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利用有机材料并四苯开发出效率显著提高的新型太阳能电池

物理学家利用有机材料并四苯开发出效率显著提高的新型太阳能电池 帕德博恩大学的物理学家利用复杂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其效率大大高于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提升归功于一种名为"蒽"的有机化合物的细长涂层。相关成果最近发表在著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地球上每年的太阳辐射能超过一万亿千瓦小时,因此超过全球能源需求的 5000 多倍。因此,光伏技术,即利用太阳光发电,为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但这一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开发。"帕德博恩大学自然科学系主任、物理学家沃尔夫-吉罗-施密特(Wolf Gero Schmidt)教授解释说:"目前,用于这一目的的硅太阳能电池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但其效率有限。其中一个原因是短波辐射的部分能量没有转化成电能,而是转化成了无用的热量。"(从左至右)作者 Uwe Gerstmann 博士、Marvin Krenz 博士和 Wolf Gero Schmidt 博士教授与他们关于太阳能电池能量传输的海报。图片来源:帕德博恩大学,Besim Mazhiqi施密特解释说:"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在硅太阳能电池中加入有机层,例如由半导体并四苯制成的有机层。短波光会被这层有机层吸收,并转化为高能电子激发子,即所谓的激子。这些激子在并四苯中衰变为两个低能激子。如果能成功地将这些激子转移到硅太阳能电池中,就能有效地将它们转化为电能,并提高可用能量的总体产量。"施密特的团队正在帕德博恩大学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帕德博恩并行计算中心(PC2)使用复杂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蒽向硅的激发转移。现在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在与同样来自帕德博恩大学的 Marvin Krenz 博士和 Uwe Gerstmann 教授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蒽薄膜和太阳能电池之间的界面上存在不饱和化学键形式的特殊缺陷,这会极大地加速激子转移,这种缺陷发生在氢的解吸过程中,并导致具有波动能量的电子界面态,这些波动像升降机一样将电子激发子从梭碳烯传送到硅中。太阳能电池中的这种"缺陷"实际上与能量损失有关,这使得三位物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更加令人吃惊:"就梭形硅界面而言,缺陷对于能量的快速传输至关重要。我们的计算机模拟结果确实令人吃惊。我们的计算机模拟结果确实令人吃惊,同时也为设计效率显著提高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提供了精确指标。"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材料可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

新材料可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 美国利哈伊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创造了一种材料,它可以大大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使用这种材料作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原型显示出 80% 的平均光电吸收率、很高的光激发载流子生成率以及前所未有的高达 190% 的外部量子效率 (EQE)这远远超过了硅基材料的肖克利-奎塞尔理论效率极限,并将光伏量子材料领域推向了新的高度。Chindeu Ekuma。资料来源:利哈伊大学物理学教授 Chinedu Ekuma 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了他与利哈伊大学博士生 Srihari Kastuar 合作开发这种材料的论文。先进的材料特性这种材料的效率飞跃主要归功于其独特的"中间带态",即材料电子结构中的特定能级,使其成为太阳能转换的理想选择。这些态的能级在最佳子带间隙内,即材料能有效吸收阳光并产生电荷载流子的能量范围,约为 0.78 和 1.26 电子伏特。此外,这种材料在电磁波谱的红外线和可见光区域的高吸收率表现尤为出色。以 CuxGeSe/SnS 为活性层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示意图。资料来源:Ekuma 实验室/利哈伊大学在传统太阳能电池中,最大 EQE 为 100%,即每吸收一个太阳光光子,就能产生和收集一个电子。然而,过去几年中开发的一些先进材料和配置已证明能够从高能光子中产生和收集一个以上的电子,即 EQE 超过 100%。斯里哈里-卡斯图阿尔,利哈伊大学。资料来源:利哈伊大学虽然这种多重激子生成(MEG)材料尚未广泛商业化,但它们有可能大大提高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效率。在 Lehigh 开发的材料中,中间带态能够捕获传统太阳能电池通过反射和产热等方式损失的光子能量。材料开发与潜力研究人员利用"范德华间隙"(层状二维材料之间的原子级微小间隙)开发出了这种新型材料。这些间隙可以限制分子或离子,材料科学家通常利用它们来插入或"插层"其他元素,以调整材料特性。为了开发新型材料,利哈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硒化锗(GeSe)和硫化锡(SnS)制成的二维材料层之间插入了零价铜原子。Ekuma 是计算凝聚态物理方面的专家,在对该系统进行了大量计算机建模并证明其理论前景后,他开发了这一原型作为概念验证。他说:"其快速反应和更高的效率有力地表明了铜掺杂GeSe/SnS作为一种量子材料在先进光伏应用中的使用潜力,为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提供了一条途径。这是开发新一代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理想候选材料,将在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将新设计的量子材料整合到当前的太阳能系统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但埃库马指出,用于制造这些材料的实验技术已经非常先进。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将原子、离子和分子精确插入材料的方法。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突破极限:串联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超过20%

