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要卖掉银泰:既是必然,也是无奈

阿里巴巴要卖掉银泰:既是必然,也是无奈 知危就相关消息联系阿里以及银泰商业方面求证,但截至本文发布,双方公关部门均未有任何回应。阿里此前刚辟谣要出售饿了么,现在紧接着有消息称其要出售银泰商业,一方面说明市场对于这个互联网旧王如何转身足够关心,另一方面也说明,阿里在牌桌上 “ 可卖品 ” 的资产实在是多。2023 年 12 月末,阿里巴巴在宣布淘天集团 CEO 换帅的那封全员信中,表示了集团正在筹建阿里巴巴集团资产管理公司。在那场 “ 1+6+N ” 的集团组织大变革中,阿里把 “ 1 ” 定位为投资控股公司,对于各个具体业务都下放到了业务集团层面,阿里集团层面的主要功能只剩管理好集团的资产和资金。阿里如何通过适当增持或减持资产来提升集团资产组合的质量和价值,以及如何分拆上市或出售来释放公司多领域业务的价值一直是大家热衷于去探讨的问题。现在,银泰出售的消息,表明阿里可能正在重新考虑调整实施多年的 “ 新零售 ” 战略。要知道,在张勇时期,阿里可是进行了一系列实体连锁店的收购,试图开创一种线上对接线下的 “ 新零售 ” 模式。从时间线上来看,银泰百货是承载阿里新零售的首个线下业务载体。2014 年,阿里巴巴斥资 53 亿港元入股银泰成为第二大股东,此后在 2017 年阿里巴巴方面宣布联合银泰百货董事长沈国军全资公司以 198 亿港元启动银泰私有化,并成为了银泰的控股股东。张勇曾表示,“ 银泰与盒马不一样,后者是无中生有,平地起高楼,才顺利完成了人、货、场的数字化重构。前者因为有太多存量,类似于旧城改造 ”。也正因此,阿里新零售的大旗逐渐被内部创业的新项目 “ 盒马 ” 扛起,相对于去改造更传统的百货业态,新创建的盒马鲜生自成立时就拥有着更完备的互联网基因。事实上,盒马一度委派团队进驻银泰对其进行新零售改造指导,后续因过于复杂而放弃。而现在友商在阿里核心业务上又步步紧逼,阿里可能不得不收缩战线,相比于线下零售的互联网改造,如何发展电商这一核心业务,以及重振云服务等相对更有潜力的业务才是阿里的当务之急。此前阿里 CEO 吴泳铭曾表示,阿里云和淘天集团是全集团的战略重心。所以阿里考虑出售银泰,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是为了轻装上阵,专注电商业务。从外部环境影响来讲,阿里逐渐剥离手里的重运营、重管理、重资产的业态,符合消费互联网整体的发展趋势。消费 TMT 分析师卫康( 化名 )对知危表示,银泰这种传统的购物中心,尤其是偏高端的百货商场,在电商渗透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回报率肯定不甚理想,以后的经营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还会继续被电商,被更高性价比的平价商品服务所蚕食。“ 拼多多、抖音电商这些后发者的出现,肯定给阿里京东带来了焦虑,这些年两家也在不断发力想抢回电商主阵地。况且,拼多多一个线下业务都没有,没有金融,没有本地生活,估值超过阿里京东,这证明这 8 年来,阿里京东折腾的新零售、无界零售,不说完全失败,起码也是表现庸常。” 电商行业分析师张楠( 化名 )对知危表示。毕竟,混互联网的,即便混到了阿里这个体量,你也是要谈 ROI 的。