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又一起天伦惨剧 前谷歌工程师杀妻及双胞胎儿子后自杀继上个月发生谷歌华裔工程师杀妻案后,矽谷又发生科技业白领杀死妻儿惨剧。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籍前谷歌工程师窃取AI机密被捕背后

中国籍前谷歌工程师窃取AI机密被捕背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3月8日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关于所谓中国公民涉嫌窃取Google技术,作为原则她强调,中方一贯高度重视并积极保护知识产权,坚持公平、公正保护国内外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反对美方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中国企业和公民。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事实上,这一事件起源于数十个小时之前。当地时间3月6日,美国司法部部长梅里克·加兰德(Merrick B. Garland)宣布,美国联邦大陪审团起诉中国籍人士Linwei Ding,对他发起四项涉及窃取商业机密的罪名指控。起诉书称,2022年5月21日,Google工程师Linwei Ding开始通过将公司商业机密复制并上传到个人Google云帐户进行存储,到2023年5月已上传了500多个文件。目前,Linwei Ding已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瓦克的家中被捕。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最高10年监禁和每项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由于涉及中国人、AI 技术两个话题,这一事件瞬间引发社会关注。实际上,去年11月在陆奇创办的奇绩创坛2023秋季路演日时,Linwei Ding直接表示:“我们做过Google万卡级算力平台。放眼全球,搭建过且能搭建万卡级算力平台的人,全世界不足十人。”截至发稿前,钛媒体App注意到,奇绩创坛方面已经将这条推文删除。陆奇和奇绩创坛方面均对此没有任何回应。公开信息显示,今年38岁的Linwei Ding,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以及美国南加州大学(USC)。2019年,他加入Google公司,主要研究 AI 技术。起诉书中称,Google于2019年聘请Linwei Ding为软件工程师,Linwei Ding的职责包括开发部署在Google超级计算数据中心的软件。在他的工作中,Linwei Ding得到授权,能访问Google的机密信息,这些信息涉及硬件基础设施、软件平台以及它们所支持的 AI 模型和应用程序。据奇绩创坛的叙述,丁林葳是全世界能搭建万卡级算力平台的十人之一,曾在Google搭建的万卡级算力平台内置 6 万卡 TPU(张量处理单元)、2.6万 GPU(图形处理器)芯片,目前该算力平台正在被 Google Research、 Anthropic、DeepMind 和 OpenAI 所使用。而本项目支持的算力规模可达单任务万卡,支持大模型训练时长从月级可降至小时级。起诉书中称,Linwei Ding的商业秘密盗窃罪涉及TPU和GPU的芯片架构和软件设计规范,这些芯片是超级计算中心的构建模块。而丁林葳涉嫌窃取的技术涉及Google先进超级计算数据中心的构建模块旨在支持用于训练和托管大语言模型的机器学习工作负载。这份12页起诉书中,美国司法部详细描述了Google如何开发专有硬件和软件,以促进由其超级计算数据中心支持的机器学习过程。在硬件方面,Google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芯片(GPU 与 TPU),具有促进机器学习和运行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所需的非凡处理能力。在软件方面,Google部署了多层软件,被称为“软件平台”,以有效地协调机器学习工作负载。美国司法部还指控,Linwei Ding秘密与两家中国科技公司有联系。在Google工作期间,Linwei Ding在没有通知Google的情况下,成为北京融数联智科技公司的 CTO,并创立了上海至算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他持有至算科技100%股份。2023 年 12 月,Google在得知Linwei Ding在中国投资者会议上的行为后,对其产生了怀疑,并暂停了Linwei Ding的网络访问,而且远程锁定了他的Google笔记本电脑。Google搜索了Linwei Ding的网络活动记录,发现了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未经授权上传的内容。