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的北冰洋热浪将成为新的气候现实

频繁的北冰洋热浪将成为新的气候现实 图中显示了 2020 年北冰洋迄今为止最强烈的热浪,热浪持续了 103 天。累计热强度是热浪持续期间记录到的每日水温异常的总和,单位为摄氏度。资料来源:UHH/CLICCS/A.Barkhordarian在 2007 年至 2021 年期间,北冰洋边缘地带经历了 11 次海洋热浪,平均气温比季节常温高出 2.2摄氏度,平均持续 37 天。自 2015 年以来,每年都会出现北极海洋热浪。北冰洋迄今为止最强烈的热浪出现在2020年,持续了103天,最高温度比长期平均值高出4摄氏度。根据巴尔霍尔达里安所在的 CLICCS 高级研究小组的计算,在没有人为温室气体影响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热浪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一。通过计算,他们缩小了北极地区可能出现的气候情况的范围。根据这项研究,每年的海洋热浪将成为常态。人类有责任吗?通过归因研究,我们可以比较如果没有人类的影响,世界将会如何发展。就目前的研究而言,计算的重点是在一个没有人为温室气体的世界中,每次热浪发生的概率。此外,Barkhordarian 和她的团队还查阅了卫星数据,并利用耦合气候模型进行分析。在这项研究中,Barkhordarian 还首次证明,如果海冰在冬季过后提前迅速融化,就会产生热浪。在这种情况下,到七月份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海水中就会积聚大量热能。"2007年,北极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气候统计专家巴克霍尔达里安说。"厚的、有数年冰龄的冰越来越少,而薄的、季节性的冰的比例却在持续增加。然而,薄冰的耐久性较差,融化速度较快,使得进入的太阳辐射能够温暖水面。"官方规定,当水面温度至少连续五天高于过去 30 年数值的 95% 时,即被视为海洋热浪。"不仅是海冰的不断消失,海水变暖也会对北极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食物链可能崩溃,鱼类资源可能减少,整体生物多样性可能下降。"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热浪变得更频繁、更缓慢、更持久

热浪变得更频繁、更缓慢、更持久 研究发现,热浪不仅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而且越来越频繁,移动速度也越来越慢。这意味着特定地区必须更长时间地忍受更频繁的热浪。虽然热浪通常被认为是影响一个地区的天气事件,但随着造成高温条件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受极端高温影响的地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研究小组发现,热浪的移动速度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每天340公里左右放缓到现在的每天280公里左右。更重要的是,放缓的速度正在加快。尽管热浪平均速度较慢,但由于持续时间更长,所以它们传播的距离也更远总距离从2500公里左右上升到3000公里左右,更大的区域受到影响。这项研究没有探究上述趋势的原因。不过,研究人员警告说,随着地球变暖,热浪变得更频繁、更缓慢、更持久,将对社会和自然产生更具破坏性的影响,除非采取更多措施防止进一步变暖。以前大多数关于热浪的研究着眼于特定地方或区域。张巍团队是少数研究热浪如何随时间推移的团队。为此,他们将世界划分成网格。热浪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网格的温度远高于1981年至2010年间的平均温度,具体来说,高于该时期95%的温度,持续时间超过3天。结果发现,由于普遍天气条件的影响,热浪倾向于向特定方向移动。例如,在澳大利亚,热浪有向东南移动的强烈趋势,而在非洲,热浪则倾向于向西移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David Keellings说,其他研究表明飓风的移动速度也变慢了。“这意味着,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危险事件将在任何一个地方持续更长时间,其影响也将更加明显。”一般来说,人们暴露在热浪下的时间越长,住院率和死亡率就越高。德国慕尼黑大学的Andrea B?hnisch表示,热浪持续时间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小组如何定义热浪。如果定义不同,总体趋势将保持不变,但数字可能相差很大。“在研究精确的数值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她说。相关论文信息: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极端热浪侵袭 全球多国发布高温预警