从阿里自身角度来说,现在也到了一个需要调整新零售战略的阶段。张楠说,原来张勇在的时候提出了内需、全球化和高科技的三大战略,银泰、大润发、盒马就属于内需战略的部分。后来戴珊提出的三大战略是用户为先、生态繁荣、科技驱动。现在,吴永铭在战略部署方面还没有看到新的提法,但无论如何,战略方向在变,这三个线下的零售企业肯定要做出调整了。“ 大润发和盒马合并也是有可能的。”2017 年阿里正式控股银泰,彼时正值阿里电商业务的爬坡期。张楠表示,银泰给天猫带来了很多知名服饰品牌的入驻,对阿里的业务有所促进。“ 2010 年左右没多少品牌商愿意在天猫开店,2015 年阿里上市一年后这种情况才有所变化。银泰有几千个知名品牌商资源,当时的天猫肯定是需要银泰的。” 张楠补充,业务帮助之外,“ 招安 ” 了银泰老大沈国军去做菜鸟物流,这样阿里拿地也容易了很多。如今,天猫上的品牌商已经超 30 万。无论是银泰自己带来的,还是其自身号召力产生的连锁反应,银泰功不可没。还有一点最直观的贡献就是在财务上。张楠坦言,单说包含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盒马的新零售板块,阿里舍得花大价钱去做,还是为了账面上的数字。“ 这几个也都是让阿里增加了营收这一财务指标罢了。之前阿里的营收少京东很多,而超市这种自营模式可以直接且快速地带来营收收入。”银泰救当年的天猫于水火,同时沈国军打下了菜鸟物流的江山;高鑫零售最快速直接地带来营收增长,让账面变得更好看;盒马也和高鑫一样带来了营收,此外还多了两个价值:招来了竞对高管 京东侯毅,还给新零售打了个样板。现在,银泰帮阿里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功不可没,也功成身退。张楠表示,现在看银泰的价值对于阿里已经很低了。“ 之前银泰还成立了一家 MCN 公司,要把线下导购全部培养成主播,然后在天猫寻求增量。可惜三年过去了,银泰的这家 MCN 公司也没有打造出一个超级主播,业绩也没看到具体的亮眼数据。”无情地说,曾在业绩上给阿里带来不少亮点的 “ 银泰们 ”,如今更像是沉重的包袱。但商业世界不谈情感,合作共赢,也好聚好散。纵观过往十年阿里的投资经历,其实阿里对外的股权投资一直都是围绕自身经营的几大业务板块( 物流、金融、娱乐、电商零售板块,以及 AI 相关的科技企业 )。每当阿里尝试业务扩展都是采取控股收购,然后自己下场经营的 “ 重资产、重运营 ” 模式,这从护城河角度来讲,无可厚非。但可作为比较的是,腾讯投资策略是除了主业外,在电商、本地服务、教育等自身并不直接从事的领域亦有大量的投资。也就是说,腾讯是自身专注主业,再通过股权投资来拓展新赛道。现在阿里在财报承压,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由重转轻既是必然,也是无奈。关于此事,一位前银泰人士向知危表示,“ 阿里断臂新零售,并不是坏事。”卫康也认为,“ 如果银泰这种资产真的被阿里剥离出去了,不管它是不是亏损,对阿里的淘天主业本身都是个好事。”不过,卫康也指出,实体百货行业整体低迷,体量也不大,银泰这个盘子谁能接,要打多少折才能接,还是未知。这,或许才是这笔交易悬而未决的原因。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零售”成过去?阿里巴巴考虑出售银泰商业

