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缩水80% 裁员15% 不信邪的极星仍在高冷

市值缩水80% 裁员15% 不信邪的极星仍在高冷 2022年6月,极星在纳斯达克上市,不到两年内,已经从发行价10美元,跌至如今2.1美元左右,市值缩水近80%。这种小众且保持自己格调品牌,怎么才能避免淘汰?都是为了降本公司业务计划调整、优化业务和运营规模,是裁员的万能回复。“在外部支出方面,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缩减。”极星发言人表示,“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那就是减少我们的员工人数。”目的是为了加速提高极星汽车的利润率,同时降低公司的总支出,为了到2025年实现现金流收支平衡。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极星也有过一次裁员计划,当时极星特意表示,并不涉及中国市场。2023年5月,极星汽车宣布裁员10%,人数达到了300,还冻结了该公司的招聘工作。极星首席财务官JohanMalmqvist对此声称,裁员是基于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正努力控制成本。除了裁员,极星汽车还把2023年的销售目标从此前的8万辆下调至6万~7万辆。官方给出的原因是,主要由于新车型极星3无法在2023年夏季按时量产交付,需延后至2024年第一季度。不过即便这样,极星也没能完成下调后的目标,2023年全年销量仅为5.46万辆,仍低于此前定下的最低6万台的数字。2023年四季度销量仅为1280辆,同比降幅达到8%,这也意味极星的全年销量势头并不是太足,甚至开始逐渐乏力。这才仅仅过去了8个月,第二次大裁员就来了,两波裁员的人数达到了750人。除此之外,就在十天前,极星更是被瑞典银行业老大北欧斯安银行(Skandinaviska Enskilda Banken,SEB)“极致看空”,对极星重新调整了估值,直接降低到“0”克朗。这意味着,在这家北欧银行老大的眼中,极星“一文不值”。按照北欧斯安银行的评估,其表示“无法看不到任何极星公司的价值”。极星曾保证如果获得140亿克朗(95亿人民币)的注资,公司将在2025年实现盈利。但北欧斯安银行认为,这将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SEB银行是沃尔沃上市时的主要顾问,也是北欧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其股票分析师认为,“极星已经成为了拖累。”三年在国内卖5000台对于极星这个品牌,或许很多人比较陌生,最初是在1996年创立的瑞典汽车品牌Polestar。2005年,成为沃尔沃的性能车型供应商。2009年,沃尔沃把极星纳入旗下赛车与性能车研发部门,2015年沃尔沃全资收购极星,后者成为沃尔沃旗下电气化高性能研发部门。直至沃尔沃被吉利全资收购,2017年10月,沃尔沃和吉利共同宣布组建高端电动汽车合资品牌也就是现在的极星汽车Polestar。2022年6月,极星借助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Gores Guggenheim 宣布完成企业合并后,登陆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达276亿美元,一度超过了日产、雷诺等传统车企。然而背靠沃尔沃和吉利这两棵大树,极星出道即巅峰,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路的业绩下滑。根据目前极星公开的最新数据,极星2023年第一季度的总营收为5.5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5.7亿美元,净亏损为900万美元,海外营收占比高达98.6%,而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仅为1.4%。在第二季度,极星营收为6.85亿美元,其中也非常依赖于英国和瑞典市场,而美国和中国的营收却有所下滑,净亏损也达到了3.04亿美元,高于往年同期的2.28亿美元。到了第三季度,运营亏损也达到了2.61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96亿美元更是增加了33%。2023年前三季度,极星汽车的毛利率仅为1.1%,持续的亏损和低到极致的毛利率,不得不让其两个股东沃尔沃和吉利持续输血。2022年底,极星两大股东沃尔沃和PSD Investment,向极星紧急输血16亿美元,需要说明的是,PSD Investment是李书福的私人投资公司。今年10月,极星又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文件,要求允许融资10亿美元。而且有着“中国血统”的极星,对比国外市场的表现,极星在国内市场的表现更拖后腿。几乎没有对外公布过中国区具体的销量成绩,我们仍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2021年极星在华销售新车2048辆,仅占全球销量的7%;2022年,极星所对应的交强险数据只有1717辆。至于2023年的销量,根据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全年的销量仅为1100辆,同比下滑34%。自极星的首款车型开始交付,3年来,极星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仅约为5000辆,时至今日,极星正逐渐被市场边缘化。6年换5位CEO极星在国内销量持续低迷,与中国区频繁换帅有着一定关系,极星自成立6年以来,已经更换过5任中国区CEO。2016年,沃尔沃和吉利建立Polestar独立品牌,彼时担任沃尔沃汽车中国研发公司总裁的沈峰担任Polestar全球CTO及Polestar中国CEO,但没多久就离职了。2017年12月,蔚来发布消息称,原Polestar全球CTO及中国区CEO沈峰已加盟蔚来汽车,出任蔚来质量副总裁以及质量管理委员会主席,负责其质量相关的总体管理工作,直接向李斌汇报。在2018年3月,Polestar极星汽车又宣布新的人事任命,原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产品部副总裁吴震皓担任Polestar中国区总裁。不过,干了一年以后他又回到了沃尔沃。2020年3月,Polestar极星汽车宣布,吴震皓调任沃尔沃汽车亚太区,负责战略和业务统筹相关工作,原大众中国的高级总监高竑担任极星中国区总裁一职。高竑接班一年后,2021年3月,Polestar极星又下派了内森·福肖担任极星中国和亚太区总裁,全面负责极星中国和亚太区业务,向极星CEO托马斯·英格拉特汇报。但外来的和尚也难念经,去年8月,曾任凯迪拉克全国销售总监及事业部负责人的冯旦又接下了极星中国这个烫手山芋。最高层频繁动荡的结果,是产品定位的忽高忽低以及战略重心在欧美与中国市场之间反复横跳。2021年底,托马斯·英格拉特曾直接表态称,“极星品牌后续重点调整至欧洲与北美,到本世纪中期,欧洲地区销售份额将达到40%,其余销售份额将由北美和亚洲市场平分。”去年在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达成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上,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亲自到场并发表致辞。彼时沈子瑜还表示,“我们要尽快让极星能够本土化,并且在中国智能化软件优势下推动极星产品的发展。对于极星而言,与星纪魅族的合作,也意味着重新将战略重心调整回中国市场。不过,回归国内市场重心的极星,却大有与中国市场相悖的想法,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如此之卷的当下,就连特斯拉近两年都在国内打起了降价牌。极星却似乎选择无视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行情,极星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英格拉特称,并未考虑通过降价和促销来提升销量,这也意味着品牌将依旧维持高端定位路线。在如此的内卷的情况下,市场并不会给小众品牌多少机会。新能源时代,合资品牌已经没有了往日滤镜,只有在产品研发和销售运营跟上行业的节奏,才可能站在最后。否则只能丢失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为自己的高冷买单。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极星汽车股价已缩水95% 创历史新低 面临退市风险

