号并调查处置。印发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开展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进一步压实传染病信息报告责任。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疾控信息系统数据自动交换,变“被动监测”为“主动监测”。 关于拓展监测渠道,王贺胜说,要建立完善发热门诊、哨点医院、病毒变异、城市污水等监测系统,探索开展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多病原的监测试点,初步形成兼顾常态和应急、入境和本土、城市和农村、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多渠道监测体系。 对于强化部门协同,王贺胜说,要推进跨部门监测数据和信息共享,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会商,共同开展传染病疫情风险研判。 此外,在应急处置方面,王贺胜说,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要持续完善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 他还提到,中国加快建设国家级传染病应急队伍,已经组建了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今年中央财政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支持新建五支国家防控队,在全国所有市县建设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 2023年11月1日 4:49 PM

封面图片

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已覆盖约 8.4 万家医疗机构

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已覆盖约 8.4 万家医疗机构 据记者从正在海南博鳌举行的 2024 世界流感大会上获得的消息,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现已覆盖约 8.4 万家医疗机构和 2.8 万个发热门诊,有 200 余家综合医院正开展 15 种以上呼吸道多病原体监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孙阳介绍,目前,我国流感监测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并向陆、海口岸县级市延伸;2023 年,我国哨点医院累计监测到约 1700 万例流感样病例,网络监测实验室检测样本 100 多万份。同时,我国已在 122 个地级市布设新冠病毒城市污水监测点。(新华社)

封面图片

日本石川县地震增至232人死亡 疏散人群中传染病扩散

日本石川县地震增至232人死亡 疏散人群中传染病扩散 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地震发生至今三星期,当地疏散人群中的传染病扩散,成为善后工作的一大挑战。在石川县,地震造成232人死亡,22人仍然下落不明。县政府表示,每日新增的传染病个案数目,已连续第十日超过100宗,大部分个案出现在疏散中心。另外,石川县轮岛市西部发现超过4米的地基凸起。在能登半岛北侧海岸,也发现多个地点的地基凸起超过2米。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表示,通过研究地震如何改变海岸附近的地形,有助了解海陆交界处分布的海底活断层错位时,会引发怎样的地震。 2024-01-21 18:49:55

封面图片

中国国务院发布六条措施 要求做好冠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

中国国务院发布六条措施 要求做好冠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 新一波呼吸道疾病大流行之际,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六项重要措施,要求各地做好冬春季冠病病毒感染及其他传染病防控工作。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星期五(11月24日)发布《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今年10月以来,中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活动逐步增强,预计流感将出现全国冬春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感染未来一段时间在部分地区仍将持续高发。今冬明春中国可能面临冠病、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 为此,《通知》发出六点重要措施,要求各地做好冬春季冠病病毒感染及其他传染病防控工作。 《通知》要求,切实落实口岸疫情防控,开展冠病病毒变异监测,加强主动健康申报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持续开展疫情动态监测预警,统筹做好冠病、流感和诺如病毒胃肠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变化;加强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加强养老、托幼、学校、社会福利等机构以及空间密闭场所防控,督促做好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 《通知》还要求,加强医疗救治应对准备,针对冬春季传染病流行形势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态势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加强相关救治药品的生产供应保障;持续强化科普宣教,做好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开展冠病及其他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和政策解读;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保持适度有序的防控力度和节奏,保持各级联防联控机制有效运转。 中国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各大儿科医院人满为患。世界卫生组织(WHO)星期三正式向中国要求提供呼吸道疾病增加和出现儿童聚集性肺炎的详细信息。 中国则表示,提供了世界卫生组织所要求的呼吸道疾病增加和出现儿童聚集性肺炎详细信息,并称没有检测出任何异常或新型病原体。 2023年11月24日 5:03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