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强光谱望远镜将落户青海冷湖 预计2026年建成

国内最强光谱望远镜将落户青海冷湖 预计2026年建成 据悉,该望远镜项目将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合作,采用轻型化设计,配备多台光谱仪,能够实现目标源的快速切换并适时进行光谱观测。项目建成后将开展三个方向的研究工作:探索黑暗宇宙、追踪动态宇宙、寻找系外行星。投入观测后,JUST将是国内最强大的光谱望远镜,并与墨子巡天望远镜以及即将上天的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密切配合,为中国天文发展提供一手观测数据。此外,JUST光谱望远镜的高精度光谱仪将在国际上首次同时实现多目标和高精度的光谱观测,大幅提升系外行星探测效率。JUST光谱望远镜所在的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地区,经研究团队连续3年观测,冷湖赛什腾山空气质量佳、无光害、云量少、多晴夜,具备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基地的极佳条件。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最大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落户青海

中国最大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落户青海 中国最大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将落户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星期天(5月26日)签署“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项目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中国最大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落户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正高级工程师平一鼎介绍,中国目前尚没有4米级别口径的天文望远镜,规划中也没有大口径通用精测设备。“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项目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5590万新元),建成后将是中国最大的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和国际上最大的天体测量专用望远镜,可广泛服务于各类天文科学目标。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区域,平均海拔约4000米左右。中外天文界认为,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在地理位置、气候、空气洁净度和海拔高度等方面,具有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独特优势,满足光学/红外大天文设备科学研究需求。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当天还签署了“2.5米多终端通用望远镜”项目合作协议。 2024年5月27日 12:17 PM

封面图片

美国航天局12日公布了更多韦伯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全彩宇宙图像及光谱图。

美国航天局12日公布了更多韦伯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全彩宇宙图像及光谱图。 这些图像包括:银河系中的系外行星“WASP-96b”的光谱图(图1),这一行星位于距地球约1150光年的南天星座凤凰座,光谱图首次呈现了该行星有水、雾霾和云等特征;距地球约2000光年的南环星云(图2),图像展示了这一行星状星云的全貌;位于飞马座的斯蒂芬五重星系(图3),图像揭示了该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附近气体的速度和成分;船底座星云(图4),图像呈现了其最早期、快速形成的阶段。 美国航天局在12日发布的公报中说,韦伯空间望远镜观测到的首批图像通过展示宇宙历史的各阶段讲述了未知宇宙的故事,既有系外行星,也有早期宇宙中最遥远的可观测星系。韦伯空间望远镜首批图像和光谱图的发布标志着其科学任务的开端,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将有机会使用韦伯空间望远镜携带的仪器来观测太阳系中的天体及早期宇宙中的天体。 (新华社,NASA)

封面图片

哈勃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天鸽座中的螺旋星系ESO 422-41

哈勃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天鸽座中的螺旋星系ESO 422-41 这张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像捕捉到了天鸽座中的螺旋星系ESO 422-41,展示了它细致的旋臂和发光的核心。这幅图像是天文观测悠久传统的一部分,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的大型摄影测量时代。图片来源:欧空局/哈勃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 KilpatrickESO 422-41 这个名字来源于欧洲南方天文台(B)的《南天图集》。在使用欧空局盖亚等空间天文台进行自动巡天观测之前,许多恒星、星系和星云都是通过大型摄影巡天观测发现的。天文学家使用当时最先进的大型望远镜拍摄了数百张照片,覆盖了整个天空。他们随后研究了这些照片,试图将所有新发现的天体编入目录。20 世纪 70 年代,欧洲南方天文台(ESO)位于智利拉西拉(La Silla)设施的一台新型望远镜对南部天空进行了这样一次巡天观测。当时,记录图像的主要技术是用化学品处理过的玻璃板。由此产生的照相板集成为欧洲南方天文台 (B) 的《南天地图集》。欧洲南方天文台和瑞典乌普萨拉的天文学家合作研究了这些板块,记录了数百个星系(ESO 422-41 只是其中之一)、星团和星云。许多都是天文学的新发现。此后,天文巡天工作通过斯隆数字巡天和遗产巡天等数字计算机辅助巡天,过渡到由盖亚和宽视场红外巡天探测器等空间望远镜进行的巡天。即便如此,数十年来,摄影巡天对天文知识的贡献还是巨大的,玻璃板档案是大片天空的重要历史参考资料。其中一些至今仍在积极使用,例如用于研究历时变星。这些巡天发现的天体,包括 ESO 422-41,现在可以通过哈勃等望远镜进行深入研究。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陀螺仪故障已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重新开始科学观测任务

陀螺仪故障已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重新开始科学观测任务 美国宇航局今天发布新闻稿,宣布哈勃天空望远镜已经“重返工作岗位”,重新开始科学观测任务。 此前哈勃太空望远镜辅助转向的 3 个陀螺仪中,11 月 19 日其中 1 个返回错误读数,让其进入安全模式。 团队发现问题之后迅速采用行动,修复了这个问题。但陀螺仪并不稳定,导致系统在 11 月 21 日和 11 月 23 日两次进入安全模式。 美国宇航局随后宣布暂停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任务,团队在经过远程数据调校之后,让所有三个陀螺仪再次恢复正常运行。 美国宇航局表示“3 号宽视场相机”(Wide Field Camera 3)和“高级测量相机”(Advanced Camera for Surveys,)两个主要相机,已经于本周五恢复了科学观测。 该团队计划在本月晚些时候恢复“宇宙起源光谱仪”( Cosmic Origins Spectrograph)和“太空望远镜成像光谱仪”(Space Telescope Imaging Spectrograph )的运行。 消息来源:

封面图片

中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

中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 研究人员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近红外天文望远镜,成功测定了昆仑站全天空的近红外天光背景亮度等关键数据,为昆仑站开展全年天文和空间观测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望远镜新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李正阳研究员介绍,此次投入使用的近红外天文望远镜,可以承受零下80摄氏度的极寒气温,并且无惧“地吹雪”对设备的干扰。经过近两个月的运行表明,该望远镜达到设计要求,满足极寒气温、无人值守等严酷环境指标。接下来,科研人员将远程遥控望远镜在无人值守的南极昆仑站开展宇宙和空间观测。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韦伯望远镜发现系外行星生命迹象

韦伯望远镜发现系外行星生命迹象 (法新社巴黎17日电) 科学家运用韦伯望远镜,在太阳系外行星的大气层探测到地球上仅由生物过程产生的气体的化学指纹,他们说,这是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生命迄今最有力的「迹象」,但也有人表示质疑。 科学界一直激烈争论,距离我们124光年、位于狮子座的K2-18b行星,是否是能容纳微生物生命的海洋世界。 #天文 #科技 #吃瓜 #曝光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