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发现具有开关功能的突破性超导体 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

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发现具有开关功能的突破性超导体 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 随着工业计算需求的增长,满足这些需求所需的硬件的尺寸和能耗也随之增长。超导材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能方案,它可以成倍地降低能耗。试想一下,将一个装满不断运行的服务器的巨型数据中心冷却到近乎绝对零度,就能以惊人的能效进行大规模计算。超导研究取得突破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和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DOE's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物理学家们取得了一项发现,它有助于实现这一更高效的未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的超导材料,它可以随意增强或抑制超导特性。这为高能效可切换超导电路带来了新的机遇。论文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超导是一种量子力学物质相,在这种物质中,电流可以零电阻流过材料。这带来了完美的电子传输效率。超导体被用于磁共振成像、粒子加速器、核聚变反应堆甚至悬浮列车等先进技术中最强大的电磁铁中。超导体还可用于量子计算。挑战与创新当今的电子产品使用半导体晶体管来快速开关电流,从而产生信息处理中使用的二进制 1 和 0。由于这些电流必须流经具有有限电阻的材料,因此部分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被浪费掉。这就是为什么电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热。超导所需的温度很低,通常低于冰点 200华氏度以上,因此这些材料不适合用于手持设备。不过,可以想象它们在工业规模上的用途。由华盛顿大学的舒亚-桑切斯(Shua Sanchez)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一种不寻常的超导材料,它具有非凡的可调性。这种晶体由夹在铁、钴和砷原子超导层之间的铁磁性铕原子平板构成。桑切斯说,在自然界中同时发现铁磁性和超导性是极为罕见的,因为通常一种相位会压倒另一种相位。桑切斯说:"对超导层来说,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不舒服的情况,因为它们会被周围铕原子的磁场穿透,这会削弱超导性,导致有限的电阻"。先进的研究技术和成果为了了解这些阶段之间的相互作用,桑切斯在美国领先的 X 射线光源位于阿贡的能源部科学办公室用户设施先进光子源(APS)实习了一年。在那里,他得到了能源部科学研究生研究计划的支持。桑切斯与 APS 4-ID 和 6-ID 光束线的物理学家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探测复杂材料微观细节的综合表征平台。桑切斯和他的合作者综合利用 X 射线技术,证明对晶体施加磁场可以调整铕磁场线的方向,使其与超导层平行。这消除了它们之间的拮抗作用,并导致出现零电阻状态。利用电学测量和 X 射线散射技术,科学家们能够证实他们能够控制材料的行为。"控制超导性的独立参数的性质相当引人入胜,因为人们可以绘制出控制这种效应的完整方法,"论文的共同作者、阿贡大学的菲利普-瑞安说。"这种潜力提出了几个令人着迷的想法,包括为量子设备调节场灵敏度的能力"。研究小组随后对晶体施加应力,结果非常有趣。他们发现,即使不重新调整磁场方向,超导电性也能被提升到足以克服磁性的程度,或者被削弱到磁场重新定向不再能产生零电阻状态的程度。这一附加参数允许控制和定制材料对磁性的敏感性。桑切斯说:"这种材料令人兴奋,因为你可以在多个相之间进行密切竞争,通过施加一个小应力或磁场,你就可以使一个相比另一个相更强,从而开启或关闭超导电性。绝大多数超导体都没有这么容易切换。"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onlychigua 韩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LK-99

@onlychigua 韩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LK-99 该材料被命名为 LK-99,是一种参铜铅磷灰石,呈现六方晶体结构,超导临界温度最高 126.85°C (400K)。作者通过零电阻转变与迈斯纳效应的测量证实了该材料的超导性 (并附上了悬浮视频)。论文中详细介绍了材料的合成方法,条件与过程十分简单,因此很快就能被人验证。 https://arxiv.org/abs/2307.12037 #常温超导体

