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拜登的电动汽车梦 特斯拉的噩梦

美媒:拜登的电动汽车梦 特斯拉的噩梦 拜登有一个梦想。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看起来是帮助他将梦想照进现实的最佳人选。拜登希望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并且正在利用他颁布的规模达到数以十亿美元计的《通胀削减法案》来实现这一目标。其实,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正在朝着这个方面迈进,它已经与西方供应商建立了深厚的商业关系,其电池来自内华达州的一家工厂,得州的锂精炼厂也正在建设中。2023年,特斯拉车型在“美国制造”汽车年度排名中占据了前四名。但是,特斯拉也在两面下注,对冲风险。市场研究公司IHS Markit的贸易数据显示,在《通胀削减法案》生效仅7个月后,特斯拉就开始大量采购中国制造的锂离子电池,以至于一度成为这些电池的美国最大单一进口商。然后,到2023年底时,这项耗资达到惊人的25亿美元的采购狂潮,就像它的开始一样戛然而止,因为全球汽车行业都在观望拜登会在多大程度上,将使用中国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电动汽车排除在《通胀削减法案的税收抵免体系之外。特斯拉从中国大量采购电池也就是说,特斯拉利用了该法案的临时开放窗口来储备更便宜的电池。但是去年12月,美国财政部出台的新指导方针彻底关闭了这个窗口,该方针实际上将中国电池排除在了税收抵免之外。拜登需要汽车制造商帮助他实现绿色转型目标,但是他的政策让汽车制造商寻找非中国金属材料供应商的难度大大增加。这个挑战如此之大,以至于有可能破坏他发展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主要目标。“如今的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主导者是特斯拉,因此(拜登打造的美国电动汽车供应链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该公司如何重组其供应链,以及能否重组。特斯拉已经这么做了,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它一直严重依赖中国供应商。”专业咨询公司CRU Group电池材料主管萨姆·阿德姆(Sam Adham)表示。拜登出招中国是20多种关键金属和矿物的全球最大开采国或加工商。过去10年,中国加强了对从锂到锰、钴等关键电池原料的庞大供应网络控制。相比之下,美国则远远落后。这就是拜登推出《通胀削减法案》的目的。这是一个对中国怀有敌意的法案,被作为一种催化剂,推动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及其自由贸易伙伴(从澳大利亚到智利、摩洛哥和韩国)周围建立一个替代供应网络。对于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美国汽车制造商来说,获得税收抵免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电动汽车产品线正在亏损数十亿美元,并面临消费者对高售价的抵制。《通胀削减法案》则有望降低他们的汽车售价。福特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如果福特无法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竞争,该公司高达30%的全球收入可能面临风险。但是目前为止,福特一直严重依赖中国的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借此来降低自己的成本。Model 3使用宁德时代电池美媒根据CRU的供应链数据、详细的海关记录以及对二十多名高管和官员的采访进行的分析显示,汽车制造商要想达到《通胀削减法案》的要求,还有很长的一路要走。不过,美国财政部做出了让步,允许中国非国有企业在境外生产的金属进入美国汽车市场。美国似乎接受了这个现实,即如果没有印尼的镍、刚果的钴,美国汽车制造商将无法获得所需的原材料,尽管它们承诺在美国矿山、精炼厂和电池厂上花费数千亿美元。华盛顿的一些鹰派人士和美国金属生产商对此表示反对,并辩称《受关注外国实体》规定在排斥中国方面的力度还不够。但是,特斯拉、福特等其他汽车制造商都在大力游说,反对停止使用便宜的中国电池。