极端热浪侵袭 全球多国发布高温预警 印度气象部门发布公告称,德里地区、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等地周一将出现热浪或极端热浪,可能持续到周二。印度气象部门还对北阿坎德邦、北方邦、喜马偕尔邦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位于拉贾斯坦邦的珀洛迪上周日最高气温为50摄氏度,是当日印度全国最高气温,也是该国2019年6月以来测得的最高值。印度气象部门一位气象学家表示,未来3到5天,德里地区、旁遮普邦和拉贾斯坦邦的高温都不会缓解,之后气温有可能会下降。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气象局周一表示,在持续的热浪中,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的气温升至52摄氏度以上,这是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该国的历史最高气温。巴基斯坦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是在2017年,当时位于俾路支省西南部的图尔巴特市的气温升至54摄氏度。巴基斯坦气象部门首席气象学家Sardar Sarfaraz指出,这是亚洲第二热、世界第四热的天气。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表示,过去一个月亚洲各地的极端气温加剧了,这很可能是人类驱动的气候变化的结果。巴基斯坦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是在2017年,当时位于俾路支省西南部的图尔巴特市的气温升至54摄氏度。另外,墨西哥国家气象局指出,位于墨西哥市的塔库巴亚观测站上周六下午测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这座观测站上周五已经测得摄氏34.4度的高温纪录,但隔天纪录又再刷新。持续的干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墨西哥70%以上的地区,该国近三分之一的地区正在经历极端干旱。这种严重的干旱加剧了热浪的影响,导致水资源短缺,使该国本已有限的资源进一步紧张。墨西哥政府表示,从今年3月以来,国内已有48人因强烈热浪袭击而丧命,东部沿海的韦拉克鲁斯州的死亡人数最多,高达14人,其次是塔巴斯戈州、圣路易波多西州及塔茅利巴斯州,各有8人丧生。而在极端高温之后,可能很快就会被其他类型的恶劣天气所取代,包括暴雨、冰雹,甚至是旋风,尤其是在墨西哥中部地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科学家近日警告,未来两周内,墨西哥市还可能出现破纪录高温。 墨西哥总统罗培兹欧布拉多将今年的高温描述为异常现象,他说道,这是跟气候变迁有关,非常令人遗憾的自然现象。红十字会红新月会气候中心的官员表示,考虑到极端高温上升的速度,各国政府需要采取行动,适应不断飙升的气温,并将健康风险降至最低,尤其是在弱势群体中。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印度宣布2024年为史上最热年份 气候变化影响显著

印度宣布2024年为史上最热年份 气候变化影响显著 2025年1月2日星期四 新德里2025年1月2日电 印度宣布,2024年已成为自1901年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而气候变化被视为主要推动因素之一。 印度气象局局长马鲁蒂云杰·莫哈帕特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印度陆地上空的年平均气温比1991至2020年期间的长期平均值高出0.65摄氏度,并指出,这是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印度最热的一年。 联合国此前在报告中预测,2024年将在过去十年全球高温频发的基础上,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3年,印度经历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热浪,气温多次突破45摄氏度。今年5月,新德里所记录的热浪更是达到了49.2摄氏度,超越了2022年创下的首都高温纪录。

封面图片

7 月 3 日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7 月 3 日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根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的数据,7 月 3 日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当天热浪席卷全球,全世界的平均温度为 17.01 摄氏度,超过了 2016 年 8 月创下的 16.92 摄氏度的记录。中国遭遇持续的热浪,平均气温 35 摄氏度以上,北非平均气温接近 50 摄氏度。正处于冬季的南极洲也记录到了异常高的气温:位于阿根廷群岛的 Vernadsky 乌克兰研究基地记录到了 8.7 摄氏度的气温,打破了南极洲 7 月气温记录。来源 ,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南极洲正在发生"制度转变":新研究揭示了极地气候的根本变化

