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总2024年第一季度经济追踪报告 | 李兴裕:出口受二阶效应影响 油价上涨扩大贸易顺差

中总2024年第一季度经济追踪报告 | 李兴裕:出口受二阶效应影响 油价上涨扩大贸易顺差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SERC)预计,中东军事冲突使油价上涨,一阶效应是对我国的油气出口有利,但当全球需求因石油冲击而放缓时,我国出口将受到二阶效应的影响。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卡塔尔2024年第三季度贸易顺差达577亿里亚尔

卡塔尔2024年第三季度贸易顺差达577亿里亚尔 2025年1月2日星期四多哈2025年1月2日电 卡塔尔国家规划委员会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卡塔尔货物贸易顺差(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达577亿里亚尔,较2023年同期的609亿里亚尔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卡塔尔出口总额(包括本地商品出口和转口贸易)为878亿里亚尔,同比下降2.2%,环比增长3.3%。出口下降主要受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出口额下降50亿里亚尔(降幅6.5%)影响。 进口方面,2024年第三季度卡塔尔进口总额为301亿里亚尔,同比增长4.1%,环比下降1.1%。 从贸易伙伴看,2024年第三季度亚洲国家是卡塔尔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占比分别为75.9%和39.7%。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成员国位居第二,占比分别为11.6%和11.3%。欧盟位居第三,占比分别为7.7%和26%。

封面图片

中方回应欧盟指对华贸易不平衡:中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中方回应欧盟指对华贸易不平衡:中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针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欧盟不会接受对华贸易长期不平衡,中国外交部称,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星期三(12月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事答记者问时说,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相反,中国通过积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汪文斌指出,中欧贸易现状是宏观经济环境、国际贸易条件和双方产业结构共同影响的结果。贸易数据也不能反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下中欧贸易的利益分配格局。 汪文斌说,在华欧企超过三分之一的出口量返销欧洲。表面看中国拥有顺差,但很大程度上利润在欧方。此外,买卖是双方的事情,如果欧方一方面在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设置严苛限制,另一方面希望大幅增加对华出口,恐怕不太合常理。 汪文斌说,无论是解决欧洲面临的突出问题,还是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都是欧盟值得信赖也是不可缺少的伙伴。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是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经验。 汪文斌呼吁,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为中欧领导人会晤成功举行营造良好氛围,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作出共同努力。 据法新社报道,冯德莱恩星期二(12月5日)说,欧盟不会一直容忍与中国日益加剧的贸易不平衡。她说,“我们看到贸易失衡日益加剧。在过去的两年里,贸易失衡已经翻了一番,目前已高达近4000亿欧元(约5780亿新元)”。 冯德莱恩也指出,欧盟有保护自己市场的工具,但欧盟更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中国外交部星期一(12月4日)宣布,中国欧盟领导人峰会将于星期四(12月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冯德莱恩,国务院总理李强则将同米歇尔和冯德莱恩共同主持峰会。 2023年12月6日 5:04 PM

封面图片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今年4月出口同比增长8.5%,进口下降7.9%,实现贸易顺差902.1亿美元,扩大82.3%。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今年4月出口同比增长8.5%,进口下降7.9%,实现贸易顺差902.1亿美元,扩大82.3%。 至此,在3月份终结了自去年10月以来的连续负增长后,中国出口连续第二个月保持增长,不过,增速由上月的两位数高增长有所回落;而进口则续降,且降幅扩大。

封面图片

中国 6 月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 8.6%,进口同比下降 2.3%,贸易顺差扩大;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21.17 万亿

中国 6 月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 8.6%,进口同比下降 2.3%,贸易顺差扩大;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21.17 万亿元,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超过 21 万亿元。 上交所召开 “科创板八条” 基金公司系列座谈会,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盘后交易机制。 中汽协秘书长付炳锋:预计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有望实现 1150 万辆。 拜登两小时内两次口误,仍表示将继续参加 2024 年总统竞选。 A 股三大指数小幅调整,光伏、地产股集体走强。 恒指半日涨近 2%,恒生科技指数涨 1.7%,大型科技股集体走高,京东涨超 5%,美团涨超 4%。 亚太市场普跌,日股、台股跌超 2%,半导体板块下挫,台积电跌超 4%。

封面图片

我国 2024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超 21 万亿元,这一数据透露了哪些信息?