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被比亚迪超越,失去了全球最畅销电动汽车制造商桂冠。“中国对电池技术材料的影响力大于欧佩克对石油的影响力,”马蒂亚斯·格罗马克(Mattias Gromark)表示,他在瑞典投资管理公司Atlant Fonder AB管理着一只投资欧洲和北美电池供应链的绿色金属基金,“欧洲和北美的整个电池行业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不用中国电池难盈利特斯拉的利润率和专有技术使其具有明显优势,但中国零部件制造商仍将是其在北美及其他地区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国唯一一家大规模销售电动汽车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部分车型在今年年初失去了《通胀削减法案》给予的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补贴,其中包括最实惠的Model 3,该车型使用了从中国宁德时代进口的电池。福特计划从宁德时代为其野马Mach-E和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采购低成本磷酸铁锂电池。“福特曾多次表示,他们很难在电动汽车上赚钱。如果没有磷酸铁锂电池,他们就无法真的赚到钱。对汽车制造商来说,这是个问题。”CRU电池材料主管阿德姆称。一些人认为,韩国可能是个解决方案,因为中国在电池领域的三大竞争对手三星SDI、LG新能源和SK On都在韩国。而且,韩国是美国的自由贸易伙伴,这一地位能够让它吸引在全球寻找硫酸镍、硫酸钴和氢氧化锂等电池化学品供应商的西方汽车制造商。韩国电池巨头LG新能源韩国并没有可观的电池金属开采储量,但大量投资正帮助该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中心之一。据外媒计算,自《通胀削减法案》生效以来,韩国公司(其中一些与美国汽车制造商成立了合资企业)已承诺投入近480亿美元在国内和北美建造新工厂,生产化学品、阴极和成品电池。韩国难成替代国但是,韩国也难以建立不受中国影响的新供应链。韩国电池制造商历来依赖中国原材料。不过,如果韩国企业能够继续满足《通胀削减法案》的要求,他们就有望获得丰厚回报,这激起了投资者的狂热投资,去年在韩国引发了电池行业相关股票的大幅波动。这场竞赛将韩国最大的工业金属生产商带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钢铁制造巨头浦项制铁计划使用澳大利亚的原材料建造两座锂加工厂,而铜冶炼厂LS MnM和有色金属冶炼厂韩国锌业都在推进硫酸镍的生产。LS MnM的计划为非中国供应链会是什么样子提供了一幅蓝图。该公司计划在韩国建立两个加工厂,在2026年前的第一阶段投资6700亿韩元(约合4.95亿美元),使用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口的镍和钴来生产电池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将用于制造销售给韩国制造商的电池阴极,后者将成品电池出口给通用、特斯拉、大众汽车和福特等公司。然而,要想满足美国汽车制造商的预期需求,韩国企业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即使他们能从合规供应商那里获得足够的原材料,他们仍需要在精制化学品生产成本上与中国对手竞争,这种前景令人生畏。中国对印尼镍业的大量投资,帮助印尼获得了相对于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等其他生产国的巨大成本优势。随着价格暴跌,印尼以外的许多矿商被迫暂停运营。“我们的客户要求获得中国制造商提供的价格,”铜冶炼厂LS MnM企业战略团队负责人Jung Gon Hwang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寻找更多中国尚未投资的材料。”最新报道称,拜登计划放缓美国的电动汽车转型步伐。今年正值大选年,拜登需要回应主要汽车制造商和工会的担忧。知情人士称,美国政府正考虑放宽推动从油车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尾气排放法规,给与汽车制造商更多时间。美国将不要求汽车制造商在未来几年内迅速提高电动车的销量,直到2030年后才要求大幅增加电动车销量。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电动汽车行业开年不利 特斯拉预警业绩增长明显放缓