Linwei Ding在得知Google的怀疑后,预订了一张从旧金山到北京的单程机票,并于 12 月 26 日辞职。几天后,Google再次发现了他的可疑行为,并向当局报案。2023年12月29日左右,Google调查人员查看了Linwei Ding工作的Google大楼入口的监控录像。Google观察到另一名员工在2023年12月4日、6日和8日打卡了Linwei Ding的工牌,使Linwei Ding看起来像是在美国Google办公室工作,而实际上Linwei Ding在中国。2024年1月4日,Google安全人员从Linwei Ding的住所取回了他的Google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2024 年 1 月 6 日, FBI 搜查了Linwei Ding的住所,没收了他的电子设备和其他证据。起诉书称,Linwei Ding的行为违反了他的雇佣协议以及丁林葳在成为Google员工时签署的单独行为准则。此外,Linwei Ding为隐瞒其窃取商业机密而将Google源文件中的数据复制到Google发放的 MacBook 笔记本电脑上的 Apple Notes(备忘录)应用程序中,并将 Apple Notes 转换为 PDF 文件,将其从Google网络上传到单独的帐户。据称,Linwei Ding逃避了Google数据丢失防护系统的检测。美国司法部称,其下属的联邦调查局(FDI)与商务部联合对Linwei Ding展开了调查。美国商务部甚至出动了“干扰性技术突击队”(Disruptive Technology Strike Force)。美国商务部将关键技术相关的出口行为列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干扰性技术突击队”负责该事务,于2023年2月成立。“自成立以来的一年里,‘干扰性技术突击队’一直在不懈地保护人工智能等美国先进技术免受恶意行为者的侵害。” 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的助理部长马修·阿克塞尔罗德(Matthew S.Axelrod) 声明称,“让今天的声明成为进一步的警告吧那些窃取美国敏感技术的人将会发现自己走错路了,将受到刑事起诉。”梅里克·加兰德强调,美国司法部不会容忍 AI 和其他先进技术被窃,这可能会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由于此案涉及人工智能,中美两国都将其视为战略新兴技术,因此,美国司法部、商务部、联邦调查局在新闻公告中都将其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事实上,美国近来重点关注对中国的关键技术出口管制。阿克塞尔罗德在1月31日介绍,“干扰性技术突击队”调查的前五个刑事案件中,三个关于中国,其中两个涉及到美国公司员工窃取自动驾驶汽车的敏感源代码,并将其带到中国。目前,美国商务部已经因“国家安全原因”禁止英伟达向中国企业出售最先进的 GPU 芯片,并且“遥控”日本、荷兰、韩国等国采取行动,与美国一起对中国芯片进行限制。展望2024年,阿克塞尔罗德预计,美国商务部将会开展更多的“干扰性技术突击队”调查。有评论称,中国籍前Google工程师窃取AI机密被捕事件可能会影响很多留学生在人工智能、生物等领域的学习,并且还会促使美国加大对中国签证不与审批的力度。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前谷歌中国籍工程师被控窃取人工智能商业机密

前谷歌中国籍工程师被控窃取人工智能商业机密 一位曾在谷歌就职的中国籍软件工程师受到美国司法部指控,称他从谷歌窃取了用于开发人工智能的商业机密,并秘密为两家中国公司工作。 综合彭博社和路透社报道,38岁的丁林伟(Linwei Ding,音译)当地时间星期三(3月6日)在纽瓦克被捕,旧金山的联邦陪审团指控他犯有四项商业机密窃取罪。 根据起诉书,丁林伟窃取的机密,与谷歌超级计算数据中心通过机器学习训练人工智能大模型有关。 被窃取的信息包括芯片和系统的细节,以及帮助驱动超级计算机的软件。 美国司法部的新闻稿显示,丁林伟于2019年受雇于谷歌。他涉嫌将敏感信息从谷歌网络转移到个人电子邮件和云帐户,同时秘密地与两家总部位于中国的人工智能公司存在关联。 丁林伟据称创立了上述两家未具名公司中的一家。他并未向谷歌透露自己与这两家公司的关系。美国司法部没有指控他向上述公司提供了他从谷歌窃取的具体数据。 起诉书称,丁林伟在受聘于谷歌三年后开始窃取信息行为,截至去年5月,已上传了500多个机密文件。当月,丁林伟创立了自己的技术公司,并在一个聊天群称“我们有谷歌的经验,只需要复制和升级它。” 谷歌于去年12月开始对丁林伟产生怀疑,并于今年1月4日拿走了他的笔记本电脑,这个日子是他计划辞职的前一天。 如果罪名成立,丁林伟将面临最长10年的监禁,以及每项罪名最高25万美元(约33万新元)的罚款。 2024年3月7日 11:58 AM

封面图片

前谷歌工程师创业造AI芯片 已融资2500万美元