“新零售”成过去?阿里巴巴考虑出售银泰商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已经接触了几家公司以了解他们对收购银泰的兴趣。银泰在中国拥有100多家商店和购物中心。知情人士称,蔡崇信在2023年接替张勇出任阿里董事会主席,阿里大约在这个时候启动了出售谈判。就在上个月,阿里还与一家潜在买家进行了谈判。2017年,银泰在阿里牵头的私有化交易中获得了大约40亿美元的估值。目前尚不清楚银泰是否能够吸引到足够高的兴趣,早期的试探性谈判可能会遭遇失败。不过,阿里的这一最新努力表明,蔡崇信和阿里新任CEO吴泳铭正在考虑对阿里的下一步改革行动。银泰的出售标志着阿里将推翻前CEO张勇的标志性收购交易之一。在执掌阿里期间,张勇策划了对一系列实体连锁店的收购,试图开创一种线上对接线下的“新零售”模式。这一概念曾是阿里增长战略的核心,但近年来,阿里高管们对这一概念的谈论减少了。现在,面对激烈的竞争,阿里正苦苦发展其核心业务,重振云服务等相对较新的业务。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阿里出售银泰的消息就比出售饿了么的消息要靠谱。

#内幕消息 阿里出售银泰的消息就比出售饿了么的消息要靠谱。 银泰这类线下重运营、重管理的重资产已经过了阿里能够玩转线上线下最好的时候。 换个角度看京东的无人零售也是一种大胆尝试后的失败吧。 字节需要饿了么的配送在本地生活打美团,但饿了么对阿里来说也是一样的意义呀,如果没有了饿了么,新零售就只剩下盒马业务了,到家的业务的零售业务就不完整,唯独一个淘宝+天猫已经过了电商巅峰最高占比的时候。 看来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还在继续进化中。

封面图片

阿里巴巴考虑出售包括盒马鲜生、大润发在内的消费资产

阿里巴巴考虑出售包括盒马鲜生、大润发在内的消费资产 三位知情人士表示,阿里巴巴集团正寻求出售一些消费领域的资产,包括食品杂货企业盒马鲜生和零售商大润发 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在董事长蔡崇信和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吴泳铭的领导下,已将重心转回核心盈利的电子商务业务模式,同时剥离非核心亏损部门,因此制定了此项出售计划。 消息人士称,阿里巴巴一直在与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就这些资产进行谈判。这些资产还包括购物中心运营商银泰百货。并表示,讨论还处于早期阶段,阿里巴巴可能会决定不继续进行。据彭博社周四报道,阿里巴巴正在考虑出售银泰,并已与几家公司接触过,以评估他们对收购其百货业务部门的兴趣。

封面图片

阿里巴巴称将慢慢完成传统实体零售业务退出 似乎侧面证实某些传言

阿里巴巴称将慢慢完成传统实体零售业务退出 似乎侧面证实某些传言 对于这类传言相关方是进行否认的,不过国内大型科技公司的传统之一就是否认各种消息最后被坐实,现在来看阿里巴巴的情况估计差不多。日前阿里巴巴发布 2024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就出售非核心资产问题进行了回应。蔡崇信称,2024 财年至今,九个月的时间阿里完成了 17 亿美元非核心资产的退出,同时也积极在看上市股票如何退出,并且成立了专门的团队。蔡崇信还表示目前阿里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他们不是核心的聚焦业务,阿里退出这些业务也是合理的,但考虑到当前的市场情况,退出可能需要时间去实现。所以从蔡崇信的回应来看,且不说饿了么被出售给抖音是真是假,至少大润发、银泰百货、盒马鲜生这类业务确实属于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最终都会被出售。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传阿里巴巴重启内部自由转岗 阿里云上市暂缓

传阿里巴巴重启内部自由转岗 阿里云上市暂缓 员工自由流动计划将于3月中旬启动,目前试点转岗正在进行。物流业务菜鸟团队亦进入淘宝天猫一同办公,管理层一起向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汇报,可能是为了提升送货上门的客户体验。阿里巴巴集团的内部业务整合正在加速,淘天集团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之间的员工流动政策即将发生变化。这一政策预计在3月中旬正式实施,旨在促进员工在两大集团间的无缝转岗,目前已有部分员工开始试点。这一变化意味着淘天员工转岗至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时,将不再需要经历辞职再入职的流程。与此同时,阿里巴巴集团的上市计划也出现了新动态。阿里云、盒马和菜鸟的上市计划因市场时机不佳均面临调整,公司表示将等待更有利的市场环境。菜鸟押后上市,直至投资者的估值水平令阿里满意再推动。生鲜零售超市盒马暂停上市,但仍寻求引入战略投资者,接触包括上海地方基金、泰国正大集团、央企华润集团、中粮集团等,业务估值约37亿美元。此外,原本计划分拆上市的阿里云,目前决定暂缓这一步骤。同样,盒马和菜鸟的上市进程也因市场环境不佳而推迟。公司管理层表示,他们不会急于推动业务上市,而是会等待市场给出满意的估值后再进行。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盒马告别创始人 阿里新零售失败了么?