我国 2024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超 21 万亿元,这一数据透露了哪些信息? 王克丹的回答 外循环是真的强劲,甚至不受全球加息的影响,一般加息会降低主要市场的消费能力,比如欧美市场,这是非常震撼的数据,去年出口就没有太多拖累GDP增速,今年前半年看来,出口依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助力,出口总额超过21万亿,同比增长6.1%,即便以美元计价,同样保持增长态势,前半年进出口总额增长2.9%,贸易顺差来到惊人的4350亿美元。 这个问题其实和之前我国的全球工业产值占比也是相关的,2023年中国工业产值占全球35%,超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出来自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产能供给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能源矿产等工业生产的基本资源,从发达国家进口机电产品等,通过内部的生产加工再卖到全球赚取差值,当然这些贸易顺差一部分会变成我国的外汇储备和对外投资,比如长期维持世界第一大外汇出储备国,和世界上前二的美国国债持有者,另一部分在初次分配之后,掌握全球产业和投资的国际资本也会分走一块蛋糕,这也是对于欧洲不能接受长期的贸易逆差的反驳,因为初次分配之后依旧有很大一部分利润回到了欧洲。 这些数据确实振奋人心,以美元计价,东盟的增长最高,为10%左右的水平,美国也是维持正增长,和美国贸易数据可能会超出一些人的刻板偏见,其实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中美贸易一直是如火如荼的,此外,只是有一个逻辑暂时还找不到数据支撑,一般认为规避贸易摩擦,可以先增加东盟和墨西哥等地的投资,再进入欧美市场,最终的贸易顺差来源大概率还是欧美,因为全球的消费市场主要还在那十几亿人身上,总不能期待比我们还穷的经济体能够吃下多少产能吧。 以人民币计价,上半年总贸易顺差3.09万亿元,对东盟顺差0.6994万亿,对欧盟贸易顺差0.8376万亿元,对美顺差1.14万亿,欧美明面上的逆差来源超过64%,这还不算经东盟和墨西哥等中转进入欧美的贸易顺差。 所以很好奇美国如何在其内部产业还未重新建立的情况下,贸然加剧贸易摩擦,如何应对可能得通胀抬头,现在全球显然还离不来我国的供给,这就是七伤拳么,贸易战以来,越对抗双方的贸易合作越紧密,我国需要内需不足依赖外需出清产能,欧美货币超发通胀高企需要外部商品进入满足消费需求,这种既对抗又合作的微妙状态已经持续很久了,可能最大的变数还是来源于美国的政治周期吧。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王克丹)

封面图片

菲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7% 上升势头持续

菲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7% 上升势头持续 菲律宾经济第一季度保持了增长势头,在消费者支出可能具有韧性的背景下,有望再次超过东南亚邻国。 彭博社报道,菲律宾统计局星期四(5月9日)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7%。彭博调查的预估中值为增长5.9%,修正后上一季度为增长5.5%。 最新数据凸显了菲律宾经济的韧性,去年该国在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速最快。消费占到菲律宾GDP的70%以上,可能受益于该季度通货膨胀较去年同期下降。 中国新闻社报道,菲律宾政府最初将202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5%至7.5%。但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油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菲政府在今年4月初下调年度增长预期为6%至7%。 菲律宾国家经济与发展局局长阿塞尼奥·巴利萨坎认为,尽管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未达年度目标,但在厄尔尼诺现象的挑战下,经济发展显现出强大韧性。他强调,极端天气下确保粮食安全仍是发展的首要目标。 巴利萨坎补充说,尽管面临多种风险和挑战,政府对实现今年6%至7%的增长目标仍持乐观态度。 2024年5月9日 4:17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