前谷歌工程师创业造AI芯片 已融资2500万美元 在这一背景下,两位前谷歌工程师共同创立了MatX。他们利用在谷歌的经验,识别出现有人工智能芯片的局限性,并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成本更低的新型芯片,旨在提高大语言模型的训练和运行效率。MatX信心十足地预测,其芯片的性能将至少比英伟达的GPU好十倍。目前该公司已成功筹集了2500万美元的资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风险投资对芯片行业的态度,尽管面临英伟达等巨头也在快速发展,但市场对于专门针对大语言模型设计的芯片仍然充满期待。以下是翻译内容大约25年后,感觉硅谷终于又成了“硅”谷。英伟达在驱动人工智能软件的芯片市场上已成绝对主导,促使其他公司决定自行设计芯片。历史告诉我们,这通常是充满灾难的尝试。从头开始设计芯片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和数亿美元,而且大多数尝试以失败告终。然而,人工智能的巨大前景促使人们认为这是一次必须的尝试。迈克·冈特(Mike Gunter)和莱纳·波普(Reiner Pope)就是这样的两个探索者。他们创立了MatX公司,旨在设计专为处理大语言模型所需数据而优化的芯片。大语言模型,如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Gemini,是多种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它们需要大量昂贵的芯片来运行。如果有公司能制造出更便宜、处理速度更快且更适合人工智能的芯片,那么它将在人工智能软件不断扩张的世界中占据极为有利的地位。冈特和波普此前在Alphabet旗下的谷歌工作,冈特负责设计运行人工智能软件的硬件芯片,而波普则负责编写人工智能软件。多年来,谷歌一直致力于开发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张量处理单元),一种专为人工智能设计的芯片。然而,根据MatX高管的说法,这些芯片是在大语言模型普及之前设计的,对当前任务而言不够高效。“在谷歌,我们努力使大语言模型运行得更快,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是遇到困难,”波普表示,“在公司内部,有很多关于芯片改进的想法,很难只专注于大语言模型。这是我们选择离职的原因。”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有些偶然。它最初生产的GPU芯片是为加速视频游戏和某些计算机设计任务而设计的。这些芯片擅长同时处理大量的小型任务,恰好适合运行人工智能软件,其性能大幅超过了英特尔等公司生产的其他类型的芯片。英伟达在其GPU芯片上划分了资源区块,以适应广泛的计算任务,包括芯片内部的数据传输。这些设计决策似乎更倾向于满足以往计算时代的需求,而非当前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从而在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权衡。MatX的创始人相信,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这些额外的资源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和复杂性。相比之下,MatX采取了全新的设计方法,开发了只有一个大型处理核心的芯片,目的是尽可能快地完成乘法运算这是大语言模型的主要任务。MatX全力以赴,坚信其芯片在训练大型语言模型和输出结果上至少能比英伟达的GPU高出十倍。“英伟达的产品非常强大,对大多数公司来说是正确的选择,”波普说,“但我们认为我们能做得更好。”MatX已经筹集到2500万美元的资金,最新一轮融资由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人纳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和丹尼尔·格罗斯(Daniel Gross)领投。MatX位于加州山景城,距离硅谷的发源地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仅几英里之遥。目前,几十名员工正致力于研发计划于明年推出的芯片。格罗斯表示:“MatX的创始人代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一股趋势,他们正在将一些大公司开发的最佳想法商业化,因为那些公司动作过慢,过于官僚化。”如果人工智能软件继续沿着现有的发展路径,对于高成本的计算需求将会巨增。据估计,目前正在研究的每个模型的训练成本约为10亿美元,而未来模型的训练成本可能达到100亿美元。MatX预测,只要能够赢得OpenAI和Anthropic PBC等主要人工智能公司的青睐,它的业务将会蓬勃发展。“这些公司的经济模式与典型公司截然不同,”冈特说,“他们将所有资金都投入到计算资源上,而不是人力资源上。如果这一趋势不改变,他们最终会耗尽资金。”在硅谷,芯片公司随处可见,曾经有几十家芯片初创公司,甚至计算机巨头如惠普、IBM和Sun Microsystems也生产自己的芯片。