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 分析家、哲学博士德米特里·米哈伊利琴科:关于现代俄罗斯的欧亚主义而非欧洲主义的问题 (仅作为信息,不评论)
转 - 分析家、哲学博士德米特里·米哈伊利琴科:关于现代俄罗斯的欧亚主义而非欧洲主义的问题 (仅作为信息,不评论)
社会认同方式的重构以及从将俄罗斯定位为欧洲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最为明显)向欧亚主义的转变,是相当成功的,但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这种战略的长期前景代价高昂。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俄罗斯是与西方文明有亲缘关系的。它们有着相同的根源:希腊罗马和基督教。考虑到现代现实,我们可以说俄罗斯是一个接近欧洲的国家,与土耳其等国类似。但是,如果埃尔多安需要缓解国内大城市的不利局面,他就会去与欧盟打交道,而普京在当前的情况下则更倾向于强调国家的欧亚之路。
俄罗斯社会正在成功地擦除西方化的痕迹。西欧的汽车被中国汽车取代,去欧洲的旅行被取代,国内的西方电影正变得越来越少,但仍然存在,而且在急需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观看。俄罗斯足球俱乐部参加欧洲冠军联赛的事暂时可以不提了,尽管体育界人士并不急于转战亚洲联赛。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的替代品已经找到,但在经济和质量上都有一定损失。
目前的状态显然是一种过渡状态。统治阶级正在积极尝试为俄罗斯社会的休闲娱乐引进替代品,减少西方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目前电视台还没有播放亚洲电视剧,但这在未来并非不可能。
另一个正在冲淡俄罗斯社会欧洲文化残余的趋势是,受过教育的公民纷纷 ,他们不仅欣赏迪拜和北京,也欣赏欧洲城市的文化和地方自治。欧洲意义上的独立和热爱自由的正在被中国或苏联的普通中产阶级所取代,后者的主要美德是努力工作。
由于2022年2月24日之后反西方情绪高涨,所有这些过程都在不痛不痒地进行着。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俄罗斯仍然是一个以资源外流为导向的庞大经济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剥夺自己的西方羽翼并非最佳战略决策。在未来5-10年内重启与西方的接触并恢复正常的经济交往看起来是有可能的,尤其是有必要减少对中国汉人的依赖。
在过去的四个世纪中,也许只有伊凡雷帝统治时期与西方彻底决裂,并在利沃尼亚战争失败的背景下与拉丁主义进行斗争。即使在冷战时期,东欧与西方的互动也仍在继续,是在苏联控制下的东欧。
然而,反西方情绪是统治者维护权力的重要因素,并将得到他们的支持。这种结构有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因为它满足了权贵阶层的欲望,并使社会保在一种原始的动员状态下。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的进程,而是取决于 。中国汉人很可能会更积极地挑起俄罗斯与西方的隔绝,因为这符合中国人的利益。
#China #Russia #Europ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