极星汽车股价已缩水95% 创历史新低 面临退市风险 然而,其股价至今已下跌约95%,市值缩水至16.5亿美元。极星汽车近期收到纳斯达克的违规通知,因未提交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表示正在努力尽快提交年报,并将在不久后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初步财务和运营结果。极星目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据悉,该品牌于2018年推出的首款高端车型Polestar 1定价145万元,销量有限。2021年推出的第二款车型Polestar 2虽然定位更大众化,但面对理想、小鹏、蔚来等竞争对手的大规模交付和车型优势,市场表现并不理想。为提升销量,极星自2023年起加快产品推出节奏。售价69.8万元的Polestar 3定位小众市场,而29.98万元的Polestar 4则面向大众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但即便如此,极星的交付量仍未达预期。2023年,极星多次下调年度交付量预期,从最初的8万辆降至6-7万辆,但最终仅交付约54600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曝极星汽车成都工厂已关停 9月底前将裁员约30%

曝极星汽车成都工厂已关停 9月底前将裁员约30% 今年1月,极星宣布全球裁员15%,约450人,当时未涉及中国市场。对于新一轮裁员,极星尚未作出回应。极星5月在华销量仅为276辆,半年累计销量刚过1000辆。2023年财报显示,极星收入23.777亿美元,同比减少3%;毛利润下降5.13亿美元;营业亏损增加1.704亿美元,即13%;调整后营业亏损5.427亿美元。在极星搁置印度计划后,印度可能寄望本土车企提升产量。目前,极星的财务状况和市场表现,以及其在中国的裁员和工厂关停,反映出品牌在全球扩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调整。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吉利沃尔沃共同打造 极星汽车Polestar 3宣布在中国成都启动量产

吉利沃尔沃共同打造 极星汽车Polestar 3宣布在中国成都启动量产 极星汽车CEO 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表示:“这款令人惊叹的产品随着量产的开始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也标志着我们今年将在全球市场有3款产品同时在售。作为回顾,作为吉利和沃尔沃共同推出的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Polestar 3这款新车整体造型非常立体,在细节处也沿用了极星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在动力方面,Polestar 3将搭载前后双电机的四驱系统,最大功率或达到447kW。新车支持150-200kWh的大容量电池组,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此外,这款新车还将配备激光雷达,从而实现L3级辅助驾驶技术。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卖一辆车亏超27万 极星汽车财务指标恶化