然而近年来,英特尔凭借其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的主导地位击败了许多竞争对手,而三星和高通则主宰了智能手机芯片市场。这导致投资者转而避开芯片初创企业,认为相比软件公司,它们成本更高、周期更长、风险更大。MatX的投资人之一、芯片行业专家拉吉夫·赫马尼(Rajiv Khemani)回忆道:“大约在2014年左右,我曾拜访过一些风投公司,他们已经让所有懂芯片的合伙人离开了。”“我面前的人根本不懂我在说什么。”然而,人工智能的崛起改变了风险和回报的平衡。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资源雄厚的公司已经开始投资设计自己的芯片,专门用于执行人工智能任务。几年前,如Groq和Cerebras Systems这样的初创公司亮相,推出了一大批针对人工智能专用的芯片。但这些产品都是在大语言模型实现技术突破并开始主导人工智能领域之前设计的。这迫使初创公司必须适应人们对大语言模型的突然兴趣,并在飞速发展中调整自己的产品。MatX可能代表着又一波从头开始、专门开发大语言模型专用芯片的初创企业浪潮。进入芯片行业的一大挑战是,设计和制造新芯片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而在此期间,英伟达也不会停滞不前,它在本月刚刚发布了更快的GPU芯片。初创公司必须预测技术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动向,而且不能犯任何可能导致生产延误的错误。软件公司通常需要重写代码才能在新的芯片上运行,这是一个成本高昂且耗时的过程,只有在能从这种变化中获得巨大收益时才会进行这样的转变。一个经验法则是,新芯片必须在性能上至少比前代产品好10倍,才能说服客户重写他们所有的代码。格罗斯认为,我们目前仍处于构建支持人工智能成为主要计算形式的基础设施的初期阶段。“我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芯片周期的早期阶段,与此相比,其他行业的发展将相形见绌。”如果格罗斯的看法正确,那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新的芯片巨头将会诞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硅谷再现杀妻案!37岁印度裔工程师灭门 4岁双胞胎儿子也未能幸免

硅谷再现杀妻案!37岁印度裔工程师灭门 4岁双胞胎儿子也未能幸免 美国时间周一(2月12日),37岁的印度裔Meta工程师阿南德·苏吉斯·亨利 (Anand Sujith Henry)、他 38 岁的妻子爱丽丝·本齐格 (Alice Benziger) 以及他们的双胞胎诺亚 (Noah) 和内森 (Neithan) 被发现死在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 (San Mateo) 价值 210 万美元的家中。这对夫妇居住的地方距离另一起案件嫌疑人硅谷华人工程师陈立人家仅仅 16 公里,车程仅需要 30 分钟左右,双方的房价都是 200 万美元左右。更巧的是,亨利也曾在Google工作,妻子同样是高级工程师。亨利“杀妻案”和陈立人“杀妻案”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名凶手均为前Google工程师,而受害者均为高知女性, 两个家庭都是学霸与学霸的强强联合,等等。但两起案件也有不同,比如陈立人没有孩子,而这场悲剧还牵扯了两个无辜的孩子。一家四口命殒!2月12日,37岁的印度裔软件工程师亨利,被指控在浴缸里用枪杀害了38岁的妻子本辛格,并涉嫌谋杀自己的两个双胞胎儿子诺亚和尼坦,随后自杀身亡。警方在周一早上收到报警,称担心这家人的安危和下落。警方9点13分左右对事发的房子进行安全检查(welfare check)。他们敲了门,但没有人回应,于是他们从一扇没有上锁的窗户进入。随后发现这对夫妻死于枪伤,丈夫旁边有一把9毫米口径手枪和一个上了膛的弹夹,另外在一间卧室的沙发上发现了两个孩子的尸体,警方并未在孩子身上找到任何外伤痕迹,死因指向可能是窒息或中毒(用药过量),最终的结果还在等法医确认。截至周三,此案被视为谋杀自杀案,最初报道错误的表明这家人死于煤气中毒。警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相信肇事者就在屋内”,他们正在继续审查有关这家人的案件。朋友和家人证实,这家人来自印度。圣马特奥警局在一份声明中说:“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这是一起孤立事件,对公众没有危险,因为我们确信案件责任人就在家中。”死亡夫妇的家人正在从印度赶往美国。警探们将努力收集证据,与目击者和家人谈话,以确定凶手杀人的动机。印度高材生组合这对夫妇从大学时就在一起,都是印度TKM工程学院的同学,以优异的成绩来到美国深造,就读于著名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资料显示男方亨利的爸爸是印度喀拉拉邦法蒂玛·马塔国立学院的前任校长。