南极洲正在发生"制度转变":新研究揭示了极地气候的根本变化 南极海洋-海冰系统可能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 塔斯马尼亚大学澳大利亚南极计划合作项目的威尔-霍布斯及其同事撰写的一篇论文指出,有证据表明南极海冰的范围可能正在发生"制度转变"。虽然南大洋中的冰对南极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反射太阳的热量,但自 2006 年以来,夏季海冰范围的变化越来越大,而且与前一个月的海冰而不是通常驱动海冰范围的大气因素更密切相关。作者的统计分析表明,海冰与下方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从而导致了这种变化的加剧。霍布斯在 AAPP 的一份新闻稿中说:"对科学家来说,最惊人的变化也许是......最近十年的极端波动不能仅用大气层来解释。AAPP 的研究表明,我们所看到的变化海冰从平均状态偏离的程度以及这些偏离持续的时间是由海洋过程控制的。这进一步证明,海洋变化很可能就是近年来发生的一切的秘密所在。"南极比北极吸收更多的能量根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Hamish D. Prince 和 Tristan S. L'Ecuyer 的一篇新论文,卫星数据显示北极和南极对气温升高的反应存在差异。由于融化的海冰降低了该地区的反射率,两极接收到的太阳能量输入都在增加。这可能会影响两极和温带地区之间的温度梯度,而这正是气候系统的主要驱动力。这项研究发现,尽管冰雪迅速融化,但变暖的北极地区向太空排放的热量几乎与增加的热量相当,使得该地区的净能量失衡基本保持不变。然而,南极并没有向太空释放更多的热能,这意味着太阳辐射正在被那里的气候系统吸收,其方式可能会影响南大洋和大气层以及地球的纬度热平衡。"我们的研究为气候系统的一个基本方面提供了可靠的观测记录。与北冰洋不同的是,北冰洋增加的太阳吸收被热辐射所平衡,而南大洋表面温度对增加吸收不敏感,积累了额外的能量,"普林斯说。"普林斯说:"这种反差强烈的两极对减少反照率的反应对全球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但目前还不为人所知。"海冰融化减少了北极的季节性极端天气,尤其是极端寒冷天气第三篇论文由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的伊戈尔-波利亚科夫及其同事撰写。论文发现,随着海冰融化暴露出更潮湿的海洋空气,自 1979 年以来,北极地区夏季最高气温和冬季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作者发现,在整个北极地区,平均地表气温每十年上升约 0.62°C。虽然平均气温有所上升,但自 1979 年以来,夏季高温极端气温降低了 25%,冬季低温极端气温升高了 200%随着北极变暖,预计极端气温将继续降低。波利亚科夫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北极气候系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流动性增强,大气、冰原和海洋之间的联系密切。这种强大的耦合性使得理解该系统的行为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有必要在北极气候变化研究中采用多学科方法"。2023 年海冰低温-厄尔尼诺现象,有还是没有?最后,英国的 Till Kuhlbrodt 及其同事在《美国气象学会公报》(BAM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2023 年北大西洋海面温度创历史新高、南极海冰覆盖面积创历史新低的极端现象,与我们在全球变暖达到 3°C 临界值的世界中可能看到的情况类似。虽然包括厄尔尼诺在内的许多因素被认为是造成去年极端天气的主要原因,但作者认为这些解释可能还不够充分。他们指出,近年来辐射强迫增加的趋势一直很强,而且在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最强烈的8到9个月之前,海面温度和海冰极端现象就已经很明显了。蒂尔-库尔布罗特(Till Kuhlbrodt)(雷丁大学)说:"去年在北大西洋和南大洋观测到的极端天气之所以如此令人担忧,是因为它们远远超出了我们在过去 40 年中所看到的任何情况。虽然全球升温加速将是一个主要原因,但我们对海洋数据的分析表明,海洋中的制度变化也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国又来一波热浪。凤凰城最高气温46摄氏度(七月的时候每天气温都超过43摄氏度),达拉斯最高气温43摄氏度,休斯顿最高气温明天也

美国又来一波热浪。凤凰城最高气温46摄氏度(七月的时候每天气温都超过43摄氏度),达拉斯最高气温43摄氏度,休斯顿最高气温明天也将达到43摄氏度,创下历史新纪录。圣地亚哥今天最高气温24摄氏度,但明天起连续三天最高气温将达到27摄氏度,是今年最高气温。圣地亚哥气温很少超过26摄氏度,世界要完了。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