突破极限:串联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超过20% 这项研究发表在 2024 年 3 月 4 日出版的《能源材料与器件》杂志上。光伏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因其提供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广受欢迎。科学家们不断努力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即效率的衡量标准。传统单结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已超过 20%。要使单结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达到肖克利-奎塞尔极限以上,需要更高的成本。然而,通过制造串联太阳能电池,可以克服单结太阳能电池的肖克利-奎塞尔极限。利用串联太阳能电池,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将太阳能电池材料堆叠在一起获得更高的能源效率。研究小组利用一种名为硒化锑的半导体,致力于制造串联太阳能电池。过去对硒化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结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上。但研究小组知道,从带隙的角度来看,这种半导体可能被证明是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合适底部电池材料。"硒化锑是一种适用于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底部电池材料。然而,由于使用硒化锑作为底部电池的串联太阳能电池的报道很少,因此人们很少关注它的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涛说:"我们用它作为底部电池组装了一个具有高转换效率的串联太阳能电池,证明了这种材料的潜力。与使用单层半导体材料的单结太阳能电池相比,串联太阳能电池吸收阳光的能力更强。串联太阳能电池能将更多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因此比单结太阳能电池更节能。"演示概念验证串联太阳能电池,该电池由硒化锑和宽带隙过磷酸钙作为底部和顶部子电池吸收材料组成。通过优化顶部电池的透明电极和底部电池的制备工艺,该装置实现了超过 20% 的功率转换效率。来源:《能源材料与器件》,清华大学出版社研究小组制作了具有透明导电电极的过氧化物/硒化锑串联太阳能电池,以优化光谱响应。他们通过调整顶部电池透明电极层的厚度,获得了超过 17% 的高效率。他们通过引入双电子传输层,优化了硒化锑底部电池,实现了 7.58% 的功率转换效率。当他们用机械方法将顶部和底部电池组装成四端串联太阳能电池时,功率转换效率超过了 20.58%,高于独立子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他们的串联太阳能电池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无毒成分。陈说:"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串联器件结构,并证明硒化锑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吸收材料,可用于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底部电池应用。"展望未来,研究小组希望努力开发集成度更高的双端串联太阳能电池,并进一步提高器件性能。"硒化锑的高稳定性为制备两端串联太阳能电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意味着它在与多种不同类型的顶层电池材料搭配时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新型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能效创纪录 转换效率高达23.64%

新型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能效创纪录 转换效率高达23.64% 最新CIGS太阳能电池结构的电子显微镜分析。图片来源:《自然·能源》网站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太阳能电池的部署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2022年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球电力超过6%。晶硅是太阳能电池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目前由晶硅制成太阳能电池最多可将逾22%的阳光转化为电力,这种太阳能电池成本低廉且性能比较稳定。研究人员希望以合理的生产成本获得30%以上的光电转换效率,由此开始关注CIGS等更高效的串联太阳能电池。但串联太阳能电池成本太高,迄今无法大规模生产和部署。薄膜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的横截面,总厚度不超过 3 微米。利用隆德 MAX IV 设施测量的纳米 XRF,可以高精度地测量太阳能电池中基体元素和微量元素(本例中为铷)的浓度。资料来源:Marika Edoff最新研制出的CIGS太阳能电池包含一块玻璃板,玻璃板上覆盖了几个不同的层,每个层都具有特定功能。吸收阳光的材料由铜、铟、镓和硒化物组成,并添加了银和钠。材料被置于太阳能电池内,位于金属钼和透明的玻璃板之间。为使太阳能电池在分离电子方面尽可能高效,研究团队用氟化铷处理了CIGS层。研究人员表示,钠和铷这两种碱金属之间的平衡,以及CIGS层的组成是提高转换效率的关键。CIGS太阳能电池能效此前的世界纪录是23.35%,由日本Solar Frontier公司创造,再之前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太阳能和氢能源研究中心创下的纪录22.9%。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新型混合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更长、效率更高

新型混合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寿命更长、效率更高 几十年来,硅一直是太阳能电池的首选材料,但这种技术的理论效率上限(略低于 30%)已开始受到影响。在过去 15 年左右的时间里,钙钛矿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挑战者崭露头角,其效率迅速接近硅,而且更便宜、更轻、更灵活。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缺陷:在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的情况下,钙钛矿太很脆弱,往往会很快分解。当然,这对于每天置于户外直射阳光下的产品来说并不理想,因此找到稳定这种材料的方法非常重要。中国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现已开发出一种坚固的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设计采用了一种被称为高熵混合钙钛矿(HEHP)的结构,这种结构基本上结合了有序的无机层和无序的有机层,从而增强了其对水和热应力的抵抗力。在测试中,这种电池在光照 1000 小时后仍能保持 98% 的效率,据计算,这种电池还能保持同样的轨迹超过 5000 小时。最初的效率达到了 25.7%,这在许多太阳能电池类型中都是可圈可点的。研究小组表示,这种特殊的钙钛矿材料应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电池结构。加上正在开发的其他保护涂层和添加剂,使它们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就能真正为包晶体太阳能电池"踩刹车"。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来源:浙江大学 PV Magazine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韩国科学家解决金属氧化物层降解问题 实现21.68%的透明太阳能电池效率