封面图片

自然杂志:科学家迄今为止未能证明韩国团队的 LK-99 材料是室温超导体

自然杂志:科学家迄今为止未能证明韩国团队的 LK-99 材料是室温超导体 一个韩国团队声称发现了一种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工作的超导体,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促使科学家和业余爱好者进行了大量的复现工作。但最初在实验和理论上重现这一值得关注的结果的努力却未能成功,研究人员仍然深感怀疑。 由首尔初创公司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 Sukbae Lee 和 Ji-Hoon Kim 领导的研究小组在 7 月 1 日 25 日发表的预印本中表示,一种由铜、铅、磷和氧组成的化合物,被称为LK- 99,在环境压力和温度高于 127 °C(400 开尔文)时是超导体。研究小组声称,样品显示出超导性的两个关键迹象:零电阻和迈斯纳效应,其中材料排出磁场,导致样品悬浮在磁铁上方。以前的努力仅在极低的温度或极高的压力下在某些材料中实现了超导。尚未证实任何材料在环境条件下是超导体。 首次复现LK-99的尝试在最近几天的报道中并没有改善该材料的前景。这些研究都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该材料具有超导性。(韩国团队未回应《自然》杂志的置评请求。) 印度新德里国家物理实验室和北京北航大学的两个独立实验团队分别报告说,他们成功合成了LK-99,但没有观察到超导性的迹象。中国南京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第三个实验在LK-99中没有发现迈斯纳效应,但在-163°C(110开尔文)时测得LK-99的电阻接近零这远低于常温,但对于超导体来说却很高。 理论学家也加入了争论。几个理论研究使用了一种名为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技术来计算LK-99的电子结构。DFT计算表明LK-99可能具有有趣的电子特性,在其他材料中,这些特性与铁磁性和超导性等行为有关。但是没有一项研究发现LK-99在常规条件下是超导体。 复现尝试的有限成功并没有平息网上的猜测。尽管许多材料(包括石墨烯、青蛙和钳子)都可以表现出类似的磁性行为,但未经证实的样本视频(据称是由于超导性而悬浮)已作为“证据”流传开来。 (nature)

封面图片

Nature:研究人员找到了 LK-99 不是室温超导体的证据

Nature:研究人员找到了 LK-99 不是室温超导体的证据 研究人员似乎已经解决了LK-99的难题。科学探索工作已经发现了该材料不是超导体的证据,并阐明了其实际特性。 这一结论让 LK-99一种铜、铅、磷和氧的化合物被证明是第一个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工作的超导体的希望破灭。相反,研究表明,材料中的杂质(特别是硫化铜)导致其电阻率急剧下降,并在磁体上显示出部分悬浮的特性,这些特性与超导体所表现出的特性类似。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凝聚态实验学家 Inna Vishik 表示:“我认为事情到此已经相当清楚了。” 16日,德国斯图加特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的一个独立团队报告了6 个合成的纯 LK-99 单晶。与之前依赖坩埚的合成尝试不同,这次使用了一种称为浮区晶体生长的技术。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避免在反应中引入硫,从而消除 Cu 2 S 杂质。 结果是透明的紫色晶体纯 LK-99,或 Pb 8.8 Cu 1.2 P 6 O 25。与杂质分离后,LK-99 不是超导体,而是电阻达数百万欧姆的绝缘体,对于标准电导率测试来说太高了。它显示出轻微的铁磁性和抗磁性,但不足以实现部分悬浮。“因此,我们排除了超导性的存在,”该团队总结道。 研究小组认为,LK-99 中出现的超导迹象是由 Cu 2 S 杂质引起的,而其晶体中不存在这种杂质。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第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非常规超导体:密硫铑矿