美电动汽车行业开年不利 特斯拉预警业绩增长明显放缓 今年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增长已经开始放缓,汽车制造商纷纷推迟或削减相关项目计划,经销商的焦虑情绪也在不断加剧。通用和福特汽车等汽车厂商即将发布最新一季财报,届时投资者会获得有关电动汽车市场状况的更多细节信息。今年对于美国电动汽车行业来说,本应是一个重要的一年,也是过去几年来一直承诺要摆脱传统燃油车的汽车行业的重要转折点。随着特斯拉和其他纯电动车企市值飙升,传统汽车制造商艰难地向电动汽车转型,以满足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并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此外,美国政府也大力支持电动汽车技术,拨款上千亿美元建设公共充电网络,并鼓励在美国生产电池。然而,近几个月来的迹象表明,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可能已经超过了美国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几家汽车制造商纷纷推迟对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重新制定销售更多混合动力汽车的计划。今年1月份,福特大幅削减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的产量。汽车租赁公司Hertz本月表示,将出售旗下约三分之一的电动汽车,用燃油车取而代之。上周五,瑞典电动汽车初创公司极星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15%,为的是应对“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和2025年销量预期降低的不利局面。市场研究公司Motor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47%,尽管超过了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速,但较前一年有所放缓。J.D. Power电动汽车行业分析师伊丽莎白·克雷尔(Elizabeth Krear)表示,2024年前三周电动汽车销售迟缓,部分原因是今年1月1日出台的新规减少了有资格享受7500美元税收抵免补贴的纯电动车型数量。不过,J.D. Power预测,今年美国电动汽车在汽车市场所占份额可能会增长,平均达到12.4%。随着电动汽车价格的下降和可选择车型的增加,汽车行业高管们也乐观认为,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会再次提速。美国圣路易斯地区汽车经销商布拉德·索尔斯(Brad Sowers)表示:“电动汽车仍然很受欢迎,但我没有看到人们准备用电动汽车替换他们的大型SUV。”索尔斯说,愿意为纯电动汽车自掏腰包的热情买家已经消失,现在的顾客更挑剔,他们会问很多关于充电时间、电池寿命和续航里程的问题。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指出,高利率和昂贵月供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2024年以来,种种挑战已经让特斯拉市值蒸发了四分之一以上。与以往不同的是,马斯克在特斯拉最近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并没有具体说明特斯拉今年的增长目标,只表示将低于2023年。接受调查的分析师们预计,特斯拉今年在全球范围内的交付量将增加近16%,远低于年均增长50%的长期目标。“有很多人想买我们的车,但就是买不起,”马斯克上周三说。“就是这么简单。”马斯克证实特斯拉正在研发更便宜的电动汽车,将于2025年底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超级工厂投产。虽然马斯克没有透露太多细节,但此前曾谈到要推出一款售价在2.5万美元左右的汽车。与此同时他还警告称,由于特斯拉使用的是以前从未用过的技术来制造新一代汽车,因此推出这样一款车型的过程可能会很坎坷。“量产爬坡过程肯定有挑战性,”马斯克补充说。“我们会睡在生产线上。”与此同时,比亚迪和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迅速扩张,在欧洲和全球其他市场对特斯拉和其他汽车厂商发起挑战。现代汽车及其子公司起亚汽车也得益于产线中更便宜的电动汽车。它们去年合起来超越通用汽车和福特,成为美国市场上第二大电动汽车销售商。不过,随着各个车企纷纷推出大量新电动汽车,行业竞争仍在不断加剧。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美国市场上在售的纯电动汽车超过50款,今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加一倍左右。在许多消费者看来电动汽车仍然不好卖,部分原因是电池续航里程有限,而且充电桩也很少。汽车经销商开始担心,自己最终可能会被不受欢迎的电动汽车牢牢困住。电动汽车的库存水平正在上升,汽车制造商不得不采取降价打折的方式来吸引买家兴趣。上周四,代表大约5000家商店的经销商再次联合致信美国总统拜登,称充电基础设施仍然不完善,电动汽车堆积在他们的停车场上。这是汽车经销商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致信美国白宫。“总统先生,我们和您一样相信电动汽车的未来,”信中这样写道,“我们只请求你们在铺好路之前不要加速进入那个未来。”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拜登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象征大过实质