盒马告别创始人 阿里新零售失败了么? 有接近盒马的人士感叹,“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盒马告别“创始人侯毅时代”;另外一层是标志着中国新零售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曾经那个互抢新模式、狂炫新概念的“狂飙时代”结束了。盒马与阿里新零售在盒马全员信里,阿里集团对侯毅的能力和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并称盒马是“引领行业发展的探路者”。盒马从诞生的那一刻,就是阿里新零售的试验田,也是阿里新零售的探路者。但很显然,侯毅并不想只做一个“探路者”,他渴望在新零售领域收获一场真正的胜利。在侯毅掌舵盒马的九年间,他尝试过十多种业态,砸进数百亿资金,甚至开启了一场全面折扣化战争,堪称中国零售行业有史以来最能“折腾”的人。对侯毅来说,盒马就是一手拉扯起来的孩子,但最后的结局不禁让人生出“出师未捷”的叹息。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刚60岁的侯毅,是从业超过30年的电商老兵。加入阿里巴巴之前,他曾长期在京东任职,负责O2O(线上到线下)业务。2015年,侯毅加入阿里巴巴。当时,时任阿里集团CEO张勇告诉侯毅,阿里想要探索一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模式。侯毅觉得可以从生鲜品类入手,并提出线上线下一体化超市的概念。张勇对其表示极大的认同和兴趣。在他的支持下,侯毅带领团队在阿里内部孵化了新零售业务“盒马”。在侯毅看来,供应链和渠道的建设包含了线上和线下,这是新零售变革升级的特征:“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2016年被业界公认为是“新零售元年”。在当年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正式提出“新零售概念”。他表示,“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只有新零售这一说”。随后,阿里迅速通过收购、入股以及内部孵化等方式建立起新零售业态。按照当时阿里的新零售布局,阿里云、菜鸟、支付宝是新零售体系的底层基础设施,淘宝网和天猫是新零售基座,在此之上是包括盒马、大润发、银泰在内的业务,被统称为八个新零售纵队,分别面向不同的新零售业务形态。其中,银泰、盒马、大润发,被认为是新零售的核心力量。而盒马是内部从零孵化出来的,显然更有开创精神,代表的是阿里新零售的精神内核。2017年,马云和张勇现身盒马鲜生上海金桥店。那张广泛流传的马云手捧帝王蟹的照片,成为阿里全面开启新零售的重要见证。这也是盒马的首家门店,开业仅一年半就实现了盈利。马云和张勇同时站台,表明阿里内部统一战略目标,正式拉开盒马走向全国的大幕。侯毅的“折腾”此后的9年时间,盒马鲜生开出超过360家门店。除此之外,盒马还孵化尝试了多种创新业态。自2019年起,盒马先后尝试了盒马鲜生、盒马X会员店、盒马邻里、前置仓模式盒马小站、靠近社区的盒马菜市、盒小马、选址在近郊的盒马MINI、主打下沉市场的盒马生鲜奥莱店、购物广场模式的盒马里等10余种业态。期间,阿里新零售的探索被大规模效仿。虽然说法各异,但打法和布局却极为雷同。这表面上看是在卖不同的水,实际上还是对流量和基于当时的判断对未来的争夺。典型如苏宁创始人张近东提出“智慧零售”,他称“智慧零售就发生在中国,即经历了实体零售、虚拟零售两次革命以后,将进入‘智慧零售’时代,这是零售的第三次革命”。刘强东也提出“无界零售”的概念,他断言,“零售的改变其实是背后零售基础设施的改变。即 :经历了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三次革命以后,下一个10年到20年,将发生以‘零售基础设施’改变为标志的第四次零售革命”。落实在业务布局上,为与盒马交锋,京东推出了7FRESH(七鲜超市)、永辉超市推出超级物种、苏宁上马苏鲜生等业态,探索新零售的发展形态。激进如刘强东在2018年提出,京东7FRESH要实现在3-5年在全国范围开设1000家门店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电商企业之外,美团买菜业务(小象生鲜、美团优选)、每日优鲜、拼多多(多多买菜)等在社区团购方向加入新零售战场,极大的拓展了新零售概念的外延。