卖一辆车亏超27万 极星汽车财务指标恶化 对于今年一季度营收的同比大幅下滑,极星汽车在财报中解释称,这主要是受全球汽车销量下降、库存管理带来的折扣增加、向中国合资公司销售汽车的收入确认相关的复杂性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极星汽车交付量下降40%至7200辆。粗略估算,极星汽车今年一季度每卖一辆车亏超27万元。美东时间7月2日开盘后,极星汽车股价持续走低,截至发稿,极星汽车报价0.84美元,跌幅为8.7%。前不久,极星汽车也公布了“迟到”的2023年财报。这份财报也透露出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下极星汽车的经营困境。去年,极星汽车销量虽然同比增长了6%至5.46万辆,但受折扣增加和碳排放额度销售额下降的影响,营收却同比下滑了3%至23.78亿美元;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4%降至2023年的-17.4%;净亏损为11.7亿美元,亏损扩大了超1.4倍。2023年,极星汽车粗略估算每卖一辆亏15.6万元。持续亏损之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极星汽车现金储备为7.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亿元),这和头部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相比,就相形见绌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理想、蔚来、小鹏的现金储备分别为989亿元、453亿元、414亿元。为应对当前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极星汽车挥起了裁员“大棒”。去年5月,极星汽车就表示要加强对成本管理的关注,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约300人,并冻结了招聘工作。今年1月,极星汽车再次宣布,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减约450名员工,占公司总员工数的15%左右。在此次的一季报中,极星汽车宣布上述裁员计划已经实施完成。彼时,极星中国方面称,今年的15%裁员并不涉及中国市场。但是,近日,有消息称,极星汽车中国区也将开启大面积裁员。对于上述消息是否属实,极星科技方面尚未回复第一财经记者。摆在极星汽车面前的挑战除了恶化的财务指标外,还有退市风险。自2022年6月24日在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极星汽车股价持续走低,从上市当天的开盘价11.29美元,已经跌至美东时间7月1日的收盘价0.92美元,累计跌幅近92%。截至美东时间7月1日,极星汽车已经连续28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美元。按照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规则,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至少保持在1美元以上,如果连续3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1美元,公司将收到退市通知。然后,公司有180天的时间来符合要求,即连续1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必须大于1美元。如果公司无法满足要求,股票将被暂停交易,并最终退市。对于极星汽车而言,当下如何让资本市场重拾信心非常重要。对此,极星汽车在财报中称,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交付了约13000辆汽车,环比增长了80%,美国、瑞典、挪威和德国的交付势头强劲。极星汽车预计,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将大幅改善。展望未来,极星汽车预计2025年将进入七个新市场,车型和市场的扩张将成为其关键增长动力。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极星董事长Hakan Samuelsson即将卸任

极星董事长Hakan Samuelsson即将卸任 Samuelsson于2010年加入沃尔沃董事会,并在该公司担任了近十年的首席执行官,直到2022年。在Samuelsson的领导下,极星作为一家独立公司成立,并于2022年6月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IPO)。如今,Samuelsson即将在极星的关键阶段卸任。极星目前正在丰富其单一的轿车产品组合,推出两款跨界车和一款高性能轿车。极星也在扩大其零售网络,计划在2025年进入七个新的欧洲市场。与此同时,极星也在努力应对美国市场对电动汽车的热情减退。今年第一季度,极星汽车在美国的交付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3%,新车注册量也下降了70%。另外,极星汽车自2022年上市以来,其股价已缩水近95%。5月21日,该股跌破1美元。如果该股持续走低,极星可能面临退市风险。本周,极星宣布了在其主要的美国和英国市场进行领导层更换的消息。其中,沃尔沃汽车美国公司前首席执行官Anders Gustafsson将于7月1日接替Gregor Hembrough,接管极星的美国和加拿大业务。Gregor Hembrough则晋升为极星全球销售运营主管。同时,蔚来汽车前高管Matt Galvin即将接替Jonathan Goodman,担任极星英国公司总经理。Galvin在汽车行业从业已长达22年,曾在沃尔沃英国公司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担任高级职务,其丰富经验将为极星在英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Samuelsson的退休将是极星领导层的最新一次洗牌。极星在6月18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本次任命将在其年度股东大会后生效,但该公司尚未发布会议日期的正式通知。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全年销量仅 1100 辆 被传裁员 30%!极星汽车回应

全年销量仅 1100 辆 被传裁员 30%!极星汽车回应 据报道,极星科技(中国)计划在 9 月底前进一步裁员约 30%,主要影响供应端员工。成都工厂已关停,生产转移至重庆和吉利工厂,上海总部也将缩小办公面积。对此,极星科技向媒体回应称,上述信息均不属实,而南京新总部确实在筹备中。极星科技表示,公司将于南京设立集研发中心、运营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交付中心于一体的总部项目,新总部的筹备涉及组织架构调整,团队迁移,及部分相关人员变动。同时,此次因南京新总部筹备发生的人事变动并不涉及极星成都工厂,极星成都工厂及供应链调整是此前企业布局规划调整的一部分,已于去年完成。(快科技)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