科学家发现第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非常规超导体:密硫铑矿 保罗-坎菲尔德(Paul Canfield)培育的密硫铑矿晶体图片。资料来源:美国能源部埃姆斯国家实验室研究小组对密硫铑矿的研究发现,它是一种非常规超导体,具有与高温超导体类似的特性。他们的发现进一步加深了科学家们对这种超导性的理解,这可能会在未来带来更可持续、更经济的基于超导体的技术。超导电性是指材料能够导电而不损失能量。超导体的应用领域包括医疗核磁共振成像仪、电力电缆和量子计算机。传统的超导体很好理解,但临界温度较低。临界温度是一种材料成为超导体的最高温度。20 世纪 80 年代,科学家发现了非常规超导体,其中许多的临界温度要高得多。据艾姆斯实验室的科学家鲁斯兰-普罗佐罗夫(Ruslan Prozorov)称,所有这些材料都是在实验室中培育出来的。这一事实使人们普遍认为,非常规超导并非自然现象。普罗佐罗夫解释说,很难在自然界中找到超导体,因为大多数超导元素和化合物都是金属,容易与氧气等其他元素发生反应。密硫铑矿(Rh17S15)是一种有趣的矿物,原因有几个,其中之一就是它复杂的化学式。直觉上,我们会认为这是在集中搜索过程中刻意制造出来的东西,不可能存在于自然界中。爱荷华州立大学物理和天文学特聘教授、艾姆斯实验室科学家保罗-坎菲尔德(Paul Canfield)在新型晶体材料的设计、发现、生长和表征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他为这个项目合成了高质量的密硫铑矿晶体。坎菲尔德说:"虽然密硫铑矿是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米亚斯河附近发现的一种矿物,但它是一种罕见的矿物,一般不会生长出形态良好的晶体。"密硫铑矿晶体是发现结合了高熔点元素(如 Rh)和挥发性元素(如 S)的化合物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坎菲尔德说:"与纯元素的性质相反,我们一直在掌握这些元素混合物的使用方法,使晶体能够在蒸汽压最小的情况下低温生长。这就像发现了一个隐藏的钓鱼洞,里面有很多大鱼。在 Rh-S 系统中,我们发现了三种新的超导体。而且,通过鲁斯兰的详细测量,我们发现密硫铑矿是一种非常规超导体。"研究小组专门研究低温超导体的先进技术。材料需要低至 50 毫开尔文,也就是约华氏零下 460 度。普罗佐罗夫的团队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测试来确定密硫铑矿的超导性质。主要测试称为"伦敦穿透深度"。它确定了弱磁场从表面穿透超导体体的距离。在传统超导体中,这一长度在低温下基本保持不变。然而,在非常规超导体中,它随温度呈线性变化。这项测试表明,密硫铑矿具有非常规超导体的特性。研究小组进行的另一项测试是在材料中引入缺陷。这项测试是他的团队在过去十年中采用的一项标志性技术。它包括用高能电子轰击材料。在这个过程中,离子会被击离它们的位置,从而在晶体结构中产生缺陷。这种无序会导致材料临界温度的变化。传统超导体对非磁性无序并不敏感,因此这种测试将显示临界温度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非常规超导体对无序非常敏感,引入缺陷会改变或抑制临界温度。它还会影响材料的临界磁场。研究小组发现,在密硫铑矿中,临界温度和临界磁场的表现与非常规超导体的预测一致。对非常规超导体的研究提高了科学家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普罗佐罗夫解释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揭示非常规超导背后的机制是超导体经济合理应用的关键"。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Nature:LK-99并不是一个超导体科学研究是如何解开这个谜题的

Nature:LK-99并不是一个超导体科学研究是如何解开这个谜题的 LK-99是由铜、铅、磷和氧组成的化合物,曾被认为是一种突破性的室温超导体。然而,随着研究的继续,基本可以确定LK-99并非超导体,而是由杂质(尤其是硫化铜)引起的类似超导行为。 北京和美国的多个研究团队的复制实验证实了LK-99没有超导性。最初的韩国团队观察到的悬浮现象被归因于铁磁性而非超导性。此外,使用精密X射线成像和纯样品合成对LK-99的结构进行的研究表明,该材料是一种绝缘体,具有轻微的铁磁性和抗磁性。LK-99中杂质的发现突显了仔细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固有材料性质所需的单晶体。 LK-99的发现之旅迅速解决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科学谜团,与几十年前发现的其他铜氧化物化合物等超导材料所引发的持续争论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 来源 2023年8月16日(UTC) fromvia 标签: #超导体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韩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LK-99

韩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LK-99 该材料被命名为 LK-99,是一种参铜铅磷灰石,呈现六方晶体结构,超导临界温度最高 126.85°C (400K)。作者通过零电阻转变与迈斯纳效应的测量证实了该材料的超导性 (并附上了悬浮视频)。论文中详细介绍了材料的合成方法,条件与过程十分简单,因此很快就能被人验证。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