亨利是典型的印度精英家庭培养出来的高材生。翻看两人的社交账号可以发现,夫妻俩都有着闪耀的履历,属于典型的学霸之间强强联合。37岁的亨利曾经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在Google工作了长达7年9个月后,跳槽到Meta工作了17个月后从大厂离职,半年前创立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公司Logits。在企业介绍中,这家公司被描述为为企业提供 “私人训练和服务生成人工智能模型 ”,以满足其特定的业务需求。在截稿日时,这家公司已经关闭服务。而妻子本辛格在旧金山大学获得了数据科学硕士学位后,曾在多家优质企业任职,生前是一家房地产公司Zillow的数据科学经理。男方曾提出要离婚两人非常热爱旅行,在两人的景点合照中可以看到,丈夫英俊帅气,妻子美丽优雅,是在印度羡煞他人的神仙组合。两人晒出的一家四口温馨合照中,让人觉得这个家庭充满了幸福和爱意。亨利夫妇的邻居们表示,夫妇俩看起来非常友善、恩爱,他们完全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据该地区的一则消息称,女方的妈妈此前一直与这对夫妻和孩子们同住,直到2月11日,没想到丈母娘刚刚离开,就发生了灭门惨案。夫妻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目前仍不得而知。但根据警方调取法院记录后发现,2016年亨利曾向妻子提出离婚的请求,但遗憾的是未能成功。随着2018年两人的双胞胎儿子出生,他们最终搬到了加州圣马特奥市一处富裕且安静的社区。记录显示,在搬到犯罪发生地之前,这家人先后在旧金山住过四套公寓。悲剧原因无人知晓邻居称,这家人在这栋房子里住了4年。小男孩们很可爱,喜欢挥手打招呼。邻居们说,他们从未注意到这家人有任何异常,或不对劲的地方。马修·谢尔顿 (Matthew Sheldon) 告诉 KTVU,“这个地区几乎没有发生过死亡事件”。托马斯·莱斯说:“这似乎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但我对发生的事情感到非常抱歉。这种事到处都有发生。我现在不会在恐惧中行走。”人们原以为,亨利夫妇会过上梦寐以求的平静与幸福生活。然而,命运的转折却是如此残酷,一场无人预见的悲剧在此上演。居住在附近的华人医护人员李医生也表示,这家人平时看起来非常正常,发生这样的事令人意外。同时她也对湾区近日频发类似案件感到担忧,呼吁大家重视心理健康,不要害怕寻求专业帮助。硅谷家庭问题的三个共性2月9日,硅谷杀妻案的男主角陈立人终于出庭,此前该案已经推迟了5次庭审。当天,他戴着头盔,目光迷离,并未承认罪行。有网友猜测他的辩护律师将以精神问题为由为其辩护。两位嫌疑人都是新移民、有着名校背景、高薪工作、拥有高额房产……在加州,令人心碎的故事在近期反复上演,家庭悲剧震惊了社区,不禁让人们对这种悲剧的重复发生感到不寒而栗。在外人看来幸福完美的家庭,竟然在转瞬间支离破碎。与此同时,人们不禁要问,这些貌似光鲜亮丽的家庭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一次又一次相似的悲剧不断发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在加州硅谷的家庭法资深律师周媛在采访中向小王分享,硅谷码农和所有家庭一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又存在共性。第一,夫妻教育背景相似,因此其思维模式相似。根据周律师的观察,读电脑专业的很多人思路是直线型的,凡事要找最优捷径,什么事情能够最优化,要是不按照最优路径走,就有问题,这样两人就会吵架,这个矛盾就会非常直来直去,遇到事情只论对错,而不是靠情商去调和家庭的矛盾。第二,夫妻都是大厂高薪码农,势均力敌。双方如果都是很优秀的人,都各不相让,或者说一个人就希望另外一个人完全从属于自己,就会容易产生矛盾甚至家暴。还有家庭因为传统文化的原因,一方认为另一方需要从属,但是另外一方并没有认为要继续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矛盾就会变得特别激烈。再加上现在硅谷的年轻人薪水都非常高,在薪水都很高,地位都很高的情况下,家庭矛盾变得会更激烈。第三,硅谷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硅谷人才太多,原先是尖子,在硅谷就变成是很平庸。这种情况越需要大家能够把自己从原先的优越状态,比如高考状元的状态降低下来,去接受社会的相应的一个认可。无论是何种原因触发的家庭矛盾,使用极端手段,最终害人害己。而越是亲近的人,越不留情面,越给对方造成伤害。最后分享一段周律师的专业建议,给正在或曾经受到家暴影响的人做参考。新的一年,祝大家都平安喜乐!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雷军 :“工程师,工程师!”

封面图片

美国之音中国籍前谷歌软件工程师因被控窃取AI技术并与中国公司合作而被捕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