拜登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象征大过实质 拜登还指示美国贸易代表戴琦将中国锂离子电池关税从7.5%提高到25%。从2025年开始,中国半导体关税将从25%提高到50%。白宫在一份情况说明书中表示,将首次对从中国进口的注射器和针头等医疗产品以及船岸起重机征收关税。在宣布加征关税时,白宫提到了中国对本国企业的支持导致许多行业产能过剩以及价格被人为压低的问题。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莱尔·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对记者表示,拜登希望确保美国就业“不受中国低价出口商品的冲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月15日在回答记者有关中方是否会对美国商品加征新关税的问题时表示,美方继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进一步增加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只会显著推升进口商品成本,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多的损失,令美国消费者付出更大的代价。我们敦促美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立即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在提高中国电动汽车关税这个问题上,目前白宫的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拜登表示,将中国进口汽车关税从25%提高到100%是为了提高福特(F)、通用汽车(GM)和特斯拉(TSLA)等美国国内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但如果去了解一下北美汽车行业的实际情况,会发现关于关税的讨论更多和政治有关,而不是对来自中国真正威胁的回应。在美国销售的中国汽车非常少在美国,一辆新车的平均零售价约为4.7万美元,制造商每辆车得到大约4.3万美元,如果征收25%的关税,相当于每辆车增加略低于1.1万美元。但福特、通用和特斯拉第一季度的平均运营利润约为销售额的7%,即每辆车赚大约3000美元,如果中国汽车制造商想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在美国卖车,3000美元的利润远不足以弥补1.1万美元的关税增加,因此很少有中国汽车在美国销售。100%的关税将导致盈利变得更难,但不会影响中国汽车“流向”美国,因为目前25%的关税实际上已经关闭了这一“边境”。因此,加征关税带来的政治影响可能大于关税对企业的影响。Navellier市场策略师路易斯·纳维利尔(Louis Navellier)说:“拜登政府没有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征收更高关税,因此电动汽车关税似乎是为提高拜登在密歇根州(摇摆州)的受欢迎程度而设计的。”哪些中国车可能受关税影响?美国市场上很少看到中国汽车品牌,除了极星汽车和路特斯在吉利位于中国的一家工厂生产的电动汽车,这些车将受到关税的影响。但这些汽车的销量不大,2024年第一季度,极星汽车在美国销售了2210辆电动汽车,路特斯的交付量为零,但预计今年会交付一些汽车。就连中国汽车在不久的将来在美国销售的风险也相对较小。Freedom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迈克·沃德(Mike Ward)说:“在中国有100多款电动汽车可供选择,但可能只有三到四款汽车会进入美国市场。”值得关注的是售价约1.6万美元的比亚迪海豚,售价约2.4万美元的广汽埃安AION S可能是另一个选择。重要的是要记住,中国也生产大量比特斯拉更贵的高端电动汽车。沃德认为,售价低于1万美元的中国汽车可能在美国没有市场,这个价位的大多数汽车是小型双门车,而美国市场上基本不销售双门车,除了少数运动车型。大众汽车于2019年宣布停产甲壳虫汽车。在美国销售的最便宜的新车起价在2万美元左右,其中包括日产Versa和起亚Soul。对在中国最畅销的电动汽车是哪个品牌、以及它在美国市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感到好奇的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是特斯拉的Model Y,美国人也喜欢Model Y。中国汽车制造商如何打入美国市场?如果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下决心要在美国市场获得成功,需要在美国当地建立产能和分销系统,可以自己建立,也可以寻找合作伙伴。在墨西哥生产汽车可能不是一个选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周末在新泽西州召开的竞选集会上提出要“对墨西哥工厂生产的每辆汽车”征收200%的关税。江淮汽车在墨西哥运营一个工厂,但该厂生产的汽车不销往美国。2023年江淮汽车的全球销量约为35.7万辆。加征关税的消息没有影响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股价,蔚来(NIO)、小鹏(XPEV)和理想(LI)周一分别收涨6.71%、4.66% 和1.16%。特斯拉周二收涨3.29%,福特收涨0.89%,通用汽车收跌0.31%。美国加征关税不会阻止中国电动汽车走出国门,但福特、通用汽车和特斯拉也必须通过生产更多低价电动汽车来应对潜在竞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韩国承诺提供9.7万亿韩元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援助计划