按照侯毅的规划,2016年至2018年是盒马的新零售探索期,完成了新零售线上线下六个统一的数字化,完成了200家门店的全国布局;20192021年是盒马新零售模型打磨、商业模式优化的三年;2022年是盒马新零售的成熟期,主力业态盒马鲜生实现盈利。根据盒马公布的数据,2022年,盒马鲜生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5%,盒马X会员店增长超247%。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盒马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到2023年10月,在“完成第一阶段目标”后,全面实施精细化运营、多业态并行的盒马,开启折扣化变革。侯毅说,要把“好的商品卖便宜”:“未来,盒马将通过折扣化变革,达成Low price,low cost operation,but unique(价格低,运营成本低,但独特)的目标。”侯毅认为1.0时代的盒马,商品做得很好,但商品价格竞争力一直没做好。而把成本做下来、把价格做下来,就成了2.0时代盒马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侯毅任职期间,对盒马作出的最后的战略调整。拉开时间线看,2019年到2021年这三年,对盒马来说是个转折点。如果说此前的盒马运营思路比较偏向互联网思维,此后的盒马则开始重视零售思维。2022年初,侯毅在内部邮件中强调,盒马鲜生已明确从原来的“线上发展为主、线下发展为辅”,转为“多业态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之路”,并提出将线下订单占比提升至50%的目标。盒马模式失败了么盒马的变动,也引出一个行业和外界都关注的问题:盒马模式或者说阿里新零售失败了么?事实上,对于盒马以及中国新零售当下的境况,简单的用“失败”来评价,是对阿里基于盒马在新零售上探索的成绩的偏颇抹杀。也可以说,盒马模式并没有完全失败,阿里对盒马的探索在零售行业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电商风头正盛的那几年,行业巨头和创新的跟随者携线上流量,以搅局者的身份入场,重塑本地生活方式,满足消费者对效率和体验的高需求。与此同时,新零售恰好也踩上消费升级的鼓点,线上线下互通互联形成“1+1>2”的化学反应,形成降维打击,倒逼零售实体转型。即时零售的价值也在降维打击中呈现,这也是一个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故事。随后数年的摸索,新零售业态不仅塑造了中国消费者的零售消费认知,提高了商业流通的效率,也给零售行业留下店+仓模式这一关键资产。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说,山姆、Costco花了二三十年走完的路,盒马们在短短几年间,完成了新零售中国化的普及。单论新零售,仍然具有足够的想象力。中研研究院的研究信息显示,未来5年,网上购物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融合,本地生活各细分赛道还将保持5%-30%的高速增长,总规模有望超过38万亿元。对于盒马来说,当前确实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但对比京东7Fresh、永辉超级物种等行业玩家,这又不是阿里一家的问题。这背后既有电商行业集体调整战略方向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新消费周期的必然结果。窄播对此评价称,盒马诞生于消费升级时代,但如今性价比才是主流,零售的性价比又是要有非常硬核的零售能力才可能实现的。已经退出新零售舞台的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曾经形容生鲜零售是“撅着屁股捡钢镚儿的活儿”。如今看来,尽管消费态势向好,但这钢镚儿已然不是那么好捡。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