韩国科学家解决金属氧化物层降解问题 实现21.68%的透明太阳能电池效率 韩国能源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of Energy Research)大大推进了半透明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实现了 21.68% 的世界领先效率,并显示出卓越的耐久性。这一突破旨在提高太阳能电池在窗口和串联配置中的应用,应对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挑战。通过创新研究,该团队提高了这些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为太阳能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资料来源:韩国能源研究院这种半透明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达到破纪录的 21.68%,是世界上使用透明电极的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中效率最高的。此外,它们还表现出了卓越的耐久性,在运行 240 小时后仍能保持 99% 以上的初始效率。为了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关键在于实现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的"超高效率"和"应用领域多样化",克服安装空间和国土面积的限制。这就需要高效和多功能的技术,如串联太阳能电池和窗用太阳能电池。这两种技术都需要高效、稳定的半透明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为了制造半透明的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有必要将传统不透明太阳能电池的金属电极换成允许光线通过的透明电极。在此过程中,会产生高能粒子,导致空穴传输层性能下降。左起为透辉石太阳能电池、半透明透辉石太阳能电池、透辉石-硅串联太阳能电池。资料来源:韩国能源研究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通常会在空穴传输层和透明电极层之间沉积一层金属氧化物作为缓冲。然而,与在相同条件下生产的不透明太阳能电池相比,半透明器件的电荷传输性能和稳定性都有所下降,其确切原因和解决方案尚未明确。研究人员利用电光分析和原子级计算科学,找出了在制造半透明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过程中电荷传输性能和稳定性降低的原因。他们发现,为提高空穴传输层导电性而加入的锂离子(Li)会扩散到作为缓冲层的金属氧化物层中,最终改变金属氧化物缓冲层的电子结构,使其特性降低。此外,除了找出原因之外,研究人员还通过优化空穴传输层的氧化时间来解决问题。他们发现,通过优化氧化,将锂离子转化为稳定的氧化锂(LixOy),可以减轻锂离子的扩散现象,从而提高器件的稳定性。这一发现揭示了以前被认为是简单反应副产品的氧化锂在提高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安世镇、安承奎、严康勋(左起)和纳克维-赛义德-迪达尔-海德尔(Naqvi Syed Dildar Haider)在圆圈内。图片来源:韩国能源研究院所开发的工艺制成的半透明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效率高达 21.68%,是所有透明电极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中效率最高的。此外,这项研究还证明,在黑暗储存条件下 400 小时和在连续照明运行条件下 240 多小时,其初始效率仍能保持在 99% 以上,令人印象深刻,展示了其出色的效率和稳定性。研究团队进一步将开发的太阳能电池用作串联太阳能电池的顶层电池,创造了国内首个双面串联太阳能电池,既可利用从背面反射的光,也可利用从正面入射的光。通过与 Jusung Engineering Co., Ltd. 和德国 Jülich 研究中心合作,双面串联太阳能电池在后方反射光为标准太阳光 20% 的条件下,实现了较高的双面等效效率,四端子为 31.5%,双端子为 26.4%。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光伏研究部的 Ahn SeJin 博士表示:"这项研究通过考察有机化合物和金属氧化物缓冲层界面上发生的降解过程,在该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而这种降解过程是半透明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所独有的,我们的解决方案很容易实现,这表明我们开发的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蔚山科学技术院研发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再次打破转化效率纪录

蔚山科学技术院研发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再次打破转化效率纪录 不过,它们最终可能在太阳能电池中发挥最大作用。大多数商用太阳能电池都是用大块材料作为光收集层,这意味着整个表面吸收相同的波长。但量子点可以有多种尺寸,分别聚焦于光谱的不同部分,从而提高潜在效率。另外,量子点的成本低廉,易于制造,甚至可以制成喷雾溶液。在这项新研究中,蔚山科学技术院(UNIST)的研究人员对配方进行了一些调整,以改进技术。用有机材料制成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理论效率最高,但不幸的是,它们存在缺陷,在阳光和天气条件下稳定性较差,这对于设计成全天暴露在阳光下的设备来说并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些太阳能电池通常用无机材料代替,但这也限制了它们的效率。UNIST 团队用有机过氧化物制成量子点,并开发出一种将量子点锚定在基底上的新方法,从而使量子点能够更紧密地靠在一起。这将效率从2020 年的 16.6% 提高到了创纪录的 18.1%。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对这一记录给予了独立认可。更妙的是,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要好得多。在正常条件下,它们可以保持 1200 小时的满血运行,而在 80 °C (176 °F)的高温条件下,它们可以保持 300 小时的效率。存放两年后,它们的性能也同样出色。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要赶上日常使用的硅太阳能电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后者的研发已经领先了半个世纪,且正在迅速接近其理论最高效率。与此同时,量子点从 2010 年左右才真正进入实验室,当时的效率还不到 4%。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廉价和简单的制造工艺有助于扩大技术规模,制造出更广泛的光伏表面。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能源》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