韩国承诺提供9.7万亿韩元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援助计划 韩国将向本土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提供9.7万亿韩元的财政援助,以建立符合美国税收抵免规则的新供应链,从而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周三表示,韩国当局还将继续寻求确保关键电池材料的安全,以便国内制造商能够通过满足《通胀削减法案》的要求来保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此前,美国上周宣布给予汽车制造商两年的石墨等矿物采购宽限期,而中国在这些矿物的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该部表示,财政援助将包括税收抵免和贷款,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封面图片

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今年将占据欧洲市场25%的份额

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今年将占据欧洲市场25%的份额 据欧洲“运输与环境”组织 (T&E) 的分析,今年欧盟销售的电动汽车中有四分之一将由中国制造,中国的新进入者将继续从本地竞争对手那里抢占销售份额。该公司的研究显示,去年在欧盟销售的电池汽车中,约有19.5%是在中国制造的,原因是名爵和比亚迪等中国自有品牌在欧洲的销量不断上升,以及美国汽车集团特斯拉利用其上海工厂供应部分欧洲市场等因素。根据 T&E 的数据,随着中国本土制造商不断从欧洲大陆知名品牌手中夺取市场份额,这一比例将在2024年上升到25.3%。尽管包括特斯拉、宝马和雷诺在内的许多西方制造商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并将其进口到欧洲,但今年仅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就将占欧盟电动汽车市场的11%,到2027年将升至20%。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19年的0.4%上升至去年的8%。

封面图片

韩国1月电动汽车销量环比暴跌80% 特斯拉仅卖出一辆

韩国1月电动汽车销量环比暴跌80% 特斯拉仅卖出一辆 总部位于首尔的研究机构Carisyou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显示,该公司上月仅销售了一辆Model Y,这是自2022年7月以来最差的一个月,当时特斯拉在韩国的销量为零。Carisyou的数据显示,在所有汽车制造商中,1月份在韩国注册的新电动汽车数量较去年12月下降了80%。在韩国,汽车制造商对电动汽车的热情正在放缓,因为利率上升和通胀促使消费者控制支出,而对电池起火和缺乏快速充电器的担忧也在抑制需求。特斯拉1月份的低销量标志着该品牌的一个挫折,因为其在中国制造的Model Y是去年韩国最畅销的车型之一。全北汽车融合技术研究所(Jeonbuk Institute of Automotive Convergence Technology)所长Lee Hang-Koo表示,许多早期尝鲜者已经购买了电动汽车,而大众市场的消费者还不打算购买。Lee Hang-Koo说,韩国电动汽车的销售也受到强烈的季节性需求波动的影响,因为很多人都不想在1月份购买汽车,想等待政府宣布补贴。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SK On高管表示欧洲在电动汽车上正面临过度依赖中国电池的危险

SK On高管表示欧洲在电动汽车上正面临过度依赖中国电池的危险 未来,欧洲汽车制造商预计将增加对价格实惠的中国电池的进口。瑞银分析师预计,在2023年至2027年间,中国电池公司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将从30%上升至50%,而同期韩国公司的份额将从60%下降至40%。韩国有三大电池制造商,SK On是其中之一。SK On首席商务官宋敏淑(Min-suk Sung,音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欧洲各国政府中,与我交谈过的每一个人都在谈论去风险。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方法,但是他们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你不能听之任之。”瑞银电池分析师蒂姆·布什(Tim Bush)点出了韩国公司正在欧洲被中国对手拉开差距的原因。“欧洲人正把所有资金投向Northvolt等经验不足的本土新贵。与此同时,韩国电池公司没有扩大对欧洲产能的投资,因为美国的补贴让该国更具吸引力。这导致了供需之间的缺口,至少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中国的出口来填补。”布什表示。SK On在全球电池市场排第五目前,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是世界前两大电池制造商。在非中国公司中,SK On排在第三位,位于LG新能源和日本松下之后。SK On在匈牙利运营着两个超级工厂,并且正在匈牙利建设第三个工厂。这将有助于欧洲汽车制造商满足欧盟去年通过的立法要求,即到2030年时,欧洲90%的电动汽车电池必须在当地生产。不过,宋敏淑表示,SK On也在展开谈判,为寻求在欧洲汽车市场扩张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电池。他声称,中国电池制造商在将制造工艺复制到国外的表现不如韩国竞争对手。“与我交谈过的中国汽车制造商都希望在海外发展,”他表示,“这就是我们的切入点。作为一家在目标地区拥有成熟业务的电池制造商,我们愿意与任何人合作。”眼下,SK On已将大部分海外投资集中在美国,与汽车制造商福特和现代在美国成立了合资企业。该公司在美国运营着两家电池厂,并且正在南部的肯塔基州建造另外两家工厂,还在田纳西州和佐治亚州各建一家工厂。一旦所有美国工厂全部完工,SK On预计将拥有超过180千兆瓦时的产能,足以每年为约250万辆汽车提供电池。然而,由于美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和卡车的需求低于预期,美国汽车制造商去年暂停扩大电动汽车产能,这让SK On的计划变得复杂化。此后,包括SK On在内的韩国电池制造商暂停或缩减了在北美的投资。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